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世界?科學家們在地球表面以下660公裡處發現了山脈和平原

2021-02-15 奇聞異事丨密

地球的內部可分為三層,地殼、地幔和地核。而核又分為內部和外部的核。但科學家們現在開始在地球內部深處發現的其他更微妙的巖層。一組地質學家在地幔中部發現了一層以前不為人知的物質,它的特徵讓人想起地球表面的特徵。

一項新的研究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由普林斯頓大學的地球物理學家傑西卡 · 歐文和中國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合作,描述了研究人員所使用的數據來自一個大地震的地震波在玻利維亞定位,震源深度660公裡,一個新的地區地球內部,它以山脈和平原為特徵,與地球表面的地貌非常相似。為了能夠深入觀察地球內部,研究人員必須利用地球上存在的最強大的波,即由大地震產生的地震波。地球科學助理教授歐文說:「你想要一場大而深的地震讓整個地球都震動起來。」在這項特別研究中,關鍵數據來自於1994年玻利維亞發生的8.2級地震後所捕捉到的地震波。「這麼大的地震並不經常發生,」歐文說。「我們很幸運,現在我們擁有的地震儀比20年前先進的多。在儀器和計算資源之間,地震學與20年前是一個不同的領域。」但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利用數據,那麼數據本身就什麼都不是。

這就是為什麼科學家們使用普林斯頓大學的超級計算機來模擬地球深處分散地震波的複雜行為。用於這種分析的技術幾乎完全依賴于波浪的一個單一特性,它的彎曲和反彈能力。因此,以同樣的方式,光波通過稜鏡時能在鏡子中反射或彎曲,地震波直接穿過均勻巖石,但在發現極限或粗糙度時被反射或折射。我們知道幾乎所有的物體都有表面粗糙度,因此會散射光。

科學家們對邊界的粗糙程度感到震驚。正如他們所解釋的,它比我們生活的表層更粗糙。換句話說,在660公裡的邊界比落基山脈或阿巴拉契亞山脈更強的地形。儘管這項新研究無疑描述了我們腳下最聳人聽聞的發現之一,但他們的統計模型並沒有提供多少可以精確測定身高的方法。儘管如此,科學家們說,有些地下山脈有可能比我們在地球表面看到的任何東西都要大。

