流言:老人定期獻血,利於降血脂

2020-12-04 瀟湘名醫

流言:很多中老年人都會患有高血脂,老年人時常獻一獻血,可以降血脂,因為獻血可以抽走一部分血液中的脂肪。

真相解讀:

時常能聽到很多老人說,定期獻血,把體內垃圾排出去,就能降低血脂!

更有極個別老百姓認為定期放血,就能降血脂;那麼獻血或放血真的能降血脂嗎?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家裡有一桶鹽水,濃度是10%;這時候我們把這桶鹽水中的一部分放出去,您說說這桶鹽水的濃度會降低嗎?當然不會,濃度還是10%。

我們獻血,就相當於把部分血液抽出去,但血脂在體內的濃度並不會因為血液總量的減少,而降低。

所以,我們不能通過獻血來降低血脂!

一、高血脂是什麼?

準確的說應該叫高脂血症,我們體內的血脂簡單分為4種: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其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好血脂,利於控制動脈粥樣硬化;其它三項是壞血脂,我們說的高血脂,一般是指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其中的一項升高,或幾項升高。而低密度脂蛋白是最壞的血脂。

二、高血脂的危害?

大部分人新發生高血脂,不會有明顯感覺,大多數是在查體抽血的時候,無意間發現。極少數人高血脂,可能會出現頭暈、頭疼、昏昏沉沉、記憶力下降等等不適;尤其是遺傳性高血脂,可能會出現臉部黃色瘤以及眼部老年環等典型表現。

大部分高血脂患者,直至發展到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引起血管狹窄、缺血,才會有心肌缺血、腦缺血等表現。長期的高血脂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一個主要原因。

三、如何預防高血脂?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預防高血脂的基礎,全面的健康飲食有利於預防高血脂。生活中可以適當減少主食中的細糧精糧,嚴格控制油炸食品以及動物油、肥肉、動物內臟等等;減少人造奶油蛋糕、各種油酥膨化食品、高鹽、高油食品攝入,多吃粗糧雜糧;肉類以魚肉、去皮禽類為主;多吃新鮮水果蔬菜;適當攝入奶製品或酸奶等。

此外,堅持適當運動,戒酒也是預防高血脂的辦法。

四、如何降低高血脂?

首先,健康生活是預防高血脂和控制血脂的基礎。但如果是甘油三酯升高,高於5.6mmol/L,就不能單純的靠健康生活了,還得配合適當的貝特類降脂藥,以免發生急性胰腺炎。

對於高膽固醇或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症,僅僅靠健康生活,無法使血脂降到正常值。因為膽固醇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自身代謝遺傳導致,所以大部分高膽固醇患者,最後還得吃他汀類降脂藥,才能實現血脂達標。

總之,健康人獻血是光榮的行為,但要靠獻血來降血脂,是謠言。降血脂還得靠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必要時還得配合降脂藥。

