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光:武漢是疫情發現地不是起源地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武漢是疫情發現地,不是起源地。」11月19日,在Cell Press 細胞出版社與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聯合舉辦的線上學術會議「新冠直擊:認知、防控和預後」上,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認為,現有的證據只能得出如上結論。至於為什麼首先在武漢率先發現了疫情?
-
中疾控流行病學專家曾光:武漢是疫情發現地,不是起源地
「武漢是疫情發現地,不是起源地。」11月19日,在Cell Press 細胞出版社與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聯合舉辦的線上學術會議「新冠直擊:認知、防控和預後」上,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認為,現有的證據只能得出如上結論。
-
曾光:全球新冠感染數或多SARS百倍 中國還沒近尾聲
新冠肺炎成人類面臨的第一個冠狀病毒大流行。新冠肺炎成人類面臨的第一個冠狀病毒大流行,到底意味著什麼?國家疾控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家曾光表示,「新冠肺炎成為『大流行』是事實。」第三次就是新冠肺炎,如今已在全世界二百多個國家傳開,感染人數遠遠超過SARS,最終可能比SARS多一百倍都不止。早在當地時間3月11日,譚德塞就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從特徵上可稱為大流行」。世衛組織將大流行(pandemic)定義為「一種新疾病在全球廣泛傳播」。
-
曾光:局部疫情反彈不必恐慌 春節期間可放心返鄉
如何看待近期我國局部地區疫情出現小幅反彈的情況?明年春節假期人們還能否返鄉過年?針對這些熱點問題,記者昨日在京對話了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他表示,即便春節期間人群流動規模大,但明年春節大家還是可以放心回家過年。「有了這一年的疫情防控經驗,我們有信心防止疫情捲土重來。」但曾光教授同時提醒,返鄉過年也要減少室內聚集、少串門。
-
曾光:從SARS到新冠,我們積累了哪些疫情防控經驗?
11月28日,由新華網主辦,新華網思客、新華網浙江分公司承辦的「2020新華網思客年會」在杭州舉行,本次年會聚焦「中國經濟的下一程:新理念 新徵程 新藍圖」。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出席並發表主旨演講。
-
曾光:中國不是新冠病毒來源國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在周四的在線學術會議上稱,儘管新冠病毒在中國武漢首先被發現,而且據稱全球已有超過5600萬人感染該病毒,但武漢並非病毒起源地。據《南華早報》報導,這位專家稱,「病毒最早是在武漢被發現的,但那裡並不是發源地。」
-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秋冬季疫情不會捲土重來
隨著秋冬季的到來,呼吸道傳染病也進入高發季節,隨著氣溫的降低,新冠肺炎會不會捲土重來?昨天,本報記者專訪了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他表示,局部地區疫情反彈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這只是「火星」,不會出現疫情在全國大面積反彈的情況。並且,對於治癒出院後「返陽」的患者也不必過於擔憂,因為這類患者的傳染性很低。
-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做客「南開公共衛生講堂」
10月20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家組成員、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做客「南開公共衛生講堂」,並以「新冠肺炎防控與公共衛生改革」為題,為南開大學師生解析了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的原因,分享了他對我國公共衛生改革的諸多思考。 南開大學副校長王磊出席報告會並向曾光致送了「南開公共衛生講堂紀念證書」。
-
曾光:局部疫情反彈不必恐慌,春節可放心返鄉但要少聚集少串門
但曾光教授同時提醒,返鄉過年也要減少室內聚集、少串門。局部反彈不必恐慌廣州日報:近期四川、黑龍江等地出現了新增本土病例,這是否意味著我們的疫情防控思路會有所調整?比如是否會將更多精力放在防控本土病例上?曾光:經過過去11個月和病毒做鬥爭,中國已經有了很好的應對經驗,已經積累出一套能夠及時發現疫情,迅速搞清範圍,並在第一時間把疫情控制在最小範圍內的辦法。
-
衛健委高級專家曾光:美國希望新冠肺炎向流感的方向發展
3月7日下午,「走出至暗時刻——首屆新冠肺炎多學科論壇」舉行網絡直播。在直播中,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談到了中美之間防控疫情的差異,並闡述了其對海外及美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看法。
-
曾光解讀疫情反彈:停止春運是因噎廢食
近日,全國多地出現新冠肺炎疫情反彈。以河北為例,截至1月6日,河北5天內共報告確診病例90例、無症狀感染者114例。對此,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在接受鳳凰網財經《封面》專訪時解讀了此輪疫情反彈。
-
曾光:病毒比疫苗跑得快!全球疫情進入第二階段,死亡率或許更高
儘管海外新冠病毒猖獗,曾光仍表示,目前中國的疫情防控情況很可觀。中國以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目前新冠肺炎絕對發病數已排在全球75位以後。中國疫情防控的積極成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早期疫情防控中展現出的「中國體制、中國經驗、中國效率」。「如果不是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到武漢,及時採取封城,如果晚一周封城就是3個武漢,晚兩周封城就是7個武漢,晚三周封城就是18個武漢。所以中國疫情防控的勝利來之不易。」
-
衛健委流行病專家曾光解讀疫情反彈:再停止春運是因噎廢食
出品|鳳凰網財經《封面》採訪嘉賓:曾光(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記者|陳琳 製片人|武辰 宣發統籌|葛瑤文|朱揚新年將至,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已持續蔓延一年之久且仍在肆虐。
-
|天津|新冠肺炎|曾光|...
