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65.1平方公裡的熱土上,廠房樓宇拔地而起,交通路網縱橫交錯,生態長廊百花競秀……進入新時代,龍都濮陽再次升起轉型升級之帆。經一輩輩人的辛勤耕耘,舊貌換新顏,龍鄉變龍都,石化產業也迎來了發展的「高光時刻」。
「荒草地上起鑽機,蘆葦塘中冒黑金。」45年前的中原油田「發現井」噴射湧流,吹響了東濮凹陷石油大會戰的衝鋒號,開啟了濮陽化工之城揚帆奮楫的新徵程。濮陽化工創新發展之路弦歌不輟、步履鏗鏘,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攻堅戰、一部氣勢恢宏的奮鬥史、一幅波瀾壯闊的風景畫。
濮陽新型化工基地以改革轉型促發展,「突破年」裡實現大突破,「提速年」裡尋求新提升。沿市城區一路向東,化工企業蝶飛鳳舞、生機盎然,欣欣向榮、蒸蒸日上之勢盡顯。化工基地如今已經涵蓋石油化工、煤化工、生物化工等多個領域,涉及烯烴產業鏈、碳四產業鏈、芳烴產業鏈等大產業鏈條的200餘種產品。
65.1平方公裡的熱土上,廠房樓宇拔地而起,交通路網縱橫交錯,生態長廊百花競秀……進入新時代,龍都濮陽再次升起轉型升級之帆。經一輩輩人的辛勤耕耘,舊貌換新顏,龍鄉變龍都,石化產業也迎來了發展的「高光時刻」。
石化產業氣勢如虹
濮陽市因油而生、因油而興,伴隨著石化產業創新發展脈搏的跳動,古老大地迎來了新生,而最先感受到這份新生之喜、新生之重的,就是依託區域豐富的油氣資源率先騰飛的石化產業。中原乙烯、中原大化等一批大型化工企業相繼建成,濮陽石油化工產業體系迅速構成,乙烯、丙烯、碳四、碳五、芳烴等產業鏈漸次鋪展,一批批優質項目紛至沓來。
乙烯/丙烯產業鏈。濮陽市現有中原石化、豐利石化、遠東化工、沃森科技、盛華德化工等企業10餘家,主要產品年產能為乙烯28萬噸、丙烯23萬噸、聚乙烯26萬噸、聚丙烯19萬噸等。豐利石化DCC、遠東化工丙烷脫氫等龍頭項目建成投產後,將新增年產能115萬噸的丙烯單體。立足濮陽實際,圍繞乙烯/丙烯產業鏈,重點發展環氧乙烷、醋酸乙烯、環氧丙烷、丙烯酸、碳酸二甲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茂金屬聚丙烯等產品,為下遊超高分子量管材及纖維、醋酸乙烯酯及EVA、水性塗料、聚氨酯等項目提供原料支撐。
碳四/碳五產業鏈。中原石化、豐利石化等2家企業副產碳四20.6萬噸,龍潤能源、盛源石化、中煒化工、恆潤石化、藍星新材料、惠成電子、邁奇化學等20家企業,碳四加工規模年產200萬噸;班德路化學、瑞森樹脂等碳五綜合利用企業近10家,主要產品年產能為氫化酸酐3萬噸、N-甲基吡咯烷酮5.8萬噸、異辛烷76萬噸、丁二烯5萬噸、萜烯樹脂2.5萬噸、DCPD加氫樹脂4萬噸、環戊烷1.3萬噸、石油樹脂5萬噸等。豐利石化DCC建成投產後,混合碳四年產能將達到42萬噸。立足濮陽實際,圍繞碳四/碳五產業鏈,重點發展丁二烯、異丁烯、異戊二烯、雙環戊二烯、順酐、氫化酸酐、1,4-丁二醇等產品,為下遊異戊橡膠、聚異丁烯、ABS、電子級環氧樹脂等項目提供原料支撐。
芳烴產業鏈。濮陽市擁有茂源石化、穎泰農化、蔚林化工、中博石化、盛通聚源等芳烴企業近40家,主要產品年產能為芳烴80萬噸、橡膠助劑7萬噸、聚碳酸脂13萬噸、2-甲基-6乙基苯胺(MEA)2萬噸、2,6-二乙基苯胺(DEA)1萬噸、乙草胺1萬噸、鄰硝基甲苯3萬噸、均苯四甲酸酐8000噸等。豐利石化丙烯苯乙烯及低碳輕烴芳構化、中匯化工粗苯加氫等項目建成投產後,將新增年產能22萬噸的苯乙烯、20萬噸的純苯。立足濮陽實際,圍繞苯、甲苯、苯乙烯等芳烴產業鏈,重點發展苯胺、苯酚、雙酚A、環己烷、對二氯苯等產品,為下遊聚苯乙烯、聚苯硫醚、聚氨酯、聚碳酸酯、聚苯醚、尼龍6、酚醛樹脂等項目提供支撐。
煤化工精耕細作
煤化工以煤炭為原料,經化學方法將煤炭轉化為氣體、液體和固體產品或半產品,再進一步加工成一系列化工產品或石油燃料,主要包括煤的一次化學加工、二次化學加工和深度化學加工。
煤化工產業鏈。濮陽是河南省4個現代精細煤化工基地之一,現有中原大化、永金化工、鵬鑫化工、永安化工等企業,主要產品年產能為甲醇55萬噸、尿素52萬噸、乙二醇20萬噸、甲醛40萬噸、三聚氰胺6萬噸、季戊四醇2萬噸。立足濮陽實際,加快中原大化10萬噸/年MMA項目建設,圍繞煤化工產業鏈,重點發展多聚甲醛、乙醇酸、草酸二甲酯等產品,為下遊聚甲醛、PMMA、草醯胺、三聚氰胺阻燃纖維等項目提供原料。
