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變的時光中,我們找到永恆的女性精神

2021-01-17 騰訊網

近一個世紀,「Perpetual」(恆動)並不僅是鐫刻在每一塊勞力士蠔式腕錶錶盤上的一個詞,更是一個哲理,一種精神——提醒和激勵著人們對於卓越的恆久追求,不斷進步、突破界限、鼓舞他人,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勞力士蠔式恆動日誌型Rolex

勞力士不斷支持探險先鋒,恆動精神始終伴隨著人類突破界限、探索自然的壯舉,而數位勞力士女性代言人的名字都在這段歷史中熠熠生輝:其中包括首位橫渡英吉利海峽的英國女性梅賽迪絲·吉莉絲(Mercedes Gleitze),以及擁有超過五十載的水底探索生涯的海洋生物學家席薇亞·厄爾(Sylvia Earle)。

左圖:梅賽迪絲 吉莉絲 Rolex

右圖:席薇亞 厄爾 Rolex/Kip Evans

勞力士對藝術與文化的熱忱,同樣有悠久的歷史。品牌與世界精英藝術家建立悠久合作關係,陪伴他們專注創作,為世界帶來美與靈感。著名女高音基莉·迪·卡娜娃女爵士(Dame Kiri Te Kanawa)、首位也是目前唯一榮膺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的女性凱薩琳·畢格羅(Kathryn Bigelow),以及古典鋼琴家王羽佳,都是勞力士在藝術領域的女性代言人。

圖1:基莉 迪 卡娜娃女爵士

Rolex/Ambroise Te zenas

圖2: 凱薩琳·畢格羅 Rolex/Mark Seliger

圖3:王羽佳 Rolex/Hugo Glendinning

這也是創刊75周年以來,ELLE始終希望向全球女性傳遞的精神。因此,在合作夥伴勞力士的支持下,ELLE由勞力士代言人李娜開始,為你講述一系列傑出女性的動人故事。

在上一期《李娜:比站上巔峰更出色的,是恆動不息》中,我們走近這位第一位獲得網球大滿貫單打冠軍的亞洲球員。作為網球運動的推廣者,作為妻子,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她以自己的絕對實力、專業成就,以及幽默、善良和真誠的個人風格,不斷鼓舞著我們。

這一次,我們將講述探險和藝術領域裡兩位傑出女性的故事。從她們的經歷和態度裡,一起探尋什麼是鼓舞人心的「恆動之力」。

世界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獨立山峰共有14座,全世界完成全部登頂的人不到40個,女性更是只有寥寥2位,羅靜是其中之一。

笑容溫柔,語調輕悠的羅靜,不太像一個數次穿越生死險境的冒險家。作為這個領域少見的女性,羅靜打破性別偏見,靠的是心裡的那股勁,「人的能力不是由體能、肌肉、力量決定的,內在的東西非常重要。關鍵時刻它能讓你在絕望中以求生的狀態活下去。」

羅靜佩戴蠔式恆動日誌型36腕錶白色黃金鋼款

搭配粉紅色,紀念花紋,鑲鑽石錶盤及蠔式錶帶

(圖片來源/ ELLE12月刊)

許多登山者會把珠峰視為一個終極目標,但羅靜把它排在第10座去登頂的8000米以上山峰。因為在她看來,攀登的過程比目標更重要,「比起登頂的瞬間,攀登的過程給心靈帶來更多的震撼。」她把登山看作一種信仰,也看作一種修行。

羅靜佩戴蠔式恆動日誌型36腕錶白色黃金鋼款

搭配粉紅色,紀念花紋,鑲鑽石錶盤及蠔式錶帶

(圖片來源/ ELLE12月刊)

對羅靜來說,成功登頂的喜悅和激動轉瞬而逝,拍下登頂照片、檢查設備、補充水分之後,她還要面對下山的漫長旅程。哪怕回到地面,她也不會長久沉浸在滿足之中,「完成一個目標,就預示著下一次計劃的開始它挑戰人類的潛能,需要不斷追求進步和卓越的信念。」

直到今天,羅靜仍然把自己歸在「業餘」登山的行列,對她來說,登山也許只是漫長生命中的一個階段。她還想學習滑翔傘、學習滑雪。她的人生,從登山開始,還有更多的可能性。

從2000年的「遺石」系列開始,彭薇的水墨畫創作至今正好20年。

繪在半透明鞋底上的「好事成雙」系列,以紙塑人臺為載體的「脫殼繪畫裝置」系列,用蠅頭小字抄寫名家書信的「遙遠的信件」系列……每隔三四年,彭薇都會找到一種新的熱情,實踐一些新的方式,然後積累出一個新的系列來,有時甚至和繪畫無關。

