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又發威!科學家發現白血病關鍵基因

2020-12-05 zhoupeng198315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使得科學家們能夠更加高效地對基因進行編輯,由於癌症的發生伴隨著大量DNA突變的積累,該技術曾多次被利用進行癌症研究。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醫學院(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School of Medicine)和摩爾斯癌症中心(Moores Cancer Center)的一組研究人員利用CRISPR技術識別出了慢性髓系白血病的關鍵調節因子。這是一種很難治療的癌症,以復發頻繁為特徵。

「我們使用CRISPR技術在白血病細胞中進行全基因組篩選,一次阻斷數千個基因。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工具,它使我們能夠識別大量促進白血病生長的基因,並發現可以針對這種疾病的新弱點,」藥理學和醫學系教授、資深作者Tannishtha Reya博士說。

「這項研究還首次表明,整個基因組基於CRISPR的篩選實際上可以以一種更具有生理學相關性的方式進行:使用原發癌細胞,並在本地微環境的環境中進行。」

Reya和他的同事在2020年4月20日的《Nature Cancer》雜誌網絡版上發表的報告中指出,RNA結合蛋白是維持和保護耐藥白血病幹細胞的一類關鍵蛋白。RNA結合蛋白通常控制著細胞如何、何時以及是否產生某些蛋白質。

作者重點研究了Staufen2 (Stau2),它是RNA結合蛋白家族中一個相對未被研究的成員,以前只知道它控制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育。

該研究主要作者為Jeevisha Bajaj博士,當時她是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Reya實驗室的博士後。

