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18日電 (郭超凱)記者18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部「餘夢倫班組」名譽組長餘夢倫,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首席高級技術顧問孟執中榮獲2020年國際宇航聯合會(IAF)「名人堂」(Hall of Fame)獎項,該獎項旨在表彰對推動空間科學技術進步、推動航天事業發展有傑出貢獻的科學家。
餘夢倫院士是中國知名的彈道設計專家,中國彈道式戰略飛彈和運載火箭彈道設計的開創者之一,其研究成果在中國彈道飛彈、運載火箭的設計和發展中發揮了突出作用。
在中國一重點型號產品的研製中,餘夢倫創造性提出的方案滿足了飛行試驗的特殊要求。在長徵二號火箭的研製中,他提出發射返回式衛星的小推力彈道方案,大幅度提高了火箭的運載能力。在長徵三號火箭研製中,他提出發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的彈道方案,較大改善了外彈道測量與運載能力之間的矛盾。
餘夢倫在1985年提出的運載火箭高空風彈道修正方案,為後來實施高空風彈道修正奠定基礎。20世紀90年代,他參加長徵二號捆綁式火箭和載人飛船的總體方案論證與彈道設計工作,並參與完成了大型運載火箭論證報告。2009年,餘夢倫所在班組被授予「餘夢倫班組」稱號,這是中國首個以院士名字命名的高科技創新型班組。
孟執中是中國衛星總體和衛星控制技術專家,也是中國極軌氣象衛星的開拓者之一。他早期致力於自動控制及計算機系統研究,主持建成了東方紅一號衛星地面測控中心和臺站的計算機系統。
1979年起,孟執中主持中國第一顆風雲一號氣象衛星的研製,任總設計師。1988年、1990年風雲一號A、B星發射成功,填補了中國氣象衛星空白,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研製成功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衛星的國家。
孟執中還主持中國新一代極軌氣象衛星風雲三號研製,衛星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推動中國氣象衛星事業從無到有、從跟跑並跑走向領跑,最終邁入氣象衛星強國行列。
來自中國宇航學會的消息稱,餘夢倫院士和孟執中院士為世界航天發展所做的貢獻在國際航天界得到了認可,為中國航天贏得了應有的榮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