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包裝印刷的過程中,經常會用到印刷複合工藝。今天,中國紙業網編輯從印刷符合工藝開始,詳細介紹一下印刷複合的有關技術原理。
1、塑料薄膜表面電暈處理:
在進行印刷和複合前必須對基材PE、PP,甚至鋁箔等進行表面電暈處理,其目的是要提高印刷複合牢固度,使其達到預期的效果,保證在印刷、複合時的臨界表面張力大於38毫牛頓/米;對用於蒸煮的複合薄膜,內層基材厚度應大於70μ,以保證足夠的熱封強度。
2、複合工藝:
複合膜能改善單一薄膜的各種特性,能提高對內裝物的保護作用,其中包括有防潮性、防油性、阻隔性、遮光性及氣密性等。根據不同的基材及不同的用途,複合薄膜的加工方法大致可分為下述五類:
A、乾式複合法
該法是將粘合劑通過複合機塗布在基材的表面,以加熱輥壓附在其它薄膜上而複合的方式。此法幾乎可適用於一切基材,多少層都可以複合,已廣泛地普及到包裝材料的各個領域。其設備費用比擠出複合機便宜。最近由於進行蒸煮處理和煮沸殺菌對包裝功能要求更為嚴格,粘合劑多採用粘合性優良的聚氨酯系列。此外在乾式複合法中殘留溶劑導致公害、火災、爆炸等危險問題,為解決這類問題應研製出不同有機溶劑的複合系統,它具有下述優點:
·無溶劑,減少環境汙染。
·無火災與爆炸的危險。
·不需要溶劑乾燥工序可節省能源和設備佔用面積。
·沒有溶劑對印刷油墨的浸蝕。
·不需要回收溶劑裝置投資。
·由於生產速度提高使成本降低。
B、溼式複合法
該法主要用於鋁箔和紙、薄板紙、普通玻璃紙等多孔性材料的複合上。將水溶性粘合劑(明膠、澱粉)、水分散性粘合劑(醋酸乙烯乳膠等)塗布於基材表面的溼潤狀態下與其它材料複合,然後用輥壓附和乾燥的方法。這種方法操作簡單,而且用少量粘合劑就可複合,厚度極薄的鋁箔(5——6μ)也能複合,與其它複合方法相比,速度快並能大量進行加工處理,加工成本很低,不用有機溶劑,安全性很好,沒有殘留溶劑,以紙基材料為中心的市場比較穩定。
C、擠出複合法
這是複合加工中最常用的方法,用擠出機將PP、PE、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離子型樹脂等擠出薄膜狀,塗粘在摻入加工劑(聚乙烯亞胺、聚氨酯系樹酯等)的各種薄膜上加以複合,再經冷卻、固化。該法節省勞力,由於用粘合性樹脂(馬來酸酐改性烯烴系樹脂、馬來酸酐等嵌段改性烯烴樹脂等)。因此可不用粘合劑,可減少工序達到降低成本之目的。
D、熱熔融複合法
該法是在加熱熔融的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EA(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PE、丁基橡膠等基材樹脂中摻混松香、二甲苯樹脂、苯乙烯樹脂等粘附劑和石蠟系等粘底降低劑的熱熔劑塗布在薄膜、紙面、鋁箔表面上,立刻複合在其它基材上加以冷卻的方法。
它主要用於生產各種容器的蓋材,並要求具耐蒸煮性,在EVA等基材樹脂中混合粘附劑,將其為基材進行擠出塗布可提高耐熱性。
E、共擠出複合法
該法是由二臺或三臺擠出機同時成型加工可得二層以上的薄膜,有T模頭法和吹塑法,能進行多種複合,可產超薄形薄膜。日本的年產量達近一萬噸,而美國複合膜中的四分之一多是共擠出膜。代表膜有:PE/PVDC/PE、PE/PP/PE、PP/PE/PVA、PE/EVA、N/PE等。
該法在同種樹脂粘合方面雖無問題,但不能以聚烯烴粘合尼龍或eval等,可用具有離子型樹脂——馬來酸酐宮能團的改性聚烯烴就能製得粘合良好的複合膜。這些共擠出膜在食品包裝領域方面具有絕對優勢,市場的佔有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