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中洋集團以魚起家,和魚有著40多年的不解之緣。魚文化融入中洋的骨血,浸潤中洋的靈魂,成為每一個中洋人牽絆一生的執念。酒店、旅遊、房產……每發展一個新的產業板塊,便將魚的元素植入其中,潛移默化中,魚成為中洋的標誌和圖騰。
至鮮至毒 | 最具特色的河豚魚
若問,在中國哪一條魚最富有傳奇色彩?這當中必然有河豚魚的位置。
河魨(pufferfish),為硬骨魚綱魨科魚類的統稱,因捕獲時會發出類似「唧唧」的豬叫聲而得名"豚"。生物學上的河豚,一般棲息於暖溫帶及熱帶海洋的中下層,少數種類則會隨著洋流進入淡水江河中。中國食客所鍾愛的河魨皆生息於此。
翻開中國古詩詞:一著食得河豚肉,終身不念天下魚;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快趁兩三杯,河豚欲上來……
眾多名篇佳句不絕於耳,與河豚魚有關的故事也不斷見籍於書篇。如,宋朝宰相李善長吃河豚識人,民眾宴請蘇東坡吃河豚等等。食河豚魚儼然成為古時文人士大夫的一種時尚風潮。
但河豚魚的傳奇色彩,不僅在於鮮,更在於其劇毒的特性。據了解,河豚魚的卵巢、肝臟和血液都含有43%的毒素。而河豚魚最美味的部位(肝臟),恰恰卻是其毒素最強最為集中的地方。
所以在眾多民間野史中,就有不少「巧吃河豚魚」的習俗,比如燒制河豚魚時灶上懸掛一匾,比如吃河豚魚必須站在茅廁旁等等,成為千百年來人們津津樂道的談資。
現代 | 人工養殖無毒河豚誕生
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劇毒無比,是自然界中所發現的毒性最大的毒素之一,其毒性比人們熟知的氰化物要高出上千倍。如果能把它的毒性去掉,那食客們不就可以大快朵頤了?
去毒,便要研究毒從何來。1996年,中洋集團便抱著這一初衷開始研究無毒河豚。經研究發現,河豚毒素是一種外源性毒素,即不是自己產生的,而是它攝入的海藻中收集的,分布於肝臟、生殖腺、腸胃等部分,也就是說通過人為控制水質及食物鏈,便能成功養殖出無毒河豚魚。
中洋現代漁業 | 中洋河豚養殖基地
經多年技術攻克,中洋開啟了河豚魚新篇章,促使其從禁食之列逐步走向廣大市民的餐桌,這條神秘的魚,也變得越來越親民可愛。
河豚魚除了味道特別鮮美之外,還有很多鮮為人知的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胺基酸、不飽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尤其是可食部位中的穀氨酸含量為魚類之最。
No.1優質可溶性蛋白
河豚魚營養價值極高,魚肉中的蛋白質含量高達18.8%,脂肪含量僅為0.1%,蛋白還富含16種胺基酸,8種為人體必須且不能自行合成,為優質可溶性蛋白,可有效提高人體免疫力。
No.2豐富的膠原蛋白
豐富的膠原蛋白,魚肉中所含的甘氨酸、脯氨酸、賴氨酸在維生素C的幫助下在身體中合成膠原蛋白,有效提高肌膚光澤,保持彈性滿滿。
No.3豐富的EPA
除了優質蛋白外,河豚魚肉中還含有俗稱「血管清道夫」的EPA,能有效防止脂肪有血管壁的沉積,預防心血管疾病;治療自身免疫缺陷,促進循環系統的健康等。
No.4滿滿的DHA
滿滿DHA(二十二碳六烯酸),食用後直接進入血液,被肝、腦等器官吸收。它除了能阻止膽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積、預防或減輕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發生外,更重要的是對大腦細胞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佔了人腦脂肪的10%,對腦神經傳導和突觸的生長發育極為有利。
No.5河豚的醫用價值
一尺河豚魚,全身都是寶。魚肉入菜,魚皮可提煉膠原蛋白,魚骨製作藝術品,就連令人聞風喪膽的河豚毒素也變成了寶貝。
最新科學研究表明,高純度河豚毒素具有極高的醫用價值,不僅能夠麻醉、戒毒、治療胰腺癌等,且因為是生物中樞神經阻斷劑而沒有任何副作用,其價格貴比黃金6800倍。目前,中洋生物工程著力攻關河豚毒素TTX項目,提純工藝日臻成熟,流程設置及標準品制定進行中,在不久的未來便能為人類大健康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