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美味」河豚魚正從「灰色地帶」走進陽光裡

2021-01-08 東方網

  原標題:【鄉間米道】這道舌尖上的「危險美味」,正從「灰色地帶」走進陽光裡 

  嘟嘴,胖腹,瞪眼,青背白肚,跟指甲蓋差不多大小,聚在一起拼命扭動自己小小的尾巴——很難想像,這麼萌的生物,竟然是含有劇毒的。

  「這就是河豚魚幼苗了,今年5月初,我在自家魚塘投放了20萬尾河豚魚幼苗,還花了不少錢改善養殖環境。如果順利,今年10月就可以向市場推出河豚魚製品。」上海麗景農產品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告訴記者。

  「長江三鮮」之一河魨魚(俗稱河豚魚),肉質鮮美卻含有劇毒,讓「老饕客」們又愛又恨,欲罷不能。記者了解到,隨著人工飼養無毒河豚魚技術的成熟和河豚魚「禁食令」的鬆動,人們不用再「拼死吃河豚」,河豚魚有望成為餐桌上的一道家常菜。

  

  河豚魚養殖「有條件解禁」

  

  河豚魚養殖業能從「灰色地帶」走進陽光裡,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去年11月國家農業部、國家食藥監總局聯合發布的一紙《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魨和養殖暗紋東方魨加工經營的通知》,這意味著從1990年開始實行的河豚「禁食令」終於開始鬆動。

  業內人士對《通知》中的關鍵詞做了解讀:一是「養殖河豚」,即野生河豚魚不在放開之列,且養殖河魨只限暗紋東方魨和紅鰭東方魨兩個品種。二是「加工產品」,放開的是加工產品,並非鮮活品。三是「魚源基地」,即加工企業的原料必須來源於經農業部備案的魚源基地。四是「加工企業」,即加工企業必須具備3個條件:擁有經營備案的河魨魚源基地;具有河魨魚加工設備和技術人員;建立了完善的產品質量安全全程可追溯制度和衛生管理制度。

  事實上,關於河豚魚到底有沒有毒、能不能食用的爭議由來已久。雖有禁食令,但吃河豚魚的傳統從未真正在民間停止。崇明幾大漁業村的漁民都告訴記者,每次一上岸就有人「盯」著他們無意間捕撈到的野生河豚魚,而且大多願意出高價收購。而隨著近年來養殖技術的漸臻成熟,檢測數據顯示,養殖河豚魚含有的毒素遠低於風險值,完全可以做到正常食用。其中,紅鰭東方魨和暗紋東方魨這兩個品種人工養殖的時間最長,養殖和控毒技術最為成熟。據了解,目前上海市場已有河豚魚製品銷售。

  河豚魚的「財富傳奇」

  

  麗景合作社養殖河豚魚已有多年。在河豚魚養殖解禁前,合作社只能把養好的魚銷往有著河豚魚「消費特區」之稱的江蘇揚中。「那裡河豚魚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家家戶戶都會做、會吃河豚魚。」與河豚魚打了20年交道的合作社經理顧建培說。即便銷售渠道單一,但河豚魚的銷售利潤要比一般魚類高出不少。

  顧建培告訴記者,上世紀末,野生河豚魚資源日益枯竭,人工繁殖技術尚未成熟,他的一個從上海水產研究所下海經商的親戚看到了其中的商機,帶著顧建培從崇明漁民手中收購了20多條野生河豚魚,然後進行河豚魚人工繁殖試驗。隨後,河豚魚人工繁殖大獲成功,倆人靠出售河豚魚幼苗就賺了不少錢。

  對於這一段有關河豚魚的財富傳奇,顧建培淡淡地笑笑:「那是我親戚有技術、眼光好,錢都是他賺的,我只是跟著他學到了養河豚魚的技術而已。」

  顧建培說,河豚魚養殖的技術門檻不低,水溫不能低於10℃,又不能高於30℃,即便他是養殖河豚魚的老手,但在十多年的養殖過程中也曾因為水溫控制不當,出現過兩次「翻塘」的慘痛教訓,損失數十萬元。為了給合作社老闆茅志昌賠罪,滴酒不沾的顧建培曾一口氣喝掉了一大杯高度白酒,在床上躺了一天。

