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天津卷理綜化學試題評析:區分度明顯

2020-12-03 中國網

  一、 總體評價

  2017的天津高考化學在試題內容選取上嚴格遵循《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注重對學科主幹知識的考查;在試題設計上重視代表性題目的選取,希望考生更好地掌握普遍原理,用以活學活用、理論聯繫實際地分析問題;在試題的難度分布上,梯度設置合理,區分度明顯;在題型分配上,今年的試卷做出了較為明顯的調整,使得主幹知識和基本原理的地位更為突出。相較於2016年,試卷的整體難度上穩中有升,是一份出色的試卷,對於學生的選拔和教師的教學都有很積極的作用。

  二、近三年試題分布對比

  近三年天津高考化學試卷考點分布

  2015 2016 2017

  第1題 化學與生活 化學與生活 化學與生活

  第2題 實驗操作:常見物質的檢驗 有機化學:蛋白質與胺基酸的性質 有機化學:官能團的性質

  第3題 化學反應原理 化學反應原理 化學反應與能量

  第4題 電化學 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 實驗

  第5題 電解質溶液中的平衡 實驗操作 元素周期律

  第6題 化學平衡 反應原理:酸鹼中和滴定及溶液中的粒子濃度比較 化學平衡

  第7題 元素推斷、元素周期律,引申考查熱化學方程式等 元素推斷、元素周期律,引申考查熱化學方程式等 工業流程、元素化學及反應原理綜合

  第8題 有機合成推斷 有機合成推斷 有機合成推斷

  第9題 工業設計及實驗探究 實驗設計及實驗探究 滴定分析實驗

  第10題 以FeCl3淨水為背景,結合天津汙水處理的實際問題,考查溶液中的平衡、陌生方程式書寫、平衡常數等 以能源問題為背景,考查熱化學、化學平衡、電化學等綜合問題 以空氣淨化為背景,考察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移動、溶液中的離子平衡和相關計算

  學而思高考研究中心認為今年的高考化學試題相較於往年有了很大的改變,同學們的感受最為直接和深刻的應該是原本第七題會穩定考察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化學的相關知識,是相對基礎易得分的題目,但是今年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化學的內容被前置到了選擇題中進行考察,第七題一改風格考察了工業流程、元素化學和反應原理的綜合題目,很多同學會不適應送分題突然變成送命題的變化,導致整個答題節奏被打亂。

  三、試題考點分布:

  1. 本題考查化學物質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是選擇題必考內容,以必修1的內容為主,結合生活中的實例進行考查。其中A選項的酸和石灰的反應以及B選項中鋁鹽和鐵鹽用於淨水都是常見的應用,D選項燒鹼和銨根離子的反應也是高一元素化學部分的最基礎內容。C選項中氯氣有氧化性從而用於自來水殺菌消毒,但對重金屬離子並沒有效果,無法除去。本題難度不大,排除法亦可選出答案。

  2. 本題考查簡單有機化合物的性質,以選修5的內容為主,是很常見的有機化學選擇題考查形式。B選項考查羥基與三價鐵離子的顯色反應性質;A選項考查鍵線式與分子式的相互轉化;C和D選項分別考查酚羥基、碳碳雙鍵和羰基的性質,難度不大。

  3. 本題考查氧化還原反應本質是電子的轉移這一概念,BC選項都是電化學相關概念,原電池和電解池都有電子在兩極發生移動,是選修4內容,而D選項考查葡萄糖在人體中的轉化,是必修2內容。A選項中矽太陽能電池是選修1中矽元素相關知識,學生不清楚矽太陽能電池是矽單質的話容易猶豫。

  4. 本題考查實驗操作,除雜和分離,是每年高考選擇題必考內容。基本以必修1中無機實驗的基礎操作為主,難點在於C選項中重結晶的實驗操作流程應該是得到熱飽和溶液後趁熱過濾,再降溫結晶,而C選項給出的實驗設計是粗鹽提純的過程。

  5. 本題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相關內容。此部分內容往年經常在大題第一題(第7題)出現,今年第7題考查形式出現變化,故出此選擇題作為補充。本題難點在於C選項中比較非金屬元素的非金屬性強弱一定只能比較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而鹽酸是無氧酸,即使後面增加除去氯化氫的飽和碳酸氫鈉溶液能證明C>Si,但無法證明Cl>C。本題難度適中,但粗心的學生容易忽略這一考點。

  6. 本題考查化學反應速率和平衡相關內容,是選修4的知識。本題難度適中,B和C選項的內容在題幹中已給出大量相關信息,不僅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且考查學生的讀題能力,而A選項考查化學平衡常數隻隨溫度變化,D選項考查化學平衡狀態的判定。本題難度適中。

  7. 本題考查元素化學中的重點:鋁和氯的內容,以及熱化學、電化學的內容。

  整體難度不大,但是出題非常巧妙,綜合性很高,學生首先要明白複雜的過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同時還要對這四部分知識掌握牢固。不過好在考查點並不深奧,實際難度並不高,易錯點在於最後鉻酸根、重鉻酸根酸鹼性條件下的轉化。本題擺脫以往第一道題為元素周期律的套路,而使用了工藝流程的考查方法,很多同學對此並不適應,會造成失分率偏高。

