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玩示警:液態金屬導熱不是一般人玩的

2020-11-24 快科技

相對常見、價格也低的矽脂來說,液態金屬(Liquid metal)導熱就顯得非常高大上了,一方面是名字科幻,畢竟終結者也是用這種材料做的,另一方面則是液態金屬的導熱效果更好。

高端DIY玩家很青睞液態金屬導熱,有些人不惜折騰CPU開蓋就是希望用液態金屬替代裡面的矽脂,畢竟液態金屬的導熱系統可達100W/m·K級別,遠高於矽脂,效率高三五倍不成問題。

對於液態金屬超強的導熱能力,不論CPU還是GPU散熱都有過實例,不同情況下溫度能降低5-10°C,比如之前Radeon VII顯卡換了液態金屬就能降低5°C。

不過液態金屬也不是一般玩家能玩的,副作用也很明顯,科技播主Timmy Joe PC Tech日前就發了一個視頻,講了他在筆記本上使用液態金屬一年後的遭遇。

簡單來說,就是更換液態金屬導熱一年之後,他的筆記本遇到了噪音大、過熱及藍屏等問題,有經驗的玩家應該猜到這是散熱系統出問題了,所以Timmy Joe PC Tech就做了一次現場拆機。

導致這個問題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液態金屬腐蝕了散熱器,如上所示,這個散熱器的銅底已經受到影響了,這會大大降低散熱效果。

