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光:武漢是疫情發現地不是起源地

2020-11-20 熱榜內容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武漢是疫情發現地,不是起源地。」11月19日,在Cell Press 細胞出版社與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聯合舉辦的線上學術會議「新冠直擊:認知、防控和預後」上,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認為,現有的證據只能得出如上結論。

至於為什麼首先在武漢率先發現了疫情?曾光解釋,「原因在於2003年以後,中國就建了原因不明肺炎的報告監測系統,警惕與監測能力居於世界前列,我們保持著高度警惕。」其還提到,2005年,其本人參與偵破了一起原因不明的肺炎流行,後來證明是不典型的原發性肺鼠疫暴發流行。「中國有這個報告制度了,所以武漢的醫務工作者首先提出了有不明原因肺炎。」

曾光強調,此前北京、大連、青島的新冠疫情調查均顯示,不排除境外冷鮮食品及其包裝攜帶病毒可隱匿進入中國,「也不排出武漢當時也是國外傳來的。」

實際上,目前新冠病毒的溯源工作仍非常艱巨,但也有部分研究陸續披露一些信息。就在近日,義大利米蘭國家腫瘤研究所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該研究所在去年9月採集的部分居民血液樣本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抗體。這意味著,新冠病毒在義大利的傳播時間遠早於今年2月。

針對新冠病毒在武漢暴發之前就已經在海外傳播的觀點,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11月17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我們已經看到、聽到國際上不斷出現關於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時間、地點等報導。這再次印證了病毒溯源是一個複雜的科學問題,應由科學家在全球範圍開展國際科學研究與合作,促進對病毒動物宿主和傳播途徑的了解,目的是更好預防未來可能出現的風險,保護各國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趙立堅表示,病毒溯源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可能涉及多國多地。我們希望各國都採取積極態度,同世衛組織等加強合作,推進全球溯源工作。他還表示,中方將繼續積極參與病毒溯源和傳播途徑全球科學研究,同國際社會一道,為全球病毒和抗疫合作做出貢獻。

曾光在會議上同時表示,現在任何時候發生在中國的疫情,都能清零。「因為中國有能力清零,清零以後才能安心生產。很多人都是易感者,如果將易感者比作『乾柴』,有一個病例不清零就可能『星火燎原』, 不清零的話復工複課就可能造成疫情復發。」