本文由「科學闢謠平臺」(ID:Science_Facts)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來源:科普邢臺】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男人定期獻血五大好處
    對於獻血,很多人並不了解,且存在誤區。有人說男人不能獻血,也有人說男人比女人更應該獻血。究竟男人能不能獻血?獻血對男人有什麼好處呢?獻血不會「傷元氣」據最新研究,定期獻血的人與不獻血的人相比,不僅更顯年輕,不易衰老,還可預防、緩解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等,更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概率。一個健康人的總血量約佔體重的8%,為4000毫升~5000毫升。
  • 小心這些流言中的偽科學
    近日發布的11月「科學」流言榜揭穿了這些偽科學的真面目。「手機信號增強貼」能增強信號?獻血會影響人體免疫力?流言:獻血會影響人的免疫力,不要隨便獻血。所以,獻血不會影響免疫力。獻血對健康的人也沒有長期損傷。一般成人的血液總量為4000-5000毫升,而一次獻血200毫升僅佔總血量的1/20-1/25;在臨床醫學實踐中,一般對失血量在600毫升以下的病患都不主張輸血。由此可見,獻血200毫升不會影響健康。單次獻血後,人體可以很快恢復。
  • 這些科學流言你中招了嗎
    這些科學流言你中招了嗎日前,2020年11月「科學」流言榜發布,快來看看這些流言你「中招」了嗎?1.「手機信號增強貼」能增強信號?流言:將「手機信號增強貼」貼在手機背部的「有效位置」,信號就能從1格變成3格,玩遊戲、刷視頻不再延遲,地下車庫、高層辦公樓等「全場景」均能使用。
  • 世界獻血日 第九二五醫院在行動
    今年的6月14日,是第十七個世界獻血日。仲夏六月,第九二五醫院組織開展了「安全血液 拯救生命」系列活動,倡導全民獻血,呼籲更多人自願定期獻血,拯救生命。戎馬丹心獻熱血。長期以來,第九二五醫院工作人員發揚無私奉獻精神,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用點滴熱血守護他人生命安全,人均獻血量達3000ml,其中5名醫務人員無償獻血均達10次以上。
  • 醫生從來不獻血?獻血有哪些好處?為啥獻血無償,用血卻要收費?
    「醫生自己從不獻血,因為獻血對身體有危害」,這實際上是謠言。獻血是一項公益行動,醫護人員一直是獻血的主力軍。因為他們知道,足夠的血液在一些緊急狀態下是挽救生命的基石。適量獻血無礙健康已被全世界幾十個國家的千百萬獻血者所證實。
  • 大學生吐槽獻血補貼標準 獻血有三大注意事項
    有些人多的地方會有自願無償獻血車,讓志願者去獻血。幾乎每所高校,也會組織學生獻血。但是高校獻血有補貼,大學生吐槽獻血補貼標準差太多。這是什麼情況?  每逢天氣寒冷,全市的血庫總是明顯告急。進入11月,北京開展了新一輪的無償獻血校園行活動,各所高校近千名大學生加入到「獻血」主力大軍。記者調查北京十餘所大學發現,各校針對學生的獻血「鼓勵政策」五花八門,單就各校獻血補貼的金額一項,有的一次性營養補助800元,有的則僅有志願時長錄入。
  • 無償獻血宣傳走進社區,兩天內53人獻血18600毫升
    在臘梅飄香的季節,連日來,市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員和無償獻血志願者們來到崇川區狼山街道新港社區,為愛心市民分享獻血知識,宣傳無償獻血。獻血車旁,工作人員和穿著紅馬甲的志願者,向過往的市民發放宣傳資料、答疑解惑、動員大家關心和支持無償獻血工作,向社區市民傳播健康理念,「科學獻血有利身體健康,一次獻血200-400毫升,不僅會刺激人體造血功能,還有利於血液的新陳代謝,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呢。」獻血車內,市民挽起袖子捐獻熱血。
  • 獻血到底有沒有好處,為何醫生自己不獻血呢?護士說出了真相
    我們國家現在提倡的是無償獻血,所以我們經常會見到很多朋友去獻血車獻血。但是有很多朋友確實是有顧慮的,最擔心的一定是獻血對我們的身體到底有沒有壞處,如果有好處那就更好了。那麼獻血對我們身體到底有沒有好處呢?為何醫生自己卻不獻血呢?
  • 70歲老人得怪病要全身換血 50餘人獻血救人
    為了幫老孫渡過難關,從除夕前一直到2月10號,50餘人挽起袖管,為他無償獻血。昨天上午,曾經命懸一線的老孫康復出院了。  老人突然失語、手麻以為是中風  老孫年前在家裡忙活著年貨,想起掛在陽臺上的臘肉得稍微翻一翻,他便來到自家陽臺,可剛一抬手便感到左手臂一陣麻木,像測血壓一樣有很強的壓迫感。