  為什麼人工養殖的河豚魚能夠做到無毒?顧建培介紹說,野生河豚魚以有毒的藻類為食,久而久之河豚魚體內就產生了劇毒。而養殖環境下的河豚魚以魚粉為食,又經過幾代的人工繁殖,毒性逐步降低,直至最後無毒。當然,河豚魚品種達20多種,如果食用的是紅鰭東方魨和暗紋東方魨之外的其他品種的養殖河豚魚,仍然存在一定的風險係數。

  魚源基地掛牌在望

  

  儘管禁食令推出多年,但顧建培坦言,一直有饕客慕名來到合作社,要求一嘗河豚魚的美味。「我對自己燒河豚魚的技術非常自信,我既能保證安全,又不讓鮮美流失。」即使對自家養殖的河豚魚和自己的烹飪技術充滿自信,但顧建培只有在招待自己最信賴的朋友時,才會心照不宣地端出河豚魚來。為了讓朋友們吃個安心,吃之前的流程通常是這樣的:顧建培先在眾人面前試吃,過15分鐘後沒有中毒跡象,茅志昌再吃一口,又過了15分鐘,兩人都安然無恙,一桌人才開始大快朵頤。

  如今,河豚魚終於可以「光明正大」地上市,對合作社發展來說絕對是一個重大利好。茅志昌在得知河豚魚解禁後,第一時間就決定要申請國家河豚魚魚源基地,並加大河豚魚養殖的投入。目前,申請河豚魚魚源基地的各項考核已經一一完成,茅志昌估計,近期內就能正式拿到魚源基地的證書,從而成為上海地區首個河豚魚魚源基地。

  談起過往遊走於政策邊緣的歲月,茅志昌不免感到有些酸楚:「有人覺得你養河豚魚就是違法的,那時候要經常向人解釋為什麼可以養,魚都銷往哪裡。我們也不敢大投入,萬一哪天就真的不讓你養了。」河豚魚解禁後,顧建培和茅志昌都覺得河豚魚今後會向四大家魚一樣逐漸被市民接受和喜愛。「除了要進軍上海市場,我們還計劃打造『河豚魚旅遊產業』,請遊客來基地內釣魚、賞魚、吃魚,和這種以前的『危險美味』來個親密接觸。」

