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 黑猩猩的陰暗面:欺騙、戰爭、不能容忍小群體

2020-12-04 澎湃新聞
近日,中國國家動物博物館副館長孫忻做客北大博雅講壇成都方所書店,圍繞首屆「中國自然好書獎」年度國際作品獎的獲獎圖書——珍·古道爾的《大地的窗口》,講述了古道爾一生從事黑猩猩研究和保護的傳奇經歷,也為我們揭示了地球上與人類血緣關係最近的物種的奧秘。以下講座內容摘編自主辦方提供的現場錄音稿,經孫忻本人審定並授權發布。

珍·古道爾是一個傳奇,她曾三次登上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的封面,也曾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20世紀最偉大的野生動物研究學者。她的一生非常坎坷,到現在一路走來已經過了84年。在這漫長的歲月裡,她做了兩件非常重要的事:一件是她年輕時所從事的黑猩猩研究,另一件則是她後來一直踐行的環境教育工作。之所以會有如此巨大的轉變,這與她的親身經歷是密不可分的。

中國國家動物博物館孫忻副館長在講座現場

珍·古道爾的「猩」路歷程

珍·古道爾1934年出生在倫敦,她從小就非常喜愛野生動物。高中畢業後她沒有去讀大學,而是工作了幾個月攢了一筆路費去非洲。到非洲之後,她遇到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古人類學家路易斯·利基,利基在創立並推動人類進化論在非洲的發展方面擁有極高成就。因為利基所關注的是古人類和古猿的研究,所以他非常渴望了解大型類人猿的生存現狀以及它們的成長過程和行為特點。他先後找到了珍·古道爾、戴安·福茜和貝魯特·加爾迪卡斯,這三位女學生對大型類人猿的研究成就也為路易斯·利基帶來了更高的聲譽。1960年,利基為古道爾籌集了一筆經費,支持她在坦尚尼亞岡貝河區域從事研究。

青年時代的珍·古道爾

古道爾沒有本科學歷背景,當時很多人並不看好她。剛開始的時候,古道爾在媽媽的陪伴下去往那裡工作。半年的時間,古道爾便有了兩個非常重要的發現:黑猩猩會通過製造工具來捕食和取水。

黑猩猩利用製造的工具捕食白蟻

黑猩猩很喜歡吃白蟻,當它找到白蟻洞的時候,它會找一根樹枝,把上面的樹葉全部去掉,然後選擇中間粗細比較合適的一段掐頭去尾,再插到白蟻洞裡,白蟻會咬住入侵物,當把樹枝取出來時就會有一串白蟻在上邊掛著,黑猩猩就可以盡情享用了。

黑猩猩利用製造的工具喝水

黑猩猩的生活環境是熱帶雨林,它們大多時候都生活在樹上,當它們口渴的時候,便會去尋找匯集在雨林的樹洞裡或者樹杈分杈處的雨水。但是有時候洞口比較深,黑猩猩就會咀嚼樹葉,嚼爛後揉成一團,然後放到洞口吸水,最後再把吸滿水的樹葉團放在嘴裡把水吸掉,這是古道爾的發現。2017年,另外一個科學家團隊發現西非的黑猩猩會利用樹枝在樹洞上蘸水喝:將樹枝的一端用牙齒咬成很多毛刺,形成類似海綿的結構,然後蘸著喝水。黑猩猩製造工具的過程雖然簡單,但意義卻非同尋常:因為這改寫了之前很長一段時間恩格斯用以區分人類和動物的根本標準:是否可以製造工具。

集體捕獲獵物的雄性黑猩猩

正是這兩個發現讓古道爾獲得了後續的經費支持,後來她還有一個重要發現:黑猩猩會吃肉,而且會集體捕獵。一般而言,靈長類動物會以動物性食物作為其主要食物來源,但僅限於昆蟲、昆蟲的幼蟲、鳥蛋這一類比較容易獲得的低等食物。但是黑猩猩不一樣,它們會捕捉大型哺乳動物的幼崽,比如野豬、羚羊的幼崽。而且黑猩猩還會集體捕獵,由雄性黑猩猩集體行動:比如要捕捉一隻小猴子,有的黑猩猩負責把幼崽從母猴身上搶過來,其它的黑猩猩則會將公猴或者其它產生阻礙的動物驅散開。黑猩猩群體的社會等級地位非常嚴格,但在捕獵後獵物分配時有一個例外:假如一隻社會等級比較低的雄性黑猩猩抓了一個獵物,那麼這個獵物的分配權就是由這隻黑猩猩來完成,而不是由黑猩猩王來完成。