  • 獻血對人體有害嗎?
    健康問答:獻血對人體有害嗎? 天津市泰達醫院 | 李青 獻血對人體無害!獻血就是把我們身體內多餘的血液贈送給他人,而使他人的生命得以延續。作為醫生和一名定期獻血的無償獻血者,我用醫學知識和自身體會鄭重告訴大家,無償獻血,對身體無害!
  • 醫生提醒:獻血前3件事,獻血後2件事,先了解清楚再去獻血
    實際上,大部分人或許都有經歷過或身邊人有過獻血的經歷,或許是在逛街時看見獻血車輛主動上車獻血;也或許是三五成群,好友一起約上每年獻一次血,作為長久感情的見證;還有的是單位和學校組織大家前往參加的獻血。不管怎樣,積極獻血,是一件值得肯定和鼓勵的好事情。但對於獻血,你有沒有注意過這些問題呢?
  • 獻血對身體有危害所以醫生從不獻血?
    ,因為獻血對身體有危害。 闢謠 獻血是公民將自身的血液或者血液中的某種成分無償捐獻給專業血液中心儲存,供需要輸血的病人搶救生命的行動。以全血為例,國家要求每次每人獻血量為200-400ml,每次獻血間隔時間不少於6個月。獻血對人體是否有危害呢?
  • 獻血會對身體有害嗎?
    很多人對獻血持有不同的觀點,一種認為獻血有益身體健康;另一種認為獻血有害,對身體會產生極大的危害。那獻血究竟會不會危害我們的健康呢?如果一次獻血200至400毫升,僅佔全身血量的5%至10%,完全可以依賴自身的代償和造血能力,及時補充體內的循環血液,滿足自身需求。所以,獻血不會減少循環血容量,也不會影響人的健康功能。定期獻血對身體益處頗多,適量獻血能有效地降低血液黏滯度,預防多種疾病。獻血後,由於血細胞數量減少,可刺激骨髓造血幹細胞產生出更多的新生血細胞和免疫球蛋白,提高人體的抵抗力。
  • 老人最後一次獻血慶60歲生日 16年獻血7萬毫升
    獻血16年,他共捐獻全血17次,累計6800毫升,單採血小板78個治療量,共計69200毫升。    2月9日是獻血者閻明華的生日,他早早來到青島市中心血站,選擇用無償捐獻單採血小板的方式來慶祝自己60周歲的生日,也為自己16年的無償獻血之路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 「熊貓血小夥」 7年獻血2800毫升打三份工撐起一個家
    張晨獻血RH陰性血是非常稀有的血液種類,俗稱「熊貓血」,在全國佔比不足1%。在廣陵區曲江街道古運社區,就有這麼一名年輕小夥,他體內滿腔的「熊貓血」一直在為奉獻而流淌。今年30歲的張晨,是一名退伍軍人,從事志願服務8年,先後獻血2800毫升、捐獻一次造血幹細胞,甚至還主動申請了遺體捐獻。他說,「多做對社會有益的事,心裡踏實。
  • 女子10年堅持無償獻血100次 稱只是一種生活習慣
    中新網鄭州2月21日電(記者 門傑丹)河南鄭州55歲市民劉淑梅10年堅持無償獻血,整整累計100次,成為鄭州首位獻血達到100次的女性,被親切地稱為「女狂人」。2月21日,面對記者,劉淑梅坦言,其實自己根本沒留心獻血的次數,也是獻血機構提醒她才知道的,覺得這不算啥事,只是一種生活習慣而已,在國家規定的獻血年限內,只要自己身體健康,就會堅持下去。
  • 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 剝去流言的"科學"外衣
    月球背面只是一片荒涼大陸   流言二:月球背面有外星人。   2017年6月,一條「震驚世人」的「新聞」稱,世界著名物理學家霍金警告人類不要再登月了,因為月球背面有外星人。   引力波對人體影響微乎其微   流言三:「防引力波輻射服」能防引力波輻射。   自從引力波被發現以來,網上許多商戶迅速推出了各種「防引力波輻射服」,號稱「能防引力波重力波」。
  • 獻血對身體有益,還是有害?這3個真相,醫生未必會告訴你
    有人認為獻血有害健康,並不值得; 有人認為獻血容易,但等自己要"無償用血"的時候太難了; 有人認為自己無償獻血,卻轉手被醫院拿來"創收"…… 類似的爭議還有很多,今天金醫生就來認真地跟大家"揭露"獻血的一些真相。
  • 七大洲四大洋,哪裡的人獻血最積極?
    你走進過這種紅白相間的無償獻血車嗎?在我國,無償獻血人次數已經連續增長了20年。全國無償獻血人次從1998年的32.8萬上升到2017年的1459萬,獻血量從1998年的800噸提高到2017年的2478萬單位,獻血量增加了5倍之多。(2019年1月30日,安徽省阜陽市一輛環保無償獻血車亮相本市清河廣場。
  • 醫生從不獻血,是真的嗎?
    闢謠 獻血是公民將自身的血液或者血液中的某種成分無償捐獻給專業血液中心儲存,供需要輸血的患者搶救生命的行動。以全血為例,國家要求每次每人獻血量為200~400mL,每次獻血間隔時間不少於6個月。 獻血對人體是否有危害呢? 血液中主要包括血細胞和血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