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20年金融工作,她為何成為「海洋衛士」,與小眾同行?

2021-01-22 網易

  編者薦語:

  1月16日晚七點半,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常務副會長劉江燕將做客「NSDA公益月」第二場直播講座,帶來她與海洋保護的故事。

  以下文章來源於NSDA全美演講與辯論聯盟 ,作者NSDA君

NSDA公益月專題

  35億年前,第一個遠古生命體在海底形成。很難想像,35億年後的如今,海洋成為了佔據地球表面積的四分之三的「藍色領土」,神秘、壯美的海面之下,是人類對其資源的無限索取與生態破壞。

  而6年前,在金融行業深耕了20餘年的劉江燕也沒有想到,自己即將放棄在北京奮鬥了數十年的工作與生活,在事業巔峰期舉家遷至海南三亞,全職投身於海洋保護的公益活動中。在此以前,她甚至幾乎對海洋一無所知。

  把劉江燕與神秘的海洋牽絆在一起的,是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作為國內頗具規模與影響力的民間公益社會團體,藍絲帶在保護海洋生態事業上已經持續了12個年頭。如果將這12年做一個概括,則像是一群「小眾」之人委身於一項偉大的事業,如涓涓河流匯聚成海,呼召著更多人關注海洋,保護生態。劉江燕便是其中一份子。

  正如藍絲帶所倡導的那樣,保護海洋,亦是保護我們自己所處的環境。1月16日晚七點半,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常務副會長劉江燕將為我們帶來「NSDA公益月」第二場直播講座,為我們帶來她與海洋保護的故事。

  採訪、撰文 | Vivi

選擇與迷茫

  從北京到三亞,人生再次從零出發

  2015年12月8日,是劉江燕從北京來到三亞的日子,也可算作她人生的一個轉折點。

  在此以前,劉江燕已經在金融行業深耕了二十餘年。彼時30多歲的她,迎來了事業發展的巔峰期,在北京這座城市裡,有著豐富優渥的生活、步步晉升的工作任命,未來發展也蔚為可觀。

  這是劉江燕第一次的從零出發,過程已實屬不易。第二次,是從首都北京搬到海濱城市三亞。促成這項轉變的最初因素,是她愛人的工作的調動。

  

  圖源 | 劉江燕

  

  圖源 | 劉江燕

  2015年底,劉江燕跟隨愛人的腳步來到三亞,用她的話說,「當時內心非常不願意,但為了孩子,為了家庭,有時候也不能過於考慮自己。」所以,剛來到三亞的時候,她的心情更像是妥協,內心的落差無可避免。

  這種心理落差是極為現實的。一方面,她閒不住,在三亞當地入職了一家國際會展公司,這份工作算是與北京的事業有承接,上手也比較輕鬆,但工作之餘她也隱隱感到,這並不是自己能夠投入百分之百精力、為之長期奮鬥的事業。另一方面,習慣了北京繁華的都市感,習慣了帶著孩子流連於各大美術館、博物館的周末,三亞的生活則顯得有些冷清了。

  在這樣的境遇之下,劉江燕開始思考:既然已經有所放棄,便不要辜負自己做出的選擇。更重要的是,一個家庭中,母親的負面情緒也極容易影響家庭的和睦。所以,來到三亞後的一年時間裡,她一直在審視自己,審視現狀。

  也是在這一年,她遇到了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遇到了她公益路上的引路人。生活像是早已埋好伏筆,等待她找到真正熱愛的道路與事業。

  

  圖源 | 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

平凡個體的光芒:

  走上公益之路,與「小眾」同行

  劉江燕與公益的最初結緣,是因為孩子的教育。她的兩個孩子,一個12歲,一個5歲。

  在北京的那些年,劉江燕也早早就帶著孩子參與關懷自閉症兒童的公益活動。她深深感到,正是因為自己和孩子都是健康的人,所以更要將目光投注到所謂「特殊人群」的身上,幫助孩子看到社會的多面性,培養他們的同理心,構築一個多面的、有愛的社會觀和人生觀。

  

  圖源 | 劉江燕

  來到三亞後,劉江燕也是第一時間想到:三亞有沒有類似的公益組織,能帶著孩子繼續參與其中?

