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吐槽獻血補貼標準 獻血有三大注意事項

2020-12-06 99健康網

  有些人多的地方會有自願無償獻血車,讓志願者去獻血。幾乎每所高校,也會組織學生獻血。但是高校獻血有補貼,大學生吐槽獻血補貼標準差太多。這是什麼情況?

  每逢天氣寒冷,全市的血庫總是明顯告急。進入11月,北京開展了新一輪的無償獻血校園行活動,各所高校近千名大學生加入到「獻血」主力大軍。記者調查北京十餘所大學發現,各校針對學生的獻血「鼓勵政策」五花八門,單就各校獻血補貼的金額一項,有的一次性營養補助800元,有的則僅有志願時長錄入。採訪中也有學生質疑,這些「獎勵」讓自願無償獻血的「無償」二字變了些許味道。

  部分學生對學校五花八門的各類獎勵措施表示質疑:「說是無償獻血,我們其實是不想把獻血變成一種商業利益行為」,如果學校給錢好像是「誘導學生去獻血」。

  延伸閱讀:獻血有三大事項

  獻血是一件光榮的事情,也有利於身體健康。不過要獻血也有一些注意事項要注意一下。

  一、獻血前注意事項

  1、學習獻血知識,消除緊張心理。

  2、獻血前三天不要服藥。

  3、獻血當天應按往常的習慣進餐,但不宜吃肥肉、魚、油條等高脂肪或高蛋白食物

  4、獻血前不飲酒。

  5、保持睡眠充足,不宜做劇烈運動。

  二、獻血後注意事項

  1、獻血完畢,針眼處要壓迫 5-10 分鐘,避免血液滲出。

  2、要保護好靜脈穿刺部位,穿刺部位止血後不等於完全癒合,至少在 24 小時內不要被水浸潤,也不要被不潔物品汙染,更不要在靜脈穿刺部位揉搓。

  3、運動要適度,獻血後當天請不要從事體育比賽、通宵娛樂等活動。

  4、飲食營養要適中,不要進食過量。

  三、有下列情況之一暫不能獻血

  1、拔牙或其他小手術後未滿半個月者,較大手術後未滿半年者。

  2、婦女月經前後三天、妊娠期、流產後未滿六個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滿一年者。

  3、感冒、急性胃腸炎病癒未滿一周者,肺炎病癒未滿三個月者。

  4、痢疾病愈未滿半年者,瘧疾病癒未滿三年者。

  5、近五年內輸注全血及血液成分者。

  6、皮膚局限性炎症癒合後未滿一周者。

  7、上次獻血未滿半年者。

(責任編輯:蘇嬌蓉)