該團隊開發了一個小鼠模型,在該模型中,Stau2基因被刪除,發現該蛋白的丟失導致白血病生長和繁殖大幅減少,並顯著提高了小鼠模型的整體存活率。

白血病患者的原代組織樣本的持續生長也需要Stau2,這表明在人類疾病中存在一種保守的依賴性。

「我們對這項工作特別興奮,因為據我們所知,這是第一次證明Staufen2是任何癌症的關鍵依賴,」Reya說。

為了了解Stau2是如何控制癌症的,研究人員通過RNA-Seq和eCLIP-Seq對其靶標進行了基因組級的計算分析。

這導致研究人員發現了該蛋白控制關鍵的致癌基因(如Ras)和表觀遺傳調控因子(如LSD/KDM蛋白家族),後者是正在測試的針對白血病和其他癌症的關鍵藥物靶點。

這些發現對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ML)和其他血癌也有意義。

Bajaj說:「這項工作對於發現新的治療方法將特別重要。」

「我們的全基因組篩選發現了對癌症生長至關重要的細胞信號,在未來,這項研究將有助於研究微環境,即腫瘤周圍的區域,包括組織、血管和與癌症行為相關的重要分子信號。」

相關焦點

  •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
    細菌通過這些基因片段來偵測並抵抗相同病毒的攻擊,並摧毀其DNA。這類基因組是細菌免疫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目前已發現三種不同類型的 CRISPR/Cas系統,分布在40%的已測序細菌和90%的已測序古細菌當中。其中二型CRISPR/Cas設計簡單以及操作容易的特性為最大的優點,可應用在各種不同的模式生物當中。CRISPR/Cas是進行基因編輯的強大工具,可以對基因進行定點的精確編輯。
  • 盤點|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研究進展
    最近發表在《實驗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努森茨威格和他的同事使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對B細胞進行了修飾。B細胞是一種分泌抗體的白細胞。研究人員通過改造小鼠B細胞來製造人類自身的bNAbs。研究人員發現,以這種方式改變的細胞產生的抗體水平足以保護動物免受愛滋病毒感染,這意味著這項技術最終可能被用作免疫工具。
  • 中國科學家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完成同時治療愛滋病與白血病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2016年5月,一位年輕人發現自己感染了愛滋病。兩周後,醫生告知他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接踵而來的打擊足以讓任何人陷入深深的絕望。不過,醫生給了這名患者一線希望:他們將實施一次骨髓移植以治療白血病,以及附加的一項嘗試治療愛滋病的實驗性治療。近日,相關的一篇研究論文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 CRISPR/Cas基因編輯療法的前景與倫理爭議
    用基因編輯治療各類疾病的研究在不斷推進中,那麼,基因編輯技術是否可以用於臨床治療?使用基因編輯技術還存在哪些問題呢?,CRISPR/Cas技術迅速成為基因編輯時代最耀眼的「明星」。科學家你追我趕地利用CRISPR/Cas技術對細菌、真菌、植物、動物,包括人類細胞和胚胎進行基因編輯操作,最火熱的當屬基因編輯療法。
  • 取代CRISPR-Cas9的基因編輯技術誕生 科學家實現一次編輯多個基因...
    基於CRISPR的DNA編輯技術給人類基因組研究帶來了革命性變化——允許精確刪除任何人類基因這一點,使科學家得以對基因功能有更深入的了解。但這種技術也有局限性——暫時而言,它只能同時移除同一個細胞中的單個基因或基因片段,導致科學家在研究基因組不同部分協同工作的問題時遇到了瓶頸。現在,班傑明·布蘭科(Benjamin Blencowe)和傑森·莫法特(Jason Moffat)的團隊在這方面取得了突破。
  • 基因編輯CRISPR技術共同發明人叢樂:張鋒為何痛失諾獎?
    兩名女性科學家因共同發現了CRISPR Cas9基因編輯技術而名聲鶴立,為人們在人體和其他動物細胞上實現基因編輯奠定了重要基礎。據了解,張鋒實驗室從2011年開始進行人體細胞的CRISPR基因編輯研究,從概念提出到技術設計、反覆試錯、最終實現人類細胞基因編輯,都早於且不依賴於2012年諾貝爾獎得主論文的發表。「和很多領域中的成果一樣,有時會有不同研究組、不同科學家在不同地點、相近的時間,獨立發現/開發出類似或者相關結果。
  • 基因編輯CRISPR技術共同發明人叢樂:張鋒為何與諾獎失之交臂?
    兩名女性科學家因共同發現了CRISPR Cas9基因編輯技術而名聲鶴立,這一技術為人們在人體和其他動物細胞上實現基因編輯奠定了重要基礎。一時間,基因編輯這項專業技術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而同樣發明了基因編輯CRISPR技術的華裔科學家張鋒卻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科學界在為之感到遺憾和惋惜的同時,也熱議其為什麼沒有得到諾獎。
  •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
    科學家利用CRISPR/Cas系統可以對多種細胞的特定的基因組位點上進行切割,以便插入新的遺傳物質。在需要對目的基因的功能進行破壞,或者要進行目的基因替換時都可以使用CRISPR/Cas系統,可以像編輯文字一樣編輯基因,因此被稱為基因編輯技術。本技術具有簡便、快捷、精準等優點,於2016年獲得被喻為「豪華諾貝爾獎」的生命科學突破獎。
  • CRISPR 治療晚期肺癌安全可行!全球首例基因編輯人體臨床試驗數據...
    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自興起以來,曾被認為是凌駕於人類倫理之上的科技界「禁忌」,也一次次做出突破,讓不可能成為可能。2016 年,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腫瘤中心胸部腫瘤科主任盧鈾教授團隊使用 CRISPR 技術編輯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T 細胞 PD-1 基因的首個人類 I 期臨床試驗開始。