  在一次聚會上,她結識了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的常務理事邊玉琴。在中國的公益領域中,邊玉琴這個名字是低調卻又響亮的。作為藍絲帶元老級的組織者之一,邊玉琴已經在海洋保護事業上投入了十年以上的熱情和精力。

  巧合的是,與劉江燕相似,邊玉琴也是跟隨愛人,從北京來到三亞,跨了行業從事公益。「最開始參與到藍絲帶的志願活動中,是邊玉琴大姐身上的精神,感召了我,促使我後來正式加入藍絲帶。」劉江燕反覆提起這位被媒體稱為「中國藍海母親」的公益傳播者,更多次強調她是自己公益路上的引路人。

  

  圖源 | 中國海洋在線

  2012年,邊玉琴為了調查沿海企業私排汙水的情況,冒著人身安全的威脅在海邊調查排汙口。當時,她每日的工作時長將近14小時甚至更久。除了堅守在海洋環保的一線,邊玉琴還帶領藍絲帶從成立之初的寥寥數名成員,發展到了如今在全國都極具影響力的規模。

  藍絲帶成立之初,國內對於公益機構,尤其是海洋保護類公益還十分陌生。在邊玉琴的牽頭下,越來越多的組織者、志願者加入其中,向公眾普及海洋保護的概念與重要性。劉江燕說:「真正參與其中,你就能實際感受到身邊這群『小眾』群體在日常的全情付出與無私堅守給你帶來的震撼。」

  正因為公益群體的的小眾,才更顯出他們平凡個體下的光芒。在這一潤物細無聲的影響之下,劉江燕的心裡萌生了一個更大的想法:我是不是也能成為其中一員?

  於是,在2019年,劉江燕正式加入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成為了一名公益工作者。

  

  圖源 | @搜狐號公益

  

藍絲帶四大公益領域:海洋保護,遠比你我想像的更多

  說起海洋保護,公眾普遍的印象還是淨灘——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在海邊撿垃圾」。劉江燕說,最初告知朋友們自己加入藍絲帶,他們的第一反應也是如此。

  然而,當她真正加入其中後,發現海洋保護的意義遠不止於此。總結來講,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的工作主要分為以下四個領域:

  

01海洋生態資源保護‍

  通過對紅樹林、海草床和珊瑚礁這三大典型海洋生態系統的現狀展開調查,針對性地實施一系列修復工作,並為常見的水生野生動物提供救助支持。

  

  珊瑚礁調查 圖源 | 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

  

  紅樹林修復 圖源 | 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

  

02海洋汙染監測與治理‍

  為緩解海洋環境問題而展開基礎調查工作,並組織全國志願者對海洋環境進行保護與修復。針對漁業社區,持續7年實施「社區精準環保示範項目」,引導沿海社區居民探索「綠色」的生活、生產方式,逐步走向「人與環境和諧共生模式」,共享「環境效益」。

  

  被漁網纏繞的海豹 圖源 | 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

  

03‍海洋科普教育

  通過「海洋科普六進項目」(「六進」分別指進機關、進社區、進軍營、進學校、進企業、進鄉村)、「未藍計劃」(面向全國的對少年兒童海洋知識的普及與海洋文化的傳播項目),喚起社會公眾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幫助大海保以蔚藍。

  

  

  

04海洋保護網絡

  與各地高校、企業、機關及志願者共同建立了一個覆蓋全國的海洋保護網絡,涉及到七十多支藍絲帶志願者團隊,每年組織數萬人次在全國範圍內定期開展沙灘清潔、環境教育等海洋保護活動。

  

  舉例來說,在藍絲帶近期進行的「守護東亞江豚項目」中,對江豚的觀測、救助、保護其實都是非常需要專業知識與技術的工作。

  

  作為國家瀕危二級野生水生保護動物,東亞江豚主要分布於臺灣海峽以北的東海、黃渤海及韓國和日本的北方海域。而在黃渤海海域,東亞江豚每年不明原因的死亡數量高達500-1000頭區間。

  

  圖片繪製 | 紙趣家

  

  圖源 | 深圳市藍色海洋環境保護協會

  劉江燕說,也是在項目開展的過程中,經由專家的培訓才知道,如何保證江豚在水面上的正常呼吸,如何在偶發的情況下觀測到江豚等等,都需要專業的操作來保證救助的順利進行。

  

  為避免江豚受到傷害,工作人員下水清理

  除了專業知識與實踐經歷的增長,劉江燕還需要深入一線,比如去到沿海的鄉村,跟村民一起吃飯、討論,登上他們的船,體驗他們的生活,來了解現在實際的環境狀況。

  在藍絲帶海洋保護網絡下,工作者與志願者便是如此,將個人微薄的力量匯聚成有體系、有專業性、有行動力的各項公益活動,並逐步喚起普羅大眾對於海洋保護的意識。

  

  姜昆、姜文等名人加入藍絲帶呼籲保護海

  聽完劉江燕與藍絲帶的故事,我想起《醉鯊》中的一段極有震撼力的敘述:

  「我們和海洋的關係不像浪漫的愛情故事那樣是相互依賴的,沒有彼此就無法存活。大海沒有我們可以過得很好,而我們沒有大海就無法生存。海洋裡的浮遊生物儲存著供人類呼吸的一半以上的氧氣,海洋能在平衡破壞後數百萬年後找到新的生態平衡,而人類卻無法忍受這段漫長的暫停。

