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引文的「灰色地帶」無處藏身?

2020-08-30 BioArtReports

撰文 | XZ

責編 | 雪月


在學術界,研究論文的引用次數常常被視為學術影響力的一個可量化、客觀的衡量標準。也正是因為如此,在文獻引用中形成了一個「灰色地帶」,即通過某種方法來提高引用次數。


近日,刊登在Nature上的一則 Signs of 『citation hacking』 flagged in scientific papers 的新聞表示,俄克拉荷馬市俄克拉荷馬醫學研究基金會 (OMRF) 的生物信息學專家Jonathan Wren和Constantin Georgescu發現當研究人員在他人論文的參考文獻中過多的插入自己的論文時,無論是通過事先安排,還是通過在同行評議中要求加入額外的參考文獻,這都可能會在引文記錄中留下蛛絲馬跡。



目前Wren等已經開發出一種運算方法來檢測這些異常的引用行為,其研究論文發布在預印本biorxiv 上,題為 Detecting potential reference list manipulation within a citation network 。研究人員對PubMed資料庫中的公共記錄進行分析,得到了大約20000名研究人員論文的引用情況。結果發現大約有80為研究人員的他引率出現異常,並且擁有異常引用次數的研究人員也傾向於大量引用自己的研究論文。此外,在這研究樣本中,大約16%的作者可能在某種程度上也涉足了「灰色地帶」。



Wren表示大量的自引率很容易衡量,但異常的他引率卻難以衡量。為此Wren和Georgescu考慮了許多潛在的異常現象。例如,當研究人員經常在別人的論文中收到連續的引用塊,或者從一個期刊中獲得過多的引用。他們發現,與異常現象相關的一個關鍵指標是研究人員從他人工作中獲得引文分布的整體偏差或不平等性。


但這種分析只能發現異常的引用模式,不能評估一個研究者是否真的為他們的論文安排了額外的引用。Wren表示,根據研究人員他引率的記錄繪製偏差曲線,應該會產生一條對稱曲線,但事實並非如此。在此基礎上,他提出,大約16%的作者曾經或多或少參與過某種引文操作。荷蘭萊頓大學的文獻計量學家 Ludo Waltman表示,當引用其他參考文獻有許多複雜的原因時,他對這種區分「操縱」和「非操縱」引文的分析方式感到不舒服。


因此Wren希望編輯和審稿人能夠開發一個資料庫,明確哪些參考文獻是在同行評議時添加的。加拿大蒙特婁大學的文獻計量學家Vincent Lariviere表示,讓同行評議報告更加透明可能有助於解決這個問題。此外,目前一個主要促進這種「灰色地帶」形成的原因是研究人員往往能夠根據簡單的引用次數而獲得獎勵,這才是最終需要改變的。