「造訪」古道爾營地的黑猩猩

古道爾在野外的工作非常艱苦,白天在熱帶雨林裡追蹤十多個小時,晚上回到營地在煤油燈下做記錄。因為非洲狩獵情況非常嚴重,所以剛開始接觸野生動物時非常困難,它們見到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逃跑躲避。過了近半年的時間,古道爾才開始獲得一些黑猩猩的認可,當時一個標誌性的事件是有一隻黑猩猩造訪了她的營地。後來又經過了近一年的時間,古道爾才終於「習慣化」了這一群黑猩猩。「習慣化」這是動物學中的專有名詞,意思是在不影響野生動物正常活動和生活的狀態下允許人的存在,是科學家能夠真正開始深入研究的基礎。1965年古道爾第一次登上《國家地理》雜誌的封面,在全世界引起了轟動,因為在她之前,沒有一個科學家長期做過黑猩猩的野外研究。

珍·古道爾研究會的「根與芽項目」

正是因為古道爾的開創性工作,才讓當地政府開始重視黑猩猩生活環境的保護。1968年岡貝河國家公園成立,面積只有35平方公裡,這是因為周邊已經不適合黑猩猩生存了。當古道爾1986年前往歐洲從空中俯瞰公園時,公園四周黃沙漫漫,所有的樹木都被掙扎在貧困線上的人們砍光了,這促使古道爾下決心轉變她的人生所追求的目標。在她看來,保護這一群黑猩猩固然重要,但也無法與保護整個地球環境的意義相比。於是她成立了珍·古道爾研究會,並在此後的時間裡,投入所有的精力在全世界推廣環境教育。

黑猩猩的陰暗面和「王朝更迭」

黑猩猩是一種社群動物,它的群體是多雄多雌的,主雄叫阿爾法雄,也就是通俗意義上的黑猩猩王。黑猩猩的首領權力交替對於整個群體是非常重要的。當古道爾1960年到岡貝河國家公園的時候,當時的黑猩猩王叫戈利亞,它和灰鬍子大衛是親兄弟,後者是第一隻接受古道爾的黑猩猩。1964年的時候,戈利亞被另外一隻叫邁克的黑猩猩取代。邁克能取得領袖地位是因為它有一個重要工具——古道爾營地的煤油桶。邁克通過翻滾煤油桶發出巨大的噪音來展示自己的力量,從而爭得了王位。邁克在位6年,後來被漢佛萊取代,可惜後者僅一年的時間就丟掉了王位。漢佛萊在1980年疑似被南部卡蘭德家族殺死。古道爾研究的黑猩猩家族一共有三個群體,在它們的領地交界地帶會有一些暴力衝突,而且嚴重的時候會造成死亡,漢佛萊就死於群體爭鬥。

取代漢佛萊王位的黑猩猩名叫菲甘,從1971年到1980年連續在位9年,這在黑猩猩的歷史上十分罕見。菲甘最後被戈布林打敗,在《大地的窗口》這本書中就寫到了戈布林:它從小非常崇拜菲甘,崇拜到菲甘所有的行為它都會學,甚至於包括走過哪一片地、摸了哪一株草。它跟菲甘也保持了非常好的關係,原本它在所有雄性中排第六,後來在菲甘的幫助下打敗了其它雄性,最終挑戰菲甘並獲得成功。

黑猩猩家族的「火併」史

《大地的窗口》這本書中還介紹了許多重要事件,特別是從1974年到1977年這四年間所發生的事。首先是四年戰爭,古道爾研究的黑猩猩家族叫卡薩克拉族群,1972年這個族群就有一些跡象,從族群中分離出了卡哈馬族群,分別由兩隻等級地位比較高的雄性率領,一隻叫修,另一隻叫查理,這類似於我們人類社會由原來的一個國家分裂成兩個國家,然後分裂出去的部分又成立了兩個小國。原來的黑猩猩群體不能容忍分出去的小群體存在,所以在四年時間裡將分裂出去的七隻雄性和一隻雌性全部殺害,另外兩隻雌性下落不明,這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完整記錄黑猩猩群體爭鬥的事件。當古道爾得知這個結果的時候非常難以置信,因為一直以來她都認為黑猩猩要比人類更善良,但事實卻是黑猩猩也有陰暗的一面,它們的暴力屬性跟人類是非常相似的。

