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發來賀電:嫦娥團隊代表獲國際宇航聯合會世界航天最高獎

2020-08-28 冰川銀


嫦娥四號任務團隊優秀代表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於登雲,嫦娥四號任務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孫澤洲,獲得國際宇航聯合會2020年度最高獎——「世界航天獎」。這也是該國際組織成立70年來首次把這一獎項授予中國航天科學家。


大國的一次月球背面探索任務

我國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任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任務,因為這是世界第一次有一顆衛星被發射到月球的背面,這是一個至今仍未被探索的區域。

嫦娥四號飛船的發射質量約為3780公斤。著陸器的重量約為1200公斤,而月球車的重量約為140公斤。根據任務設計,探測器預計將在月球表面探索三個月,而著陸器的任務將持續整整一年。著陸器釋放了玉兔漫遊者,探索一個巨大的月球隕石坑,直徑約180公裡,這個盆地位於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的撞擊坑內。

作為這項任務的一部分,最有趣的實驗之一是由重慶大學的科學家設計的。這個「微型月球生物圈」實驗攜帶了一個18釐米的桶狀密封容器,可以容納空氣、水和土壤。在這個單位內,攜帶棉花、擬南芥(一種芥菜科的小型開花植物)和馬鈴薯種子,還有果蠅蛋和酵母。探測器發回的圖像顯示,一株棉花長得很好,但到目前為止,其他植物還沒有發芽。不過這個實驗結束了,發芽的棉花在容器裡腐爛了,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有生物物質在月球生存。

嫦娥二號獲取的月球正面虹灣地區局部三維景觀圖

嫦娥二號獲取的月球正面虹灣地區局部三維景觀圖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科研團隊在月球深空探測領域方面取得重大發現。中科院研究團隊利用嫦娥四號測月雷達這一尖端科技,首次揭示了月球背面人類第一臺探測器,在所著陸區域地下40米深度內的地質分層結構,這一研究成果對於人類了解外太空小天體撞擊月背過程,以及對月表的重新改造等具有重要科研意義。

。嫦娥四號探測器2019年初破天荒在月球背面實現歷史著陸後,前兩個月晝期間,玉兔二號月球車上搭載的測月雷達,就通過這臺高頻通道雷達探測取得了一系列寶貴數據。月球車在前期行走的106米路徑,在往月背地下深度40米的範圍內,我國科研團隊根據獲得的物性參數和雷達圖像,成功識別出了三個不同次表層地層單元。

