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肩《三體》,網文《我真沒想當救世主啊》奪得中國科幻銀河獎!

2020-12-06 騰訊網

大家好,我是波爾。

近日,閱文杯·第31屆中國科幻銀河獎(以下簡稱銀河獎)公布了「最佳網絡文學獎」作品為起點籤約作家「火中物」的《千年回溯》(又名《我真沒想當救世主啊》)

獲獎理由:作品展現了一幅波瀾壯闊的世界觀,人類一次次悲壯地反抗,直面存亡的終極命題,演繹出了古典式的悲壯和熱血,完美地將科幻的硬核和網文的敘事相結合,呈現出一部難得的網絡科幻佳作。

10月24日,第31屆中國科幻銀河獎頒獎典禮上,作者火中物稱:「很激動,我從小就是科幻迷,沒想到自己有機會獲得銀河獎,感覺這輩子值了!」

《我真沒想當救世主啊》可謂是低開高走的典型了。剛開始成績平平,首訂撲街,隨著劇情的鋪墊,後面直接起飛。號稱62章起飛,92章爆炸!最近作者在收尾,更新難產,成績下降的厲害。

劇情方面,簡單來說就是二十一世紀的主角能夠在夢境進入千年後的地球末日的前一年,經歷滅世後回歸現實,主角在現實世界做出的改變會像蝴蝶效應一般影響千年後人類對滅世危機的抵抗。主角一次次地舉起反抗的大旗,從一名平凡的小人物成長為文明的救星。

《我真沒想當救世主啊》以都市重生開局,寫至十萬字後,才如春雷炸響般揭開了波瀾壯闊的世界觀,直面人類存亡的終極命題。以主角為代表的人類一次次悲壯的反抗,在未來歌劇般的科幻世界觀下,演繹出了古典式的悲壯和熱血感,完美地結合了科幻的硬核和網文的節奏,呈現出一部難得的網絡科幻佳作。

因為開頭都市情節的抄歌劇情讓很多人覺得很毒很俗套,所以這本書前期成績很涼,後來才漸入佳境。不過我看過後,就我個人而言,覺得還可以吧,沒有那麼勸退。

據了解,火中物曾獲2003全國高中生物理競賽國家級二等獎、2013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我以前看過他的《捉妖奶爸》,一本奶爸文,他提到自己是川大畢業的,也是個高材生了,辭了科研工作後專職網文創作。

從小對於物理的喜愛及後來科研工作者的經歷,讓他在創作的過程中,完美地融合了人文、科學、藝術等各方面內容並產生了良好的化學反應,這使得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的不僅是「科幻」,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好故事」。

目前《我真沒想當救世主啊》字數213萬字,臨近收尾,喜歡科幻的小夥伴可以放心入坑了,相信不會讓你失望的!

我是波爾,專注於發掘好書,關注我,波爾將持續為大家帶來更多網文優質資訊!