相關焦點

  • 獻血季大學生吐槽補貼標準差太多 100到800元不等
    進入11月,北京開展了新一輪的無償獻血校園行活動,各所高校近千名大學生加入到「獻血」主力大軍。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北京十餘所大學發現,各校針對學生的獻血「鼓勵政策」五花八門,單就各校獻血補貼的金額一項,有的一次性營養補助800元,有的則僅有志願時長錄入。採訪中也有學生質疑,這些「獎勵」讓自願無償獻血的「無償」二字變了些許味道。
  • 激勵無償獻血不應止於「統一補貼」
    進入11月,北京開展了新一輪的無償獻血校園行活動,各所高校近千名大學生加入到「獻血」主力大軍。記者調查北京十餘所大學發現,各校針對學生的獻血「鼓勵政策」五花八門,單就各校獻血補貼的金額一項,有的一次性營養補助800元,有的則僅有志願時長錄入。
  • 平凡獻血,非凡之舉——成都醫學院大學生無償獻血30400ml
    9月18日,西部戰區總醫院輸血科(解放軍成都血站)聯合成都醫學院舉辦「平凡獻血,非凡之舉」為主題的無償獻血宣傳活動在天回校區順利開展,醫學院的大學生,以實際行動彰顯救死扶傷、無私奉獻的人道主義精神。熱血情濃,點亮生命,獻血車前,同學們個個爭先,踴躍排隊獻血,在輸血科工人員的引導下,認真填寫獻血登記表、測量血壓、抽血化驗,經血液檢驗合格後一一登上採血車,自豪地捋起袖子,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同時,工作人員和實習學生積極向同學們宣傳有關獻血知識,叮囑在獻血之後的注意事項,如飲食上、作息時間等。整個獻血過程始終都在一種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有序進行。
  • 哈爾濱市將建無償獻血長效機制 獻血者無償獻血後單位可給補貼
    龍頭新聞7日訊(記者張立)今日,記者從哈爾濱市政府獲悉,為了確保哈市醫療臨床用血需求和安全,哈爾濱市發布了關於認真做好無償獻血工作的通知,哈爾濱市將建立無償獻血長效機制,獻血者無償獻血後,其所在單位可給予獻血者適當補貼。
  • 義務獻血,他們用愛為生命接力「獻血特輯」
    一直以來,孫文霞都有一顆想要獻血的心,但由於天生體質瘦弱而無法達到獻血標準。今年在路過上海南站走廊時,她看到牆上鍾南山等專家關於獻血的宣傳語很有感觸,鍾老的精神激勵著孫文霞,她想,疫情時期情況特殊,對健康血液的需求會更大,自己作為一名黨員,即使不能在抗疫一線衝鋒陷陣,但也要用可行的方式出一分力,這更加堅定了她獻血的決心。
  • 高校"獻血加分"政策遇到爭議 學生為分勤獻血
    綜合素質測評成績作為大學生的學年最終成績,決定著學生在班級裡的排名,與獎學金直接掛鈎。浙江部分高校出臺「學生無償獻血便可獲得綜合素質測評加分」政策,初衷是鼓勵和引導大學生多參與公益活動,卻引起爭議。浙江教育學院今年悄然取消「獻血加分」政策,以免學生為獲加分而獻血。
  • 義務獻血為啥還要給補貼?官方:為了不讓市民的熱心寒了
    掌上春城訊市民無償捐獻血後為什麼可以領取補貼,補貼是否可以拒領或者用作公益基金?近日,有網友通過微博向@昆明12345市長熱線提出自己的疑問。網友在提問中表示,針對獻血補貼,有愛心人士不想自己的愛心與金錢回饋掛鈎,獻血者本人如果想要拒領,拒領的補貼能存為公益基金或用作愛心捐款。對此,昆明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做出答覆表示:因為採集機採血小板有一定特殊性,故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獻血者給予交通費和誤工費的適當補償,是否接受補償則是獻血者的個人權利。
  • 醫生提醒:獻血前3件事,獻血後2件事,先了解清楚再去獻血
    實際上,大部分人或許都有經歷過或身邊人有過獻血的經歷,或許是在逛街時看見獻血車輛主動上車獻血;也或許是三五成群,好友一起約上每年獻一次血,作為長久感情的見證;還有的是單位和學校組織大家前往參加的獻血。不管怎樣,積極獻血,是一件值得肯定和鼓勵的好事情。但對於獻血,你有沒有注意過這些問題呢?
  • 獻血會不會傷身體?要注意什麼?文章一併解答
    血液裡面有大量的銅和鐵是導致心臟病的主要因素,只要科學的獻血就能夠減少血液裡面的這兩種物質,降低患上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每分每秒血細胞會不停的衰老和死亡,而且有新的血細胞生長。獻血之後減少了身體中的血液,會刺激血器官生產血細胞,新生的血細胞攜氧能力很強,能把氧氣和營養運輸到全身。
  • 東莞捐獻血漿補貼300元 無償獻血受到一定影響
    據《南方都市報》報導只需捐獻血漿,每次還能拿到300元的補貼。在東莞市長安、厚街等鎮街,街頭可看到關於長安血漿站的廣告。這種「有償獻(血)漿」已影響到部分市民無償獻血的積極性。工作人員稱,採漿之前要先免費體檢,包括抽血化驗血型,檢查有無B肝、C肝、梅毒、愛滋病等傳染病,還會派車送到附近某醫院做胸透。其稱體檢過程大概要花費四五十分鐘時間,檢測合格後才能採集血漿,採集時間約半個小時。「採集的儀器只需提取血液中血漿部分,剩下的血細胞又重新輸回體內,採漿之後身體很快就能恢復。」