自古以來,創造、然後堅守風格,似乎才是藝術家脫穎而出的聰明辦法。但彭薇偏不。「我一直在避免形成一種固定的風格。相比風格,作品是否真誠、是否屬於『我』才真正重要。」

彭薇佩戴蠔式恆動日誌型31腕錶永恆玫瑰金鋼款

搭配 鑲鑽銀色錶盤及紀念型錶帶

(圖片來源/ ELLE12月刊)

為此,彭薇涉獵過平面繪畫、三維裝置、錄像、照片等多種形式,每次嘗試,也是對她的全新挑戰,有時是對形式的想像,有時是技術。過程裡遭遇的挫折,彭薇不談,反而視之為樂趣,「要是做起來太容易了,很油滑地做下去就沒意思了。」

不過,她也仍然每隔一兩年就會畫回她最初畫的太湖石,為了訓練技法,保持一種寫意的手氣。「我們畫畫很講手氣和狀態。你有時候可以停下來歸零,但手藝不能斷,手上的活不能停。」

彭薇佩戴蠔式恆動日誌型31腕錶永恆玫瑰金鋼款

搭配 鑲鑽銀色錶盤及紀念型錶帶

(圖片來源/ ELLE12月刊)

對她來說,作品或許還要經過時間的淬鍊,才能驗出成色,但創作這件事本身,卻早就被她賦予了永恆的屬性。

「畫畫對我來說很有意義,也可以說沒什麼意義。它和我的生活不可分割,是『無事之事』。所以我會一直創作,永遠保持熱情。」

不管未來如何,她的終極目標永遠在那兒——一直畫下去,恆動,不息。

憑著滿腔熱忱和一如既往的勇氣,突破界限,追求卓越,跨越時光,恆動不息,才成就了如今的優雅典範。

心懷敬畏、追求卓越和突破極限的渴望,激發著羅靜心中的恆動之力。而非凡天賦、不竭熱忱與越發堅定的自我,勾勒出了彭薇眼裡的恆動之美。一如她們所佩戴的勞力士蠔式恆動日誌型腕錶,將這些卓越品質凝練於每一個細節、每一處設計之中。它一脈相承於1926年問世的首款防水蠔式腕錶,曾為現代腕錶的製作奠下裡程碑,即便歷經歲月洗禮,也依然堪為優雅典範。

羅靜佩戴蠔式恆動日誌型36腕錶白色黃金鋼款

搭配粉紅色,紀念花紋,鑲鑽石錶盤及蠔式錶帶

(圖片來源/ ELLE12月刊)

作為勞力士腕錶特色的小窗凸透鏡,以清晰簡潔的方式顯示日曆,濃縮著多年創新成果與力求完善的精神。集造型、功能、美學與技術於一身的蠔式錶帶,堅固舒適,也延續著屬於勞力士的經典風格。

勞力士蠔式恆動日誌型Rolex

無論三角坑紋外圈設計,或是多樣的錶盤選擇,皆是勞力士不因時光流逝而褪色的美學風格,充分凸顯著佩戴者的真我個性。而內置的超卓性能機芯,源自勞力士傾力研發製造, 在精準可靠、動力儲備、抗震防磁以及方便使用等方面不斷追求至臻,更是恆動的本源精神所在。

彭薇佩戴蠔式恆動日誌型31腕錶永恆玫瑰金鋼款

搭配 鑲鑽銀色錶盤及紀念型錶帶

(圖片來源/ ELLE12月刊)

也因此,勞力士日誌型是一塊腕錶,更是一種象徵。一如追隨時間轉動的指針不會停止,這些女性,也將和她們佩戴的勞力士一樣,在生命這一趟恆久旅程之中,恆動不息。不斷攀登,不斷挑戰,不斷創造新的雋永事跡。

編輯:鄧鮮鮮 撰文:李冰清

攝影:吳明(Studio6)

