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高溫的烘烤與口罩的加持,讓汗液源源不斷地從毛孔裡冒出。出汗是人體調節體溫的正常反應,但汗水留在身上的粘膩感叫人不太好受。更叫人受不了的,大概要數人群中散發的汗臭味了。
有一種臭叫汗臭(圖片來源:123RF)
這種氣味吸引了一群英國的科學家。他們仔細追溯了汗臭味的來源,揭示出人類腋窩散發氣味的神秘機制。科學家們認為,這些發現將有助於開發更有效的除臭劑和止汗劑,幫我們隔絕汗臭。有趣的是,研究結果也從另一方面揭示出,人的汗臭味也許是一筆悠久的遺產。
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了學術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憑藉其獨特的味道還吸引了《科學》官網的報導。
實際上,刺鼻的汗臭味並不是人類自己產生的,而要歸功於皮膚上的細菌。當細菌在皮膚上飽餐毛孔分泌的物質時,會釋放出有刺鼻氣味的硫醇化合物(一種關鍵成分為3M3SH)。
「我們的鼻子非常擅長檢測這些硫醇,哪怕它們濃度極低。它們有一種獨特的、刺鼻的奶酪和洋蔥臭。」這項研究的負責人、約克大學的Gavin Thomas教授說。
圖片來源:123RF
Thomas教授與同事們在先前的工作中發現,儘管皮膚上有多種多樣的細菌,但它們並非都會製造硫醇,事實上,只有一些葡萄球菌是釋放硫醇的主要來源。
在這項新研究中,科學家們對棲息於腋窩的一系列葡萄球菌進行了篩選,進一步縮小範圍,最終發現人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ominis)是汗臭味的主要貢獻者。這種細菌會吸收大汗腺分泌出的一種無味物質,然後釋放出難聞的硫醇化合物。
我們的汗腺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遍布全身的小汗腺,另一類就是大汗腺,通常密集分布在特定的身體部位,比如腋窩,還有胯下、臍窩等。
▲開口直接通向皮膚表面的是小汗腺,開口通向毛囊的是大汗腺,它們分泌的各種物質共同為腋窩的微生物營造了專屬的環境
通過對人葡萄球菌的進一步分析,研究人員發現,它們製造硫醇用到了一種獨特的酶。正是這種細菌酶的作用,讓無味的前體化合物Cys-Gly-3M3SH轉變成了有刺激性氣味的3M3SH。
為了確認這種「汗臭製造酶」是罪魁禍首,科學家們在細菌中找出了編碼這種酶的基因後,把基因轉入了另外一種金黃色葡萄球菌內。這種細菌也是人體皮膚上的微生物常客,但通常並不參與汗臭味的製造。然而,當這種無辜的細菌擁有了「汗臭製造酶」後,研究人員高興地發現,它們也突然開始散發臭味。
研究人員指出,根據這一發現,現在可以開發效果更好、更持久的新型除臭劑,有選擇性地針對人葡萄球菌,而不必幹擾生活在腋窩的其他微生物。
開發靶向抑制劑,從源頭阻止汗臭味的產生(圖片來源:Pixabay)
有趣的是,科學家們還研究了幾十種葡萄球菌之間的遺傳關係,初步分析推斷,大約在6000萬年前,少數幾種葡萄球菌就從其微生物祖先那裡獲得了特殊的「汗臭製造酶」。研究人員認為,這或許意味著,人體產生汗臭味很可能是一個古老的過程。「我們現在可以認為,汗臭味不是新事物,它肯定在人類進化之路上。」Thomas教授說,「可以想像,汗臭味曾為人類進化發揮過重要作用。」
分享最新科技資訊,發布前沿學術動態!一切盡在木木西裡~ 服務科研,助力科技! 關注微信公眾號: 木木西裡(mumuxilinj),更多精彩內容、新聞資訊、乾貨資源等你來看!
特別聲明:本文發布僅僅出於傳播信息需要,並不代表本公共號觀點;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公眾號轉載使用,請向原作者申請,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