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程碑!NASA在地外行星發現水源 溫度超776.6攝氏度水量卻是土星的...

2021-01-15 前瞻網
裡程碑!NASA在地外行星發現水源 溫度超776.6攝氏度水量卻是土星的3倍
 Evelyn Zhang • 2018-03-05 09:27:26 來源:前瞻網 E692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近日天文學又有了一大重磅發現——NASA科學家們利用哈勃望遠鏡和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在距離地球大約700光年的熱系星球上發現了大量水的蹤跡。這種水在大氣中被檢測為蒸氣。

研究人員將這顆系外行星命名為WASP-39b,並稱之為「熱土星」。雖然它的質量與圖形相當,但其他性徵表現卻有很大差異。據悉,無論白天黑夜,它的溫度都幾乎保持在776.6攝氏度以上。

研究人員們表示,對這一行星上發現的水量感到驚訝——其土壤的水分量是土星的三倍!這顆行星實際上遠離恆星,在那裡被大量冰塊物質轟擊。WASP-39b可能有一個有趣的進化歷史,因為它遷移到其中,在整個行星系統上進行一次史詩般的旅程,並且可能會消除其行進中的行星物體。

太陽系目前沒有發現這樣的行星,但這對系外行星而言是種新見解。「系外行星向我們證明,行星的形成比我們想像的更複雜,更令人困惑,而且太棒了!」巴爾的摩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員漢納韋克福德和英國德文郡埃克塞特大學解釋說。

