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戰爭是非常殘酷的,我們可以想到一戰、二戰,以及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大大小小的衝突爭端,但是一般而言提起戰爭它就是人類的專屬,而被記錄下的貢貝黑猩猩「戰爭」讓我們看到了黑猩猩不為人知的一面。
動物之間的爭鬥其實很常見,可能是為了爭奪食物、爭奪配偶再或者就是爭奪「王位」,例如非洲獅作為群居的貓科動物,每個獅群中必須要有一個獅王作為領袖,而這個獅王通常都是由強壯的雄獅擔任。
因此說統領一個獅群,就經常要面對流浪雄獅的挑釁,爭鬥無可避免,但一般而言雌獅都不會參戰,很多時候還會在一旁觀看,這樣的爭鬥算不上戰爭,只是種群內部的繁殖策略。除此之外還有在食物鏈中上下級的天敵關係或者說是同級別的競爭關係,這些都是為了生存的獵食關係,同樣算不上戰爭。
但是科學家曾經記載下貢貝黑猩猩的爭鬥,讓我們看到了黑猩猩不為人知的一面,這場爭鬥蓄謀已久並且有計劃、講策略,是人類首次了解到動物之間也會發生「戰爭」。
黑猩猩在生物學分類上是和人類親緣關係最近的物種,在大約600萬年前才和人類的祖先分道揚鑣,走上了各自的進化之路。黑猩猩是人科-黑猩猩屬下的成員,共包含4個亞種。黑猩猩是高度社會化的動物,群居生活,在一個黑猩猩群中有10隻左右的成員,由一隻雄性黑猩猩來統領。
黑猩猩是雜食性動物,主要食物是瓜果、樹葉、種子以及根莖等,同時它們也吃其它靈長類例如小猴子以及小狒狒等,而像螞蟻等昆蟲也是黑猩猩的最愛。
人們最初對於人類這個「近親」認識的很片面,在大部分人眼裡它們都是聰明溫順的,但實際上的黑猩猩卻非常殘忍,它們會分食小疣猴,像吃雞架那麼誇張。
這還不止,徹底讓人們改變黑猩猩固有觀念的是一場「戰爭」,它發生在兩個黑猩猩群之間,這場戰爭的直接見證者就是珍妮.古道爾,這是一位把畢生獻給科學研究的動物學家,在世界範圍內享譽盛名。
《國家地理》珍妮.古道爾和小黑猩猩的接觸
貢貝猩猩戰爭發生在1974年-1978年,共持續了4年之久,貢貝河國家公園(Gombe Stream National Park)位於坦尚尼亞境內,地處熱帶雨量豐沛,該保護公園地形狹長,經常可以看到黑猩猩在河谷兩邊悠閒地休息著,珍妮.古道爾就是在這裡開始她的黑猩猩研究之路。
在貢貝河國家公園,有一個黑猩猩族群非常著名,被稱為卡薩克拉族群。這是一個團結的大家庭,由一隻名為「利基」的雄性黑猩猩統領,整個族群非常團結緊密,「老族長利基」比較年老,但是威望卻很高,沒有其它雄性黑猩猩敢於來挑釁。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來到1970年,卡薩克拉族群迎來了變故,「老族長利基」死亡,整個族群開始由更年輕的「漢弗萊」統領,但是奈何太年輕威望不足,族群裡出現了反對的聲音,隔閡開始出現。尤其是一對雄性黑猩猩查理兄弟,對新任首領非常不滿意,最後這兩隻黑猩猩從族群分離出去,並且帶走了幾隻成年黑猩猩,它們一起來到了卡薩克拉族群領地南部生活。
至此曾經輝煌的卡薩克拉族群在「老族長」死後開始分裂正式形成了北部的新卡薩克拉族群以及南部地區的卡馬哈族群。
可以看一下新形成的兩個黑猩猩群的成員配比:
新卡薩克拉族群共有20頭成年黑猩猩以及若干幼年黑猩猩,其中雄性8頭雌性12頭
卡馬哈族群10頭成年黑猩猩以及若干幼年黑猩猩,其中雄性7頭雌性3頭
從成員配備上來看,跟隨查理兄弟外出的成員還是佔少數,留在老的族群內成員較多。
曾經的一大片領地,因為查理兄弟的出走,導致被分割成南北兩部分,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兩個新族群紛爭不斷,但並沒有特別大的爭鬥,都是小打小鬧。而真正的戰爭開始於1974年,老族長死後的第四年裡。
1974年1月7日新卡薩克拉族群的6頭雄性黑猩猩密謀伏擊了卡馬哈族群的雄性黑猩猩「戈迪」,這個舉動徹底地點燃了兩個新族群之間的戰爭。
其實從兩個黑猩猩族群的成員數量來看,戰爭的結局一開始就是註定的,後來分裂出去的卡馬哈族群剩餘的6頭雄性黑猩猩也全部都被殺死,甚至有1頭雌性成年黑猩猩也參與了戰爭被殺死。後來珍妮·古道爾去尋找卡馬哈族群的黑猩猩已經完全找不見了,她認為剩下的兩頭雌性黑猩猩以及一些未成年的雌性黑猩猩都被搶奪走了。在這場戰爭中新卡薩克拉族群只犧牲了1頭成年雄性黑猩猩。
根據珍妮·古道爾的記載,新卡薩克拉族群的黑猩猩後來已經可以自由出入曾經卡馬哈族的領地,一個分裂出去的族群徹底的消失了。
整個爭鬥陸陸續續的持續了將近4年的時間,可以看到這是一次有預謀的戰爭,雙方都不是熱血上頭打一次架就結束,而是不死不休的。無法想像在幾年前,它們都還是用一個族群的「兄弟姐妹」,四年不到的時間就徹底割捨了紐帶。
黑猩猩並沒有那麼溫順,其實它們非常的兇殘同時也非常的有智慧。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