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出現遠古生物群,蘊藏超80個物種,或揭開泥盆紀時期的秘密

2020-12-03 三體使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1912年德國科學家阿爾弗雷德·魏格納正式提出「大陸漂移學說」,指出地球大陸板塊也處於運動狀態,只是所需要的時間非常漫長。實際上在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學說之前,達爾文就在對一些海島生物和大陸生物進行對比時發現,該海島過去有可能是大陸的一部分。換而言之,我們今天腳下的陸地在億萬年前可能不是陸地,而是海洋。

這樣的變化用「滄海桑田」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這也造就了地球上許多地區古老且豐富的生物群痕跡。根據了解,前段時間國內考古研究隊在貴州大河口地質公園發現了一個大規模的古生物礁化石群,並且從中發現了不少於80種古生物。更不可思議的是,這些古生物大多數是海洋生物,這意味著該地質公園在遙遠的過去有可能是一片海洋。

後來該考古研究隊伍將研究成果發表在《三古》期刊上,那麼研究人員都發現了什麼呢?在確定生物群的存在後,考古人員對該區域進行歷史鑑定,最終確定該生物礁化石群裡的生物都出現在泥盆紀時期。泥盆紀是地球歷史上最著名的時期之一,根據考古研究這個時期的魚類走向了發展的繁榮。

無論是海洋裡的魚類還是內陸水域裡的魚類,它們在種群數量、種類上都發展到了巔峰,因此這個時期也被認為是「魚類時代」。這個「魚類時代」距今大約3.58億年,那時候陸生動物的發展情況並不繁榮,主要的陸生生物是植物。而海洋中不僅存在大量的蕨類植物,還存在大量的魚類。

有研究表明,現在珊瑚類、腕足類動物就在泥盆紀時期發跡,並且延續到現在。據了解,在這次考古活動中,考古人員選擇了28個樣本點,然後從中採集到一些古生物遺蹟,並將它們製成薄片。通過鑑定他們發現,所選取的樣本點中至少存在83種海洋生物。不僅如此,考古人員在顯微鏡底下發現有些種類的生物遺骸重疊在一起。

這反映了泥盆紀時期海洋生物之間複雜的關係,它們有可能是捕食關係,也有可能是共生關係。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了珊瑚魚和層孔蟲微妙的關係,它們有時候相互爭奪生存資源,有時候又能和諧相處。雖然這些生物的體型都不是很大,但是它們向現代人類勾勒出了一幅生動且複雜的景象,足以反映泥盆紀時期海洋生物的繁榮。

由於該生物礁化石群出現在貴州雞窩寨地區,因此也被稱為「雞窩寨生物礁化石群」。該化石群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的泥盆紀古生物群落之一,因此它擁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同時這意味著考古科研的工作量之大,所以想要進一步探索清楚該生物群所蘊藏的秘密,還需要足夠的時間去進行探究。了解古生物就等於了解地球,人類還需要繼續前進。