「熱土星」WASP-39b擁有一個蓬鬆稀薄的大氣層,沒有高空雲層,因此容易看清其深處細節。除水資源以外,它的內部還含有重金屬物質。

韋克福德希望,能利用2019年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Webb)獲得更加完整的系外行星譜。Webb能夠提供有關地球大氣中碳的信息,該信息吸收紅外線波長比哈勃望遠鏡更強的光線。通過了解大氣中碳和氧的含量,科學家們可以更多地了解這個星球在哪裡以及如何形成。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系外行星溫度超1000攝氏度 恐怖環境如同地獄
    系外行星溫度超1000攝氏度 恐怖環境如同地獄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發現一顆「藍色」的系外行星,但是它的表面並沒有液態水,而是矽酸鹽顆粒,該星球表面溫度非常高,達到1000攝氏度以上,還刮著1000公裡每小時的大風和矽酸鹽顆粒雨。
  • NASA發現超熱系外行星,表面溫度趕超太陽
    作者 | 過客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外星行星又名系外行星截止到11月6日,美國宇航局已經發現了8757顆系外行星,其中4084顆外星行星已經得到確認,4673顆尚待確認。在探索的過程中,科學家們總會有各種各樣令人驚嘆的發現。
  • 土星失散多年的「兄弟」?首顆擁有行星環的系外行星被發現
    眾所周知,在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它們按著各自不同的運行軌道,有序地繞著太陽旋轉著。八大行星中,有四顆行星擁有行星環,分別是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要以土星的行星環最為壯觀美麗。2012年,一個美國和荷蘭聯合組織的研究團隊,在距離地球大約430光年遠的地方發現了一顆同樣擁有行星環的星球,天文學家將其命名為J1407b。
  • 物理學家用 25 年研究實現「超冷水」裡程碑
    就在前幾天,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acific Northwest National Laboratory,PNNL)物理科學部又發現,水不僅能在極冷的溫度下(例如零下 80 度)以液態形式保持穩定性,還能以兩種可逆的結構構象存在。
  • 系外行星的發現
    1,據外國媒體報導,系外行星碰撞:科學家在距離地球約300光年的行星系統BD + 20 307年,發現在許多溫暖的塵雲,他們開始感到興奮,因為最近的塵雲可能更多證據行星碰撞,這種觀察是首次提出在10年前,2019年4月再次確認。對科學家來說,這一發現可能會導致更深入地分析碰撞過程是如何影響行星系統的形成和演化的。行星系統與地球非常相似,因為人們認為地球和月球是在一次巨大的撞擊後形成的。
  • 美發現一顆被水蒸氣包裹系外行星 表面溫度可達232度
    GJ1214b在2009年首次被地面觀測裝置發現,當時天文學家只知道它圍繞一顆距離地球40光年的紅矮星運轉,體積比地球大,直徑約是地球的2.7倍。而在這次的觀測中,伯塔和他的同事們利用哈勃望遠鏡證實了GJ1214b的大氣層主要是水蒸氣。除此之外,科學家還證實GJ1214b距其主恆星很近,因此表面溫度很高,可能達到232攝氏度左右。
  • NASA表示卡西尼號採集的數據有助於解釋土星的大氣之謎
    在太陽系中,有四顆氣態巨行星,分別是土星,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這四顆氣態巨行星的大氣層高層和地球一樣,有一個高溫環境。但是與地球不同的是,這些外行星離太陽十分的遙遠,那麼它們的高溫是如何產生的呢?它們的熱源一直是行星科學的重大奧秘之一。
  • 十大恐怖系外行星:殭屍行星「死而復生」
    目前,科學家發現一顆叫做TrES-2b的系外行星,它被稱為迄今觀測到的最黑暗行星,其表面一片漆黑,幾乎不反射任何光線,甚至比煤炭還要黑。這顆行星的表面被恆星烘烤著,溫度可達到980攝氏度。它的運行軌道與恆星非常近,其潮汐引力被鎖定,意味著這顆行星的一側將始終處於漆黑之中。
  • 2019十大系外行星發現:存在水蒸氣和雲層系外行星
    它的軌道距離太陽非常近,因此其溫度比任何其他已知行星更高,大氣上層溫度高達2538攝氏度。當它接近主恆星,不僅會升溫,還會導致其膨脹得像一顆足球,因為恆星引力會將它撕成碎片。科學家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進行這一原始觀測,但他們希望利用2021年發射升空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進一步研究這顆系外行星。
  • 新發現24顆超宜居系外行星,和它們比起來地球不再完美
    因此,作為替代任務,我們只能先尋找宜居的系外行星,也就是適合生命生存的行星。以太陽係為模板,科學家定義了恆星的宜居帶,在這個宜居帶內,行星的溫度是適宜的,水呈現液態。但是,這樣的宜居性仍然不能滿足科學家的野心,於是他們提出了超宜居性。科學家列舉了一些滿足超宜居行星的要求,並且篩選出了24個符合要求的系外行星。按照這些要求來看,地球不僅是劣質的,連我們的太陽也是劣質的。