導演:王宇 視頻編輯:Ruby

攝影:鄭祥 燈光:亮子 剪輯:OMO

造型:燕丹妮 化妝/髮型:文琪

合作夥伴:勞力士

相關焦點

  • 女性力量與時間永恆
    ,去詮釋「狂花」中傳達的成長、綻放與封印。本次 2020 春夏系列向觀眾展示了何為愛情,何為永恆,何為至死不渝。 搖擺於經歷的時光,感受鐫刻在身體的時間。 人的自覺是從身體開始的,所以身體也能最先感受到時間於我們自身的聯繫。或許就是身體對於時間的自然表達,會讓我們情不自禁地開始女性與時間關係的思考。從毫不自知的少女時代出發,她們帶著期盼,途徑揮霍與享受的青春,在成熟到來的同時,也終於感知到與時間相互依靠,卻也彼此消耗彼此頑抗的對立關係。
  • 在人生的流變中,他們如何追尋不畏與勇氣
    時間可以讓生命共存,力量永恆,重塑可能。 一些沉下去的,隱在深處的東西,是我們想要從時光長河裡打撈出來的。我們也想看看,這些時代的旅人從這片土地出發,跨過川泊,越過山河,是怎樣抵過時間的衝擊登上峰巒,以及那些他們所經歷的至暗與高光。 10月,我們揭開過往的封塵,與一些時代的見證者們回望70年。
  • 《永恆時光:黃金時刻(Eternal Hour:Golden Hour)》上線Steam 免費...
    近日,一款免費的劇情向的戀愛育成類遊戲《永恆時光:黃金時刻(Eternal Hour:Golden Hour)》正式上線Steam平臺,該遊戲已於今天發售,有興趣的朋友不要錯過哦!
  • 知書若不是抱著深深的愛意,如何開啟這永恆的時光之旅
    《永恆的時光之旅》星野道夫(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永恆的時光之旅》是對星野道夫史詩般攝影生涯的回顧和致敬,其中收錄了星野道夫二十年間在阿拉斯加拍攝的大量攝影作品如果你也抱著這樣的疑問翻開這本書,那麼你會在每一張他的攝影圖片中找到答案,如若不是發自真心的熱愛著這世間這風景這生命,怎麼會拍出這許多令人動容的照片。在某個夜晚,當你翻到一幅「北極熊母子緊緊靠在一起,在暴風雪中入眠」的照片時,希望你也會和我一樣,被生命的強大與溫情所震撼,以至於熱淚盈眶。
  • 【剪紙經典】流變中的吐故納新——高鳳蓮剪紙的時代自覺 / 朱亮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靳之林先生是高鳳蓮的發現者和重要的推介者,他在文章中有這樣的評價:「高鳳蓮的剪紙就是這樣一個歷史活化石的博物館。在她的剪紙中,我們可以看到極為豐富的圖騰文化積澱。」這些心理期許是人的生物性本質自然需求的必然流變。由「生生」觀念到「求生」的需求而進入嚴格禮制的流變體現在《迎媳婦》這樣的婚俗剪紙中。民間生活指向「生」的嫁娶禮儀和指向「死」的送葬風俗都是極其豐富的,甚至繁瑣異常。這也說明在今天的民間觀念中生命循環意識依然佔據最為重要的位置。
  • 檸萌影業CEO陳菲:「劇變」時代的流變與不變
    我們正身處劇變時代,內容消費格局在變,用戶在變,消費心智在變,我們或許就站在行業下一個風口的前夜。如何敏銳感知流變?如何擁抱變化?布局未來?11月18日上午,在三聲主辦的「第五屆中國新文娛·新消費」年度峰會上,檸萌影業聯合創始人、CEO陳菲以「劇變時代的流變與不變」為題,發表主題演講。
  • 海天之間|剎那即永恆 · 三亞保利淺海時光裡 追光禮堂
    三亞保利淺海時光裡追光禮堂The Light Chaser Auditorium of Sanya Poly Qianhai Time Lean建築中往往包含一種神話般的、精神性的(mythological and spiritual)品質。
  • 戀愛養成遊戲《永恆時光:黃金時刻》,沒見過這麼棒讀的GAL
    11月28日,一款名為《永恆時光:黃金時刻(Eternal Hour:Golden Hour)》的戀愛養成遊戲上線steam,近日筆者抱著興(gong)趣(zuo)之(xu)心(yao)下載並試玩了一番,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 進展| 非晶中的動力學缺陷——流變單元研究
    近年來,人們在非晶體系中發現不同微觀區域具有迥異的動力學行為表現,體現為時空的不均勻性。這種不均勻性的存在以及玻璃態中動力學弛豫行為的特性,不符合經典的無序理論和範式,指出了在無序體系中存在動力學缺陷的可能性。非晶合金(或稱金屬玻璃)不僅具有優異的性能,同時其具有相對簡單結構和價鍵結合,很適合作為模型體系進行研究。
  • 《邪不壓正》中的男女對立:永恆之女性,引領人類前行
    鏡頭在房上房下跳躍著,我們從滅門開啟復仇之旅,直到最後才漸漸發覺,復仇不過是個「幌子」,電影真正要講的,是男性的成長。主人公叫李天然,長得和彭于晏一樣好看,裸體的八塊腹肌,肉香四溢。他叫天然,天然一副好樣貌,天然一軀好皮囊,天然一身好本事,天然一顆好棋子。
  • 女性主義影評:《蒙上你的眼》中的女性主義視角及隱喻