  當我們凝視海洋,目光所及是一片蔚藍,其實也是對自我的審視。海洋供給著人類的生存需求,同時承載我們的嚮往、思考,以及那個「生活在遠方」的自己。

  從各種意義上,我們無法失去海洋。一如藍絲帶自始至終的理念:保護海洋,即是保護我們自己。這項事業,亟待更多人參與,哪怕只是在日常生活中喚起意識。

  1月16日(本周六)晚七點半,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常務副會長劉江燕將為我們帶來「NSDA公益月」第二場直播講座,闡述海洋保護的故事,以及我們力所能及的志願工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三本內容小眾但很精彩的航海海盜文,探尋深藍海洋的無盡魅力
    三本內容小眾但很精彩的航海海盜文,探尋深藍海洋的無盡魅力第一本《三國大航海》李宗吾雲,劉備厚,曹操黑,孫權又厚又黑。後來他被派出海 在海外夷州建立自己的勢力,目前已經成為第四大勢力 實力壓過了孫權。目前兩個已經結婚了 ,關鳳和夏侯,夏侯什麼來著反正是曹操那邊拐來的。還有個曖昧的是周瑜的女兒 孫權兒子和她已經訂婚 ,不過她喜歡主角所以一直拖著 ,發展下去肯定會收。
  • 5月8日,世界海洋日丨保護海洋「衛士」,研究成果不能「鎖在柜子裡」!
    「衛士」,研究成果不能「鎖在柜子裡」! 源 / 新財網 文 / 新財網 2020年06月08日 14時42分   5月8日,國際迎來了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對此專家呼籲——保護海洋「衛士」紅樹林,決不能讓研究成果「鎖在柜子裡」!
  • 同行評審,讓小眾領域得到更多肯定|Scientific Reports 編委趙繼民...
  • 國際海洋日|走進「海岸衛士」紅樹林
    每年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是地球的肺,生產人類呼吸所需的50%氧氣,數十億人依賴海洋作為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數百萬人以海洋為生。2008年,聯合國大會確立了世界海洋日,旨在讓公眾了解人類活動對海洋的影響,動員並團結世界人民參與世界海洋的可持續管理。
  • 實地探訪溫州紅樹林,揭開「海岸衛士」的神秘面紗
    廈門大學、浙江省林學會、浙江大學海洋學院、浙江大學海洋學院、浙江省農科院亞熱帶作物研究所、浙江海洋大學、浙江省林業局等27家單位的60多位研究紅樹林的專家學者,走訪了溫州龍港市紅樹林溼地公園、洞頭區霓嶼島,實地考察紅樹林保育和生態修復現狀,共商「海岸衛士」紅樹林的發展大計。
  • 黃渤成為首位 PADI 全球海洋大使 身體力行打擊海洋垃圾
    2009年,憑藉電影《鬥牛》獲第46屆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2012年,憑藉懸疑喜劇電影《殺生》獲第20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和第4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男演員獎。2017年,他憑藉電影《冰之下》獲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2018年,黃渤執導並主演了電影《一齣好戲》。2020年,黃渤先生正式成為 PADI 全球海洋大使。
  • 世界海洋日丨明明是綠色的,紅樹林為何叫紅樹林?
    今天是第12個「世界海洋日」  今年海洋日的主題是  「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  關於紅樹林,  你了解多少?  紅樹林是由紅樹植物為主體的常綠喬木或灌木組成的溼地木本植物群落,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是陸地向海洋過渡的特殊生態系統。  紅樹林在淨化海水、防風消浪、固碳儲碳、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享有「海岸衛士」「海洋綠肺」等美譽,也是珍稀瀕危水禽重要的棲息地,魚、蝦、蟹、貝類生長繁殖的場所。
  • 清華五道口與世界同行,走向全球金融舞臺中央(二)
    「如果說過去30年,我們是和中國改革同行,未來我們要與世界同行。」2012年,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成立時,時任學院院長、現任理事長吳曉靈做出這樣的論斷。八年來,五道口金融學院始終堅守「培養金融領袖,引領金融實踐,貢獻民族復興,促進世界和諧」的使命,也始終踐行「與世界同行」的承諾,立足中國金融問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金融學院。
  • 360手機衛士發布《2016中國電信詐騙形勢分析報告》
