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反應?放射性?電離輻射?各種射線傻傻分不清楚,分分鐘被繞暈...
它們看似遙遠卻時刻存在我們身邊,來和小編一起聽聽專家如何「掃盲「吧!
某些核素自發地放出粒子或γ射線,或在發生軌道電子俘獲之後放出X射線,或發生自發裂變的性質稱為放射性。
自然界中存在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具有的放射性稱為天然放射性。分布在自然界空氣、水、土壤和巖石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髮出的射線和宇宙射線構成了天然本底輻射。
天然放射性核素可分為三類:
(1)鈾系、釷系和錒系3個天然放射系,共49种放射性核素;
(2)不成系列的長壽命核素;
(3)宇宙射線作用於地球大氣層產生的核素。
人工產生的放射性核素具有的放射性。目前使用核反應堆、加速器等設施或裝置生產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約有2000多種,廣泛應用於醫療、工業、地質和科研等領域。
電離輻射是指波長較短、能量較高能使物質產生電離作用的輻射。例如γ(伽瑪)射線、X射線、α(阿爾法)射線、β(貝塔)射線、中子和質子等。
非電離輻射指波長較長、能量較低不能使物質產生電離的輻射,例如太陽光、燈光、紅外線、微波、無線電波、雷達波等。
人們每時每刻都會接觸到天然輻射。這種輻射有的來自於空間(宇宙射線),有的來自於土壤、水和空氣。環境中存在的放射性包括天然放射性和人工放射性。來自天然輻射的個人年有效劑量全球平均約為2.4毫希沃特,氡氣就是一種自然界中的放射性氣體,是主要的天然輻射源。人們接觸到的最常見的人工輻射源是放射診療過程使用的設備或放射性核素,比如X射線機等。
輻射劑量可以用希沃特(Sv)和戈瑞(Gy)來表示。乘飛機旅行2000公裡約0.01毫希沃特;每天抽20支煙,每年約0.5毫希沃特;平均拍一次胸片約為0.05~0.1毫希沃特。
核電廠或其他核設施中很少發生的嚴重偏離運行工況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放射性物質的釋放可能或已經失去應有的控制,達到不可接受的水平。在國際核事件分級表中屬於較高級別的4~7級事件。
核事故應急(簡稱核應急)通常指針對核事故開展的一系列行動。即在核事故發生後需要立即採取的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動,以避免核事故惡化或減輕核事故的後果和影響。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輻射防護與核安全醫學所(國家衛生計生委核事故醫學應急中心)負責全國核事故醫學應急的組織協調工作,承擔全國的核和輻射應急醫學救援技術指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