    ,有32位國內青年女性影評人參加,我們從學員課後提交的影評作品中優選出12篇影評,結集為女性主義影評集第一冊。我們難以說道格拉斯是一個完全的男權主義者,儘管他具備一個男權主義者的諸多特質:自私、狂傲、有暴力傾向,但他對他人的霸凌並非總基於性別,他是一個弱者的霸凌者。而在比爾的影片中,女性並不等於弱者。梅樂莉在和道格拉斯的對話中,稱他與她的父親非常相像,「他做所有事都有一堆大道理,即使他錯了,也會怪罪別人,但當我和我姐姐發現這些只是他對家人不好的藉口之後,我們想通了。」
  • 宗馥莉:流變時代的品牌不變式
    流變時代,如何將自己的品牌刻印在消費者腦海中?如何使品牌成為一種文化在歷史洪流中奔湧向前?2020年12月5日,在《銷售與市場》舉辦的以「奪冠:新生態,新算法,新賽道」為主題的「第18屆中國營銷盛典暨中國企業營銷創新獎頒獎典禮」上,我們邀請到了宏勝飲料集團總裁、娃哈哈集團品牌公關部部長、銷售公司副總經理宗馥莉做了以《流變時代的品牌不變式》為主題的演講。
  • 綜述:非晶中的動力學缺陷——流變單元
    在晶態材料中,由於周期性長程有序的原子排布,結構缺陷可以很好地被定義,並且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材料的性能。例如,基於經典的位錯理論,人們已經實現了對許多傳統晶態合金體系的按需調控並將其應用於極端服役條件,如航空航天、國防領域等。
  •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主題展|永恆的精神洗禮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主題展|永恆的精神洗禮來源:解放軍報作者:陶春曉 程致遠責任編輯:烏銘琪2020-11-07 08:45
  • 用旋轉流變儀測量聚合物的流變性能
    因此,在塑料生產中,優化工藝和質量控制顯得尤為重要。 通常,通過流變學測試可以對許多相關的性能做出表徵。利用流變儀測定材料流變性能(如流動性、彈性和斷裂特性等)的主要目的在於: 1、對材料結構的表徵,包括:對聚合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及對聚合物的支化性能、填充性能、拉伸性能和玻璃化轉變溫度等的分析。
  • 尼採誕辰|尼採在著作中如何談論女性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第十四節,孫周興譯)尼採哲學中的朋友,是實現超人事業中的同路人,需要戰鬥的精神和勇氣,應該是自我充盈的,朋友之間應該思想高度相同。而女人在他眼中,是無法在超越的層面進行合作的。尼採眼中的女性並不具備足夠的權力意志,來共同實現超人的理想。《權力意志》中也提到:「女人甚至還談不上膚淺。」
  • 專家PPT分享 | 汙泥流變特性分析
    一方面我們需要前瞻性的、理念性的、方向性的,到底汙泥怎麼處理,朝什麼方向走,另外一部分更多則是一些可以操作的、可以落地的汙泥技術,可以去用的,因為現在汙泥的問題已經堆到家門口了,這個事怎麼解決,我想大家坐在這兒要找到一個更適合的也不是絕對唯一的方法,來解決汙泥問題。其實我想把我們這兩年做的研究工作,給大家做個匯報。
  • 哲學家尼採:世界上沒有本質的、永恆的東西
    在尼採的心目中,黑格爾儘管管主張無限與有限、同一與同一的統一,但黑格爾置後者於前者的高壓之下,置人類的具體活動與歷史於「預先存在的「精神」之下,這個「精神」雖然在歷史和時間中發展,但只是它而不是人的生活決定著事件的進程。
  • 長白時評:瞬間打造永恆 感動催人行動
    總有一些瞬間,讓我們難忘,因為這些瞬間打造了永恆;總有些感動,讓我們激動,因為這些感動催人行動。一場疫情,突如其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億萬人民凝聚起偉大的抗疫精神,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取得抗疫重大戰略成果。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抗疫期間,無數的瞬間讓我們終生難忘,釋放出永恆的力量。
  • 我們找到那麼多宜居行星,我們是否可以去太陽系外面定居?
    那麼如果做了充分的準備,以我們現在的科技水平,能達到去太陽系外定居的水平嗎?第一人類沒有解決長途星際旅行的能源問題。星際旅遊需要遠遠不斷的能源。現狀是:我們沒有強大,持久的便攜能源。可能我們要寄希望於「人造太陽」或者是其他可以輸出強大能量的力量之源。第二人類的試錯能力太弱。按照現在的科技水平,我們宇宙間穿行,可能要經過成百上千年的漫長時光。根據以往阿波羅計劃在太空中進行的經歷。我們人類在太空中的活動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