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你:最完整的核和輻射小知識在這裡!

2021-02-22 中國疾控動態

        核反應?放射性?電離輻射?各種射線傻傻分不清楚,分分鐘被繞暈...

       它們看似遙遠卻時刻存在我們身邊,來和小編一起聽聽專家如何「掃盲「吧!

某些核素自發地放出粒子或γ射線,或在發生軌道電子俘獲之後放出X射線,或發生自發裂變的性質稱為放射性。


自然界中存在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具有的放射性稱為天然放射性。分布在自然界空氣、水、土壤和巖石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髮出的射線和宇宙射線構成了天然本底輻射。


天然放射性核素可分為三類

(1)鈾系、釷系和錒系3個天然放射系,共49种放射性核素;

(2)不成系列的長壽命核素;

(3)宇宙射線作用於地球大氣層產生的核素。

人工產生的放射性核素具有的放射性。目前使用核反應堆、加速器等設施或裝置生產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約有2000多種,廣泛應用於醫療、工業、地質和科研等領域。


電離輻射是指波長較短、能量較高能使物質產生電離作用的輻射。例如γ(伽瑪)射線、X射線、α(阿爾法)射線、β(貝塔)射線、中子和質子等。


非電離輻射指波長較長、能量較低不能使物質產生電離的輻射,例如太陽光、燈光、紅外線、微波、無線電波、雷達波等。


人們每時每刻都會接觸到天然輻射。這種輻射有的來自於空間(宇宙射線),有的來自於土壤、水和空氣。環境中存在的放射性包括天然放射性和人工放射性。來自天然輻射的個人年有效劑量全球平均約為2.4毫希沃特,氡氣就是一種自然界中的放射性氣體,是主要的天然輻射源。人們接觸到的最常見的人工輻射源是放射診療過程使用的設備或放射性核素,比如X射線機等。


輻射劑量可以用希沃特(Sv)和戈瑞(Gy)來表示。乘飛機旅行2000公裡約0.01毫希沃特;每天抽20支煙,每年約0.5毫希沃特;平均拍一次胸片約為0.05~0.1毫希沃特。

核電廠或其他核設施中很少發生的嚴重偏離運行工況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放射性物質的釋放可能或已經失去應有的控制,達到不可接受的水平。在國際核事件分級表中屬於較高級別的4~7級事件。


核事故應急(簡稱核應急)通常指針對核事故開展的一系列行動。即在核事故發生後需要立即採取的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動,以避免核事故惡化或減輕核事故的後果和影響。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輻射防護與核安全醫學所(國家衛生計生委核事故醫學應急中心)負責全國核事故醫學應急的組織協調工作,承擔全國的核和輻射應急醫學救援技術指導工作。


