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蔚藍色的關注——我國海洋經濟致力高質量發展綜述

2020-12-05 中國日報網

新華社北京6月8日電 題:蔚藍色的關注 ——我國海洋經濟致力高質量發展綜述

新華社記者王立彬

從環渤海到長三角、泛珠三角,涉海區域經濟蓬勃發展,中國特色自貿港成為關注焦點……在世界海洋日,海洋科技創新、海洋生態改善、海洋產業壯大,成為公眾「蔚藍色的關注」。

以科技支撐海洋強國建設

海域可燃冰勘探開發取得重大成果、大洋科考和極地科研深入推進、「透明海洋」大科學計劃取得重大進展……我國海洋生產總值10年間翻了一番,背後是海洋科技的紮實突破。

國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何廣順說,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對海洋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日益顯著。如海洋生物醫藥業取得新突破,我國自主研發的治療老年痴呆(阿爾茲海默症)的海洋藥物甘露特鈉膠囊有條件獲批上市,填補了17年來全球抗阿爾茲海默病治療領域無新藥上市的空白,成為全球第14種海洋藥物;海洋可再生能源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全球首個波浪能裝機達120千瓦的養殖平臺「澎湖號」交付使用,可提供1.5萬立方米養殖水體;海洋船舶領域取得新成績,自主建造的「雪龍2」號首航南極,全球首艘超大型智能原油船(VLCC)「凱徵」輪交付等等。我國海洋經濟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9.1%,科技成為海洋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今年初發布的《2019全球海洋科技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排名穩居全球海洋科技創新指數第5位,與排名第4位的日本差距逐漸縮小,海洋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其中,在創新產出和創新應用兩個分項中躋身世界前二。

讓民眾更好享受到碧海藍天

在深圳市繁華的中心區,有我國面積最小的一處國家溼地公園試點——華僑城溼地。處於鬧市腹地的這片濱海紅樹林溼地堪稱大都市中的「綠翡翠」。

據介紹,開辦5年來,華僑城集團每年投入逾800萬元,攜手環保志願教師,研發了包括紅樹課程、自然fun課程、小鳥課堂、小小探險家、零廢棄等33個教育系列、106個教育方案,開展教育活動4000餘場次,參與公眾超10萬人次。

這是我國政府、企業、社會合力保護紅樹林與濱海生態的一個縮影。自然資源部統計數據顯示,新世紀以來,我國紅樹林面積增加7000公頃,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紅樹林面積「淨增」的國家之一。

生態環境部最新發布《2019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我國管轄海域一類水質面積比例同比略有上升,劣四類海域面積同比略有減少,近岸海域水質總體穩中向好。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司長柏仇勇表示,我國將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保障海洋生態安全為核心,構建覆蓋近岸、近海、極地和大洋的海洋生態環境監測體系。

針對盜採海砂、非法傾廢、破壞溼地等問題,中國海警局會同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日前啟動「碧海2020」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專項執法行動,圍繞海洋(海岸)工程建設、海洋石油勘探開發、海洋廢棄物傾倒、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海砂開採運輸、海洋自然保護地、陸源汙染物排放、典型海洋生態系統等八個領域開展全面監管,行動將持續至11月底。

全力遏制海洋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趨勢,讓我國海洋生態環境有一個明顯改觀,讓人民群眾吃上綠色、安全、放心的海產品,享受到碧海藍天、潔淨沙灘……未來值得期待。

讓更多企業揚帆出海

在近一個月時間裡,通過視頻直播為7700多家股權投資機構和2萬餘名專業投資人提供海洋裝備製造、海洋生物醫藥等方面的培訓,自然資源部、深圳證券交易所聯合主辦的「海洋中小企業投融資在線路演和培訓系列活動」近日圓滿收官。

服務海洋強國戰略,支持涉海企業做優做強,連續五年舉辦的這一活動直接服務超過150家涉海創新企業。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推進資本要素市場化配置,切實發揮資本市場樞紐作用,這對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我國涉海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釋放。自然資源部最新發布的《2019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重點監測行業中新登記涉海企業共2.3萬個,比2015年翻了一番;2019年末,實有涉海企業比上年增長10.7%,連續4年增長過萬。其中,海洋旅遊業實有企業連續5年保持兩位數增長;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業、海洋技術服務業等高技術產業實有企業數量5年來年均增速分別為39.9%和20.4%。