相關焦點

  • 河豚魚,能吃?不能吃?(原創)
    大家都知道,河豚魚有劇毒,不能隨便吃。但是有些地域的人卻經常吃,雖然有很大的風險。所以流傳著「拼死吃河豚」的說法。這句話有兩層含意:一是吃河豚很危險,有可能以生命為代價;二是河豚魚太誘人,冒死也要嘗一口。
  • 甲醇可以直接加到車裡代替汽油嗎?別鬧!這很危險!
    飯店裡使用的燃料甲醇更不用說,比比皆是。甲醇終於揚眉吐氣:上頭條再也不是因為「假酒」了。甲醇為什麼這麼火呢?因為甲醇是一種廉價,節能又環保的新能源燃料。因為環保,大家都打起了甲醇的注意,把它應用到各行各業中,特別是汽車能源方面最受人們的關注。
  • ...報導網站「灰色地帶」創始人:美國疫情惡化 美政府「甩鍋」給中國
    美國調查性報導網站「灰色地帶」近日多次刊發報導,揭露部分美國政客就新冠肺炎疫情污衊中國的真相。10日,「灰色地帶」網站的創始人麥克斯·布魯門塔爾在接受央視記者視頻採訪時表示,美國政府對中國通報的疫情信息置之不理,造成了目前美國疫情肆虐的局面。
  • 如何讓引文的「灰色地帶」無處藏身?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文獻引用中形成了一個「灰色地帶」,即通過某種方法來提高引用次數。此外,在這研究樣本中,大約16%的作者可能在某種程度上也涉足了「灰色地帶」。此外,目前一個主要促進這種「灰色地帶」形成的原因是研究人員往往能夠根據簡單的引用次數而獲得獎勵,這才是最終需要改變的。
  • 中國人要理解WTO規則的灰色地帶
    美國K街律師白菱傑(William Barringer):  中國人要理解WTO規則的灰色地帶  特派記者 熊敏 華盛頓報導  白菱傑是華盛頓代理中國貿易事務最多的律師之一,他所在的在好萊塢電影裡,它是遊說業基地的代名詞。  白菱傑不僅代理貿易訴訟,平時還為中國企業和政府機構提供法律諮詢,他最大的客戶是中國商務部,代理過油井管案件、輪胎特保案、銅版紙案等著名中美貿易糾紛。  長期與中國打交道的他對中國文化情有獨鍾。他的辦公桌用的是仿明朝紅木家具,會客桌也是如此。  借中國入世十周年之機,本報記者對這位美國貿易界的中國通進行了採訪。
  • 河豚魚養殖有限解禁一年,江蘇活體河豚交易火熱、來源難追溯
    與之同時,不少商家利用這一「有限解禁」政策,開始將非法的活體河豚魚交易擺在檯面上。&nbsp&nbsp&nbsp&nbsp記者連日來在江蘇泰州、揚中、常州等地調查發現,儘管國家農業部等三部委出臺的「解禁」政策,針對的只是特定河豚魚的加工品,但活體河豚魚的買賣在蘇南地區水產品市場中依然活躍。
  • 體驗日本800元的河豚魚生魚片,切得比紙薄,入口即化,肉質太嫩
    但是在在所有的魚類中,最好吃的魚莫過於河豚魚了!河豚魚的味道極鮮極美!尤其是把它們做成生魚片,更加的好吃!而吃河豚魚最出名的地方,莫過於日本了。今天就帶你見識一下日本的河豚魚生魚片的製作方法吧!在日本這河豚魚可是一種極品海鮮的,價格極貴,一份套餐,就賣到了13000日元左右。
  • 美味與危險並存的食物,你知道河豚要怎麼吃嗎?
    將切好的河豚魚生魚片精巧地擺放,然後與橙子醋,辣蘿蔔絲,青蔥等一起食用。其他生魚片都不及它,河豚刺身有清爽而有彈性的味道。河豚魚生魚片有兩種吃法。厚切可以增強河豚魚肉的耐嚼性,並且在口中進食時回味更長。薄切片像蟬翼一樣薄,令人愉悅,口感柔和。如果您想嘗嘗這種半透明的生魚片,請不要一片一片的夾。正確的吃法是,一次夾起好多片,送進口中。這種吃法在日本叫做「通」。
  • 養殖河豚魚打破原有的食物鏈 已達「微毒」「無毒」級別
    一是「食得一口河豚肉,從此不聞天下魚」,盛讚其鮮美;一是「拼死吃河豚」,雖然也是唾涎其美味,卻對河豚的劇毒心懷忐忑。於是,吃還是不吃,成了一對矛盾。  儘管「河豚魚禁令」由來已久,但有一個現象卻無法否認,那就是蘇城大小飯店,「紅燒河豚」這道菜越來越普遍。和以往野生河豚不同,這些飯店所售的河豚都是人工養殖的,有的還會被貼上「控毒河豚」的標籤。
  • 別讓「全腦開發」處於監管的灰色地帶