在這四年當中,古道爾還記錄了一對行為十分怪異的黑猩猩母女:它們會去搶奪同族群其他母性生下來的小寶寶,並在搶過來之後作為食物吃掉。四年的時間裡一共有八隻同族小猩猩慘遭殺害,直到1971年這對母女同時懷孕才終於停止了殺戮。這對母女的行為給古道爾造成了很大的打擊,因為黑猩猩每四年才生一個孩子,在這四年當中幾乎是整個族群的所有小猩猩都被它們吃掉了,只有芙洛的小猩猩被保留下來,因為它的社會等級很高。

第一個接受古道爾的黑猩猩家庭——芙洛一家

因為黑猩猩群體是混交制,儘管黑猩猩王的交配次數最多,但是也不能阻止雌性黑猩猩發情的時候不跟其它雄性交配,所以研究黑猩猩除了父系從黑猩猩王入手,母系主要就是從雌性黑猩猩入手,上文中提到的F家族,就是由母親的名字得來的,她所有的後代名字都是以「F」開頭。芙洛(Flo)是F家族的家長,她在雌性黑猩猩裡社會地位非常高。芙洛一生共有五個孩子:四個兒子,一個女兒。菲本(Faben)是大兒子,菲甘(Figan)是二兒子,也就是上文中提到的在位時間最長的黑猩猩王,菲菲(Fifi)是女兒,還有兩個沒有活到成年。菲本原本是有機會獲得黑猩猩王的機會,但不幸的是得了小兒麻痺落下殘疾,社會地位降低了很多。但是在後來弟弟菲甘奪取王位的過程中,哥哥菲本提供了許多支持,讓菲甘獲得了王位。佛林特(Flint)是在1964年出生的,當時芙洛的年齡已經很大了,算是高齡產婦。在佛林特之後芙洛又生了一個孩子,只不過半歲就夭折了,所以芙洛對佛林特更加驕縱,這直接導致了後來的悲劇:當芙洛去世的時候,這隻8歲的小猩猩還不能獨立生活,換作是別的小猩猩,即便是失去母親,6歲以後就能夠比較好地生活,而佛林特卻沒能度過這一關。芙洛在1972年去世,當時英國《泰晤士報》還刊登了訃告。

珍·古道爾和佛林特(Flint)著名的合照

菲菲也是一個著名的母親,芙洛去世之後,菲菲成為這個家族裡雌性黑猩猩中地位最高者。她活了46歲,一生共有9個孩子,大兒子和二兒子都成為一代黑猩猩王,大女兒菲尼(Fanni)是這個族群裡現在非常重要的首領。2004年8月菲菲和它最小的孩子同時失蹤,整個團隊找了很長的時間,後來推測它們應是同時去世了,因為菲菲次小的孩子佛利爾特(Flirt,1998年出生)一直在獨自生活,這與其它6歲前跟著母猩猩一起生活的小猩猩相比是極不正常的,人們懷疑菲菲是被北部的黑猩猩家族殺害了。菲菲的離世對古道爾的打擊很大,因為她剛到剛果的時候菲菲才2歲,菲菲在世時古道爾曾說過:「早年的那些人、那些事,只有我和菲菲記得。」

黑猩猩歷史上的「暴君」弗羅多(1997-2002年在位)

菲菲的大兒子叫弗洛伊德(Freud),它23歲的時候跟它的舅舅一樣成為黑猩猩王,它在位四年,打敗它的是它的弟弟弗羅多(Frodo)。弗羅多是黑猩猩歷史上個頭最大的一隻,也是最暴力的一隻。珍·古道爾研究會一位工作人員的1歲多的孩子就慘遭弗羅多殺害,這也是岡貝河保護區裡唯一一一個黑猩猩殺掉人類孩子的實例。因為黑猩猩看到其它動物幼崽的第一反應就是食物,所以古道爾年輕的時候雖然帶著小寶寶在身邊,但是她專門建了一個鐵籠子,當黑猩猩發威的時候就把小寶寶放在鐵籠子裡。F家族產生了很多黑猩猩王,後來弗羅多的弟弟菲迪南(Ferdinan)也成為了黑猩猩王,再後來菲菲大女兒菲尼的兒子菲志(Fudge)在2016年10月打敗了它的舅舅,取得了王位,成為岡貝河國家公園最新一代的黑猩猩王。

「猩球崛起」or「猩猩滅絕」?

