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常州經濟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發布

2020-12-04 中國江蘇網

讀出信心與活力

2019常州經濟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發布

又一份靚麗成績單!

3月16日,2019年常州經濟社會發展數據火熱出爐。

「2019年,全市經濟運行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好勢頭,大部分指標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部分指標增幅保持在全省前列。一個個亮眼數據背後,烙印了常州經濟社會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成效,展示出了常州轉型發展的強大韌勁,為2020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堅實保障。」市統計局負責人表示。

經濟 發展韌性增強

GDP、投資、消費、收入、進出口總額等多項宏觀經濟數據,成為擁有蓬勃持久發展動力的最好證明。

地區生產總值(GDP)7400.9億元,增長6.8%,增速居全省第三位。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計算增長9.1%,增速高於全省平均2.9個百分點,居全省第二、蘇南第一。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6%,增速高於全省平均0.5個百分點。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15.7億元,增長7.8%,增速高於全省平均1.6個百分點,居全省第三位。

進出口總額2330.8億元,增長2.8%,其中出口1738.8億元,增長5.2%,增速分別高於全省平均3.7個、3.1個百分點。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90億元,增長5.3%,增速高於全省平均3.3個百分點,居全省第二位。

稅收收入501.6億元,增長2.5%,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85%,居全省第三位。

工業利潤總額742.1億元,增長8.5%,增速居全省第三位。

產業 結構持續優化

新舊動能轉換、新業態加速布局、新興產業集群不斷湧現。常州產業發展的優勢凸顯,「新」意十足。

工業強基工程項目累計達16個,國家製造業單項冠軍12個,數量雙雙保持全省第一。

十大產業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同比增長9.5%,對全市工業產值增長的貢獻率為43.2%。新能源、新醫藥及生物技術、智能電網等6個產業鏈保持兩位數增長。

智能製造裝備產業集群入選首批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高技術製造業投資佔工業投資比重達到30.9%。

科技 創新引領未來

培育壯大創新主體,提高創新投入產出效益。常州,堅持以科技創新集聚發展新動能,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起到了支撐引領作用。

常州科教城榮膺2019年中國創新園區第一名。

5家企業獲4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創歷史新高。

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21家,累計1760家,列全省第四;獲省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立項12項,支持金額1.145億元,均列全省第三。

獲評潛在獨角獸企業4家,列全省第三;瞪羚企業55家,列全省第二。

全市企業研發機構達1612家,其中省級以上674家。

爭取省創新能力建設專項經費6175萬元,列全省第二。獲評省科技企業孵化器績效評價A類13家,列全省第二。

新增高技能人才1.6萬名,每萬名勞動者中高技能人才達1212名,連續六年居全省第一。

改革開放 迸發澎湃活力

一項項有力的改革舉措紮實推進,一項項開放舉措落地有聲,使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讓更多的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將壓力轉化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強大動力,激發常州經濟澎湃的內生活力。

市場主體數突破60萬。

年末全市各類市場主體60.3萬戶,其中私營企業18.9萬戶、個體工商戶39.1萬戶,同比分別增長10.1%、9%、11%。

有力推動營商環境「1+10」綜合改革,高質量實現「3550」。加快推進「一網通辦」,99.7%的審批事項網上可辦,98.8%的事項可不見面辦,「12345」平臺滿意度列全省第一。

全市民營經濟不斷突破瓶頸,加快發展。民營經濟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65.2%,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民營經濟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7.6%。

新增立華、中簡和國茂3家上市公司,全市境內外上市公司累計達61家。

城鄉建設 協同協調發展

主動對接落實國家戰略,成功列入上海大都市圈1+8協同發展規劃。

地鐵1號線建成通車,常州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400萬。

常泰長江大橋主體工程、溧寧高速全面開工,蘇錫常南部高速、常宜、溧高高速加快建設,錫溧漕河常州段航道整治工程竣工驗收,茅山旅遊大道等項目建成通車,新機場路快速化改造一期建成通車。