    但記者調查發現,「全腦開發」在當地處於監管的灰色地帶,幾部門都沒有履行好監管的責任,比如教育部門基層工作人員對「全腦開發」培訓是否應該由自己監管,存在不同看法,當地的教育局就有工作人員認為,該機構從事的並非文化課培訓,因此不應由教育部門監管。
  • 日本人拼死吃的河豚魚,寧波人用這種方法默默食用了上百年
    但其實在中國寧波,勤勞聰明的寧波人卻早已掌握了美味的秘密。河豚的卵巢、血液、肝等都有劇毒,這種神經毒素的毒性是非蛋白毒素中最強的,0.5毫克即可致命。而且這種毒素即使用100℃的溫度烹煮,也需要24小時才能完全破壞它的毒性。所以喜好生食的日本人常常發生中毒事件。但聰明的寧波人發明了獨特的烏狼鯗來解決這個問題。
  • 人類正走在通向認知斜路的危險地帶上
    比如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道教玄學的興起和佛教的傳入,漢代儒學一統天下、處於獨尊地位的局面被打破,儒學的發展受到了嚴峻的挑戰,致使在魏晉南北朝三百多年的時間裡居然沒有出現一位儒學大家。種種跡象表明,現代科學體系已經逐漸失去了其客觀、公正、實在的立場,而現代人類正站在認知方向的危險地帶上。那麼,為何現代科學會日益走向主觀相對性的斜路哪?
  • 台州市場現野生河豚魚 傳說做成魚鯗食用無毒
    近日,有網友爆料,溫嶺等地的水產市場上,一些攤販在悄悄銷售野生河豚魚。  河豚魚有劇毒,而且國家明確規定河豚魚是不能流入市場的,攤販真敢賺這「性命錢」?  昨天,記者來到被網友舉報的松門水產品批發市場,轉了一圈,並沒有看到河豚魚的影子。隨後,來到一個攤鋪前,向老闆詢問有無河豚魚,對方馬上有些緊張。
  • 台州市場出現野生河豚魚傳說做成魚鯗食用無毒
    提醒:河豚毒素不會因為  簡單的風乾曝曬處理而消失  本報訊 近日,有網友爆料,溫嶺等地的水產市場上,一些攤販在悄悄銷售野生河豚魚。  河豚魚有劇毒,而且國家明確規定河豚魚是不能流入市場的,攤販真敢賺這「性命錢」?
  • 江蘇中洋集團:以魚起家,開啟河豚魚新篇章
    食河豚魚儼然成為古時文人士大夫的一種時尚風潮。但河豚魚的傳奇色彩,不僅在於鮮,更在於其劇毒的特性。據了解,河豚魚的卵巢、肝臟和血液都含有43%的毒素。而河豚魚最美味的部位(肝臟),恰恰卻是其毒素最強最為集中的地方。
  • 河豚魚產業調研報告:苗種問題較為嚴重
    &nbsp  長江裡暗紋東方魨的自然產量曾經很大,佔整個長江漁業一定的比重,主要產區在江蘇南京以下沿江各縣,江蘇省年產量曾達150萬噸。但近年來,由於長江水文條件的變化及生態環境的惡化,已難覓暗紋東方魨蹤影。本世紀初,由於養殖暗紋東方魨有著高額的利潤回報,使其成為鰻魚養殖高潮過後的替代品種。
  • 國內河豚魚產業調研報告(上)
    對我國河豚魚產業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有了深入的了解,並提出發展建議。  長江裡暗紋東方魨的自然產量曾經很大,佔整個長江漁業一定的比重,主要產區在江蘇南京以下沿江各縣,江蘇省年產量曾達150萬噸。但近年來,由於長江水文條件的變化及生態環境的惡化,已難覓暗紋東方魨蹤影。本世紀初,由於養殖暗紋東方魨有著高額的利潤回報,使其成為鰻魚養殖高潮過後的替代品種。
  • DNF國服:普雷·伊西斯更新,新區域灰色地帶,獎勵泰博爾斯自選
    「DNF之攻略王者愛談遊戲電競」第九期《DNF國服:普雷·伊西斯更新,新區域灰色地帶,獎勵泰博爾斯自選》,新團本——普雷伊西絲終於要更新到國服了。DNF國服正式服已經更新了普雷Raid的相關內容:新區域叫做灰色墓地、新的NPC亞瑟、團本商店……目前正式服是可以通過一鍵傳送進入的,雖然副本還沒開放,但是相關的漢化已經完畢,下一次更新就快要預熱了吧。國服普雷·伊西斯更新此次國服提前預更新了普雷Raid,將是首次在周年慶之前放出新職業、新團本……國服的普雷伊西絲算是目前未更新的頂級副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