他們說粗糙度也不是均勻分布的。據科學家說,就像地殼表面有光滑的海底和巨大的山脈一樣,我們腳下660公裡的邊界也有粗糙的區域和光滑的板塊。

聲明:圖文源於網絡,若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地球內部?科學家們在地球表面以下660公裡處發現了山脈和平原!
    而核又分為內部和外部的核。但科學家們現在開始在地球內部深處發現的其他更微妙的巖層。一組地質學家在地幔中部發現了一層以前不為人知的物質,它的特徵讓人想起地球表面的特徵。,描述了研究人員所使用的數據來自一個大地震的地震波在玻利維亞定位,震源深度660公裡,一個新的地區地球內部,它以山脈和平原為特徵,與地球表面的地貌非常相似。
  • 科學家發現隱藏在地表之下的巨型山脈,難道地心世界真實存在?
    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科學家發現隱藏在地表之下的巨型山脈,難道地心世界真實存在?相信大家都曾經看過一些科幻小說以及一些科幻電影,他們當中有一些情節是描述地心世界的,也就是說地球的地表之下,存在著一個別樣的世界,在那裡可能居住著外星人或者是地心文明。
  • 科技新知探索:地心世界真實存在?科學家有了新發現!地表以下660公裡藏著大秘密
    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已經有很多年了,地球也是我們唯一的家園,近幾年科學家不斷探索外太空,但其實地球對於我們來說還是存在了很多未知的東西,科學家對地球也展開了探索。地球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氣圈以及磁場,地球內部由核、幔、殼構成。在地幔圈之下有外核液體圈,這個外核液體圈是與固體內核圈之間一個很簿的過渡層,它是液態的。
  • 科學家發現地球「660公裡的邊界」,這意味著什麼?
    作者:文/犇犇奇思妙想很多人都知道,地球有三(或四)層,它們是地殼、地幔和地核,而地核又可以細分為內核和外核。雖然這種認知並沒有錯,但它卻遺漏了科學家們在地球內部發現的其它幾層。近日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地球物理學家們,通過採集玻利維亞的一個巨大地震的數據,發現了位於地表660公裡下面的山脈和其它地形結構,它們將地幔分割成上地幔和下地幔兩部分。由於目前還沒有對這一新發現的地質層進行正式命名,研究人員將之簡單地稱為「660公裡的邊界」。為了深入研究地球的構造,科學家們使用了地球上最強大的波,這些波由大地震產生。
  • 「地心世界」真實存在?科學家們發現地殼深處微生物生命
    而科學家們如今也有一個疑問存在,那就是如今在地殼深處已經發現了微生物生命的存在,那麼在這個地質層中的其他地方是否存在類似的生命還有待觀察。而這裡還可以討論一個問題,地球分為地核、地幔和地殼。而地殼就是接近於地幔了,這次發現了是在「下地殼」區域,這能不能讓我們想到「地幔」會不會還有一個生物圈存在?
  • 地心深處有水嗎?下地幔660公裡深,為什麼會「進水」?
    地球上有大量的液態水,這使她在宇宙中顯得如此特別。水影響著氣候和地貌,孕育了萬物,滋養了生命。然而水對地球的作用還遠遠不止這些,它還參與了地球內部的巖漿活動、地幔對流等。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不到這些地心深處的水,而科學家在火山爆發時,可以從巖漿中找到一些從地心噴出來的水。
  • 地球內部真的存在「地心人」嗎?專家給出答案,讓人難以置信!
    地球內部真的存在「地心人」嗎?專家給出答案,讓人難以置信!我們在很多的科幻電影裡面都會這樣看到這樣一個情景,在我們的地球下面很深的地方會出現一些奇形怪狀的生物,因此很多人認為或許在地下幾千米處就存在著一個龐大的地下帝國。只是我們目前的科技水平有限,無法探測到真實情況。
  • 「地心世界」新發現:下地幔特殊地形或是早期地球歷史遺蹟
    該地形與地球和其他行星表面的地形非常類似。 這個發現不僅支持了此前科學家提出的上地幔和下地幔之間部分阻塞或不完全環流的概念,同時也表明下地幔部分可能含有早期地球的歷史遺蹟。(圖片來自網絡) 藉助地震波研究,科學家們又將地幔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目前人類所認識的地幔是什麼樣子呢?科學家們給出了地幔的物質構成及其隨深度的變化情況: 上地幔是一種堅硬的巖石,主要由橄欖石和輝石混合物組成。
  • 在地球表面下,有地心文明存在麼?
    太空文明、海洋文明都沒有存在的遺蹟,不少人開始將目光投入到地球深處。人類對於地球內部的探索從未停止,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超深鑽井工程一度下探到了離地面12262米的深度,最終由於資金不足不得不停止了相關的探測。不少人相信地心處存在著一個科技水平遠超地面人類的文明,地心人蟄伏在地心深處,悄悄觀察著人類,並且不希望人類打擾他們。
  • 地球最深的地方:馬裡亞納海溝是否能直達地心?