相關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2378-2

https://www.biorxiv.org/ content/10.1101/2020.08.12.248369v1

相關焦點

  • 中青報:公開學術資源庫,讓抄襲無處藏身
    原標題:公開學術資源庫,讓抄襲無處藏身   隨著資料庫功能變得強大,技術會對抄襲形成新的震懾力量。要讓所有學生意識到,只要有學術不端行為,就會是一顆「定時炸彈」,公開的學術資源庫,會讓抄襲無處藏身。
  • 中國人要理解WTO規則的灰色地帶
    美國K街律師白菱傑(William Barringer):  中國人要理解WTO規則的灰色地帶  特派記者 熊敏 華盛頓報導  白菱傑是華盛頓代理中國貿易事務最多的律師之一,他所在的他告訴記者,中國人對國際貿易規則中的灰色地帶知之甚少,因此他們需要學會如何利用國際貿易法律服務。  而對於國內長期存在的對WTO制度公平性的質疑,白菱傑認為,這套機制大部分時候是公平的,有的時候中國案件受到不公正待遇跟中國方面辯護能力不足有關。但他也同時指出,現有WTO規則存在局限性,比如如何處理新能源補貼以及碳關稅的爭議。
  • 別讓「全腦開發」處於監管的灰色地帶
    但記者調查發現,「全腦開發」在當地處於監管的灰色地帶,幾部門都沒有履行好監管的責任,比如教育部門基層工作人員對「全腦開發」培訓是否應該由自己監管,存在不同看法,當地的教育局就有工作人員認為,該機構從事的並非文化課培訓,因此不應由教育部門監管。
  • 周立波曬出與唐爽的聊天證據,鐵證在前,這一次他無處藏身?
    對於周立波這一次曬出了來的證據,看得出他是有備而來的,並且有網友表示鐵證在前,這一次唐爽將無處藏身了吧。也有網友聲稱為什麼大家都是大人了而且是學者還要學著說慌話呢? 我們非常擔心,七尺講臺、為人師表者,腰身不直、脊梁不正如何教書育人?如果說過去治病是醫生抽打他,現在背信棄義、謊言連篇是不是五行欠抽?你刻意淡化2015年的那場病情究竟想撇清什麼?
  • ...報導網站「灰色地帶」創始人:美國疫情惡化 美政府「甩鍋」給中國
    美國調查性報導網站「灰色地帶」近日多次刊發報導,揭露部分美國政客就新冠肺炎疫情污衊中國的真相。10日,「灰色地帶」網站的創始人麥克斯·布魯門塔爾在接受央視記者視頻採訪時表示,美國政府對中國通報的疫情信息置之不理,造成了目前美國疫情肆虐的局面。
  • DNF國服:普雷·伊西斯更新,新區域灰色地帶,獎勵泰博爾斯自選
    「DNF之攻略王者愛談遊戲電競」第九期《DNF國服:普雷·伊西斯更新,新區域灰色地帶,獎勵泰博爾斯自選》,新團本——普雷伊西絲終於要更新到國服了。DNF國服正式服已經更新了普雷Raid的相關內容:新區域叫做灰色墓地、新的NPC亞瑟、團本商店……目前正式服是可以通過一鍵傳送進入的,雖然副本還沒開放,但是相關的漢化已經完畢,下一次更新就快要預熱了吧。國服普雷·伊西斯更新此次國服提前預更新了普雷Raid,將是首次在周年慶之前放出新職業、新團本……國服的普雷伊西絲算是目前未更新的頂級副本了。
  • 當心常用手機App讓你無處藏身 定位變成"追蹤器"
    常用手機App讓你無處藏身   用手機上某「團」,GPS定位後,立馬出現附近的美食、電影、娛樂等服務項目;用滴滴打車,不到幾分鐘,司機已將車開到你面前;打開定位,貼心的「手機秘書」還能告訴你,今天的運動消耗了多少卡路裡。你知道嗎,當你盡情享受這些App帶來的爽快感覺時,它們也成了一個個追蹤器,把你的行蹤摸得門兒清?   微信的共享位置信息功能會實現精確的定位。
  • 潛伏排疫肽加強型-讓藍耳圓環病毒無處藏身
    潛伏排疫肽加強型-讓藍耳圓環病毒無處藏身—抗潛伏中的圓環,排疫藍耳病毒!!【潛伏排疫肽-加強型】優秀的配方是如何組成的? 刺五加顆粒(高純度提取70%)、10%替比夫定、超濃縮豬用球蛋白、高活性天然幹擾素、非特異性抗體、豬藍耳病病毒抗體(CH-1A)、毒蛇毒腺分泌物及蟾蜍漿液乾燥物、中藥提取超微粉、球蛋白、其他保密成分。 【潛伏排疫肽】是一種什麼樣的產品?
  • 電子顯微鏡的發明使病毒這種可怕的隱形殺手無處藏身!
    西門子公司製造的第一臺商品電子顯微鏡問世,到1982年發明的掃描隧道顯微鏡病毒終於無處藏身了。
  • 「危險美味」河豚魚正從「灰色地帶」走進陽光裡
    原標題:【鄉間米道】這道舌尖上的「危險美味」,正從「灰色地帶」走進陽光裡   嘟嘴,胖腹,瞪眼,青背白肚,跟指甲蓋差不多大小,聚在一起拼命扭動自己小小的尾巴——很難想像,這麼萌的生物,竟然是含有劇毒的。  「這就是河豚魚幼苗了,今年5月初,我在自家魚塘投放了20萬尾河豚魚幼苗,還花了不少錢改善養殖環境。
  • 北京用「灰色地帶戰術」消耗臺灣軍力和經濟? 國臺辦回應
