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國際宇航科學院公布了2020年院士選舉結果,蘭州大學1979級校友、曾任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所長的邱家穩研究員當選工程學部終身院士。
邱家穩校友
求學經歷
邱家穩,博士,研究員。1979年9月-1983年6月蘭州大學物理系攻讀本科,1983年9月-1986年6月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510所攻讀碩士研究生,後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攻讀博士研究生獲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邱家穩曾擔任蘭州物理研究所(即航天510所)所長、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發部總工程師、實踐十號衛星總指揮等職,現擔任某對地觀測衛星系統總指揮。
長期從事空間技術研究。他負責完成並發射了我國第一顆微重力科學實驗衛星和某型號高分衛星,為我國空間科學與國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是國際宇航聯結構與材料委員會委員和裝發部先進位造技術專業組專家。兼任了《ACTA ASTRONAUTICA》、《Advances in Astronaut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雜誌編輯,《中國空間科學技術》雜誌副主編,《宇航學報》、《真空與低溫》雜誌編委,《表面技術》雜誌編委會副主任,真空技術與物理、金屬精密熱處理技術兩個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國真空學會副理事長,甘肅省物理學會理事長,中國物理學會理事,中國宇航學會理事,表面工程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主任等職務。
主持完成了多項科研成果,經鑑定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曾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12項。出版《真空設計手冊》(第3版)、《太空飛行器熱控薄膜技術》等專著,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1項。
榮譽稱號
2004年入選國家人事部首批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5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2006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曾獲總裝高技術武器裝備發展建設工程榮譽獎章、航天工業總公司跨世紀學科帶頭人、甘肅省優秀專家、甘肅青年科技獎、甘肅「五四」獎章獲得者。
拓展閱讀
據悉,2020年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選舉共有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義大利、日本、法國、德國等28個國家的54名航天專家入選國際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59名航天專家受聘國際宇航科學院終身院士。
在今年的選舉中,中國共有18名專家成功入選(含臺灣地區),其中基礎學部通訊院士1名,正式院士2名;工程學部通訊院士4名,正式院士3名;社會學部通訊院士2名,正式院士6名。
國際宇航科學院是非政府性的國際學術組織,由世界著名科學家馮·卡門倡導,於1960年8月16日成立於瑞典斯德哥爾摩。其宗旨是利用航天技術促進人類的和平與社會的發展,由在航天技術及其相關領域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組成,有基礎科學、工程科學、生命科學和社會科學四大學部。
宇航科學院院士由在航天學的某個領域或對空間探索至關重要的某個科學分支中作出卓著貢獻的個人組成。選入宇航科學院,是對科學家個人的服務和成績記錄的承認,院士均是各國空間和航天活動的先導。新的院士由宇航科學院中的同行推選出,正式院士終生當選,通訊院士2年後有資格轉成正式院士,但5年後退休。
內容來源:《甘肅科技報》
蘭州大學物理與科學技術學院
編輯:李兆秋
責編:許文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