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杭州兩名消費者因得知可樂和雪碧飲料中的苯甲酸鈉為防腐劑,便以侵害消費者的知情權為由,將生產商可口可樂(中國)公司告上了法庭。他們認為,飲料雖然標註了苯甲酸鈉成分,但普通消費者根本無法知道這是防腐劑,更不知道長期大量食用可能有損健康。他們以此為由把其生產商告上了法庭。這就是曾風靡一時的可口可樂隱身防腐劑事件,不僅使中國的消費者驚恐不已,也引起了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
苯甲酸鈉究竟為何物?我國標準又是怎樣規定的?我們該如何檢測飲料中的苯甲酸鈉呢?這些都是國人亟需知道的問題。
苯甲酸鈉是什麼?
苯甲酸鈉(化學式:C6H5CO2Na),是苯甲酸的鈉鹽,是很常用的食品防腐劑,有防止變質發酸、延長保質期的效果,在世界範圍內都被廣泛使用於飲料產品中。有文獻顯示,苯甲酸鈉是酸性防腐劑,一般用在酸性條件下,在酸性條件下能轉化為有活性的苯甲酸,因此防腐的機理同苯甲酸,都是通過抑制細菌、黴菌等微生物的生長而達到防腐的作用。由於苯甲酸鈉的水溶性遠大於苯甲酸,在溶液中更容易溶解和分散,而且在空氣中穩定,因此比苯甲酸常用得多。
相關的國家標準有哪些?
苯甲酸鈉是目前國內使用最廣泛的防腐劑,但是苯甲酸鈉對人體具有一定的毒性。有報導表明,若苯甲酸鈉過量添加,不僅能破壞維生素B1,還能使鈣形成不溶性物質,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同時對胃腸道有刺激作用;過量食用可誘發癌症,長期使用可誘發哮喘、蕁麻疹及血管性水腫等變態反應,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國標GB2760-2011《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對許多食品中的苯甲酸及其鈉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其中規定了碳酸飲料中苯甲酸的含量每公斤最高不得超過0.2g,果蔬飲料、蛋白飲料、風味飲料中苯甲酸的含量每公斤最高不得超過1.0g,濃縮果蔬汁(漿)中苯甲酸的含量每公斤最高不得超過2.0g。
如何檢測飲料中的苯甲酸鈉?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得到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關注,苯甲酸的定性和定量的檢測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國內外也受到了高度重視。目前測定苯甲酸鈉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薄層層析法、液相色譜/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高效液相色譜法及快速檢測方法等。
薄層層析法
薄層層析法的原理是將飲料試樣酸化後,用乙醚提取苯甲酸,將試樣提取液濃縮,點於聚醯胺薄層板上展開,顯色後,根據薄層板上苯甲酸比移值與標準比較定性,並可對飲料中的苯甲酸鈉進行概略定量。有學者採用聚醯胺薄膜層析檢測食品中苯甲酸,經實驗測得苯甲酸檢出下限為1 μg。
液相色譜/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HPLC /GC-MS)
液相色譜/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新技術, 其結合液相色譜對複雜基體化合物的高分離能力和質譜獨特的選擇性、靈敏度、相對分子質量及結構信息於一體, 為飲料中苯甲酸鈉檢測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在實際分析工作中常常會遇到成份複雜的樣品, 可能含有與被檢測項目化學性質相近的物質, 這些雜質會對被檢測物質帶來幹擾, 容易造成假陽性或假陰性結果。
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
高效液相色譜是從20 世紀60 年代後期開始發展起來的,具有填料顆粒小、且均勻,小顆粒具有高柱效特點,該法是目前應用最多一種色譜分析方法。與經典液相色譜相比,其優點是解析度高、靈敏度高、樣品量少、易回收和色譜柱可重複使用等。HPLC靈敏度非常高, 但是樣品的預處理操作繁瑣, 再加上測定周期長、實驗成本高、測定完後需要清除殘留樣品,適用於大型實驗室,並不適用於現場的快速檢測。
快速檢測法
隨著苯甲酸在飲料中添加量檢測方法相繼建立,理想分析方法應是簡單、快速、準確、有效、靈敏、專一、經濟等特點。薄層層析法對樣品前處理繁瑣、複雜、耗時,易受時間、雜質等因素幹擾,準確性相對較低。高效液相色譜法、液相色譜/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是近年發展起來檢測方法,此類檢測方法快速、準確、穩定;但所需儀器設備投資大,對操作技術要求高,尚未能得到廣泛應用。
為了實現快速、實時檢測飲料中苯甲酸鈉的含量,快速檢測法也逐漸在生產、生活中應用。目前,智雲達公司已研發生產的飲料中苯甲酸鈉快速檢測試劑盒,結合滴定法與目測比色法原理快速測定飲料中的苯甲酸鈉,方便快捷、省時省力,不需要任何儀器設備,大大簡化了樣品處理過程,適用於現場快速檢測和篩選工作。
飲料中苯甲酸鈉快速檢測試劑盒
更多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解決方案,請登錄www.china12315.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