    可是在2014年12月,科學家們發現在馬裡亞納海溝8145米的海床上生活著一種魚類,這不得不讓人驚嘆!以前,我們看到的深海魚類基本上都是奇形怪狀,面目猙獰滿口獠牙的模樣。但是科學家發現的這種魚類,不僅不醜陋,而且看起來可愛無比,它們沒有牙齒,沒有鱗片,身體呈半透明狀,以小型甲殼類動物和蝦為食,與那些邪惡的海洋動物比起來,它們溫順得多,顛覆了我們對深海動物惡劣的印象。後來這種魚被命名為斯威瑞擬獅子魚。馬裡亞納海溝最深達到11034米,這個深度將珠穆朗瑪峰放下去還有兩千米未露出來。
  • 南美洲厄瓜多的欽博拉索山,是地球表面距離地心最遠的地方
    地球表面距離地心最遠的地方不過,地球的形態還是很接近正球體的,因為上述所有的凹凸,其差距都很小,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但是不管怎麼樣,這麼一來地球表面的各個點距離地心的距離就不一樣了,那麼哪裡是地球表面距離地心最近的地方呢?
  • 馬裡亞納海溝深入地心了嗎?科學家發現了什麼令人害怕的東西?
    如果我們把地球比喻成雞蛋的話,那麼地殼層就是雞蛋殼,馬裡亞納大海溝雖然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深海溝,但它的深度連雞蛋殼都沒撞碎,更不用說深入地心了。 馬裡亞納海溝下面有什麼?
  • 世界上最長的冰洞,長42公裡差點穿過整個山脈,洞口結冰萬年不化
    在中國很多古代武戲中,都有不少大神在冰洞中修冰,其中的「神鵰俠侶」就有這樣一則軼事,在冰洞裡,小龍女讓楊過在自己的冰床上練內功,而且效果非常顯著,實際上也有很多冰洞,不僅是人們旅遊的好去處,也為科學家們的實驗提供了一個好地方,今天和大家一起去看看世界上最長的冰洞吧。
  • 地球內部不僅有「太陽」,還有神秘「山脈」,地球空心論竟成真?
    從初中的時候,我們就知道地球是由地核、地幔、地殼組成。但近年來,地下世界的說法此起彼伏,而且逐漸演變為更為嚴肅的一種「地球空心論」,但目前為止,人類也只是鑽了10公裡的深度,遠沒有到達地球的核心,所以為什麼人類說地球是空的?在這裡,讓我們看看這些玄幻的原因。
  • 地球空心論說法,美國少將講述地心的秘密!
    在每一個球體之間的空隙處,其實就是一個類似於我們地球的環境,地底世界裡植物茂密,氣候宜人。在地球的表面處,有一些連通到這裡的神秘通道,只要能找到這些通道,就能進入到神秘的地底世界中…阿加爾塔長廊印度古籍中曾記載,地球裡面有一條「阿加爾塔」地下長廊,在梵文中意為「地底下的世界」。傳說地底世界有無數洞穴、隧道和迂迴交錯的地下長廊,那裡埋藏著古代文明的秘密和無盡的寶藏。
  • 巴西發現45億年歷史的鑽石礦 幾乎與地球同齡
    2019年8月16日消息,據外媒報導,近日巴西一座火山噴發後將大量鑽石帶上地表面。經過地質科學家的現場考察,認為這些鑽石來自靠近地心的一處鑽石礦,已有超過45億年的歷史,比月球的歲數還大,幾乎與地球同齡。科學家相信,在巴西發現的稀罕鑽石是來自一個被稱為「地幔過渡區」的地方,該區域位於地表以下410公裡到660公裡,「這意味著未受幹擾的地幔區域是存在的,它從地球誕生之初就存在,而這些已有45億年歷史的鑽石或許就在這個『過渡區』裡或者比它更深的地方。」
  • 科學家發現地核奧秘,多次試驗之後,有了新的發現
    長久以來,科學家力圖探索大地奧秘。在18世紀前,籌算出地球的平均質量密度。發覺地球內部的質量為(5——52克)釐米,地球外表巖層的均勻質量為267克/釐米),你會發現兩者之間差距1倍多。這說明什麼呢?內部核心必然擁有重物質等。進入19世紀20年代末期,科學家初次啟動大規模探測大地奧秘。
  • 地球表面形態之山地地形,關於山、山脈和山系的區別?
    地球的表面被厚厚的巖石所覆蓋,而覆蓋地球表面的巖石圈在內力和外力作用下,也處在不斷的運動之中,從而形成了不同的地表形態。地球表面的形態稱為地形,包括陸地地形以及海面以下的海底地形兩部分。我們根據不同地形的海拔高度和形態分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
  • 科學家:地球有個巨大地下海洋!尋找地下文明,我們是否有遺漏?
    巴西朱納的鑽石最初形成於地球內部。它包含林伍德石(一種含水礦物)沃茲利特和林伍德石是上地幔與下地幔之間過渡帶的兩個主要組成部分,位於地表以下400-660千米之間!地球表面不存在這種礦物,但它會被鑽石包裹被帶到地面,因此要研究水的,還得從鑽石內部去尋找!
  • 來自地球內部的秘密
    科學家們在距離地球表面約660公裡處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儲水庫,這個地下海洋藏在一個叫做ringwoodite的藍色巖石中,這個巖石就像一塊海綿吸收氧氣和水分,藏在地表下的水,足以裝滿三個地球上的海洋,科學家史蒂夫·雅克布森認為地表的海洋,最初是由藏在地表裡的水,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流到地球表面的,這與廣泛流傳的「彗星撞擊地球於是將水帶到了地球」的理論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