  8. 相比於往年的有機大題,今年的有機大題難度變化不大,屬於穩定的難題。考察點主要在於官能團的保護和定位效應。反應推斷和最後的合成都較為常規,但是同分異構體中醯胺的可能性可能有不少同學考慮不到,是本題的扣分點。

  9. 今年的實驗題選用了常用的考查方式----滴定。並且並沒有使用常規的氧化還原滴定或酸鹼中和滴定,而是使用了沉澱溶解平衡作為考查點。對於實驗操作的考查還是和以往差別不大,但在計算上需要學生對沉澱的轉化掌握較為熟練,還涉及到一些鹽類水解的知識。總體來說是一道每個考點都較為常規但綜合性程度很高的題目,區分度明顯。

  10. 本題考察內容主要是化學反應原理中反應速率影響因素、反應平衡的移動及溶液中的離子平衡問題。還涉及到了蛋白質變質這種生活中有機物的考點。延續整張卷子的出題思路,知識點難度不深但題目綜合性強。扣分點主要在於(3)(4),這兩問均需結合題目信息或圖表回答,而計算部分則較為常規,一般不容易出錯。

  四、我們的高考複習建議:

  對於2018年高考的考生來說,學而思高考研究中心給出以下複習建議:

  1. 注重雙基訓練,注重深刻理解課本內容是制勝高考的前提。一輪複習過程中不要遺漏任何一個小的知識點,擺正空杯心態,尤其是必修1和必修2中有很多零零散散的知識點需要被串聯成知識網絡,學習的時候不要見到學過就覺得肯定會,能達到自己複述出整章節知識內容及典型題目和思路才算過關。

  2. 透徹理解原理、理論聯繫實際、活學活用是取得高分的關鍵。物質的性質和變化與反應原理的關係是表裡的關係,不是割裂的關係,不要只記住抽象的理論,卻不用它去升華自己的知識,更不要通過死記硬背和生搬硬套典型題來簡單粗暴去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題海戰術永遠是低效的,並且會越來越低效。理解典型題背後的方法和邏輯才是重點,才能做到舉一反三。正如高考的後四道大題,全都是在考查原理的應用和綜合,而不是原理本身。同學們要擺正自己刷題的心態,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3. 進行科學訓練,保持答題狀態高效穩定是常勝不敗的保證。記住不等於理解,理解不等於答對。作為一個標準化的考試,高考的考查方向和內容一定是周正嚴謹穩定的。這就需要我們通過訓練量來保證完成效率和正確率,在考試的時候才有利於發揮出自己全部的水平。(學而思高考研究中心 鄭桐海 李躍旭 唐榮)

