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月的夜晚,愛斯基摩人乘坐傳統捕鯨用的木架皮舟,在冰海上尋找鯨魚蹤影,皮舟是用海豹的皮製成。
1971年,還未成為國際知名生態攝影師的星野道夫剛上大學一年級,那年他19歲,在東京神田的古書街裡,發現了一本英文書《阿拉斯加》,書中刊載的愛斯基摩小村落「西什馬廖夫村」的航拍照片吸引了他的目光:在荒蕪的一片北冰洋上,有一個小小的村落……星野想知道,為什麼在世界的盡頭會有人居住?他們到底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於是,他懷著不可能收到回信的複雜心情,給這個遠在阿拉斯加的「希什馬廖夫村」村長寫了一封信:
「……我想去您的村子拜訪,我願意做任何工作,是否可以幫我安排,住在村民家裡呢?」
半年後,星野道夫收到了遠方的回信,信裡這麼寫著:
「歡迎你隨時來,夏天是我們割鹿角的季節,你可以來幫我們……」
於是,在1973年的夏天,懷著對阿拉斯加的無比熱愛與期待,懷著此生一定要去阿拉斯加的堅定決心,20出頭的星野道夫終於踏上了阿拉斯加北極圈的希什馬廖夫村,與愛斯基摩家庭共同生活了三個月。在那段時間,星野體驗到前所未有的生活:在北冰洋獵海豹、割馴鹿角、第一次看見熊、看見太陽永不落下的極晝,令人難以想像的生存之道……
面向白令海的希什馬廖夫村,人口約200人。
「原來人類真的在世界的盡頭生活著。」這是星野在首次面對如此陌生與令人驚奇的阿拉斯加時,內心所發出的驚嘆。在遙遠的阿拉斯加,在那常年冰雪覆蓋的北極圈內,依然生活著生命力頑強的人,除此之外,還有北美馴鹿、北極熊、駝鹿、露脊鯨、白頭鷹……生命在世界的另一端以千萬年不變的方式延續著,這是常常囿於周遭事物的我們往往會忽略的事情。
星野與希什馬廖夫村的孩子們合影。每天傍晚在海邊散步時,孩子們都會聚在他身邊,和他一起玩耍。
三個月的阿拉斯加之旅很快結束,然而星野內心對阿拉斯加的追尋之火卻從未熄滅。大學即將畢業時,星野開始對攝影感興趣,他希望能通過鏡頭呈現阿拉斯加的自然美景,以及當地居民的生活樣貌。1978年,26歲的星野道夫進入阿拉斯加大學費爾班克斯分校野生動物管理學系統就讀,並逐漸成為一名自然攝影師。從那時起,直到1996年他在庫頁湖畔遭棕熊攻擊不幸逝世,二十多年來他輾轉於阿拉斯加的各個角落進行拍攝。他的照片充滿了對生命的尊重、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遙遠北極圈的喜愛,雖然許多照片拍攝於在冰天雪地之中,卻也依然散發著脈脈溫情,令人感動。
春天是生命誕生的季節,豎琴海豹媽媽與小寶寶。
如果你也對神秘渺遠的阿拉斯加感到好奇,或者對星野道夫——這位勇氣非凡的傳奇攝影師——懷著無限的崇敬,那麼今天我要推薦給你的,是這本《永恆的時光之旅》。這是一本隨時翻開都能令我感動不已的書,在星野道夫的鏡頭下,阿拉斯加處處展現出動人心魄的美,而他的文字則溫婉平和,就像他所拍攝的照片一般充滿了溫度。
《永恆的時光之旅》
星野道夫(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永恆的時光之旅》是對星野道夫史詩般攝影生涯的回顧和致敬,其中收錄了星野道夫二十年間在阿拉斯加拍攝的大量攝影作品(這些作品還從未公開過)和隨筆日記。從1973年第一次踏足阿拉斯加開始,到1996年去世前夕在西伯利亞的駐足,我們看到這樣一個執著於北極生態環境的人,將自己的畢生都投入到拍攝自然這件事情上去。
《永恆的時光之旅》內頁。星野道夫的文字和他所拍攝的圖片一樣,充滿了大自然的脈脈溫情。
「星野這樣冒著巨大風險窮其一生的拍攝,意義何在?」如果你也抱著這樣的疑問翻開這本書,那麼你會在每一張他的攝影圖片中找到答案,如若不是發自真心的熱愛著這世間這風景這生命,怎麼會拍出這許多令人動容的照片。在某個夜晚,當你翻到一幅「北極熊母子緊緊靠在一起,在暴風雪中入眠」的照片時,希望你也會和我一樣,被生命的強大與溫情所震撼,以至於熱淚盈眶。
北極熊母子緊緊靠在一起,在暴風雪中入眠。文中插圖皆出自《永恆的時光之旅》,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授權發布。
