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落下帷幕,6月9日,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發布2017年高考全國Ⅰ卷理科綜合試卷評析。合肥五中教師張濤、合肥十中教師田竹林帶來化學科目評析。
化學試題評析(一)
合肥五中 張濤
一、總體評價
2017年高考全國Ⅰ卷理綜化學卷繼續堅持「緊扣考綱,源於生活,靈活多變,考察能力」的原則,走「基礎性、導向性、時代性和應用性」路線,突出對主幹知識和能力的考查,覆蓋面廣,梯度適中,設計合理,和以往相比基本秉承了穩中求變兼顧創新,試題明顯強化了靈活性、強化了學科內知識的滲透和融合。
二、試題特點
2017年全國Ⅰ卷跟往年相比,考查的知識點分布穩定,整體難度比去年略大,具有較高的效度和區分度,直接以現實知識為背景材料的考題依然是重點,圖表類試題和計算題考查力度維持穩定。
1.題型:穩中求變,呈現方式新穎。
選題「求穩」,化學卷包括7道選擇題(42分)、三道必考題(43分)和二道選考題(二選一,各15分)。經典題型延續考,選擇題如化學第7、8題的化學與生活,第9題的有機化學化學基礎,第10題的化學實驗基礎,11題的電化學原理,12題的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13題的電解質溶液等均為歷年常見題型。必做題題型基本不變,按照實驗題、流程題、原理題的順序進行設置,順序上流程題和原理題與去年相反,大部分試題的背景取材於生產、生活實際或科學實驗。化工流程題總體難度持平,突出對化合價、化學鍵、物質的量、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溶度積等概念的靈活考,仍然側重於對陌生方程式的書寫和流程分析。反應原理題整體難度下降,側重點有改變,強化了計算,突出了對勒夏特列原理的運用能力,蓋斯定律今年沒有考查。選修部分的題型沒有出現太大的變動,所考查的知識點都是考生平日複習中常見的。
選題「求變」,如未考阿伏加德羅常數、實驗中裝置圖連接和原理綜合中圖表的分析;選題生活化,情境新穎,圖文並茂,呈現方式多樣,設問靈活,如選擇題8、13、實驗題26,如選擇題10、11、13、流程題26,所涉及的命題素材,所給的條件都是教材中沒有出現的,題目題幹加長,設置情境增多,強化知識的融合和理解,提高了思維容量,入手不宜。
2.知識:注重基礎和主幹覆蓋,突出學以致用
必做題目中涉及主幹內容有:化學用語、物質的量、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元素單質及其化合物、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反應平衡、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熱化學、電化學、化學實驗原理及基本操作、有機化學基礎知識、化學計算等,涵蓋了高中化學的主幹知識。在題目設置上,每題圍繞一個主題多面設點,知識覆蓋面大,難易搭配合理。如選擇題第10題圍繞製備過程就考察了物質的製備、氣體的淨化、實驗操作和物質性質,第9題考察了有機物同分異構體、原子共面和官能團的性質。從不同角度考查相關的內容,這大大增加了整份試卷的知識覆蓋面,提高了考試信度,有效地考查了考生對化學學科主幹與核心知識的掌握程度。今年的考題背景材料現實化、化學知識實用化,多數題目的背景來源於生活和生產實際,體現化學知識回歸生活,知道生產的實用價值
3.能力:注重全方位考察,兼顧科學素養。
(1)實驗重分析
如選擇10,元素單質及化合物與實驗基礎整合考,其內容大多源自教材,是教材知識的整合。實驗題26是多儀器串聯型實驗題,以凱氏定氮法和分析測定作為一個陌生載體,明確了實驗目的、原理和步驟;追求新意,問題靈活多變。實驗的第一部分考察了實驗操作、實驗評價,知識緊扣課本,注重基礎。第二部分內容是化學實驗分析,此題題目難度不大,但是運算能力要求高,考生在思考此題的時候能不能進入題境就成了關鍵,此題最後兩空有一定的區分度。
(2)信息重整合
從有關圖表提取用有用信息並進行分析判斷,考查學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學信息的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對模型識別、圖表分析、圖像解析、實驗裝置圖、電池結構圖、物質的轉化率隨溫度變化表、工藝生產流程圖、有機合成路線圖、晶體結構圖等是本次考試的一大難點。如選擇11題電化題「看圖聯想」,13題「看圖分析」等。
(3)計算重理解。
總之,今年的化學卷可以用「基礎,靈活,能力,應用」這幾個關鍵詞來做個總結。
化學試題評析(二)
合肥十中 田竹林
2017高考全國Ⅰ卷理科綜合化學試題已經呈現,縱觀化學試題,試卷體現出「基礎性、應用性、時代性」,「在測試考生進一步學習所必需的知識、技能和方法的基礎上,全面檢測考生的化學科學素養」是全國Ⅰ卷的考試的目標和要求。
一、試題整體分析:「遵循大綱,穩中有變、考查基礎,凸顯能力」是全國Ⅰ卷的突出特徵。