實施能源安全戰略以來,煤化工產業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濮陽新型煤化工在科技裝備、工程設計、建設運營和產業示範等多方面均取得顯著進步,為推進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打下了堅實基礎。
生物基勢頭迅猛
20世紀80年代以來,人類經歷了三次生物技術革命。第一次始於疫苗、血液製品,被稱為「紅色生物技術」革命;第二次以轉基因動植物為代表,被稱為「農業生物技術」革命;第三次是利用酶和微生物而進行的生物基反應,被稱為「工業生物技術」革命或「白色生物技術」革命。與傳統化工原料石油基、煤基、礦石基不同,「工業生物技術」主要原料為生物基,反應器不是高溫高壓的「炸彈」,而是常溫常壓下的溫和反應。
南樂縣生物基轉型升級項目(南樂生物基中試基地)是全國首個生物基化學品與材料領域的產學研中試平臺、生物基材料產業轉型升級平臺,是生物基研發小試技術向中試再到放大生產的「最強大腦」。目前濮陽市生物基材料產業實現了關鍵技術突破,形成了從玉米秸稈或澱粉為原料經過液化製糖、L—乳酸、聚乳酸或聚乳酸共聚物,到以聚乳酸改性材料及製品、纖維、被服、可降解薄膜、水稻育秧盤等終端產品為主的完整聚乳酸材料產業鏈,產能達到50萬噸,通過與河南機場集團、美團的廣泛合作,外向度進一步擴展。
2020年中國(濮陽·南樂)生物基材料產業技術發展大會日前成功舉辦,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布興、俞書宏,中國工程院院士蔣劍春,歐洲科學院院士孫文華等180餘名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齊聚一堂,共話生物基材料產業發展。會議現場,濮陽市與新疆望京龍公司籤約年產10萬噸聚乳酸及20萬噸生物降解改性材料項目,與河南安裝集團籤約年產20萬噸L—乳酸及3萬噸乳酸酯項目,與廣州楹鼎公司籤約集成生物煉製項目,與寧波德泰中研公司籤約生物基材料中試基地委託運營項目等共7個合作項目。
河南省星漢生物公司生產項目,總投資25億元,主要建設20萬噸澱粉制L乳酸、3×130t蒸汽鍋爐(兩用一備)、2×30MW熱電聯產項目、3萬噸乳酸酯建設項目等。新疆望京龍新材料項目,總投資約22億元,主要建設年產10萬噸聚乳酸和20萬噸全生物降解改性材料。永樂生物年產10萬噸L-乳酸、6萬噸聚乳酸項目和義江生物21萬噸功能聚乳酸複合全生物降解新材料項目已完成可研報告,選址基本確定。
數據枯燥,實力昭昭。濮陽市化工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總量約佔全省五分之一,是河南省化工體系最完備的地區。2019年,全市規模以上石油及化工企業164家,主營業務收入478.25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47.8%。按照規劃,力爭到2025年,企業主營業務達到2500億元;到2035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000億元。
浩瀚銀河,熠熠閃爍;鳳舞九天,其美在羽。濮陽新型化工基地堅持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發展,強基礎、優服務、求創新,持續有效激發內生動力和外在活力,凝心聚力做大做強做優產業鏈,化工產業羽翼豐滿、展翅翱翔,一幅豪情滿懷的壯闊畫卷已經鋪展開來,正朝著打造全國重要的化工新材料生產基地的目標,繼續凝聚昂揚力量、開拓壯闊徵程,譜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恢宏偉業。
(中共濮陽市委宣傳部供稿 濮陽日報記者 張西恆 通訊員 陳志強 王曉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