「沒有人能夠掌握風與北美馴鹿的行蹤」,這是住在北極地區印第安人的話。北美馴鹿,也被稱為極地的流浪者,每年都要重複著長達一千公裡的旅程,在北極圈中來回遷徙。它們在布魯克斯山脈南方過冬之後,成群結隊翻山越嶺,往北遷徙將近一千公裡,回到北極圈的出生地;而夏季結束後,北美馴鹿再度展開遷徙,前往南方森林過冬。再嚴苛的自然環境都無法阻擋它們的遷徙腳步。
橫渡無數河川的北美馴鹿
星野道夫用了十幾年的時間來拍攝北美馴鹿的遷徙過程。當第一次,他在冰天雪地的野外看見不畏暴風雪吹襲,低著頭且壓低身體默默前進的北美馴鹿時,星野被眼前的景象深深感動:北美馴鹿已經在這極地雪原旅行了幾千年、幾萬年,就像一股永不止息的生命之流,奔騰在在阿拉斯加緩慢流逝的時光裡。
成功渡河之後,稍作休息的馴鹿媽媽和寶寶
北美灰熊,亦被稱為阿拉斯加的王者,它們會在北極圈零下五十度的漫長冬季中進入深層睡眠,和極地其他動物一樣在這極惡劣的氣候下度過漫漫冬日,冬眠中的母熊體內孕育著新生命,撲通撲通的胎動等待著春季的到來。
星野道夫在阿拉斯加遇見過許多次灰熊,在書中他有這樣一段描述:「我在某個初春的日子,看到在殘雪上玩耍的灰熊媽媽和寶寶。當時它們正在互相追逐,寶寶一跑遠,媽媽就會立刻追上,不斷重複這個過程,最後灰熊媽媽順利抓住了灰熊寶寶,用雙手緊緊抱著它,直接順著山坡倒頭就往下滾,與寶寶盡情玩樂。看到如此溫馨的場面,我的內心不免對灰熊過去遭受的悲慘歷史感到鼻酸。」
偶遇北美灰熊母子
星野繼續寫道:「白人開墾美國的過程也是一部灰熊的虐殺史,由於人們懼怕灰熊,將其貼上兇猛動物的標籤,毫不留情的大開殺戒,阿拉斯加已經成為灰熊目前生存的最後一塊淨土。」
無論是對北美灰熊,還是對阿拉斯加整片生態的未來,星野都充滿了憂慮:「儘管大規模的資源開發項目逐漸朝阿拉斯加伸出魔手,但我依然希望阿拉斯加今後仍然是屬於灰熊的淨土,無論度過多少歲月,當我有一天再度站上山頭尋找北美馴鹿時,還是能像那天一樣,遇見在阿拉斯加原野的灰熊家族。」
天氣冷的時候,經常可以看到年輕的北極熊手足相互嬉戲的場面,或許它們是為了暖和身體才這樣打打鬧鬧。
星野道夫致力於拍攝阿拉斯加的一切生靈、河流、高山、愛斯基摩人的生活方式、阿拉斯加令人驚嘆的四季變遷……「北極之王「北極熊、在海底齊聲歌唱的座頭鯨、野性而謹慎的灰狼、冬季全身皮毛會變成白色的北極狐和白鼬、棲息在巖石中的鼠兔、棲息在高山地區的白大角羊、美國國鳥白頭鷹、體型龐大的麝牛、遷徙數萬公裡的濱鷸、晝行貓頭鷹雪鴞、體型龐大卻天性膽小的海象、還有大森林的王者駝鹿……每張照片下,我都能感受到他對生命的真摯喜愛,以及對這邊土地深深的愛意。
購買《永恆的時光之旅》,請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
星野道夫是國際知名的日本生態攝影師,旅行作家。生於一九五二年,慶應大學經濟學畢業後曾擔任日本動物寫真家田中光常的助手。二十六歲即深入阿拉斯加追尋極地風景,並進入阿拉斯加大學野生動物管理學系就讀。
1993年,星野道夫和妻子直子在科伯克河河畔紮營。
二十年來他穿梭在山脈、冰河、凍原拍攝大量自然生態作品,多幅作品獲阿拉斯加政府與博物館永久收藏。而他純淨洗鍊的文字,也讓他成為最受歡迎的旅遊文學作家之一,包括攝影集、散文隨筆等散見《國家地理雜誌》等國際知名媒體。
一九九六年八月,星野道夫隨日本電視臺前往勘察加半島拍攝棕熊時,遭棕熊襲擊不幸罹難,享年四十三歲,遺作展吸引上百萬日本人入場參觀。
星野在阿拉斯加住過的小木屋之一。沒有自來水,只有燒柴的壁爐與床鋪,擺設極為簡樸,就連廁所也設在戶外。
星野道夫曾說:「當人生將走至終點,我希望我的生命能結束在阿拉斯加。」 對極地的無論人、動物還是植物都極度關懷的他,將人生中最青春的歲月獻給了這片極北之地,而這裡也最終成為了他最後的安眠之所。
早已融於大自然的星野,或許早已在阿拉斯加永恆的時光之中看破了如泡沫般曇花一現的人生吧:
「我們都是愛上某個風景,懷抱著獨特的心情,有時必須賭上自己的人生才能完成夢想的人。所謂的風景可能是某座山,或者是美麗的河流,也可能是吹過這片土地的風的觸感。若夢想的風景是大自然,無論人類表現出多大的熱情,對方都不會響應,依然故我的存在著。季節只會在我們眼前不斷更迭,光陰緩緩流逝。
編輯:辛巴德
文章插圖皆出自《永恆的時光之旅》
圖書拍攝者:獨木鳥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進入「讀者·文房」購買《永恆的時光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