相關焦點

  • 貴州地區發現「遠古世界」,超過80種罕見生物,有的長達十幾米
    該研究論文指出,研究人員在貴州雞窩寨地區發現了較為龐大的生物礁化石群,並且辨認出了其中超過80種遠古海洋生物。那麼這些遠古海洋生物生活在哪個時期?生物礁之間存在怎樣的聯繫呢?中英研究團隊通過對生物礁化石群的長時間鑑定,最終確定它們是生活在泥盆紀時期的古生物。泥盆紀是地球生物史上一個重要的時期,它距今大約有3.58億年。那個時期陸地上的生物並不複雜,佔據多數的是蕨類植物。
  • 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 訴說3億年前生物礁的秘密往事
    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 訴說3億年前生物礁的秘密往事3.85億年前的中泥盆世,在現今的貴州獨山大河口地質公園下,曾有一片溫暖的淺海「3.85億年前的中泥盆世,在貴州獨山的大河口雞窩寨地區,曾有一片溫暖的淺海,孕育了種類豐富的生物。」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梁昆告訴科技日報記者。8月中旬,中、英學者在國際地質學期刊《三古》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在雞窩寨生物礁化石群中,新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中泥盆世的生物礁有什麼特點,這個時期的物種間生態關係還有哪些未解之謎?
  • 貴州出現古生物群,有的生物長達十幾米,引考古界轟動
    但對於現代人類來說,我們可以通過發掘這些古生物遺蹟來研究史前地球是什麼樣的,都有哪些生物存在,甚至可以揭開一些生物的演化謎題,貴州雞窩寨生物礁化石群就是典型的例子。前段時間中英研究人員合作在《三古》期刊上發布成果,論文指出研究人員在對生物礁化石群進行長期的研究後發現那裡不僅存在豐富多樣的古生物,而且還演繹著一部泥盆紀歷史。
  • 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訴說3億年前生物礁往事
    「3.85億年前的中泥盆世,在貴州獨山的大河口雞窩寨地區,曾有一片溫暖的淺海,孕育了種類豐富的生物。」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梁昆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8月中旬,中、英學者在國際地質學期刊《三古》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在雞窩寨生物礁化石群中,新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  中泥盆世的生物礁有什麼特點,這個時期的物種間生態關係還有哪些未解之謎?
  • 古生物學家在貴州發現遠古珊瑚礁,原來3億年前這一帶都是大海
    泥盆紀時期為距今4.05~3.5億年前,這一時期中魚類開始大量出現,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已十分盛行,這在這個古生物群落中就有很好的體現。
  • 古生物學家在貴州發現遠古珊瑚礁,原來3億年前這一帶都是大海
    泥盆紀時期為距今4.05~3.5億年前,這一時期中魚類開始大量出現,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已十分盛行,這在這個古生物群落中就有很好的體現。來自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梁昆表示他們在一個面積為7平方米的生物礁化石群中選取28個樣方,從中發現了83種遠古海洋生物,包括珊瑚類,腕足類海洋生物等,其中還有長達十幾米的魚類,如此巨大的遠古魚類在古生物考古中非常罕見。
  • 貴州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貴州網友激動:以前是海?
    記者17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中、英古生物學者近期在我國貴州的雞窩寨生物礁化石群中,新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研究團隊運用精細採樣的方法,在這一生物礁化石群中的7平方米範圍內選取28個樣方,原位採樣665塊,製得化石薄片2804張,基於大量系統數據,開展了高精度的生物多樣性和群落古生態統計工作。
  • 貴州獨山大河口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
    8月18日,筆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生物研究所發表的《貴州獨山中泥盆世雞窩寨生物礁的生物多樣性》文章中獲悉,中、英古生物學者近期在黔南州獨山縣雞窩寨生物礁化石群中,新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距今已有3.85億年歷史。
  • 遠古化石群被發現,有些生物長達十幾米,它們都集中在貴州
    比如說,在一研究團隊就在貴州發現了生物礁化石群。而在這一化石群當中則是有著許多種類的海洋生物。據統計其中的海洋生物的數量,已經超過了80多種生物,而這些古生物,科學家猜測很有可能是來自於遠古的海洋,也因此如果需要一個合理的說法的話,那就是我們腳下的這片陸地,在遠古時期是海洋地帶。而之後,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塊區域變成了陸地,並保存海洋當中的生物化石。
  • 科學家在貴州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距今3.85億年
    ,新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研究團隊運用精細採樣的方法,在這一生物礁化石群中的7平方米範圍內選取28個樣方,原位採樣665塊,製得化石薄片2804張,基於大量系統數據,開展了高精度的生物多樣性和群落古生態統計工作。