抗疫貢獻突出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研製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生物晶片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程京等抗疫科學家獲提名。【詳情點擊】(北京日報)新疆喀什現有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清零】11月19日,經國家和自治區醫療救治專家組聯合會診評估,喀什地區最後4例確診病例符合國家衛生健康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出院標準治癒出院,至此,此次疫情所有確診病例治癒出院。
-
全球新冠確診病例超1000萬!曾光:這既是「天災」,又是「人禍」
為什麼新冠病毒引起全球這麼大的疫情?曾光:既有「天災」因素,又有「人禍」因素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原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告訴健康時報記者,新冠病毒之所以能引起全球這麼大的一個疫情,既有「天災」因素,又有「人禍」因素。曾光教授首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作為一個新發傳染病,全世界每個人都是易感者,新冠病毒以一種「星火燎原」之勢蔓延開來。
-
新冠病毒溯源有新發現,武漢是第一個疫區不等於起源地
對於新冠病毒的溯源,全球科學家一直在探索,但到底來自哪裡,依然是個謎。不過隨著對新冠病毒的科學研究進一步深入,一些科學研究結果顯示:武漢雖然是第一個疫情發現地,但不等於是起源地,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表明,早於武漢出現新冠病毒的證據在全球多地被發現。
-
北京境外輸入+2;廣州無症狀感染+1;疾控專家曾光:疫情第二階段或...
;入境時要如實進行健康申報,配合健康檢疫,嚴格執行「14+7」醫學觀察,認真遵守各項防控要求,出現任何身體異常,均要及時報告,按要求就醫,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減少傳染病傳播風險。即日起,北京市住建委將組織開展「全市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現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大檢查」,對發現的重大隱患或管理漏洞,要堅決責令停工整改。針對北京出現的疫情,北京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總隊也迅速部署,組織全市執法力量對人員聚集文化娛樂場所開展執法檢查。王寧之指出,北京將加強對影劇院、網吧、KTV、熱點景區等人員聚集場所全覆蓋檢查。
-
新冠「頻發多發」,防疫大考驗,疫苗怎麼打?曾光全解讀:非常時期用...
來源:時代周報疫情現狀如何解讀?疫苗真的安全嗎?春運能否自由流動?這個冬天我們如何打好防疫戰?時代財經專訪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共同探討——疫情新常態,中國的安全與機遇。
-
多地疫情頻發,新聞發布會上這個詞出現近20次!曾光:如果再進一步...
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等結果,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臨床分型為輕型。已對其同航班及同乘車的密切接觸者39人落實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目前無異常報告。徐和建說,當前境外疫情仍在不斷蔓延,國內多地出現零星病例,北京境外輸入病例近來也連續發生,並引發本土關聯病例兩例的出現,再次警示我們,疫情輸入和傳播風險不斷加大,首都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任何麻痺大意都可能加大疫情傳播的風險,要時刻繃緊疫情防控之弦,嚴格落實四方責任,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不放鬆。
-
曾光:疫情發生時專家組去武漢時,沒見到省市主要負責人
3月24日下午,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做客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健康時報主辦的《人民名醫》直播間,就新冠肺炎疫情趨勢研判接受採訪。1月23日武漢宣布封城,對於封城這一決策,曾光教授表示,封城的決定不是某個人提出的,是專家組共同討論的結果,對於封城,專家組的觀點是一致的,包括鍾南山院士在發布會上的結論,也是代表專家組的意見。曾光教授表示,應對冠狀病毒,國內有三次經驗,一次是2003年的SARS之戰,一次是2009年的甲流,再就是這次的新冠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