全市新增有樁公共自行車1.9萬輛,新增公共停車泊位1.16萬個。

常州機場旅客吞吐量增長21.8%,常州港貨物吞吐量增長15%。

加快全域美麗鄉村建設,4個村莊獲評首批省級特色田園鄉村、數量全省第一。

生態環境 天藍地綠水清

守護青山綠水,推動綠色發展。常州始終堅持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先後實施一系列藍天、碧水、淨土保衛工程,整治和關停汙染企業,城鄉居民生活環境持續改善,全力推動生態宜居的現代化城市建設。

深入推進「生態綠城」建設,創成全國綠化模範城市。

7030家「散亂汙」企業(作坊)全部完成整治,依法關停化工企業65家。

新增7家國家綠色工廠,全市累計共有國家綠色工廠20家,綠色園區1家、綠色供應鏈管理示範企業1家,綠色設計產品2個。

31個國省考斷面達標率96.8%,同比提高9個百分點;優Ⅲ水質比例83.9%,同比提高23.3個百分點,改善幅度全省第一。

品質民生 幸福一路相伴

共享發展,發展為民。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社會保障體系繼續完善,社會事業不斷發展,人民生活品質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840元,增長8.5%。

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345元,增長8%;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91元,增長8.8%。

城鎮新增就業11.3萬人,扶持創業1.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

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8%以上,企業離退休養老金實現「十五連增」,跨省異地就醫聯網率達100%。

不斷增加學位資源供給,新建、改擴建教育重點項目50個。

做強「健康養老」品牌,建有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1054家,標準化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城鄉覆蓋率分別達到75.8%和45.8%。

棚戶區改造新開工1.96萬套(戶),基本建成1.26萬套(戶),19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基本完工。