  • 科學家在貴州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
    新華社南京8月17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17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中、英古生物學者近期在我國貴州的雞窩寨生物礁化石群中,新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領導此項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副研究員郄文昆、梁昆介紹,此次發現的海洋生物化石位於貴州省獨山縣,有3.85億年歷史。
  • 科學家在獨山大河口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
    8月18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生物研究所發表的《貴州獨山中泥盆世雞窩寨生物礁的生物多樣性》文章中獲悉,中、英古生物學者近期在黔南州獨山縣雞窩寨生物礁化石群中,新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距今已有3.85億年歷史。
  • 科學家在獨山大河口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
    8月18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生物研究所發表的《貴州獨山中泥盆世雞窩寨生物礁的生物多樣性》文章中獲悉,中、英古生物學者近期在黔南州獨山縣雞窩寨生物礁化石群中,新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距今已有3.85億年歷史。
  • 貴州一縣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
    記者8月17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中、英古生物學者近期在我國貴州的雞窩寨生物礁化石群中,新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貴州獨山中泥盆吉維特階雞窩寨生物礁中的主要造礁生物:層孔蟲和刺毛蟲  截至目前,在雞窩寨生物礁化石群內,已經識別出83種遠古海洋生物,它們隸屬於8個門類、44個屬,包括四射珊瑚、層孔蟲、橫板珊瑚
  • 貴州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
    據新華網8月18日消息,中、英古生物學者近期在我國貴州的雞窩寨生物礁化石群中,新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貴州獨山中泥盆吉維特階雞窩寨生物礁)據了解,此次發現的海洋生物化石位於貴州省獨山縣,有3.85億年歷史。
  • 南京科學家發現亞洲大陸琥珀生物群5000萬年前的琥珀揭開氣候密碼
    南京科學家發現亞洲大陸琥珀生物群  5000萬年前的琥珀揭開氣候密碼  那時的東北,溫暖潮溼賽江南  5000萬年前的撫順,氣候溫暖潮溼,森林裡,水杉高大衝入雲霄。搖蚊大膽地卿卿我我,小蟑螂萌萌的,還沒有睜開矇矓的睡眼……它們還沒緩過神,就被樹脂包裹,被牢牢固定,變成了琥珀的一部分。
  • 貴州這個埋藏了3億年的「秘密」,今天有了新發現!
    貴州這個埋藏了3億年的「秘密」,今天有了新發現!「滄海桑田」這個成語,相信各位並不陌生。它往往用來形容漫長歲月帶來的巨變。比如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貴州,時間倒回三億年前,你能想像這裡曾有過一片淺海嗎?只不過,這一時期生物礁的生物多樣性、生物之間的複雜生態關係以及生物礁群落的構建等方面尚缺少較為細緻的研究工作。不過近期,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聯合英國布魯內爾大學、貴州大學和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對我國華南泥盆系淺水相經典剖面之一的貴州獨山大河口剖面進行了多次系統野外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 泥盆紀的一種魚類,能在陸地生存,是否為海陸過渡物種?
    這裡我就來說說這遠古時期的特殊的魚類。科學家表示,這種遠古時期的魚類稱之為含肺魚,屬於遠古時期的海洋之中的巨無霸,在同一時期生活的鯊魚,對於這種魚類來說也不是對手,基本上一頭鯊魚也不夠這種魚類塞牙縫的,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種含肺魚居然到現在還沒有滅絕,在非洲和美洲都有這種魚類的進化種類。
  • 距今3.85億年,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貴州考古又有新發現
    日前,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中、英古生物學者近期在我國貴州的雞窩寨生物礁化石群中,新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貴州獨山中泥盆吉維特階雞窩寨生物礁。研究團隊運用精細採樣的方法,在這一生物礁化石群中的7平方米範圍內選取28個樣方,原位採樣665塊,製得化石薄片2804張,基於大量系統數據,開展了高精度的生物多樣性和群落古生態統計工作。
  • 關嶺:石頭裡的貴州記憶
    在距今大約2.5億至2億年前的三疊紀期間,古生代生物群消亡、後現生代生物群開始形成,恐龍逐漸出現在地球上,海洋中出現了混魚龍、魚龍、胡氏貴州龍、楯齒龍等海生爬行類動物。 幾億年後,在貴州的三大區域,發現了不同時期的大量海生恐龍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