    有外媒解讀,現在北京在進行所謂的「灰色地帶戰術」,用這種方式消耗臺灣軍力和經濟。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你剛剛提到外媒文章,應該是路透社12月10號的那篇報導。那篇報導引述了一些所謂專家的言論,在我們看來是毫無事實依據的。
  • 農業農村部擬將狗列為伴侶動物 專家:吃狗肉處於灰色地帶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農業農村部擬將狗列為伴侶動物,專家:吃狗肉處於灰色地帶4月8日,農業農村部在其官網公布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簡稱《目錄》)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擬將狗作為伴侶動物不再按照畜禽管理。
  • 數據告訴你,論文引文裡有多少性別偏見
    那麼在已經發表的文章中,這種影響的存在可能會產生引文和聲譽上的不平等。在某些情況下,引用者知道他們引文的作者性別,這時偏見是顯性的。但多數情況下,他們並不知情,僅僅憑藉推斷猜測引文的作者性別,偏見則是隱性的。無論是已知或推斷性別,在引用文章時,偏見都有可能在其中起作用。
  • 灰色地帶越來越少
    我們最終會發現一個有趣的共同點,就是因為國際汽聯針對在賽道的空氣動力學規則限制死門已經越來越多,原先飄忽或者不確定的灰色地帶已經越來越少甚至變得沒有了,因此原先主要依賴於風洞或CFD模擬運算的可能性提升餘地也已經很小。再加上引擎的技術規則在替換為1.6T之後也不可能再能有大的改動,因此找到賽車在進入彎角的前、中、後階段就成為F1車隊歷來考慮最多的區域。
  • 珍稀四川狹口蛙 竟藏身成都鬧市中(圖)
    原標題:珍稀四川狹口蛙 藏身成都鬧市   四川狹口蛙是四川特有品種,主要生活在海拔500-1000米的平原和丘陵地帶。除了灰色的皮膚,它看起來和普通蝌蚪無異。   作為資深自然愛好者,沈尤對這裡再熟悉不過。「你看這棵梧桐樹很老了,中間是空的。」順著手電筒燈光,沈尤輕輕敲擊梧桐樹,樹幹發出悶聲迴響,樹幹中部分叉的地方,一個不起眼的小洞被泥土包裹,仔細觀察可以看見有動物爬過的痕跡。「四川狹口蛙就喜歡在樹洞裡居住,然後下地交配。」
  • 117篇SCI論文被撤稿追蹤:論文審核存灰色地帶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調查發現,本次被曝光的第三方機構——上海豐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豐核公司」)有「前科」,代寫及買賣論文已形成一條灰色的產業鏈。當前,相關中介機構業務分類較多,提供服務的「紅線」模糊,國際論文的審核也存在著灰色地帶。  涉事第三方中介機構已非第一次被點名  這批論文為何被撤稿?
  • 騰訊虛擬競猜平臺游離灰色地帶 虛擬貨幣建網絡「賭城」?
    原標題:騰訊虛擬競猜平臺游離灰色地帶 虛擬貨幣建網絡「賭城」?  彩票業內人士張喆對新浪科技表示,虛擬遊戲仍處政策模糊地帶,開展虛擬遊戲的企業都是以遊戲幣或者兌換禮品的形式來吸引彩民投注。從客觀角度來說,企業通過遊戲形式鞏固龐大的用戶基數,同時也保證了企業的現金流,也讓網際網路彩民在禁售期間仍能進行娛樂投注。
  • 美媒:普通中國人通過APP投資海外項目 遊走灰色地帶
    「這還是一個灰色地帶,所以律師扮演了重要角色。」連續創業者張小奔今年36歲,來自中國江蘇省,他通過在線貸款平臺為一個項目提供了4500美元資金。這筆交易承諾13%的快速回報,對於張小奔來說,關鍵是這筆錢將以美元支付。張小奔最初以人民幣投資,這意味著他實際上正在將自己的一部分財富移向海外。
  •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核心庫和引文庫來源期刊目錄 2017年-2018年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簡介CSCD《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hinese Science Citation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分為核心庫和擴展庫,資料庫的來源期刊每兩年進行評選一次。核心庫的來源期刊經過嚴格的評選,是各學科領域中具有權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擴展庫的來源期刊經過大範圍的遴選,是我國各學科領域優秀的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