液態金屬腐蝕常見的金屬材料,說起來也不是什麼大新聞了,鋁製散熱器會被腐蝕的更厲害,目前來說只有鍍鎳處理的散熱器影響很小,銅底散熱器照樣會受到影響。

如果再考慮到塗抹、售價之類的問題,液態金屬對一般玩家來說確實不是最好的選擇,哪怕散熱效果是目前最好的。

相關焦點

  • 往裡面倒點液態金屬試試
    採用液態金屬散熱的遊戲本雙烤機散熱實測PingWest品玩了解到,液態金屬散熱晶片散熱方法最早由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於2002年提出專利申請,隨後不久,美國Nanocooler公司也向美國專利局提交了類似的專利申請。
  • 索尼PS 5為何用上液態金屬?
    碩大的PS 5遊戲機拆開之後,人們不僅發現了巨大的風扇,巨大的散熱片,還發現了量產電子產品非常少見的液態金屬導熱材料。液體金屬作為矽脂的替代品用於導熱,一般只是極限超頻愛好者採用。量產產品只有華為的發燒級別遊戲筆記本使用過,而且問題不少。因為液體金屬導電,而且具有流動性,一旦出問題,意味著整個設備短路報廢,風險性很高。
  • 絕對罕見 看液態金屬打造本本終極散熱
    此次實驗,所測試的矽脂類導熱介質有:倍能事達白色矽脂、信越7783納米矽脂、3M導熱墊、固態矽脂、液態金屬。所以我們必須在晶片表面塗上導熱矽脂。  導熱矽脂必須存在,但是,這不可避免的,會造成了散熱體系中的瓶頸。瓶頸的存在,導致了它的前端介質不斷的堆積熱量,也就導致了晶片的溫度持續升高。  玩DIY的朋友,應該對於白色的導熱矽脂很熟悉。我們通常所說的導熱矽脂,應該被稱為矽膏,成分為矽油+填料。
  • 5G熱管理時代,液態金屬能做什麼?
    那麼面對於5G熱管理時代,液態金屬又能為此做些什麼呢?實例分析以小米9 pro5G版為例,其採用了VC液冷散熱系統,其中加入了5層石墨、高導熱銅箔,同時還有導熱凝膠高散熱材料,這一些散熱方式的加入也是讓手機的CPU核心溫度最高降了10.2℃。
  • 遲來的巨人 液態金屬如何改變散熱行業?
    液態金屬導熱劑在民用之前,常用與高能量密度的界面,比如艦載雷射炮,雷射切割器,又或者在核電站裡作為換熱液體。而最近幾年產出的比特幣礦機有的也在用液態金屬導熱劑在界面上。部分比特幣礦機在使用鉍基合金導熱液態金屬導熱劑一般分為兩種,鎵基合金與鉍基合金,鎵基合金製作的液態金屬導熱劑一般都是常溫液態,比如開蓋常客酷冷博。鉍基合金一般為常溫固態,應用在導熱劑的產品裡就是液態金屬導熱片。
  • 10核酷睿i9開蓋換上液態金屬散熱 溫度驟降9°C
    Intel的十代酷睿桌面版發布有段時間了,旗艦酷睿i9-10900K處理器做到10核20線程不說,頻率還提升到了5.3GHz,不過代價就是TDP功耗也飆升到了125W,散熱有點讓人擔心。
  • 以金屬為「墨」 液態金屬3D筆如何寫字?
    雲南網訊(記者 楊萍 賀凱)金屬還能作為「墨水」寫字? 「液態金屬3D筆」 賀凱 攝 記者在現場注意到,一款「液態金屬3D
  • 液態金屬:水冷導熱65倍卻不可取
    INQ報導--INQ在五月曾經報導Sapphire計劃推出首款液態金屬冷卻顯卡Radeon Blizzard X850XTPE,這種冷卻新技術利用鎵和銦的混和液體作為散熱劑,混和金屬在10度時為液態。這種冷卻劑導熱性能比水高65倍,比空氣導熱性高1600倍,因此液體金屬吸收熱量效率極高。
  • 小實驗玩出大科學,液態金屬氫能套件帶孩子探索世界
    產品包裝初次拿到手,這款實驗產品外包裝是禮盒式的設計,包裝上寫有:「用一杯水和一粒金屬運轉的科學世界。」這一句可真是讓人很好奇這到底是什麼好東西,忍不住想打開來一睹芳容。打開包裝后里共有7個組成部分,為方便大家細看特意整理了產品清單。
  • CMF實驗室 | 液態金屬
    液態金屬擁有獨特的原子結構,其原子排列完全無序,而傳統金屬材料原子結構則排列有序。它是金屬卻有了流動的形態;它極輕卻又極強、極硬,是超越鋁、鎂、鈦等傳統輕合金的顛覆性材料;它可一次性成型,無需機加工的繁複程序;它是輕合金材料的顛覆者,可應用於3C、汽車、醫療等多個領域,正在逐步佔領市場。
  • 維基解密 看液態金屬散熱器的神奇之處
    今天就讓我們來對這項技術進行一個揭密,讓我們看看這個散熱能力最高可達一般材質50倍的液態金屬技術,是怎樣改變來的。第一章:液態金屬散熱技術是由哪些技術構成的    液態金屬散熱技術是一項複合性技術,它整合室溫金屬流體散熱材料和電磁驅動技術,實現了耗電量極小,同時性能非常優越的液體金屬散熱器。
  • 【全國科普日】以金屬為「墨」 液態金屬3D筆如何寫字?
    雲南網訊(記者 楊萍 賀凱)金屬還能作為「墨水」寫字?9月17日,以「禮讚共和國 智慧新生活」為主題的2019年全國科普日雲南省主場活動啟動儀式在雲南省博物館廣場舉行,全面拉開了全國科普日雲南省活動序幕,群眾可「零距離」接觸最新科技產品、進行互動體驗等,現場科普氣氛十分熱烈。
  • 液態金屬室溫「類超流體」穿越現象
    最近,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超導與電子材料所,澳大利亞基金會國家未來低能電子技術優秀中心,王曉臨教授的團隊首次發現了電壓誘導的液態金屬室溫「類超流體」穿越現象。相關成果以「Voltage Induced Penetration Effect in Liquid Metals at Room Temperature」為題發表於《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 近些年來液態金屬以其低溫液態、高表面張力、導電導熱等特性吸引了科學家們的注意,為研製柔性電子器件、軟體機器人等提供了新的思路。
  • 液態金屬科技與工業的崛起:進展與機遇
    鑑於液態純金屬種類稀少,一般在實際中使用的是液態合金材料,需具備以下特點:①物理化學性能優良,如高熱導率、電導率、低粘度等;②環境友好、無毒無害、非易燃易爆、易於回收利用,具有較低的蒸汽壓和揮發性;③成本宜儘可能低。也因如此,阻礙液態金屬快速發展和應用的瓶頸之一就是缺乏足夠多的可選材料以及對相應材料屬性的認識。
  • 能「腐蝕萬物」的液態金屬,現實中真的存在?
    陪你邊玩邊學,每天漲點新知識提到液態金屬,大家往往會想到《終結者2》裡面不苟言笑的T-1000。能隱形,攔不住,甩不掉,「液態金屬」似乎和陰魂不散畫上了等號。鎵在降溫之後會發生過冷卻,並且固化時體積變大,之前手裡的液態鎵,直到0℃也能保持液態。金屬鎵表示:我憑本事變的液態金屬,憑什麼讓我變回去!
  • 液態金屬循環散熱 依米康散熱器發布
    ,依米康的研究人員告訴我們,液體金屬散熱器熱管中液態金屬可以讓CPU溫度急速下降,並且在常溫下是液態的形狀。在通過多次的試驗後讓金屬的熔點何以在7攝氏度下成為液態,這樣就可以在CPU散熱器熱管中進行循環。      液態金屬散熱器中液態金屬到底是一個什麼樣子相信很多網友們都很想了解,在此次會議上依米康帶來了常溫下的液態金屬,以及可經過高溫加熱後變成液態的金屬。我們趕緊讓網友們來看看液態金屬的真實面目。
  • 課堂|液態金屬科技與工業的崛起:進展與機遇
    當前,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和發展,大量液態金屬技術以及由此製成的先進裝備正在成為現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認為,液態金屬就是介乎機器與人之間的尖端功能材料,蘊藏著豐富的科學、技術與應用問題。現實中的常溫液態金屬是一大類物理化學行為十分獨特的新興功能物質,典型類型有鎵基合金、鉍基合金及其衍生材料;具有諸多新奇特性,為新興科學與技術前沿提供了重要啟示和豐富的研究空間。
  • 雲南省首條液態金屬 光伏組件生產線投產
    7月20日,雲南首條50兆瓦液態金屬光伏組件生產線在中宣公司控股的宣威能科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成功運行。   液態金屬光伏電子漿料,常溫下呈液態並具有良好的導熱、導電性能,可快速在矽片上噴印出需要的電極圖案,並實現太陽能電池電極的功能。
  • 【第2082期】3D列印的液態磁鐵還能這麼玩?
    > 3D列印的液態磁鐵還能這麼玩
  • 戰略研究丨液態金屬科技與工業的崛起
    一、常溫液態金屬物質科學的興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認為,液態金屬就是介乎機器與人之間的尖端功能材料鑑於液態純金屬種類稀少,一般在實際中使用的是液態合金材料,需具備以下特點:①物理化學性能優良,如高熱導率、電導率、低粘度等;②環境友好、無毒無害、非易燃易爆、易於回收利用,具有較低的蒸汽壓和揮發性;③成本宜儘可能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