企業是市場的主體,產品是競爭的根本。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我國規模以上涉海工業企業效益狀況保持穩定,重點監測的規模以上涉海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10.1%,高於全國同期4.3個百分點。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蔚藍色的關注——我國海洋經濟致力高質量發展綜述
    新華社北京6月8日電題:蔚藍色的關注 ——我國海洋經濟致力高質量發展綜述新華社記者王立彬從環渤海到長三角、泛珠三角,涉海區域經濟蓬勃發展,中國特色自貿港成為關注焦點……在世界海洋日,海洋科技創新、海洋生態改善
  • 蔚藍色的關注
    從環渤海到長三角、泛珠三角,涉海區域經濟蓬勃發展,中國特色自貿港成為關注焦點……在世界海洋日,海洋科技創新、海洋生態改善、海洋產業壯大,成為公眾「蔚藍色的關注」。 海域可燃冰勘探開發取得重大成果、大洋科考和極地科研深入推進、「透明海洋」大科學計劃取得重大進展……我國海洋生產總值10年間翻了一番,背後是海洋科技的紮實突破。 國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何廣順說,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對海洋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日益顯著。我國海洋經濟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9.1%,科技成為海洋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 2020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舉行 助推海洋強國建設
    山東將乘著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的東風,認真學習、吸收、運用本次大會成果,立足山東實際,進一步明確發展方向,不斷發揮優勢,積聚壯大海洋新動能,努力走出一條具有山東特色的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為促進全國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山東智慧、山東力量。
  • 新時代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動力變革研究
    但在動力變革進程中,依然面臨著以要素投入為主的傳統增長模式難以為繼、需求動力有待進一步挖掘、產業總體仍處於全球價值鏈中低端、改革開放步入「深水區」等突出問題,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亟須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切實推動新時代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動力變革。
  • 盛朝迅:促進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
    海洋經濟已跨入以高新技術引領的新時代,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各國爭相搶佔的科技制高點。應進一步破解制約我國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難題,推動海洋科技創新和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為破解我國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難題,促進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未來一個時期,我國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海洋經濟重要論述,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 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彭偉:循環經濟才是藍色經濟
    浩瀚的海洋不僅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它更是一個巨大的能源寶庫。僅海洋中的波浪、潮汐、海流等動能和海洋溫度差能、鹽度差能等物理化學能的存儲量就非常驚人。海洋能源的開發正受到全世界的關注。  彭偉:藍色經濟(Blue Economy),又稱海洋經濟,主要包括為開發海洋資源和依賴海洋空間而進行的生產活動,如傳統的海洋漁業、旅遊業、船舶工業等,以及海洋新興產業。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藍色經濟以兩位數的年均增長率快速發展。雖然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但是中國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沒有改變,我國海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前景廣闊。
  • 弘揚「北鬥精神」 凝聚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磅礴力量
    其背後的「北鬥精神」值得我們認真弘揚,北鬥精神的內涵包括「自主創新、開放融合、萬眾一心、追求卓越」,筆者認為,北鬥精神對與我們今天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弘揚「北鬥精神」,能夠凝聚經濟高質量發展磅礴力量。  中國北鬥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標杆。北鬥系統獨樹一幟,堅定選擇了混合星座的特色發展之路。北鬥一號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提供導航定位服務。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向海圖強讓蔚藍色孕育新希望
    近年來,作為海洋大國的中國,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正譜寫著新時代向海圖強的生動篇章。地球是一顆蔚藍色的星球,海洋覆蓋著地球約70%的面積,對於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而言,海洋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如何依託海洋實現高質量發展?如何保護海洋造福於子孫後代?如何圍繞海洋開展廣泛深入的交流合作?中國一直在努力給出自己的答案。