本版策劃:常統宣

相關焦點

  • 2019年常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19年,全市上下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以「種好幸福樹、建好明星城」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抓手和奮鬥指向,全市經濟社會運行平穩,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 2019年徐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19年徐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紮實推進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建設,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質量效益持續提升,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轉型升級、改革開放、人民生活、社會事業發展等各領域取得新進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 2019年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19年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山東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山東調查總隊2019年,全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 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1]國家統計局2019年2月28日2018年,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
  • 2016年湛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16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環境和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國內形勢,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的各項決策部署,自覺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發展總基調,主動適應和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堅定不移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市經濟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
  • 中華人民共和國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1]《政府工作報告》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好於預期,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
  • 2019年度湖北省水資源公報發布
    本站訊 日前,湖北省水利廳發布了《2019年度湖北省水資源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公報》顯示,2019年屬枯水年份,全省水資源總量613.70億立方米,比常年偏少40.8%,比2018年減少28.4%。   全省用水總量303.15億立方米,比2018年略有增加,增幅為2.1%。
  • 十二、社會和文化統計(3)
    1 問:哪裡可以查詢有關社會發展的統計資料?   答:有關社會發展情況的主要指標可查詢國家統計局數據發布庫,也可以查詢《中國統計年鑑》《中國社會統計年鑑》。有關衛生健康、教育培訓、社會保障、文化體育等反映社會發展的數據是相關部門統計調查的數據或是行政記錄,國家統計局本身並沒有開展此類調查,相關統計資料的指標解釋、統計口徑等信息,應由相關職能部門作權威解釋。
  • 2020中國(常州)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與合作推進大會舉行
    12月3日,2020中國(常州)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與合作推進大會在常州高新區舉行,會議由常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常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常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主辦,常州國家高新區(新北區)創意產業園區管理辦公室、中國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網、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智慧城市分會、中國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百人會和智慧城市評價網承辦。
  • 2019年中國氣候公報發布
    《2019年中國氣候公報》發布了!這份由國家氣候中心完成的年度氣候報告,全面分析了2019年中國氣候基本概況、氣候系統監測狀況和主要氣象災害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綜合評估了氣候對行業、環境、人體健康等方面的影響。2019年,我國氣溫偏高,降水偏多。
  • 2019年大氣環境氣象公報發布
    中國氣象報記者何孟潔報導 4月29日,中國氣象局發布《大氣環境氣象公報(2019年)》(以下簡稱《公報》)。《公報》指出,自2000年以來,我國大氣環境整體呈現前期轉差後期向好趨勢。
  • 蔚藍色的關注——我國海洋經濟致力高質量發展綜述
    我國海洋經濟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9.1%,科技成為海洋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今年初發布的《2019全球海洋科技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排名穩居全球海洋科技創新指數第5位,與排名第4位的日本差距逐漸縮小,海洋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其中,在創新產出和創新應用兩個分項中躋身世界前二。
  • 中華人民共和國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1]
    ,黨中央、國務院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總要求,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不斷創新宏觀調控思路與方式,深入推進結構性改革,紮實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努力促進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改革開放不斷深化,民生事業持續進步
  • 臨沂統計年鑑2019
    臨沂統計年《臨沂統計年鑑一2018》是一部反映臨沂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的資 料性年刊,是認識和研究臨沂市情,交流社會經濟信息,制定政策,指導工作的重要 資料工具書。二、 《臨沂統計年鑑一2018》以刊登2017年度臨沂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 統計資料為主,同時收取了 1978年以來各年度主要指標數據。
  • 題:蔚藍色的關注——我國海洋經濟致力高質量發展綜述
    我國海洋經濟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9.1%,科技成為海洋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今年初發布的《2019全球海洋科技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排名穩居全球海洋科技創新指數第5位,與排名第4位的日本差距逐漸縮小,海洋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其中,在創新產出和創新應用兩個分項中躋身世界前二。
  • 2019年邢臺市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公報發布
    2019年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公報發布 邢臺市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為6.85,同比下降2.7%近日,河北省邢臺市生態環境部門發布了《2019年邢臺市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公報》顯示,2019年,邢臺市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為6.85,同比下降2.7%,空氣品質實現持續好轉。
  • 漳州發布2018年度氣候公報 2019將受3-4個颱風影響
    閩南網3月20日訊(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記者 張韓豐 文/圖)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在世界氣象日來臨之前,今日下午,漳州市氣象局發布了《2018年漳州市氣候公報》,盤點過去一年天氣氣候事件。漳州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氣溫偏高,降水略偏少,氣象部門綜合評價認為,2018年是漳州市氣候屬較好年景,以暴雨和颱風為典型的災害性天氣導致全市受災,造成一定的經濟財產損失,並給農業、漁業、水利和電力等行業帶來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全年氣候條件總體較好,影響程度一般。
  • 2015衛生計生統計公報:醫藥費用增速得到控制
    7月20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的《2015年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2015年達到76.34歲,比2010年提高1.51歲。嬰兒死亡率由2014年的8.9‰下降到2015年的8.1‰,孕產婦死亡率由21.7/10萬下降到20.1/10萬,均提前實現了「十二五」規劃和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居民健康水平總體上處於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 衛生部就發布的2009年衛生統計公報數據進行解讀
    出項了居民健康水平逐步改善、衛生服務利用增加,衛生資源配置總量增加、結構調整加快、衛生服務效率提高的良好發展態勢。    一是居民健康水平逐步提高。國際上一般用嬰兒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和人均期望壽命反映居民的健康狀況。公報數據顯示,嬰兒死亡率由2008年的14.9‰下降到2009年的13.8‰、孕產婦死亡率由2008年的34.1/10萬下降到2009年31.9/10萬。
  • 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高頻詞分析:新發展、創新、改革與安全
    10月29日,新華社受權發布《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下稱全會、公報)。作為處於「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期、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背景下召開的重大會議,今年的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值得注意的是,這份文件不僅謀劃未來5年發展,還勾畫未來15年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