近年來有一部十分火爆的科幻電影叫《猩球崛起》,到現在為止已經拍了三部,影片中的紐約血液中心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大地的窗口》這本書的後記中也談到了這裡。許多年以前,紐約血液中心養了很多黑猩猩作為實驗工具,後來因為美國政府禁止將黑猩猩作為實驗動物,就把它們放到了西非的一個島嶼上,讓它們自由生活。曾經有一段時間伊波拉病毒泛濫,就再也沒有人敢去投餵黑猩猩,那裡的黑猩猩就變成了半野性的群體,而且對人類非常憎恨。如果有人靠近,它們會投擲物品驅趕人類,所以真實版的「猩球崛起」在島上再現了。

《猩球崛起》電影海報

黑猩猩的智商跟人類相似,他們的很多行為,包括欺騙、戰爭,甚至於類似宗教的行為都已經被發現了。最新的研究結果顯示,黑猩猩的DNA有99%以上是跟人類相同的。在非洲剛果河以南的地方,由於地理隔離形成了黑猩猩的一個近親叫「倭黑猩猩」,倭黑猩猩於1929年被人類發現,它是唯一一種可以面對面進行交配行為的物種,也是一種性行為和生殖行為無關的物種。倭黑猩猩與黑猩猩的行為有許多不同,如果能夠理解這兩種黑猩猩現在的生活,可能對判斷人類的早期行為會有一些顛覆性的認知。

倭黑猩猩是除人類之外唯一可以「面對面」交配的物種

但是與電影「猩球崛起」截然相反的是現實中像黑猩猩一樣的大型類人猿瀕臨滅絕的命運。在上文中談到的利基的學生戴安·福茜研究大猩猩18年,後來不幸被當地的偷獵分子殘忍殺害。她的離世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對山地大猩猩的關注和保護,並促使盧安達政府出臺了一系列保護政策。利基的另一位學生貝魯特·加爾迪卡斯主要在東南亞的婆羅洲研究猩猩,當地人把成片的雨林砍掉種油棕,使得猩猩的棲息地急劇減少,再加上偷獵也很嚴重,產生了大量無家可歸的猩猩孤兒,她的工作就是為這些孤兒提供養育中心。上文中也曾談到古道爾在後期將工作重點轉向了環境教育,並將其作為終身的信仰。

