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年銷量佔比將超5% 氫燃料電池車尚無法大規模推廣

2020-12-06 雷鋒網

新能源汽車產業向市場驅動轉變時,年銷量目標還將持續提高。

「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規模已達百萬級,2018年新能源汽車佔汽車銷售的比例是4.47%,今年一定會超過5%。」雷鋒網新智駕獲悉,財政部經濟建設司一級巡視員宋秋玲近日在2019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如是表示。

截至目前,我國汽車保有量約2.5億輛,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350萬輛,佔比只有1.4%。2019年的1到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分別完成70.1萬輛和69.9萬輛,同比增長39%和10.9%。這在汽車行業整體下滑的當下實屬可貴。

新能源車問題初顯

新能源汽車發展至今,一些關鍵技術和基礎設施方面的問題開始逐漸暴露。

除了純電動車和混合動力汽車之外,氫燃料電池車是我國新能源車的又一分支。不過,國內對該領域的研發和推廣工作仍處於初級階段。原因在於,除了外部加氫站基礎設施有待完善外,氫燃料電池的電堆等部件技術也有待攻關。

宋秋玲表示,由於我國燃料電池汽車核心技術和零部件技術尚未突破,基礎設施建設不足,標準法規缺失,氫氣作為能源管理的體系尚未建立等等原因,目前尚不具備大規模的推廣應用條件。同時,燃料電池汽車和純電動汽車技術特點不同,有各自適合應用的場景,未來應該是互補、共存,而不是替代的關係。

除此之外,宋秋玲稱,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經濟性還不能完全與燃料汽車、傳統燃油汽車媲美,與國際上先進的新能源汽車也有一定的差距。動力電池性能仍不能完全滿足需求,車用控制晶片、電機控制器等一些關鍵部件依賴進口,隨著逆全球化趨勢有供應鏈斷裂的可能。

以純電動車的電池為例,雷鋒網新智駕注意到,目前我國動力電池供應商主要有寧德時代、比亞迪、比克等。這些供應商除了供應國內自主品牌外,還與許多國際知名車企達成了合作。不過,今年以來已有部分車企出現自燃問題。

根據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發布《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臺大數據安全監管成果報告》顯示,從2019年5月份至今,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臺共發現79起安全事故。報告指出,在已查明著火原因的車輛中,58%的車輛起火源於電池問題,19%的車輛起火源於碰撞問題,還有部分車輛的起火原因源於浸水、零部件故障、使用問題等原因。

市場導向和兼容發展

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7月份汽車產銷數據顯示,7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6萬輛,環比下降12.5%,同比下降12.9%。其中純電動乘用車銷量達4.8萬輛,同比下降4.2%;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銷量達1.9萬輛,同比下降20.6%。

針對銷量下滑和上述的電池技術等問題,有關部門正在提出解決措施。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蔡團結表示,純電動、混合動力、燃料電池汽車有各自的使用優勢,我們應該根據各自的發展環境、發展目標堅持市場導向,減少行政幹預,因地制宜讓各方選擇。要積極推動運輸產業與車輛生產企業加強銜接,強化用戶需求對技術研發的有效引導,共同推動新能源技術路線的成熟和有效應用,來實現新能源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針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蔡團結也提出了一些建議,主要包括:

要在關鍵技術路線、安全底線上保障好,再進行大規模推廣應用;要試點先行,集中技術攻關、明確技術路線,實行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要進一步推進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應用,加強對於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趨勢和市場應用的跟蹤研究;要結合公交都市、綠色城市配送等示範工程,研究制定支持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使用引導政策,實現科學合理的運用。

雷鋒網新智駕了解到,今年2月,工信部牽頭開展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涵蓋了2021-2035年的規劃,目前正在按計劃加快推進規劃的編制。此外,堅持純電驅動,兼容多種技術路線,逐步優化政策環境、技術水平和產業布局等也成為有關部門的方向之一。