相關焦點

  • 硬「核」,認識您身邊的輻射
    隨著核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核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核"逐漸走進我們的日常,但由於缺乏了解,很多人依舊談"核"色變。要做好核輻射應急準備,確保核應用安全,就需要更多的人知"核"懂"核"。 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輻射 Q:我們身邊一直有輻射嗎? A:是的。
  • 硬「核」科普,認識你身邊的輻射
    隨著核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核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核」逐漸走進我們的日常,但由於缺乏了解,很多人依舊談「核」色變。要做好核輻射應急準備,確保核應用安全,就需要更多的人知「核」懂「核」。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輻射~問:我們身邊一直有輻射嗎?
  • 《輻射4:核冬天》?
    SII GZVZI || GRZ SAW XRS SAZZ XJG DZVB GRZ XUJIZ"破譯如下: "ONE TWO TWO SEVEN TWO ZERO ONE THREE || ONE ONE TWO FIVE TWO ZERO ONE THREE",意即"1 2 2 7 2 0 1 3 || 1 1 2 5 2 0 1 3"——"2013年12月27日和2013
  • 通訊基站輻射遠小於太陽光 核與輻射安全科普走進成都社區
    科普核與輻射安全知識  杜絕談「核」色變  活動現場布置了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核與輻射安全科普知識展示區,比如變電站、通信基站、X射線安檢機等日常接觸的會產生輻射的設施設備對人體有沒有損害;居民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哪些電磁輻射;核技術利用基本常識;展示了核與輻射監測儀器等等。
  • 王乃彥:莫因懼怕「輻射」「爆炸」而「恐核」
    而歷史上發生的幾起重大核電站事故,更加深了公眾的「恐核」心理。比如,有人認為,即便核電技術是安全的,與常規電廠相比,核電廠還是具有核輻射和核爆炸等潛在危險。事實真如想像中那麼可怕嗎?為了尋求科學的解釋,記者日前採訪了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王乃彥。  記者:不少住在核電廠附近的人擔心核電廠輻射會對自身健康造成傷害。事實果真如此嗎?
  • 知否|核洩露太可怕,但手機和基站輻射就別擔心了
    此次事故在國際核事件分級表中被評為第7級(最嚴重等級),與1986年震驚世界的車諾比核電站事故等級相同。事故發生後,福島核電站周邊10千米內的居民被立刻疏散。那麼問題來了,核洩漏後帶來的核輻射到底有啥可怕,會讓人們「談核色變」呢?
  • 朱立:積極應對核和天然輻射
    □姜宏 由於對核和天然輻射的不了解與恐懼,公眾和社會常常無法實現對輻射危害的有效控制,很容易引起社會的不適當反應正是在這一領域,清華大學物理系的地球化學理學博士朱立作出了諸多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無私奉獻科學研究為了更多人的幸福 「核和天然輻射防護工作關乎每個人的健康和幸福,但卻是個得罪人的活兒。」朱立笑著告訴記者。其實,他心裡最清楚,這「得罪人的活兒」實在意義重大。
  • 輻射4怎麼拿第35個星核 輻射4不通關拿第35個星核
    導 讀 輻射4怎麼拿第35個星核,想必大家都很想知道吧,小編給大家帶來輻射4不通關拿第35個星核,一起來看看吧
  • 安全無輻射的核聚變技術來了?
    那麼,安全無輻射的核聚變技術真的來臨了嗎?林泉 /文近日,澳大利亞HB11能源公司表示(HB11是Hydrogen- Boron 11,即氫和硼-11的縮寫),他們在不需要超高溫,也不產生放射性核廢料的情況下,正朝著核聚變能的產生的方向推進。
  • 築牢核與輻射安全防線 海南輻射工作單位全面檢查
    中新網海南新聞4月15日電(孫秀英) 記者15日從海南省生態環境廳獲悉,海南今年將進一步加強輻射汙染源的現場監督檢查,督促核技術利用單位、伴生放射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單位和電磁輻射利用單位落實國家法律法規要求,消除輻射安全隱患,為公眾健康築牢核與輻射安全防線。
  • 關於核輻射,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關於核輻射,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2019-12-22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啟物明維】身在「輻」中要知「輻」———從身邊的核與輻射安全...
    而大學作為人才的培養中心和智力的匯聚高地,在全民科學素質提升這一過程中,理應在科學知識普及、科學思維訓練、科學精神弘揚等方面承擔起一定的社會責任。《蘭州大學報》自本期始開設科普專欄,名為「啟物明維」,邀約校內專家圍繞科學問題進行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的科普,以提升師生校友及全社會公民的科學素質。
  • 環境保護部部長:做好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工作
    同時,中國環境宏觀戰略研究又對其進行了理論上的闡釋、提煉和歸納。今年,國務院出臺的《意見》第十二條明確提出,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積極探索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的環境保護新道路。國務院發布的環保「十二五」規劃,也是繼續探索環保新道路的規劃。李克強副總理在第七次全國環保大會上對探索環保新道路再次予以強調和闡述。
  • 「核」輻射無處不在?其實沒那麼可怕
    「核」輻射無處不在?其實沒那麼可怕 2018-03-22 17:43  來源: 科技日報 說起核輻射,相信許多人都會談之色變,核輻射究竟會造成多大傷害?李瑞琪解釋說,輻射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電離輻射是指β射線、γ射線、X射線以及宇宙射線和來自放射性物質的輻射。而非電離輻射則包括:紫外線、熱輻射、無線電波以及微波等。「手機、電器等頻率能量較低的輻射屬於非電離輻射。」
  • 省輻射站組織開展核與輻射環境質量監測現場練兵
    11月17日起,四川省輻射環境管理監測中心站(以下稱四川省輻射站)以2020年第四季度核與輻射環境質量監測為契機,在樂山市境內的青衣江流域組織開展核與輻射環境質量監測現場練兵。本次現場練兵設置了樣品採集、現場監測、實驗分析、報告編制等環節,涵蓋了核與輻射環境質量監測的全部流程;監測對象為陸地γ輻射劑量率、輻射環境自動監測、車載大晶體γ譜儀巡測,γ輻射累積劑量、氣溶膠、空氣、降水、土壤、沉降物(總沉降)、地表水、地下水/飲用水等,涵蓋了核與輻射環境質量監測的全部環境介質。
  • 完善監管體系 確保核與輻射安全
    ;加強核安全設備監管,開展《民用核安全設備監督管理條例》及其配套規章實施情況評估;深化人員資質和培訓改革,分業務領域組織編制培訓大綱和教材;推進綜合保障能力建設,推動核與輻射安全綜合管理體系貫徹實施。  強化能力建設 確保履職盡責  西北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總工程師 楊掌眾  2018年,西北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以下簡稱「西北監督站」)領導班子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和部黨組及部機關有關全面從嚴治黨、生態環境保護、核與輻射安全等方面工作部署和要求,團結帶領廣大幹部職工,全面完成了年度各項工作。
  • 標題: 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海南省核與輻射應急預案的通知
    13.省海洋漁業廳:按預案參加省海上安全保障專業組工作,參與海上交通管制,組織海上漁船和人員撤離,擔負海上應急救援機動任務,負責海洋和海產品監測評價等工作。       14.省教育廳:負責在校學生核電知識和核與輻射應急防護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
  • 東北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一行到訪美核電氣
    2020年11月9日上午,東北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主任馮建平等一行到美核電氣(濟南)股份有限公司參觀調研,山東省生態環境廳二級巡視員鞠振平、核與輻射處處長譚慶紅,濟南高新區組織部副部長白鵬等陪同參觀。圖:東北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馮建平主任一行到訪美核電氣公司董事長李蘇對馮建平主任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向來訪領導介紹了公司發展歷程和核電關鍵儀控技術國產化的研發成果,並對公司正在研發的項目和未來發展規划進行了詳細的說明。
  • 【健康】世界上輻射最強的地方,竟然是這裡
    測量輻射的工具和單位輻射分為電離輻射(如 X 光)和非電離輻射(如手機、微波爐),這裡測量的是電離輻射。居裡夫人實驗室可能我們從小就認識居裡夫人和她的偉大的實驗了,但是,她的辦公室你見過嗎?瑪麗 居裡夫人研究所用的素材,也是來自於這裡。
  • 朋友圈裡大熱的北大教授挺核反核19問,都有哪些錯誤?
    還有,對於小行星撞擊這種極小概率事件,當航天技術發展之後,如果有人故意,小概率事件就成了大概率事件。因為很容易操控一個十來米大小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任何一個地方。評論:此處混淆了核安全和核安保概念。所謂核安保,指的是預防、探知和應對涉及核材料、核設施、其他放射性物質及相關設施,以及相關活動的擅自接觸、未經授權轉移、盜竊、蓄意破壞或其他惡意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