    9月7日,360手機衛士發布《2016年中國電信詐騙形勢分析報告》,針對近期電信詐騙尤其是身份冒充類詐騙電話高發的趨勢,以360手機衛士騷擾電話攔截大數據為基礎,進行全面分析解讀,為手機用戶提供電信詐騙防範之「術」。
  • 金翔龍:「對,就是她,海洋!」
    就在此時,金翔龍了解到,我國的遼闊海域還是一片神秘的處女地,而在國外,藍色海洋早已成為一個熱點,他感受到海洋對自己的召喚:「對,就是她,海洋!」  金翔龍把自己的選擇告訴了老師馬杏垣,並誠懇地徵詢其意見。馬杏垣對他說:「好!從沙漠到海洋,這條路子對!」
  • GREYBOX灰盒子:讓小眾精品成為大眾精品
    人們常說小眾精品,卻不曾有人說過大眾精品。精品為何總是小眾?品質上去了,品控的難度呈幾何數級增加,非常難以推廣。易於推廣的模式必然容易複製,所以就不能太難,就不可以太精品。於是精品必然小眾,大眾難有精品,古往今來皆是如此。
  • 海岸衛士紅樹木
    紅樹林是熱帶、亞熱帶海灣、河口泥灘上特有的常綠灌木和小喬木群落,它生長於陸地與海洋交界帶的灘涂淺灘,是陸地向海洋過度的特殊生態系1997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保護區高橋紅樹林保護區為中國最大的紅樹林連片生長基地,主要保護對象為紅樹林生態系統。
  • 20歲前憑接線頭脫穎而出,如今她成為「紡織女狀元」
    20歲前憑接線頭脫穎而出,如今她成為「紡織女狀元」 自打楊普走上崗位那一刻,工作多年的師傅就對她說:「技能是工人的本錢,好好幹,行行都能出狀元」。從那時開始,楊普就暗暗下定決心,要向師傅學匠藝,也要努力爭取成為紡織「狀元」。紡織廠,接線頭是最見技術的硬活。楊普苦鑽研操作技術,別人機下練習接500個,她就接1000個;別人練1小時,她就練3小時;別人談戀愛花前月下,她談戀愛時手不離紗線。
  • 丨世界海洋日
    6月8日是第12個「世界海洋日」和第13個「全國海洋宣傳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今年的世界海洋日主題將目光瞄準了海岸潮間帶上的綠色衛士——紅樹林。那麼,什麼是紅樹林?為什麼是紅樹林?
  • 前僕後繼的小眾社交沒有春天?
    關於這個回答,阿里在2016年給出了自己的答案。2016年11月,阿里利用自己在金融方面沉澱下來的巨大流量,在支付寶平臺開拓了「圈子」,「校園日記」等具有社交屬性的功能。「750分」一躍成為微博熱搜,而躲在財富數字背後蠢蠢欲動的欲望,成為了圈子和日記裡明目張胆的勾引。
  • 「首都十大健康衛士」揭曉!這10名醫生被點名表揚
    作為國家衛計委腦卒中防治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血管超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顱腦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華揚更是放棄了絕大多數休息時間,到全國300餘家基地醫院普及規範的血管超聲技術。一雙妙手,一顆仁心,從醫35年,華揚為中國腦血管病的防治作出了突出貢獻,更為中國血管病變患者帶來了福音。」
  • 金融在前線丨傳統銀行80/20定律惹了禍
    2014年的兩件大事,啟動中國金融服務新格局如果要探究網際網路金融是如何在短短幾年內改變了中國金融服務行業的格局,那我們一定要從2014年開始說起。在2014年以前,中國的金融服務業是一個相對封閉的行業。
  • 青島市舉辦第六屆「讓島城大海更加蔚藍-保護海洋 你我同行」主題...
    我們熱愛海洋 可是否有關注過她的現狀 我們依賴海洋 可是否有為她做過什麼我們熱切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加入到保護海洋、保護生態環境的偉大事業中來,從自身做起,帶動身邊的人,推動生態環保成為時尚,共同守護青島的紅瓦綠樹、藍天碧海。 青島因海而生、向海而興, 海洋是青島的突出優勢和特色所在。
  • 世界海洋日|直播解密紅樹林,帶你了解這些默默無聞的「海岸衛士」
    2020年6月8日是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三個「全國海洋宣傳日」,今年的活動主題為「保護紅樹林,保護海洋生態」。為提升全民保護海洋的意識,在全國海洋文化教育聯盟各成員單位的大力支持下,「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系列活動正式上線。
  • 火影前期的幻術,AB為何後來就放棄了,成為宇智波的代名詞?
    火影前期的幻術,AB為何後來就放棄了,成為宇智波的代名詞?事實上,火影進入中期時,我們就可以知道一個很大的走向,那就是幻術越來越玄幻,幻術的本意指的就是迷幻人心的忍術,可以讓人產生幻覺,以及任何不適的感覺,摧毀人的精神力量,但實際上,身體上並沒有外傷,這就是幻術,這本應該是非常有的寫的內容,卻為何越來越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