相關焦點

  • 《死在火星上》榮獲中國科幻最高獎「銀河獎」,我的小紅花在哪裡
    又到年底了,各行各業都在搞年底表彰,網文這一行亦是如此。辛苦一年,成不成,得個獎,總是一件開心的事情。11月13日,2019年「玄幻王者」徵文大賽《一人之力》獲得一等獎,《垂釣之神》《劍聖就該出肉裝》獲得二等獎。
  • 劉慈欣《三體》獲雨果獎 中國科幻小說邁進一步
    本報北京8月23日電(記者陳馨瑤)北京時間23日下午1時許,在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坎會議中心揭曉的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故事獎授予了中國作家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這是亞洲人首次獲得雨果獎,也是中國科幻小說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 「全球票房前十的電影中,有6部是科幻片,大量科幻影視作品都來源於...
    科幻迷們都知道,在中國科幻圈,科幻銀河獎可謂是最高獎。自「銀河獎」創立以來,已經推選出1200多篇優秀中短篇科幻小說,先後有100多位作者登上領獎臺,不僅有劉慈欣、王晉康、何夕、韓松等中國首屈一指的實力派科幻作家,也有江波、夏笳、陳楸帆、張冉、索何夫等一大批年輕的科幻新生代作家。「銀河獎」逐漸成為中國科幻創作的「孵化器」和「發動機」。
  • 中國科幻最高獎「銀河獎」出爐,最佳長篇小說是……
    (觀察者網訊)11月22日晚,「2019銀河之夜」頒獎盛典點燃成都。以「銀河」為名,取「群星會聚」之意的科幻銀河獎,是中國科幻最高獎。銀河獎不僅為中國科幻創作者提供了展示實力的平臺,也逐漸演變成中國科幻IP的孵化器,為科幻作家搭建起出版之外的增值服務平臺,迄今已歷經30屆。本次頒獎典禮共頒出23個獎項,包括最佳微電影、最佳科幻渠道、最佳新人獎、最佳美術獎、最受歡迎外國作家等。
  • 網絡小說《深空之下》獲得第29屆中國科幻銀河獎「最佳網絡文學獎」
    2018年11月23日,閱文杯第29屆中國科幻銀河獎在深圳正式揭曉。其中俞豪逸(筆名最終永恆)的作品《深空之下》奪得了最佳網絡文學獎。   作家俞豪逸(筆名「最終永恆」)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其創作科幻網絡文學的過程中,讀者的反饋非常及時,他必須不斷拿出新點子、新題材,才能持續地吸引讀者。   據俞豪逸介紹,隨著科技、教育水平的不斷發展,科幻文學的閱讀門檻越來越低,科幻土壤正從小眾慢慢走向大眾。
  • 《三體》VS《銀河帝國》:誰才是科幻之王?
    2019年是國產科幻電影井噴的一年,很多人都將今年稱為「中國科幻元年」。劉慈欣幾部作品的影視化更是讓大家回憶起當年他獲雨果獎、單槍匹馬將中國科幻拉到世界高度的高光時刻。
  • 銀河電波 | 閱文杯·第31屆銀河獎,最佳網絡文學提名!
    在今天,無論你接受與否「網絡文學」已經佔據了國內文學市場的半壁江山截至2020年初中國網絡文學用戶規模已達4.55億人(*數據來源:智研諮詢)許多當今大熱的影視作品很多都改編自網絡文學更具表現力的形式傳達著這個時代的價值取向我們必須承認的是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榮辱與共貢獻出了一部又一部經典之作讓文學市場煥發出了新的青春與活力本屆銀河獎共有三部網絡文學作品進入提名
  • 我真沒想重生啊、我真沒想出名啊,對這類小說名,你是什麼感覺?
    起點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流行起了「我」字開頭的書名,尤其是在去年下半年,這類名字的小說更是給人一種泛濫的感覺。不過我個人注意到這類小說,是從巫馬行的《我真沒想出名啊》開始的。不過這本嚴格來說不算「我」字類的小說,因為主角是師兄,「我」字只是個視角。而其他這樣命名的小說裡,這個「我」都是第一主角的。這就帶大家看看到底都是哪些作品。第一本,柳暗花又明的《我真沒想重生啊》。排在月榜第十七位,堪稱一本渣男的自我修養手冊,在起點非常火。
  • 劉慈欣: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三體》那麼火
    「今天我有一種感覺,科幻作家好像比科學家更受歡迎得多啊」,南方科技大學校長陳十一院士與劉慈欣同臺講座時,訝異於科幻作家耀目的「明星光環」:「我走到哪裡,沒有說一上來就照相、籤字的,有點羨慕。」在科幻大會的創意市集上,與大劉一起閒逛的中國科協領導,也被粉絲之浪擠到了人群邊緣。
  • 2016星雲獎蓄勢待發 《銀河之心》《天年》受熱捧
    繼劉慈欣的《三體》和郝景芳的《北京摺疊》先後獲得雨果獎,《美人魚》《蒸發太平洋》等華語科幻題材電影成功上映後,華語科幻產業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發展景象,華語科幻電影市場成為新一片藍海。本著探討如何繁榮中國科幻產業,讓中國科幻走向世界。本屆星雲獎也是邀請到來自全世界在傳播領域、創作領域的權威人士進行學術研討與互動交流,強勢定調未來科幻發展方向。
  • 銀河電波 | 第31屆銀河獎來襲!!提前劇透!!