總體而言,曾光認為,「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是新常態長期任務。

責任編輯:李躍群

校對:劉威

相關焦點

  • 中疾控流行病學專家曾光:武漢是疫情發現地,不是起源地
    「武漢是疫情發現地,不是起源地。」11月19日,在Cell Press 細胞出版社與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聯合舉辦的線上學術會議「新冠直擊:認知、防控和預後」上,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認為,現有的證據只能得出如上結論。
  • 曾光:新冠肺炎疫情中國發現早,不代表我們是起源地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11月7日,在由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投資和技術促進網絡、中新社國是論壇共同主辦的第三屆進博會智慧醫療論壇上,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為新冠肺炎疫情的「溯源問題」作出權威分析和解釋。
  • 曾光:中國不是新冠病毒來源國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在周四的在線學術會議上稱,儘管新冠病毒在中國武漢首先被發現,而且據稱全球已有超過5600萬人感染該病毒,但武漢並非病毒起源地。據《南華早報》報導,這位專家稱,「病毒最早是在武漢被發現的,但那裡並不是發源地。」
  • 曾光:疫情發生時專家組去武漢時,沒見到省市主要負責人
    3月24日下午,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做客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健康時報主辦的《人民名醫》直播間,就新冠肺炎疫情趨勢研判接受採訪。1月23日武漢宣布封城,對於封城這一決策,曾光教授表示,封城的決定不是某個人提出的,是專家組共同討論的結果,對於封城,專家組的觀點是一致的,包括鍾南山院士在發布會上的結論,也是代表專家組的意見。曾光教授表示,應對冠狀病毒,國內有三次經驗,一次是2003年的SARS之戰,一次是2009年的甲流,再就是這次的新冠病毒。
  •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疫情發生時專家組去武漢沒見到...
    3月24日下午,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做客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健康時報主辦的《人民名醫》直播間,就新冠肺炎疫情趨勢研判接受採訪。1月23日武漢宣布封城,對於封城這一決策,曾光教授表示,封城的決定不是某個人提出的,是專家組共同討論的結果,對於封城,專家組的觀點是一致的,包括鍾南山院士在發布會上的結論,也是代表專家組的意見。曾光教授表示,應對冠狀病毒,國內有三次經驗,一次是2003年的SARS之戰,一次是2009年的甲流,再就是這次的新冠病毒。
  • 曾光:武漢的戰役是在敵我界限不清的前提下開始的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發後,曾光作為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頻繁在媒體發聲,成為熱點人物。74歲的他還開通了微博,為公眾釋疑解惑。1月31日,《環球人物》記者就此次疫情採訪了曾光。
  • 中疾控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回應「武漢8人被約談」:他們是可敬的
    29日晚,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與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對話,解答如何打贏這場病毒「殲滅戰」。 胡錫進:如何看待疫情拐點將要出現這一觀點? 曾光:我覺得這個判斷還是有一定道理的,高級別專家組提了兩個建議,一個建議把乙類傳染病列為甲類管理,武漢人不出去,外地人不進來。
  • 衛健委流行病專家曾光解讀疫情反彈:再停止春運是因噎廢食
    在接受鳳凰網財經《封面》欄目採訪時,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同時也是當初武漢封城建議者的曾光教授表示,中國出現的新疫情總體可防可控,各地反應迅速,在此前疫情防控的優勢下,中國需保持定力。而值此歲末年初之際,中西方國家都迎來盛事。
  • 曾光:當時專家組去武漢沒見到省市主要領導,是遺憾
    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2020.03.24 17:11【曾光:當時專家組去武漢沒見到省市主要領導,是遺憾】3月24日下午,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就新冠肺炎疫情趨勢研判接受採訪。
  • 新冠病毒溯源有新發現,武漢是第一個疫區不等於起源地
    不過隨著對新冠病毒的科學研究進一步深入,一些科學研究結果顯示:武漢雖然是第一個疫情發現地,但不等於是起源地,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表明,早於武漢出現新冠病毒的證據在全球多地被發現。「通過我們的研究分析,得出三個結論,武漢是第一疫情暴露地區,但不一定是起源地;國家之間的疫情傳播是由極少數感染者引起的;全球防控,必須每一個地區都能執行嚴格的內部管制。」
  • 曾光:病毒比疫苗跑得快!全球疫情進入第二階段,死亡率或許更高
    2020年12月22日,在全國老齡健康傳播與促進行動項目「積極應對,預防流感」主題宣傳活動上,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介紹,從人類發現新冠病毒到目前為止是人類和病毒鬥爭的第一階段
  •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秋冬季疫情不會捲土重來
    曾光:首先我們得承認一點,疫情現在的確在局部地區出現反彈。像之前新疆,單日新增確診病例破百,這肯定意味著疫情出現反彈了,但只是局部反彈,不會影響防控大局。而且疫情反彈不是第一次反彈了,只是這次反彈規模稍微大一點。你放眼到全世界,很多國家的疫情其實都在反彈,美國甚至現在可以說第一波疫情都還沒有過去,包括印度、巴西,很多國家的感染人數還在大幅上升。
  • 曾光:局部疫情反彈不必恐慌 春節期間可放心返鄉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   春節可放心返鄉   過年少聚集少串門  進入冬季以來,多地發生局部疫情反彈的情況。  曾光:經過過去11個月和病毒做鬥爭,中國已經有了很好的應對經驗,已經積累出一套能夠及時發現疫情,迅速搞清範圍,並在第一時間把疫情控制在最小範圍內的辦法。像在情況不明的背景下開始較大規模的核酸檢測,這都是很好的辦法。我之前有一個比喻,現在大火已經撲滅了,對於各地陸續出現的小火苗、小火星,要早發現、早撲滅,就不會形成大火。
  • 疾控專家曾光:疫情第二階段或持續1~2年甚至更長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19日在人民政協報主辦的一場主題座談會上表示,中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中國現在出現疫情頻發和多發的情況,疫情第二階段可能會持續1~2年甚至更長。
  • 疾控專家曾光:疫情第二階段或持續1~2年甚至更長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19日在人民政協報主辦的一場主題座談會上表示,中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中國現在出現疫情頻發和多發的情況,疫情第二階段可能會持續1~2年甚至更長。
  • 曾光:疫情第二階段或持續1~2年甚至更長,或需要重視公共衛生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19日在人民政協報主辦的一場主題座談會上表示,中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中國現在出現疫情頻發和多發的情況,疫情第二階段可能會持續1~2年甚至更長。
  • 曾光解讀疫情反彈:停止春運是因噎廢食
    近日,全國多地出現新冠肺炎疫情反彈。以河北為例,截至1月6日,河北5天內共報告確診病例90例、無症狀感染者114例。對此,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在接受鳳凰網財經《封面》專訪時解讀了此輪疫情反彈。
  • 多地疫情頻發,新聞發布會上這個詞出現近20次!曾光:如果再進一步...
    來源 | 上觀新聞、北京日報、新民晚報等今天下午北京市對疫情防控情況進行通報除了通報常規信息小觀發現在這場新聞發布會上有一個詞出現了近20次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89場新聞發布會上,徐和建說,當前境外疫情仍在不斷蔓延,國內多地出現零星病例,北京境外輸入病例近來也連續發生,並引發本土關聯病例兩例的出現,再次警示我們,疫情輸入和傳播風險不斷加大,首都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任何麻痺大意都可能加大疫情傳播的風險,要時刻繃緊疫情防控之弦,嚴格落實四方責任,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不放鬆。
  • 衛健委高級專家曾光:返程人口流動將衝擊疫情發展
    新京報訊(記者 倪兆中 楊峰 蔣鵬峰 實習生 關可馨)2月21日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各地人員返城、流動,將對疫情的發展形成巨大的衝擊,他預測湖北省外的確診病例可能再上升。2月21日晚,曾光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預測湖北省外的確診病例還可能再上升。
  • 曾光:從SARS到新冠,我們積累了哪些疫情防控經驗?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出席並發表主旨演講。以下為演講全文:新冠肺炎疫情流行到現在,我們取得了階段性勝利,這個階段性指的是什麼?階段性是指疫苗在全世界普遍接種之前的這段時間。雖然這段時間還沒有完全到來,但是孰優孰劣,誰做的好,誰做的差,大概已成定局了。可以說,這段時間內,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勢迅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