相關焦點

  • 2017高考全國Ⅰ卷理綜試卷評析 合肥名師評析高考物理化學生物試題
    2017年高考全國Ⅰ卷理科綜合試卷評析物理試題評析(一)合肥六中 陶玲整體來說,今年全國一卷理綜物理部分難度整體與2016年相當,區分度不大,注重對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的理解及其運用,著重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及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 2017高考全國2卷理綜化學試題及答案解析(長春新東方優能)
    2017高考全國2卷理綜化學試題及答案解析(長春新東方優能) 2017-06-09 15:30 來源:長春新東方 作者:   【2017高考全國2卷理綜化學試題及答案解析
  • 2017高考全國Ⅰ卷理綜化學試題評析出爐:選題穩中求變
    2017高考落下帷幕,6月9日,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發布2017年高考全國Ⅰ卷理科綜合試卷評析。合肥五中教師張濤、合肥十中教師田竹林帶來化學科目評析。,試題明顯強化了靈活性、強化了學科內知識的滲透和融合。
  • 2017年普通高考(全國卷)化學試題評析
    齊魯網6月9日訊(記者 張洪波)2017年高考考試已經結束,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發布了9科試題評析,考生可以登錄官網查閱。
  • 官方發布安徽2018高考理綜全國卷1試題評析 物理實驗題考查創新性
    安徽2018年高考落下帷幕,今年安徽繼續使用全國一卷,那麼2018年高考物理難度如何,6月9日下午,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發布2018年高考物理試題評析,現就全國卷1的內容截選如下。
  • 2017高考理綜全國卷二難度變大 理綜試卷物理普遍難化學有機難
    2017年高考理綜考試已經結束,全國II卷適用地區:甘肅、青海、西藏、黑龍江、吉林、遼寧、寧夏、新疆、內蒙古、陝西、重慶,那麼2017高考全國Ⅱ卷理綜試卷難度怎麼樣,考了哪些題目呢?
  • 高考化學(理綜)試題點評:未出現偏題怪題
    2017全國1卷高考理科綜合試題參考答案(點擊查看)化學(理綜)難度中等,未出現偏題怪題合肥六中 馬善恆 劉恆華化學試題中沒有出現偏題怪題,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查,更加突出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考查
  • 河南省實驗名師評析高考理綜化學:選擇題有機內容比重加強 必考大...
    學以致用,理論應用於實際,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才能實現環境及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這是河南省實驗中學高級教師、化學教研組長孫麗妹看到理綜化學試卷的第一感受。6月8日,孫麗妹應大河網邀請對今年理綜化學科目試題進行評析,給考生帶來第一時間解答。
  • 2017高考全國Ⅱ卷理綜化學評析:凸顯考綱,難度略升
    今年理綜化學部分最大的變化是選做題由以前的三選一變成了二選一(刪掉了選修二),其他題型與之前相比基本相同,但細節上仍存在一些變化,貫徹了新大綱的思想,難度略有上升。尤其是綜合了反應原理、元素化學、實驗操作的「滴定」在今年考查力度較大。選做題中的物質結構題和有機推斷題都在以往的基礎上融入了一些新的特色。整體來看,今年理綜化學卷保持了往年的命題風格,知識點基本覆蓋了主幹內容。並且突出體現了化學這門實驗學科的特點,強調了化學在生活和工業生產中的重要地位。
  • 2017高考理綜全國卷3試題內容及參考答案(圖片版)
    2017高考理綜全國卷1試題官方內容及參考答案2017全國卷1高考於6月7日開始,小編在考試後及時公布高考試題、答案和高考作文,並提供高考試題下載以及高考試題的專家點評。請廣大考生家長及時關注,同時祝廣大考生在2017高考中發揮出最佳水平,考出好成2017高考英語全國卷1試題內容及參考答案2017全國卷1高考於6月7日開始,小編在考試後及時公布高考試題、答案和高考作文,並提供高考試題下載以及高考試題的專家點評。
  • 2017年普通高考(全國卷)物理試題評析
    齊魯網6月9日訊(記者 張洪波)2017年高考考試已經結束,今天,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發布了8科試題評析,考生可以登錄官網查閱。2017年普通高考(全國卷)物理試題評析2017年高考物理命題堅持立德樹人,突出高考的思想性和育人功能,引導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進一步深化考試內容改革,落實物理考試大綱修訂的考核要求。
  • 2017年北京高考理綜卷簡析
    學而思網校高考研究中心  物理——有「新意」的命題要求越來越高  學而思網校高考研究中心章進老師總結了今年的北京物理卷的特點:  一、沿襲歷年命題規律  2017 的物理高考命題平穩,沿襲了北京卷近幾年一貫的出題風格
  • 2017年全國卷1高考理綜真題及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將於6月7日開始,目前2017年全國卷1高考理綜真題及答案解析已公布,考生可點擊進入2017年全國高考真題及答案解析匯總頁面,進行真題內容及答案解析內容查詢!預祝所有考生取得好成績!
  • 大智高考研究院:2017年高考英語、物理、化學全解讀
    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考核內容,充分發揮高考命題的育人功能和積極導向作用。《201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新課標I卷)》重點考查考生的語用能力,試題內容考察注重基礎知識,側重考察學生行文邏輯能力,注重語言能力的輸出。
  • 2017年全國卷3高考理綜真題及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將於6月7日開始,目前2017年全國卷3高考理綜真題及答案解析已公布,考生可點擊進入2017年全國高考真題及答案解析匯總頁面,進行真題內容及答案解析內容查詢!預祝所有考生取得好成績!
  • 2017年高考全國Ⅰ卷理科綜合試卷評析
    物理試題評析(一)  合肥六中陶玲  整體來說,今年全國一卷理綜物理部分難度整體與2016年相當,區分度不大,注重對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的理解及其運用,著重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及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 2015年高考天津化學試題評析:加強化學原理考查
    本題難度:★★★☆  第十題:以FeCl3淨水為背景,考查了水解、溶液的pH計算、未知方程式的書寫、平衡常數的概念、平衡移動、化學計算等問題。本題充分結合了天津當地的汙水處理問題,地域特色鮮明,全面充分地考查了溶液中的各種平衡。
  • 權威|教育部:2018年高考語文數學理綜文綜9科試題評析
    原標題:權威|教育部:2018年高考語文數學理綜文綜9科試題評析 ‍ 1.2018年高考語文試題評析 精準落實立德樹人 大力助推素質教育 3 試卷內容設計科學,試題質量不斷提升 2018年高考英語命題繼續採用「一綱多卷」形式,各套試卷充分考慮不同地區考生群體的能力水平,合理控制試卷難度,進一步提高試題區分度,減輕學生負擔。
  • 2017高考全國卷2理綜物理試題分析(哈爾濱新東方優能)
    2017年高考試題及答案解析將在高考期間,也就是6月7日至9日期間各科考試結束後公布,屆時新東方官網將在第一時間為大家分享高考各科試題及答案解析,請各位考生及時關注新東方官發布的信息。下面是哈爾濱新東方優能中學帶來的是2017高考全國卷2理綜物理試題分析,歡迎閱讀。
  • 2018高考全國卷2理綜生物試題評析
    一、總體評價  基礎佔主導,能力做區分。近幾年高考的趨勢,不在於知識有多深多廣,而在於以現有知識為依託加入能力考查。今年的全國Ⅱ卷在這方面體現的尤為突出,這符合《考試大綱》中著重考查考生知識、能力和科學素養的要求。  穩中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