  •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熱度背後的冷思考
    近年來,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正在給整個科研界帶來革命性變化,該技術使用CRISPR系統將Cas9蛋白和嚮導RNA注入小鼠受精卵,就能輕鬆實現基因敲除,同時,注入Donor DNA則可實現基因敲入,甚至國際著名學術期刊Genome Biology有文章指出這項新技術將很快取代使用胚胎幹細胞的基因修飾,看起來小鼠胚胎幹細胞基因修飾技術的終結不可避免。
  • 獨家專訪│基因編輯CRISPR技術共同發明人:張鋒為何痛失諾獎?
    兩名女性科學家因共同發現了CRISPR Cas9基因編輯技術而名聲鶴立,為人們在人體和其他動物細胞上實現基因編輯奠定了重要基礎。一時間,基因編輯這項專業技術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而同樣發明了基因編輯CRISPR技術的華裔科學家張鋒卻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科學界在為之感到遺憾和惋惜的同時,也熱議其為什麼沒有得到諾獎。
  • 獨家專訪│基因編輯CRISPR技術共同發明人叢樂:張鋒為何痛失諾獎?
    兩名女性科學家因共同發現了CRISPR Cas9基因編輯技術而名聲鶴立,為人們在人體和其他動物細胞上實現基因編輯奠定了重要基礎。據了解,2009年,叢樂剛到基因領域大牛、二代測序發明人之一的George Church實驗室做研究生的時候,張鋒剛好在該實驗室做juniorfellow(屬於有獨立PI資質的職位)。就此過程中,叢樂發現了基因組學中更為前沿的基因編輯技術。
  •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珍藏版protocol!
    近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鄧宏魁研究組、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陳虎研究組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吳昊研究組合作,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發表了題為《利用CRISPR基因編輯的成體造血幹細胞在患有愛滋病合併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中的長期重建
  • 中國首次完成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愛滋病和白血病患者
    這意味著中國科研人員首次完成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愛滋病和白血病患者。  發現「治癒」愛滋病重要新策略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愛滋病造成了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1996年,愛滋病領域研究取得了裡程碑式進展,HIV入侵T細胞的主要共受體CCR5被發現,北大教授鄧宏魁是主要發現者之一。
  • 中國科學家完成首例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愛滋病和白血病患者
    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白血病技術已日益成熟,然而,通過該方法同時治癒愛滋病目前還是一道全球尚在攻克的難題。愛滋病被發現的40年時間裡,10年前的「柏林病人」和今年3月被報導的「倫敦病人」分別實現了「功能性治癒」和「持續緩解、需繼續觀察」。
  • 世界首例:北大教授以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愛滋病和白血病
    基因編輯技術能做什麼?答案有很多。北大教授鄧宏魁把基因編輯變成了可以治療愛滋病的工具。從實驗到臨床、從原理到實踐,數年的努力後,世界首例通過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愛滋病和白血病患者的案例初步報導。在首次完成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愛滋病和白血病患者的過程中,鄧老師和同事們經歷了怎樣的求索?這項技術的原理和前景又如何?閒言少敘,快來文中找到答案!
  • 北大教授以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愛滋病和白血病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北京大學」(ID:iPKU1898) 基因編輯技術能做什麼?答案有很多。 北大教授鄧宏魁把基因編輯變成了可以治療愛滋病的工具。從實驗到臨床、從原理到實踐,數年的努力後,世界首例通過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愛滋病和白血病患者的案例初步報導。
  • 胚胎基因編輯倫理不容,另一項基因編輯技術卻在造福人類!
    近日刷爆朋友圈的不僅是抗癌「神藥」Vitrakvi®的問世,還有一則是首例基因編輯嬰兒的誕生!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向外界公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她們的基因已經經過人為修飾,能夠天然抵抗愛滋病。
  •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治療癌症、HIV等疾病研究進展
    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說法,美國重組DNA顧問委員會(Recombinant DNA Advisory Committee,RAC)下周將審查賓夕法尼亞大學申請首次利用革命性的基因編輯技術CRISPR治療人類癌症的臨床試驗。利用CRISPR技術,科學家們能夠準確地切割靶DNA。
  • 什麼是CRISPR cas9基因編輯技術?
    參考---什麼是CRISPR cas9基因編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