珍·古道爾《大地的窗口》

2016年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年會上公布了最新版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根據該名錄的評估結果顯示,全球僅存的七種大型類人猿中,東部大猩猩、西部大猩猩、婆羅洲猩猩、蘇門答臘猩猩、打巴奴裡猩猩都已被列入CR(極度瀕危)級,黑猩猩、倭黑猩猩雖然被降為EN(瀕危)級,但大型類人猿距離滅絕依然僅僅是一步之遙,保護這類瀕危物種已迫在眉睫。正如古道爾的那句話:「唯有了解,我們才會關心。唯有關心,我們才會行動。唯有行動,生命才會有希望。」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一場蓄謀已久的「戰爭」,讓科學家認識到黑猩猩不為人知的一面
    戰爭是非常殘酷的,我們可以想到一戰、二戰,以及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大大小小的衝突爭端,但是一般而言提起戰爭它就是人類的專屬,而被記錄下的貢貝黑猩猩「戰爭」讓我們看到了黑猩猩不為人知的一面。黑猩猩是高度社會化的動物,群居生活,在一個黑猩猩群中有10隻左右的成員,由一隻雄性黑猩猩來統領。黑猩猩是雜食性動物,主要食物是瓜果、樹葉、種子以及根莖等,同時它們也吃其它靈長類例如小猴子以及小狒狒等,而像螞蟻等昆蟲也是黑猩猩的最愛。
  • 人類和黑猩猩都是群居動物,為什麼群體規模相差那麼大?
    雖然黑猩猩和人類共享著98.5%的基因,但是百萬年所帶來的,不單單是基因上不足2%的區別,它所造成的還有外形上的變化、智力上的差異,以及時常會被忽略的生活方式上的千差萬別。人類是社會動物,過著群體生活,黑猩猩也是。
  • 尊重你的隱私,不能容忍你還隱身
    因為愛你,我願意尊重你的隱私,可是你能否告知你的去向,別像人間蒸發似的消失不見,我可以尊重你的隱私,但我不能夠容忍你還會隱身。因為愛你,我不想因為一點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與你斤斤計較,因此我一再的忍讓,可是你不能像糊弄鬼一樣的欺騙我,你以為我真的相信你的鬼話嗎?
  • 一隻堅信自己是人類的黑猩猩,被放回猩猩群體後,它變成這樣
    文/行走天涯一隻堅信自己是人類的黑猩猩,被放回猩猩群體後,它變成這樣達爾文曾經寫出過一本生物進化論,這本書中揭露了地球上很多自然生物的進化過程。科學家們為了找到猿猴,黑猩猩和人類之間的聯繫。就開始不間斷的監視起了黑猩猩,最終發現黑猩猩不論是外在形態,又或者是智商,甚至是體內的DNA,都和人類很相似。那麼如果一隻黑猩猩從出生的時候,就和人類生活在一起的話,學習著人類的言談行為舉止,會不會就會朝著人類前進呢?
  • 貢貝黑猩猩戰爭,同類蠶食,揭露黑猩猩不為人知的一面
    貢貝黑猩猩戰爭其實就是在非洲東部坦尚尼亞貢貝河國家公園內,兩支不同黑猩猩族群持續了4年時間的戰爭。也被人們稱之為貢貝黑猩猩戰爭或者貢貝黑猩猩南北分裂。,這次戰爭中黑猩猩間相互搏殺的異常慘烈,有一個黑猩猩族群被完全滅族。
  • 國際最新研究:多變環境中黑猩猩群體行為多樣性更高
    坦尚尼亞伊薩谷(Issa Valley)中一個黑猩猩媽媽帶著幼兒(版權歸屬C. Fryns from GMERC)。自然科研 供圖坦尚尼亞伊薩谷(Issa Valley)中一個黑猩猩媽媽帶著幼兒(版權歸屬C.
  • 戰爭是人類特有的嗎?持續4年的貢貝黑猩猩戰爭,比人類更殘酷
    當他讓另一個不良黑猩猩當助手後,就受到了團隊的排斥。直到有一天,他被趕出去,群體中的雄性和雌性都對他進行了猛烈的攻擊,向他扔石頭,用棍子打他,在他脈搏停止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還會在他的身上跳來跳去。黑猩猩不像人類那樣理解「死亡」,因此在它死後,其他成員會繼續毆打這具已經死亡的屍體,甚至有的會開始蠶食他的身體。
  • 人工智慧成功從野生黑猩猩群體視頻中識別出個體面部特徵
    人工智慧成功從野生黑猩猩群體視頻中識別出個體面部特徵 日本京都大學一個研究小組最近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成功從野生黑猩猩群體的視頻中識別出個體面部特徵。
  • 同居生活的真相:黑猩猩是為生存才組成小團體?
    ,每個群體包括60隻或更多的黑猩猩。在這個群體中,黑猩猩會以大約6個成員為單位組成更小的團體進行覓食或社交。團體中的成員相互熟悉,每個團體的成員也經常發生改變。不同團體的黑猩猩相遇時會用友好的姿勢互相問候,並且看起來它們聚在一起非常興奮。不同團體之間通過發出喘息或鳴叫聲保持聯繫。當不同的團體聚在起時,它們也許會重新組合成新的團體。雌性為了尋找雄性更換團體,雄性也許是為了結合捕獵同伴而更換團體。