  • 新發現24顆超宜居系外行星,和它們比起來地球不再完美
    因此,作為替代任務,我們只能先尋找宜居的系外行星,也就是適合生命生存的行星。以太陽係為模板,科學家定義了恆星的宜居帶,在這個宜居帶內,行星的溫度是適宜的,水呈現液態。因此,要滿足超宜居性,系外行星的母恆星壽命必須足夠長。最好的選擇應該是橙色K矮星,它們的壽命能在200億到700億之間。超宜居性的第二個條件是系外行星的年齡應比地球更大。我們知道,在行星形成的早期,它是非常熱的,基本上是由巖漿組成的世界。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內部產生的熱量最終會慢慢耗盡並冷卻下來,變成適合生命生存的溫度。
  • 系外行星WASP-121b的溫度在2500到3000攝氏度左右 離宿主恆星太近
    系外行星WASP-121b的溫度在2500到3000攝氏度左右 離宿主恆星太近(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來自伯爾尼大學和日內瓦大學的科學家們一直在對一顆熱得驚人的系外行星WASP-121b進行大氣研究。
  • 天文學家新發現6顆系外行星 這些太陽系外行星有一個重要特點
    新華社倫敦12月24日電(記者 張家偉)英國開放大學23日發布新聞公報說,藉助新技術,天文學家在3顆恆星附近找到6顆行星,這些太陽系外行星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其運行軌道非常靠近各自的恆星。系外行星(資料圖)圖片來源:北晚新視覺由開放大學學者領銜的國際團隊開發了一種新技術,可以識別行星與恆星間距離非常接近的恆星系統,且所需數據相對較少
  • 3000攝氏度!連鐵都變成了蒸氣!這顆行星的溫度比焚化爐還高
    編者按:超熱系外行星WASP-121b的表面細節被進一步挖掘,隨著觀測的深入,該行星表面溫度被測定出來,達到3000攝氏度連鐵都變成了蒸氣,溫度比焚化爐還高。宇宙印象|頭條獨家 深度科普欄目第1718期地球作為一顆行星,表面平均氣溫基本維持在20多攝氏度,有些地方可達到70攝氏度上。在伊朗盧特沙漠中記錄到71攝氏度的全球最高溫度,但還不至於把水燒開。行星表面的溫度基本上由恆星「說了算」,如果行星過於靠近恆星,那麼表面溫度肯定會高,比如太陽系外發現的一些短周期熱木行星。
  • 它最低溫度高達1500攝氏度!公轉周期只有1.8地球日!
    這顆超熱的巨大系外行星白天的溫度高達4350華氏度(2400攝氏度),足以使金屬蒸發。強風將鐵蒸汽帶到較冷的一側,在那裡凝結成鐵滴。在這裡,鐵雨以高達5400英裡每小時(8790公裡每小時)的速度從空中斜衝而過。鐵雨可能會穿過wasp-76b厚厚的、湍流的空氣。每隔1.8個地球日,WASP-76 b就會繞著它的主恆星公轉一圈。
  • 發現系外行星J1407b光環系統 遠大於土星光環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土星擁有非常巨大的光環,但在J1407b面前,也是相形見絀。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月26日消息,J1407b這一首個被探測到的擁有環系統的太陽系外行星,它擁有30多個光環,每個環直徑達數千萬英裡,總直徑為土星光環的200多倍。
  • 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恐怖」行星,溫度高達4327攝氏度,堪稱地獄
    2017年6月,科學家在距離地球650光年處發現了一顆「超級行星」——KELT—9b, KELT—9b又被部分人稱之為最「恐怖」的行星,它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過最熱的行星,表面氣溫高達4327攝氏度,4327攝氏度是什麼概念?
  • 天文學家發現最冷褐矮星 大約350攝氏度
    這顆恆星的表面溫度僅為攝氏350度,在已發現的恆星中溫度最低。(圖片來自:網易探索)  美國《每日科學》4月10日說,一個由法國和加拿大天文學家組成的國際天文小組最近觀測到了最冷的褐矮星,這一發現為填補恆星與行星之間的空白邁出了新的一步。 這顆褐矮星被命名為CFBDS0059,它的溫度大約為350攝氏度,體積大約是木星的15倍—30倍,而木星是太陽系裡最大的行星。
  • 發現了一顆系外行星?別急,還要再等等
    這是很自然的推測,也完全符合我們對太陽系中行星形成理論的認知…然後有人就去找了…然後就找到了…1992年,人們在脈衝星PSR B1257+12周圍確認發現了第一顆系外行星,1995年,人們首次在主序星周圍發現了系外行星飛馬座51b…之後隨著觀測技術的提升,尤其是克卜勒望遠鏡的貢獻,人們一發不可收拾地發現了大量系外行星——而且我們相信,遠遠不止這麼多,只等著天文望遠鏡去發現更多而已
  • 距太陽系僅12.5光年,發現兩顆酷似地球的系外行星!
    過去幾十年,科學家發現的系外行星數量呈爆炸性增長趨勢。迄今為止得到證實的系外行星超過4000顆。現在,科學家正逐漸從搜尋系外行星過渡到確定系外行星的特徵,包括利用技術手段,確定它們是否擁有適居性。最近,一支國際科學家小組發現了兩顆酷似地球的系外行星,環繞恆星「蒂加登」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