(1)試題的「穩」體現:在試卷的題型、分值與考查的主幹知識點與去年基本保持一致。
題型:選擇題7題(42分);非選擇題必考題3題(43分),包括實驗題、化學反應原理題與化工流程題。
(2)試題的「變」之一體現在:選考題(15分)從「三選一」變為「二選一」,考生從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和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二選一。
試題的「變」之二體現在:題目素材新穎,言簡意賅,注重化學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考點分布兼顧穩定度與靈活性,必做題的難度有所增加、選做題與去年持平。具有較強的區分度。
二、試題特點
1.試卷結構遵循考綱,考查的主幹知識與往年基本保持一致
試題考查了幾乎高中化學所有主幹知識,全面考查了學生基礎知識、基礎能力與技巧,體現了化學教學的基本要求,對重點內容重點考查,符合考綱說明。
主幹知識點有:化學與STSE;有機物結構與性質、同分異構體書寫;化學實驗綜合,電化學原理,電解質溶液,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元素和化合物知識、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及相關計算、電離常數常數、溶度積的簡單計算、化學平衡的移動、陌生方程式的書寫等等。
附:2017年選擇題與2016選擇題考查知識點對比:
2.注重化學思想的考查,注重化學與生活的聯繫。
第7、8兩題都考查化學與生活;第11題以支撐海港碼頭的鋼管柱的防腐為背景考查了外加電源的陰極保護法的工作原理;第26題以蛋白質中氮的含量測定經典方法——凱氏定氮法為題材,考查了化學儀器的識別和用途,實驗操作的原因分析,銨根離子與鹼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滴定中的甘氨酸中氮的質量分數、和樣品純度的計算等,注重化學與生活的聯繫也是考查學生化學素養的一個重要體現。
3.試題靈活,提問方式有所創新,考查考生的綜合運用能力
第10題考查實驗室用H2還原WO3製備金屬W的綜合實驗考查,涉及氣體的製備、除雜、乾燥、實驗的操作,難度較大;第13題以NaOH溶液滴定己二酸的滴定為載體,考查電解質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比較,電離常數的計算,本題圖像新穎,圖中信息較大,考查考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4個選項呈現多角度設問,綜合程度高。第27題是工業流程題,考生對本題題幹較為熟悉,入題容易,但題中信息量大,考查內容包括陌生方程式書寫,反應條件的選擇,實驗數據的分析,Ksp的計算,有一定的難度,題中(4)問已知Li2Ti5O15中Ti的化合價為+4,分析過氧鍵的數目,要求學生要有較好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滲透研究過程,激發科學精神
第9題以3個分子式為C6H6的化合物展開設問,題目設計新穎。對於苯結構的闡述和研究是一個充滿神奇色彩的過程,這三種物質結構都是19世紀中後期三位科學家提出的苯的三種結構,這道題的設置能讓學生尊重事實,養成敢於質疑、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
5.選修模塊較為平穩,難度持平
今年大綱中明確提出選考題從「三選一」變為「二選一」,考生從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和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二選一,從今年全國Ⅰ卷遵循大綱,保持穩定。第35題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考查了金屬晶體K和Cr的熔沸點分析,I3+的幾何構型判斷,中心原子的雜化形式,晶胞的分析等,其中第(1)問元素K的紫色對應的輻射波長屬於物理知識,也體現了化學、物理學科的綜合。第36題選修5:以有機化合物合成為載體考查了有機物的命名、有機反應的類型、結構簡式和有機反應的書寫,同分異構體的書寫,指定有機物的合成路線設計等,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本套試題充分發揮了化學學科特色,對科學選拔人才和指導今後的高中化學的教學有很好的導向作用。
》》》相關資訊點擊查看:
2017安徽高考英語試題特點分析:體現「一核四層四翼」總體要求
2017年高考全國Ⅰ卷理科綜合試題特點分析:物理展現我國科學技術進步
探訪2017安徽高考數學閱卷點 手機相機禁止帶入安建大電教樓(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