  • 人從黑猩猩進化而來,幾百萬年過去了,現在黑猩猩為什麼不能成人
    生物科技的迅速發展,目前人類能夠準確辨別與自己親緣關係最近的物種,根據考古學與基因學追溯分析,與人類親緣關係最近的物種,當屬黑猩猩了,當你在動物園看著他們的時候,會不會想,幾百萬年前,一不留神我就差點成了你呢?可以說,人類由黑猩猩進化而來,數萬年前,部分黑猩猩學會了使用工具,並開始直立行走,然後火的發現,讓人類祖先真正踏入文明進化的旅程。
  • 家暴、自相殘殺等特有的壞行為,黑猩猩同樣有,有時更殘忍
    當他讓另一個不良黑猩猩當助手後,就受到了團隊的排斥。直到有一天,他被趕出去,群體中的雄性和雌性都對他進行了猛烈的攻擊,向他扔石頭,用棍子打他,在他脈搏停止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還會在他的身上跳來跳去。黑猩猩不像人類那樣理解「死亡」,因此在它死後,其他成員會繼續毆打這具已經死亡的屍體,甚至有的會開始蠶食他的身體。
  • bonobo倭黑猩猩是什麼?為什麼會隨時隨地性濫交?
    而網友也通過搜索,發現該單詞的翻譯為「倭黑猩猩」。網友通 倭黑猩猩(學名:Pan paniscus)是黑猩猩屬的兩種動物之一,和黑猩猩外表相似,但比起黑猩猩,它們較能直立,很多證據表明,倭黑猩猩的體型和黑猩猩沒有多少差異,只是身形較為修長苗條,唯一較黑猩猩小的是腦容量。棲息於熱帶雨林,集群生活,每群2~20餘只,由1隻成年雌性率領 。
  • 黑猩猩與人類的基因相似度高達98.5%,為什麼卻不屬於人類?
    黑猩猩和原始人類一樣喜歡群居生活,一個群體一般由一隻雄性猩猩來統領族群,群體的大小不一,一個群體的數量有的為3-5隻,有的群體數量多的可達30-50隻。黑猩猩易於生存,可以吃的食物種類很多,像水果,花,種子,樹皮,樹莖,昆蟲等都是它們的囊中之物。
  • 黑猩猩與人類的基因相似度高達98.5%,為什麼卻不屬於人類?
    黑猩猩和原始人類一樣喜歡群居生活,一個群體一般由一隻雄性猩猩來統領族群,群體的大小不一,一個群體的數量有的為3-5隻,有的群體數量多的可達30-50隻。黑猩猩易於生存,可以吃的食物種類很多,像水果,花,種子,樹皮,樹莖,昆蟲等都是它們的囊中之物。有時為了自身的利益,黑猩猩之間竟然也會挑起戰爭,甚至有的吃自己的近親:小狒狒,小羚羊等弱小動物。
  • 門徒會」褻瀆耶穌基督 基督教不能容忍
    原標題:曹聖潔牧師:「門徒會」褻瀆耶穌基督 基督教不能容忍   全國政協原常委、中國基督教協會原會長曹聖潔牧師在接受媒體專訪時,對邪教「門徒會」打著基督教旗號欺騙民眾發表看法。
  • 黑猩猩的政治
    在我們的認知裡,人和動物是有本質的區別的,雖然生物學家和遺傳學家提供的證據證實我們和猿、黑猩猩有著很近的物種聯繫,但哲學家們依然給出了諸如:人可以製造和使用工具,而猿類不會;人類有藝術才能,而猿類沒有;人類有語言,而猿類沒有;人類擁有政治,而猿類沒有。承認這些全是全非的判斷,仿佛鞏固了我們人類是獨一無二、凌駕於所有物種之上的超級物種這一論斷。
  • 為什麼有些科學家說人是「第三種黑猩猩」,這種說法有什麼依據?
    一般來說,分離「雜交」雙鏈DNA所需的溫度越高,兩種DNA之間的結合程度越好,也就是說,它們之間的差異越小。研究人員使用同樣的DNA熔融方法發現,人類和黑猩猩之間的遺傳差異為1.6%,是其他兩種黑猩猩(黑猩猩和倭黑猩猩)0.7%差異的兩倍多,但這是人類和其他動物之間最小的遺傳差異。98.4%的相同基因決定了人類是除黑猩猩和倭黑猩猩之外的第三類黑猩猩,這種相似性甚至滲透到血液中。例如,就像兩顆豌豆一樣,血紅蛋白是人體紅細胞中的氧分子。
  • 喜歡行房事的倭黑猩猩,真的從早啪到晚嗎
    讀者您好,歡迎訂閱健康俏佳人平臺公眾號,喜歡本號的朋友可以添加小編微信keke99200或長按下方微信二維碼添加,  每天朋友圈乾貨,內幕爆料 倭黑猩猩曾被稱 " 俾格米黑猩猩 ",謠傳倭黑猩猩身形矮小,樂善好施,心態平和,性生活頻繁。事實並非如此。
  • 是什麼決定了人與黑猩猩的不同?
    日本自然科學研究機構生命創成研究中心、京都大學、新潟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等的研究小組認為大腦是決定人類和黑猩猩之間巨大差異的關鍵器官。人類大腦的重量的是1.4千克,約為黑猩猩的3.5倍,大腦皮層的神經細胞的數量為140億個,是黑猩猩的1.8倍。
  • 倭黑猩猩都是性愛狂?科學家為其正名
    在上世紀70年代,日本靈長類動物學家加納隆至是世界上最早記錄下倭黑猩猩群體內雌性成員核心地位現象的科學家之一。這一點與黑猩猩群體完全不同,在黑猩猩群體中,雌性在很大一部分時間裡是被排斥在社會邊緣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