相關焦點

  • 國際宇航最高獎70年首次花落中國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嫦娥四號工程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孫澤洲等三位嫦娥四號工程團隊代表近日獲得國際宇航聯合會2020年度「世界航天獎」這是該國際組織成立70年來首次把最高獎授予中國航天科學家,「世界航天獎」是國際宇航聯合會設置的航天最高獎旨在表彰在航天領域取得傑出成就的航天科技人員。
  • 中國嫦娥四號探月團隊獲世界航天最高獎項
    6月11日,中國探月工程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顯示,由中國宇航學會推薦,經過國際宇航聯合會兩輪投票表決。嫦娥四號任務團隊優秀代表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於登雲,嫦娥四號任務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孫澤洲。獲得國際宇航聯合會2020年度最高獎——「世界航天獎」。這也是該國際組織成立70年來首次把這一獎項授予中國航天科學家。
  • 中國航天科學家首獲國際宇航「諾貝爾獎」
    近日,由中國宇航學會推薦,經過國際宇航聯合會兩輪投票表決,嫦娥四號任務團隊優秀代表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於登雲,嫦娥四號任務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究員孫澤洲,獲得國際宇航聯合會
  • 嫦娥五號回家!習近平發來賀電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採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向探月工程任務指揮部並參加嫦娥五號任務的全體同志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 嫦娥四號科學家獲世界航天獎
    吳偉仁、於登雲、孫澤洲等「嫦娥四號」任務團隊優秀代表,獲國際宇航聯合會2020「世界航天獎」。這是該獎項70年來首次授予中國航天科學家。目前,「嫦娥四號」創造多個世界第一,是月表工作時間最長的人類探測器。
  • 慈谿籍院士餘夢倫獲「國際宇航聯合會名人堂」獎​
    慈谿籍院士餘夢倫獲「國際宇航聯合會名人堂」獎​ 2020-06-19 05: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航天科技集團2020年十大新聞
    這也意味著歷時16年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工程——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圓滿收官。任務成功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向探月工程任務指揮部並參加嫦娥五號任務的全體同志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 前瞻太空產業全球周報第22期:嫦娥四號科學家首獲世界航天最高獎
    嫦娥四號科學家首獲世界航天最高獎近日,嫦娥四號任務團隊優秀代表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於登雲,嫦娥四號任務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五院研究員孫澤洲,獲得國際宇航聯合會2020年度最高獎——「世界航天獎」。
  • 吳偉仁:從放牛娃到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獲世界航天領域最高獎
    如今,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飛天夢」在一代代中國航天人的努力下成為了現實。吳偉仁院士,現任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他幾十年如一日地在航天遙測領域深耕,解決了諸多中國航天難題,讓世界為中國驚嘆。2008年,吳偉仁接任孫家棟,成為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在他的主持下,研發團隊肩負著幾代航天人的期望和汗水,披星戴月,攻堅克難,獲得了極大成功:「嫦娥二號」成功完成了我國首個包括月球在內的多目標探測任務,「嫦娥三號」讓中國成為首個一次登月就成功的國家。
  • 中國探月總設計師吳偉仁:放牛娃走進中科大,獲世界航天領域最高獎
    如今,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飛天夢」在一代代中國航天人的努力下成為了現實。吳偉仁院士,現任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他幾十年如一日地在航天遙測領域深耕,解決了諸多中國航天難題,讓世界為中國驚嘆。2019年,他帶領「嫦娥四號」任務團隊獲得了英國皇家學會頒發的全球唯一團隊金獎,這是自學會成立153年以來,中國科學家的首次獲獎。
  • 中國獲世界航天獎,我們該思考些什麼?
    今天看到中國青年報一條消息,說是中國科學家斬獲了2020年世界航天獎,本來該高興的一件事情,卻總是有些酸酸的感覺,遂生發出幾點感慨和思考,不吐不快!嫦娥登月夢 首先中國還沒有被以西方為主流的世界勢力所接受。
  • 剛剛獲得世界航天獎的三位中國科學家,畢業於哪些大學
    6月11日,我國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正式發布消息,經過國際宇航聯合會投票表決,我國「嫦娥四號」任務團隊的吳偉仁、於登雲、孫澤洲獲得國際宇航聯合會2020年度最高獎「世界航天獎」,這也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獲得該獎項。近些年,我國在航天領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嫦娥四號」更是表現出色,它不僅創造了多個世界第一,還成功地完成了多項科研任務。
  • 2020年國際宇航大會(IAC)中國分會場在京舉行
    由中國宇航學會主辦,未來宇航研究院承辦的2020年國際宇航大會(IAC)中國分會場在北京成功舉行。IAC是由國際宇航聯合會(IAF)舉辦的年度航天盛會,迄今已舉辦70屆,因規模大,層次高,影響廣,享有"航天界的奧林匹克"的美譽。受疫情影響,今年IAC以網絡直播方式召開,舉辦全體大會、亮點報告、專題論壇等學術活動,同時還舉辦線上展覽,在線將世界航天人連在一起。
  • 嫦娥四號有多牛?斬獲「世界航天獎」,該獎70年來首次授予中國人
    國際宇航聯合會將2020年的最高獎項——世界航天獎授予我國的嫦娥四號團隊,這是70年來該獎項第一被授予中國人。此次我國嫦娥四號團隊獲得世界一流獎項,表明中國探月工程的成就具有重大意義,得到了國際權威的充分肯定,產生了巨大的國際影響力。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後俄歐發來賀電!美國已要求工業界對抗中國探月
    根據俄羅斯航天局、歐洲空間局的消息,在嫦娥五號登月之後,歐俄都發來賀電,祝賀嫦娥五號成功落月,說明俄羅斯和歐洲都希望在嫦娥五號任務中獲得一些合作機會但是美國的態度就不同了,美國這次沒有發出祝賀,反而發布了一則消息:要求工業界研發登月技術,與中國登月、探月形成對抗!出品:兵器瞭望臺(第2947期 頭條獨家)據國家航天局最新消息,嫦娥五號已經成功落月,目前已經啟動挖掘計劃,著陸器上的挖掘裝置將在月面進行鑽探,挖出一個2米深的洞口,然後進行樣本採集。
  • 戚發軔院士獲國際宇航聯合會「名人堂(Hall of Fame)」獎
    近日,2019年國際宇航大會(IAC)在美國舉辦,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戚發軔院士榮獲了本年度國際宇航聯合會(IAF)「名人堂」( Hall of Fame)獎項,該獎項旨在表彰對推動空間科學技術有傑出貢獻的科學家。
  • 各國發來賀電,馬斯克:非常振奮人心
    開啟了我國「探火」任務的序章,中國航天工程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隨後,包括美俄等國航天局在內的世界各國發來賀電,祝賀「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特斯拉CEO,執掌龍飛船的馬斯克也表示:非常振奮人心!雖然這只是一小步,但是世界各國還是發來賀電祝賀,並祝願我國接下來的火星項目一切順利。
  • 中國移交天宮一號搭載的國際宇航聯合會會旗
    當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代表團參加了在德國柏林國際航空航天展上舉行的國際宇航聯合會會旗移交儀式。執行中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的航天員劉旺將天宮一號搭載的國際宇航聯合會會旗移交給聯合會主席貝恩特·費爾巴哈。新華社記者馬寧攝新華網柏林9月14日電(記者 郭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代表團14日在柏林將中國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搭載的國際宇航聯合會會旗正式移交給這個國際組織。
  • 在中國航天史上寫下「人類首次」字樣——記嫦娥四號探測器研發團隊
    2020年6月,嫦娥四號任務團隊的優秀代表,榮獲國際宇航聯合會2020「世界航天獎」,這是該獎項設立70年來首次授予中國航天科學家。嫦娥四號任務團隊還被美國航天基金會授予2020年度航天唯一金獎,被國際月球村協會授予自成立以來的首個優秀探月任務獎,被英國皇家航空學會授予2019年度全球唯一的團隊金獎……  中國航天碩果纍纍、人才輩出,為什麼嫦娥四號任務團隊能頻獲殊榮?
  • 中國兩院士餘夢倫、孟執中獲2020年國際宇航聯合會名人堂獎
    中新社北京6月18日電 (郭超凱)記者18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部「餘夢倫班組」名譽組長餘夢倫,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首席高級技術顧問孟執中榮獲2020年國際宇航聯合會(IAF)「名人堂」(Hall of Fame)獎項,該獎項旨在表彰對推動空間科學技術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