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發軔院士獲國際宇航聯合會「名人堂(Hall of Fame)」獎

2021-01-09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近日,2019年國際宇航大會(IAC)在美國舉辦,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戚發軔院士榮獲了本年度國際宇航聯合會(IAF)「名人堂」( Hall of Fame)獎項,該獎項旨在表彰對推動空間科學技術有傑出貢獻的科學家。

戚發軔院士是中國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的主要技術負責人之一,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作為中國知名空間技術專家和衛星工程技術學科帶頭人,他多年來為中國空間技術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為國際宇航界與中國在航天領域合作打下了基礎。

這是我院專家第二次獲得IAF「名人堂」( Hall of Fame)獎項,第一位獲獎者是王希季院士。後續院將持續策劃向IAF獎項推薦候選人,從而逐漸擴大院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文/圖:院國際業務部、院人力資源部

編輯:胡瀟瀟

責編:邵素芝

相關焦點

  • 慈谿籍院士餘夢倫獲「國際宇航聯合會名人堂」獎​
    慈谿籍院士餘夢倫獲「國際宇航聯合會名人堂」獎​ 2020-06-19 05: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兩院士餘夢倫、孟執中獲2020年國際宇航聯合會名人堂獎
    中新社北京6月18日電 (郭超凱)記者18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部「餘夢倫班組」名譽組長餘夢倫,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首席高級技術顧問孟執中榮獲2020年國際宇航聯合會(IAF)「名人堂」(Hall of Fame)獎項,該獎項旨在表彰對推動空間科學技術進步
  • 平昌籍院士吳偉仁獲2019年度「錢學森傑出貢獻獎」
    開幕式上為獎勵對航天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有功人員,特別頒發了2019年度中國航天基金會獎,其中2個項目獲得航天重大項目獎,每個項目獎勵人民幣50萬元;10人獲得了錢學森傑出貢獻獎,每人獎勵20萬元人民幣;267人獲得航天貢獻獎,每人獎金5萬元。
  • 即墨古城大講堂預告|戚發軔:我的航天情結
    作為中國航天事業的開拓者、東方紅一號衛星技術負責人之一、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親歷了中國成為世界上第5個自行研製和發射人造衛星國家的過程,見證了中國航天人的使命之重與崇高之志。9月11日,戚發軔院士將走進即墨古城大講堂,作主題為「我的航天情結」的專題講座,講述中國在從一無所有到成為航天大國的過程中,老一輩的航天人是如何自力更生、勇於攀登的,為年輕人傳遞自強不息、鑽之彌堅的精神密碼。
  • 神舟號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來紹分享中國航天夢
    5月16日晚,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做客風則江大講堂,以《中國航天與航天精神》為主題,與紹興文理學院師生進行了分享。講座中,85歲高齡的戚院士從介紹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史開始,與大家一起回顧了我國航天事業從零起步的奮鬥道路,講述了當年鮮為人知的軼事和自己與老一輩航天人胸懷強國之夢投身航天事業的心路歷程。
  • 國際宇航最高獎70年首次花落中國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嫦娥四號工程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孫澤洲等三位嫦娥四號工程團隊代表近日獲得國際宇航聯合會2020年度「世界航天獎」這是該國際組織成立70年來首次把最高獎授予中國航天科學家,「世界航天獎」是國際宇航聯合會設置的航天最高獎旨在表彰在航天領域取得傑出成就的航天科技人員。
  • 中國人民發來賀電:嫦娥團隊代表獲國際宇航聯合會世界航天最高獎
    嫦娥四號任務團隊優秀代表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於登雲,嫦娥四號任務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孫澤洲,獲得國際宇航聯合會2020年度最高獎——「世界航天獎」。
  • 甘肅省兩名科學家當選國際宇航科學院終身院士
    我省兩名科學家當選國際宇航科學院終身院士每日甘肅網11月2日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武永明)國際宇航科學院日前公布了2020年院士選舉結果,我省兩名科學家當選工程學部正式院士,他們分別是:曾任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所長的邱家穩研究員、現任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科技委主任的李得天研究員。
