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臺高築」對於上市公司而言,到底是好事情,還是壞事情?
巴菲特認為,投資者購買的股票,其負債率一定要低;公司負債率越高,你的投資風險就越大。在他老人家看來,好公司是火,高負債是水,而太多的水會澆滅掉欲燃的火。
近日,美國《財富》雜誌總結財富500強企業,也得出結論:這些公司相對於本身能夠支付利息的能力而言,負債很少。
但我們還是能馬上找到好幾個例子來反駁此種說法,比如格力電器的資產負債率之高,早已經超出了行業平均,可還不是多年難得一見的大牛股?
應該怎麼看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本期第一財經日報《財商》同樣通過三個案例來為您解讀。
格力電器:
高負債下的負財務費用
我們首先來解讀的例子,就是格力電器,這幾乎可以成為負債率方面的一個較為經典的例子。
公司近年來的負債率都保持在70%以上,這已經超過了電器行業的平均水平,也超過了一般認為的電器行業負債率在40%~60%的合理水平。和貴州茅臺(600519.SH)、雲南白藥(000538.SZ)同類大牛股的低負債率不可同日而語。
一般認為,高負債會產生較高的財務費用,從而拖累公司業績,那麼事實是否如此?
事實上,這一說法並不適用于格力電器。負債可以分為兩類,有利負債和不利負債。對於電器類企業而言,有利負債一般指的是來自經銷商先付款後提貨形成的預收帳款,以及向供貨商延期支付形成的應付票據和應付帳款,說通俗點,就是欠產業鏈上下遊的錢。這一類負債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存在利息。
不利負債即金融負債,包括銀行長期借款、發行的債券等,這類負債的特點,就是需要資金費用,負債越多,費用越高。
查看格力電器的年報,就會發現,公司大多數的負債屬於有利負債,也即大多數屬於佔用上下遊環節資金而存在的無息負債,來自於金融負債的數量其實很少。
去年,公司的利息支出為4.91億元,相對於108.7億元的淨利潤,佔比並不大。
公司長、短期借款佔總資產的比重也僅為1.03%、2.48%。
公司多年來的財務費用其實是處於負數的狀態,也就是說財務收入大於財務支出,去年,公司財務費用和營業收入之比為-0.11%。
所以,儘管格力電器的資產負債率看起來很高,但真正需要其支付利息的負債其實並不高,這也正是其保持業績持續增長的奧秘所在。
當然,這一模式的前提是必須依託品牌優勢、良好的信譽以及營銷策略等方面的安排。而放眼A股,能夠像格力電器一樣採取此類「霸道」模式的公司並不多。
如果一旦發現此類公司,而股價又未出現太多上漲,那就應該抓住機會來投資了。
首開股份:
負債高企財務壓力大
事實上,從負債率指標,我們可以讀出上市公司管理者的多種情緒。有時候負債率很高,是主動為之,代表的是一種野心,既然看好前景,那就不惜負債,大筆投入,「捨我其誰」,當然,這也要看公司管理層的眼光是否準確。而有時候負債很高,是被動接受,代表的是一種壓力。
首開股份(600376.SH)是北京的一家房地產公司,從去年以來,公司顯示出十分積極的擴張態度。首開高管曾公開表示,將積極參與北京地塊的競報,重點加大京內土儲。但北京不斷高漲的地價給地產公司帶來資金壓力也不可避免,這使得公司負債率本來就不低的財務狀況雪上加霜。
去年,公司的資產負債率為83.21%,同比增長了3個百分點左右。而讓外界耿耿於懷的是,2013年實現淨利潤12.89億元,但年內的利息支出卻高達31.69億元,超出淨利潤的2倍還多。從財務報表中可以看出來,公司的利息支出進行了資本化的處理,而有一部分進入到了存貨。
可見,負債率高企,給公司的經營還是帶來了很大的資金壓力,公司在這一年實現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51%,淨利潤同比增長率為-20.30%。到了今年一季度,公司的銷售業績有所下降。
長城證券認為,公司財務槓桿仍屬於安全範圍內,但是財務壓力較大、槓桿仍然過高,需要加速去化回籠資金或再融資支持。
朗姿股份:
行業承壓負債率降低
如果按照投資大師巴菲特的說法,投資者可能會解讀為,負債率低是一件好事情。但其實有時候,負債率低是因為行業增長放緩,企業採取了收縮戰略,這一點在紡織服裝行業中的表現尤其明顯,不少公司這幾年的負債率越來越低。
統計數據顯示,在該板塊中,負債率最低的是朗姿股份(002612.SZ)。去年,公司的負債率只有8.11%,同比下降較為明顯。
事實上,公司手頭有不少自有資金,而公司大多選擇購買了理財產品。閱讀朗姿股份的財報,就會發現,公司在去年不但沒有利息支出,還有因為理財產品而獲得的收入。但由於行業等方面的因素,公司業績增長不佳。
從這三個案例中可以看出來,負債率既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而是要看相應的負債所需要的資金成本到底是什麼樣的,並結合公司經營基本面等情況,綜合辨析公司的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