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易
2020-08-04 21:33 來源:澎湃新聞
最近網絡上流傳著諸多關於「網抑雲」的段子。網易雲音樂被戲稱為「網抑雲」,是因為評論區存在著過量抑鬱情緒發言,有無病呻吟、矯揉造作之嫌。
評論區的套路總結起來就是,「你的婚紗我的夢,愛過恨過放棄過,分手失戀情難了,同桌後桌忘不掉,誰的人生不迷茫。」有人據此嘲諷,網易雲用戶人均愛而不得、人均抑鬱症。
昔日音樂平臺混戰,網易雲音樂異軍突起,一大原因就在於,它最初的評論區形成了氛圍良好的「雲村」。各路年輕人不僅在這裡聽歌,也在這裡抒發情緒,交流情感。
他們把評論區當做一個「樹洞」。內心中那些隱秘的、私人的、羞於訴說的話,都可以留在這裡。這其中或許有自憐、自傷的成分,但更多是真誠。
人是社會性動物,人本質上是渴望交流與互動的。但也因為人是社會性動物,所以很多情緒無法公開表達。網易雲音樂評論區,或者說許多網絡空間裡的評論區維持著一個微妙的平衡:它能滿足你訴說和被傾聽的欲望,同時又不會影響到你的現實生活。
於是,深夜感傷的年輕人在這裡相互撫慰。但是,當有人發現一些抑鬱情緒的留言總能獲得大量點讚和共鳴,為了獲得更多的社交貨幣,他們就開始如法炮製。
他們把抑鬱情緒的製造,當做一種流水線生產。強行抑鬱,強行抒情,強行喪。當這種虛假抑鬱風行之後,越來越多人發現它的破綻,繼而對平臺上的抑鬱情緒失去信任。一看到有人傷春悲秋,就認為這是假的,這是在博取關注。
他們故意反其道而行之:你製造虛假的抑鬱,我就把所有的抑鬱留言都解構掉。評論區大量出現給抑鬱情緒「潑涼水」「煞風景」的抬槓留言,或者刻意複製黏貼的抑鬱留言。
這就跟以前「毒雞湯」的套路一樣。網友因為反感於甜膩雞湯的泛濫,便以「毒雞湯」消解了心靈雞湯的正能量。這樣固然消解了虛假,但同時也失去了接收真善美的能力,失去了對真正悲傷的同理心和共鳴能力。
什麼都可以解構,什麼都是虛假的,什麼都看透了,什麼都是那麼一回事。這種解構主義,最終導向的是虛無主義和頹廢主義。
沒有什麼是真的,那些抑鬱症患者似乎也就不存在了,他們的真抑鬱「無關緊要」。
因此,無論是製造虛假的抑鬱情緒,還是對抑鬱情緒的徹底解構,它們殊途同歸——傷害了那些真正抑鬱的人,堵塞了他們傾吐情緒、與人交流的渠道。
就像有人無奈地說:如今,想說點什麼都要瞻前顧後、斟詞酌句,才能通過「噴子們毒辣的檢驗」,於是索性不說,索性不交流。這下子,本該是最開放的網際網路,反倒變得閉塞起來。
別把真正的抑鬱和悲傷「玩壞了」,也別踐踏網際網路社交中的真誠。據媒體報導,網易雲音樂正打算對評論區進行治理和整改。但創造一個「乾淨」的輿論環境,不光需要一個平臺的努力,也需要每一個網友多一份真誠、理智和善意。網際網路評論區裡的真情實感,永遠是值得珍惜的。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網易雲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