  • 獻血對健康有影響?世界獻血日,來了解這些...
    用於臨床輸注的血漿都來自血站,符合健康標準的獻血者所捐獻的全血通過離心分離得到紅細胞與血漿,有時還有血小板。血站所供應的所有血液成分都必須對輸血傳播感染(如B肝、C肝、愛滋病、梅毒、人類淋巴細胞病毒等)進行嚴格的檢測,並且符合質量要求(如血漿中的凝血因子含量),在保障其療效的同時儘可能減少風險。
  • 《臨沂市獻血條例》出臺 獻血滿1000毫升可終生免費用血
    降低了獻血者本人終身免費用血的標準,從過去的2000毫升,降低到了1000毫升,最大程度的回饋獻血者的愛心。  在獻血者用血費用報銷辦理上,也簡化了報銷流程,減少了報銷證明,增加了網上辦理途徑,落實一次辦好要求,讓群眾只跑一次腿或零跑腿,為獻血者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
  • 獻血到底好不好?柳葉刀權威報導了獻血的利弊!
    獻血,是無私奉獻,能挽救別人的生命,是一件有功德的事情。至於是否對身體有傷害,眾說紛紜,但幾乎沒有任何的數據支持獻血的好處,也沒有任何證據證明獻血有害,有的只是從理論層面的分析。
  • 聽說醫生從不獻血?獻血對身體到底有啥危害?今天一次性告訴你
    不僅如此,也有不少網友表示獻血後出現怕冷、容易感冒、免疫力變差等症狀,事實上,獻血到底對身體有沒有害呢? 而定期獻血,可以刺激人的骨髓造血器官,促進新陳代謝,增強人體的免疫力,還可以使血液的粘滯性下降,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有一定的意義。 芬蘭有一項研究,對2萬名成年人做了調查實驗,發現從來不獻血的人群和經常獻血的人比較,其心臟病發病率高出了2倍。
  • 去東莞獻血能免費體檢 還可獲300元補貼?
    圖片來自視頻截圖去東莞獻血能免費體檢 還可獲300元補貼?涉事單位稱是血漿站來深採血漿 讓市民產生誤解可能是員工培訓不到位兩輛東莞牌照麵包車,一頂遮陽棚,穿紅馬甲工作人員宣稱是公益獻血,卻還給獻血者免費體檢和300元補助。
  • 獻血無損健康及獻血後小貼士
    來源:新浪財經11月20日消息,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官網公布健康知識《獻血無損健康及獻血後小貼士》。從血液生理學角度看:獻血200毫升是個什麼概念?人體內的血液並不都參與血液循環,有20-25%的血液貯存在脾、肝、肺、皮膚等「貯血庫」內,脾臟是人體中最大的「貯血庫」,可以貯存人體總血量20%的血液。當人體血循環需要血液時,脾臟等會連續不斷地釋放血液進入血管,參與血循環。獻血200毫升不影響血液循環,怎麼會影響健康呢?
  • 無償獻血宣傳走進社區,兩天內53人獻血18600毫升
    在臘梅飄香的季節,連日來,市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員和無償獻血志願者們來到崇川區狼山街道新港社區,為愛心市民分享獻血知識,宣傳無償獻血。獻血車旁,工作人員和穿著紅馬甲的志願者,向過往的市民發放宣傳資料、答疑解惑、動員大家關心和支持無償獻血工作,向社區市民傳播健康理念,「科學獻血有利身體健康,一次獻血200-400毫升,不僅會刺激人體造血功能,還有利於血液的新陳代謝,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呢。」獻血車內,市民挽起袖子捐獻熱血。
  • 醫生已成我國獻血主力軍,為何仍有人說醫生不獻血?
    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實施以來,我國無償獻血人次和採血量實現了連續20年的持續增長。但據國家衛計委公布的數據顯示,醫生、公務員、大學生、軍人獻血比率遠高於其他人,已成為獻血的主力軍。為什麼普通公眾不願意獻血呢?
  • 醫生從來不獻血?獻血有哪些好處?為啥獻血無償,用血卻要收費?
    「醫生自己從不獻血,因為獻血對身體有危害」,這實際上是謠言。獻血是一項公益行動,醫護人員一直是獻血的主力軍。因為他們知道,足夠的血液在一些緊急狀態下是挽救生命的基石。適量獻血無礙健康已被全世界幾十個國家的千百萬獻血者所證實。
  • 合肥:一次獻血終身免費用血
    原標題:一次獻血終身免費用血 「獻全血、血小板或者造血幹細胞一次以上的獻血者,終身免交臨床用血費用,其配偶和直系親屬臨床用血享受優惠。」記者近日從安徽省合肥市人大常委會召開的頒布實施《合肥市獻血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條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明確保障「一次獻血、終身免費用血」。 合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孔向陽介紹說,合肥市無償獻血工作顯著成績,先後6次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城市」稱號,但是近年來合肥人口數量集聚,病人大量增加,醫療臨床用血量逐年上升,獻血、採血不能滿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