  • 中國海洋經濟發展趨勢及產業規劃思路
    多片海域初現汙染,各大漁場生態環境退化嚴重;受汙染的海水中含有大量金屬元素,嚴重影響了我國海鹽的質量;海洋藥用生物資源環境惡化、藥用資源不足也對我國海洋生物製藥領域的發展造成影響。對海洋資源合理利用、科學利用,保證海洋資源的可持續性利用,維護海洋產業健康發展成為下一步發展的亟需關注的問題。
  • 經濟高質量發展要跳出慣性思維
    當前我國經濟面臨高質量發展、應對外部衝擊和防控重大風險的疊加期,宏觀政策針對經濟金融運行波動進行預調和微調,既是對各種政策出臺節奏和實施力度進行綜合平衡,也是有效處理好穩增長和防風險關係的必要舉措。
  • 2020 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在廣州順利舉行
    12月18日,由廣東海絲研究院、廣東省海洋發展規劃研究中心、廣東海洋協會共同主辦的「2020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在廣州南沙順利舉行
  • 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從何處來
    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從何處來——來自二〇一九央視財經論壇的聲音光明日報記者 姚亞奇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堅持鞏固、增強、提升、暢通的方針,以創新驅動和改革開放為兩個輪子,全面提高經濟整體競爭力,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推動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從何處來?12月13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辦的2019央視財經論壇在北京舉行,與會經濟學家、企業家等圍繞「賦能高質量發展」主題進行了交流研討。
  • 創新為槳逐夢藍海 普陀奮力打造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10月剛剛舉行中國海洋科技產業體系建設高峰論壇的普陀,11月28日又舉辦了2020海洋科技與產業戰略發展高峰論壇。300餘名專家學者、企業代表齊聚普陀,掀起了一場頭腦風暴,深入探討了海洋科技與產業發展新模式、新路徑和新願景,把脈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 煙臺牟平發揮資源優勢、調整區域布局、發展海洋經濟 傳統海洋產業...
    近幾年,我國將開發海洋牧場作為海洋漁業發展的重要舉措,牟平區委區政府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推動海洋漁業轉型升級,努力實現海洋漁業從獵捕型向農牧型,從近海淺海向離岸深遠海的戰略轉變。  「過去出海捕魚,現在出海『種』魚。」進入11月,煙臺東宇海珍品的海參養殖區仍是一片繁忙的豐收景象。
  • 把握新機遇、迎接新挑戰 努力推動我國經濟長期高質量發展
    當前,我國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而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
  • 發展海洋經濟要警惕「公地悲劇」
    今天(6月8日)是聯合國大會確定的第12個「世界海洋日」,旨在提醒人類關注賴以生存的海洋,發現海洋所蘊含的豐富價值,審視全球性汙染和對魚類資源過度消耗等問題給海洋環境和海洋生物帶來的不利影響。2019年,「海洋經濟」為我國貢獻了9.0%的GDP。
  • 走進深藍|山東海洋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9日訊2020年9月19日,由山東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山東省海洋發展研究會、山東水產學會海水養殖分會聯合主辦的「山東海洋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論壇」在青島舉行。論壇以「共商海洋漁業科技新動能,謀劃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主題,聚焦山東海洋漁業,定位綠色高質量發展,以期為山東海洋漁業的發展尋求更多科學技術解決方案,為山東海洋強省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 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構建
    1 引言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用到高質量發展的表述,表明了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這也意味著,進入新時代後中國的發展階段和發展思路發生了重大變化,標誌著中國的經濟進入了提質增效的新時期。
  • 權威解讀:我國經濟由速度優先轉向「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的壓力和...
    (央視財經《中國經濟大講堂》)9月2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強調,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從1978年到2016年,我國年均經濟增速達到9.6%,第二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更是高達10.9%。2010年我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也是在這一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超過美國,此後連續8年位居世界第一。
  • 一圖讀懂2019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
    該論壇由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主辦,深圳市鹽田港集團有限公司承辦,旨在組織中外涉海知名企業家探討大力拓展藍色經濟空間,科學開發利用海洋資源,有效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技術裝備、實施路徑、政策措施;探討中國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重要戰略區域建設給世界企業帶來的新發展機遇;為各國企業積極參與中國海洋經濟建設的合作主體、合作模式、合作收益搭建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