  • [人物]戚發軔
    戚發軔,1933年4月26日出生於遼寧省復縣,空間技術專家,神舟飛船總設計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顧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名譽院長,博士生導師 。 1957年戚發軔從北京航空學院飛機系畢業後分配到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工作。
  • 史蒂夫-納什入選2020加拿大體育名人堂
    北京時間5月29日,加拿大體育名人堂方面宣布,前NBA球員史蒂夫-納什將入選2020屆加拿大體育名人堂。在入選奈史密斯籃球名人堂的演講中納什提到:「我生涯最美妙的經歷就是代表加拿大參加奧運會。」受疫情影響,2020加拿大體育名人堂的儀式將推遲至2021年。
  • 戚發軔院士:做好本職工作就是愛國—資訊—科學網
    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與南理工學子共話飛天夢 說到再生式生命保障技術,戚發軔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水和空氣如果一直指望運送是送不起的,每運送一斤就要花費幾萬元。就像你買個汽車可以,但是養不起。因此,要讓空間實驗室以及將來的空間站,成為一個自給自足的可循環環境,要讓水和空氣可以循環再利用,還可以在太空培養食用生物。」這四個問題都解決了,中國人才有可能在2020年之前建成自己的空間站,進而建立太空家園。
  • 中國移交天宮一號搭載的國際宇航聯合會會旗
    9月14日,在德國柏林,中國航天員劉旺(左)和國際宇航聯合會主席貝恩特當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代表團參加了在德國柏林國際航空航天展上舉行的國際宇航聯合會會旗移交儀式。執行中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的航天員劉旺將天宮一號搭載的國際宇航聯合會會旗移交給聯合會主席貝恩特·費爾巴哈。新華社記者馬寧攝新華網柏林9月14日電(記者 郭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代表團14日在柏林將中國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搭載的國際宇航聯合會會旗正式移交給這個國際組織。
  • 大連理工大學成為國際宇航聯合會正式會員單位
    國際宇航聯合會總部設在巴黎,是負責聯合國下屬航天事務的唯一非政府組織。同時也是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COPUOS)的技術諮詢機構。國際宇航聯合會每年主辦一次國際宇航大會(International Astronautical Congress, IAC),該會議吸引了全球航天界廣泛參與,享有「宇航奧林匹克」之譽。2019年有80餘個國家/地區,超過6000人參會。每年我校都有師生參與國際宇航大會。
  • 陳星弼院士去世曾入選ISPSD名人堂 陳星弼人物生平貢獻成就介紹
    陳星弼院士去世曾入選ISPSD名人堂 陳星弼人物生平貢獻成就介紹  陳星弼院士去世,「中國功率器件領路人」陳星弼院士於12月4日在成都逝世,享年89歲。陳星弼是國際半導體界著名的超結構的發明人,該發明被稱為「功率器件的新裡程碑」。他曾說,能夠在短促的人生中,以科學服務人類,這就是我此生不倦追求。
  • 戚發軔:航天科學對人類社會的進步是有很大作用的
    戚發軔:航天科學對人類社會的進步是有很大作用的2017-08-24 15:39 來源: 科普中國 航天科學要去做的,當然它不是今天就為老百姓的生活創造財富——戚發軔人物百科:戚發軔(1933.4.26-)。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總設計師。遼寧省復縣人。1957年畢業於北京航空學院飛機系,分配到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工作。1976年調入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從事衛星和飛船的研製,曾任研究院副院長、院長,同時擔任過多個衛星型號和飛船的總設計師。
  • 校友邱家穩當選國際宇航科學院終身院士
    10月27日,國際宇航科學院公布了2020年院士選舉結果,蘭州大學1979級校友、曾任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所長的邱家穩研究員當選工程學部終身院士。曾任中國真空學會副理事長,甘肅省物理學會理事長,中國物理學會理事,中國宇航學會理事,表面工程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主任等職務。主持完成了多項科研成果,經鑑定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曾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12項。出版《真空設計手冊》(第3版)、《太空飛行器熱控薄膜技術》等專著,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