    從今天起到銀河獎頒獎典禮前我們將特別開設「銀河電波」欄目帶各位感受下本屆銀河獎的風採/ 作者:寶樹 /科幻作家,中國時間題材科幻代表作家之一。多篇小說被譯為英文,發表於F&SF、Clarkesworld等雜誌。第24屆、第26屆「銀河獎」得主。代表作:《三體X:觀想之宙》《時間之墟》《古老的地球之歌》等。
  • 王晉康發布科幻封筆作《宇宙晶卵》,獲銀河獎終身成就獎
    撰文丨董牧孜11月22日晚,中國科幻最高獎銀河獎頒出了本屆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的最高榮譽終身成就獎。著名科幻作家王晉康成為繼鄭文光之後,第二位獲此殊榮的作家。也是二十年來,唯一獲得此榮譽的作家。提到老一輩科幻人,王晉康的名字是繞不過的,他被譽為「科幻的大地」,劉慈欣評價王晉康是「中國科幻的開拓者」。著名科幻作家王晉康1993年,王晉康以作品《亞當回歸》出道,並憑此作拿到自己的第一座銀河獎,開啟了自己的科幻時代。近年來,劉慈欣的小說《三體》暢銷、改編電影《流浪地球》上映曾讓中國科幻小說成為現象級話題,造就了中國科幻蓬勃發展的印象。
  • 劉慈欣: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三體》那麼火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今天,同樣是在某種時代氛圍驅動下,科幻小說家也成了眾人矚目的焦點。「今天我有一種感覺,科幻作家好像比科學家更受歡迎得多啊」,南方科技大學校長陳十一院士與劉慈欣同臺講座時,訝異於科幻作家耀目的「明星光環」:「我走到哪裡,沒有說一上來就照相、籤字的,有點羨慕。」在科幻大會的創意市集上,與大劉一起閒逛的中國科協領導,也被粉絲之浪擠到了人群邊緣。
  • 中國科幻界走向世界的領頭人,科幻小說《三體》的作者——劉慈欣
    就在2006年,科幻作家劉慈欣在他業餘時間所創作的長篇科幻小說《三體》,開始在《科幻世界》雜誌上面連載,並且很快的就受到各方科幻迷的熱烈追捧。於是劉慈欣趁熱打鐵在2008年和2010年又相繼的出版了《三體》系列的第二部和第三部《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
  • 中國科幻《三體》首曝先導海報
    時光網訊 6月7日,獲得「星雲獎」提名的《三體》作者劉慈欣,在美國芝加哥參加「星雲獎」頒獎典禮,《三體》英文版雖然沒能最終獲獎,卻已經創造了亞洲科幻文學同時入圍世界兩大幻想文學獎可以說片方此次有意藉助海報證明三體電影版不會拍成偶像電影,以硬科幻感大片風正面回應了粉絲們的擔憂。       此外,《三體》小說提名星雲獎,星雲獎堪稱世界科幻文學界的「奧斯卡」,是美國科幻和奇幻作家協會所設立的獎項。幾乎所有的科幻作者都以獲得星雲獎為榮,此前獲獎作品絕大部分被科幻基礎雄厚的美國包攬,亞洲作品鮮有出現。
  • 科幻電影一定要「燒腦」嗎?《三體》何時搬上大銀幕?聽聽大咖們...
    9月26日,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系列活動——中國科幻電影創作高峰論壇在鄭州召開,編劇、作家、行業研究者展開對話,共同探討中國科幻電影發展的未來。
  • 技術驚悚派科幻作家的《三體》番外
    在《科幻世界》、《科幻立方》、《科幻畫報》、蝌蚪五線譜等雜誌及網絡平臺上發表過作品,曾獲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晨星科幻文學獎、未來全連結超短篇科幻大賽、三體宇宙徵文大賽、中國工業文學大賽及光年獎等獎項,並出版有長篇科幻小說《人機戰爭》三部曲。
  • 楊振寧談《三體》:我曾買來看過,但沒堅持看完,原因有2個
    《三體》是劉慈欣科幻系列,第一部於2008年首次出版。後來,這本書很快在中國的科幻界流行起來,書中描述的許多概念開始成為大眾津津樂道的談資,而劉慈欣的作品更是蟬聯了1999年—2006年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其中尤以《三體》為最,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
  • 劉慈欣的《三體》在科幻世界處於什麼地位?有怎樣的影響力?
    劉慈欣《三體》的意義在於,作為亞洲第一個獲得雨果獎的科幻作品,不僅獲得了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的青睞,而且憑藉宏大的格局,深邃的思想,對當下的科幻小說完全進行了一次降維打擊。就像其中描繪的執劍人羅輯一樣,以一部作品挑起了東方科幻的半壁江山。完全稱得上與阿瑟·克拉克、艾薩克·阿西莫夫、羅伯特·海因萊因等大師經典作品齊名的偉大作品。
  • 銀河獎長篇小說獎空缺 科幻電影何時再出爆款?
    中新網客戶端10月29日電(記者 上官雲)早前,一部《流浪地球》,仿佛點燃了人們對科幻電影的熱情。與之關係密切的科幻文學,也頻頻被推到臺前。日前,第31屆中國科幻銀河獎頒發,但其重磅大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卻缺席了。這再次引起了人們對科幻題材作品的關注:當IP的熱潮掀起,什麼樣的故事才耐看?何時才能再出現類似《流浪地球》的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