相關焦點

  • 「平價」或要等十年,氫燃料尚不具備大規模推廣應用條件
    在8月31日舉行的「2019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開幕式上,財政部經濟建設司一級巡視員宋秋玲直言:「基於氫氣的能源管理體系尚未建立等原因,目前尚不具備大規模推廣應用燃料電池汽車的條件。」2019年6月,中國氫能聯盟組織30多家成員單位編制完成的《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稱,氫能將成為中國未來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預計到2050年,氫能在中國能源體系中的佔比約為10%,氫氣需求量接近6000萬噸,年經濟產值超過10萬億元。在中國,氫能的應用場景主要有三種:傳統石油化工生產的原材料、可再生能源儲能發電、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
  • ...新能源汽車|氫燃料電池|氫能源|燃料電池|產業鏈|燃料電池汽車
    在節能減排路線上,提出至2035年客貨車油耗下降約20%,實現氫能源大規模應用,同時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達到100萬輛左右。二、政策不斷釋放,燃料電池產業正處於爆發前夜氫能源綠色清潔,熱值高達汽油的三倍,是理想的能量載體和清潔能源。近年來,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積極推進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發展。
  • 為何氫燃料電池無法普及?
    說到新能源車,大部分人能想到的就只有混合動力和純電動車。純電動和混合動力既環保又有補貼,可惜現在電池技術太落後,充電時間長電池又重。難道就沒有像電動車那樣環保,但用起來汽油車那樣方便的車嗎?其實有這樣的車,這就是氫燃料電池車。
  • 全球氫燃料電池市場深度解析
    各國均積極發展氫能源並制定了相應的路線圖,其中韓國、歐洲規劃亮眼, 韓國計劃 2040 年國內累計燃料電池車銷量達 290 萬輛,加氫站達 1200 座;歐洲計劃 2050 年燃料電池車保有量超 5300 萬輛,2040 年加氫站達 15000 座。除燃料電池車外,日本、韓國、歐洲等國在路線圖中還制定了 家用燃料電池、燃料電池發電的規劃。
  • 氫燃料電池出擊:加氫、儲氫和高溫膜環節投資發力
    根據中汽協的數據,2018年我國燃料電池汽車銷量為1527輛,而同期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25.62萬輛,兩者差距懸殊。結構上,2018年銷售的1527臺燃料電池汽車均為商用車,其中客車銷量1418輛,佔比92.86%,貨車109輛,佔比7.14%,而同期的125.62萬新能源汽車銷量中,乘用車銷量104.86萬輛,佔比83.47%。
  • 氫燃料電池的發展現狀和前景
    2017年全球燃料電池的裝機量達到670兆瓦,移動類裝機量455.7兆瓦,固定式裝機量213.5兆瓦。截至2017年12月,全球燃料電池乘用車銷售累計接近6000輛。豐田Mirai共計銷售5300輛,其中美國2900輛,日本2100輛,歐洲200輛,佔全球燃料電池乘用車總銷量的九成以上。截至2017年年底,全球共有328座加氫站,歐洲擁有139座正在運行的加氫站,亞洲擁有118座,北美擁有68座。
  • 為什麼說當前的氫燃料車,像極了新能源車爆發前夜?
    (1)十城千輛,實際規模或遠超 《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推廣》意見稿指出,要推廣超過1000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北京市、上海市、江蘇省等八個省市率先試點。 2、為什麼現在大力度推廣氫燃料車?
  • 上汽大通王瑞:氫燃料車沒有對手 明年將在歐洲新能源市場「大幹一...
    在發布會環節,上汽大通透露未來5年還將持續推出數十款新能源車型,到2025年達成新能源銷量佔比將超過30%的目標,致力於成為國內新能源車型最全面、海外細分市場市佔率最高的中國車企。「上汽大通的新能源譜系,包含純電、混動、氫能源的全序列,智能駕駛與定製化是我們發力的重點之一。我們的新能源車型今年在歐洲表現出眾,有六七千臺的訂單,在一些細分市場我們也做到了第一。
  • 體驗張家口氫燃料電池大巴車:加一次氫跑三百公裡,只排放水
    據國際能源署(IEA)預測,到2025年,氫燃料電池車將佔全球車輛的17.5%。今年10月在海南省舉行的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高峰論壇上發布的《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研究報告》(下稱「《報告》」)提到,到2050年氫能在中國終端能源體系中將至少達到10%,氫燃料電池汽車將覆蓋15%的乘用車和50%的商用車。
  • 日韓在前 中國氫燃料電池車何時能趕超前輩?
    近年來,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備受關注,燃料電池汽車也逐漸成為世界能源和交通領域的研發熱點。日前,氫燃料電池汽車有望在2019年正式實施「十城千輛」推廣計劃的消息傳出。但氫燃料電池的發展仍面臨許多挑戰,其中一個待解決的難題就是燃料電池鉑電極的一氧化碳「排放」問題。當下,氫主要來源於甲醇和天然氣等碳氫化合物的蒸汽重整和水煤氣變換反應,由此產生的氫通常含有0.5%至2%的一氧化碳。作為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核心零部件」,燃料電池鉑電極容易被一氧化碳雜質氣體影響,導致電池性能下降和壽命縮短。
  • 氫燃料電池車將是汽車工業的發展方向
    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而氫能作為一種更加綠色、環保、健康和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巨大潛力。作為最理想的替代能源,氫能儲量大汙染小效率高。因此,面對能源安全、環境保護等壓力,發展氫能已成為能源轉型共識。眾多車企紛紛試水使用氫燃料電池車擁有幾乎零排放的優勢,同時,氫燃料電池能抗住零下30攝氏度的極端低溫環境。
  • 為什麼氫燃料電池汽車還沒有成為主流?
    究其原因,氫能源在產業化過程中並沒有獲得足夠的發展,對於能源方面的技術還不夠完善。首先,氫燃料電池車對充能基礎設施的需求較高。如果我們拿電動汽車來對比,電動汽車在外可以用快充樁充電,在家可以使用慢充樁,但氫燃料電池汽車只能在加氫站充能,如果基礎設施沒有成大規模分布,那麼對於人們出行都成了難題。
  • 【杜科新材料•聚焦】2021年中國氫能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十大...
    另一方面,受疫情和國家補貼政策調整影響,燃料電池汽車銷量遇冷:今年1-11月份國內燃料電池汽車累計銷量為1288輛(交強險數據),同比下降19.5%。由於2020年氫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名單未公布,中央獎勵政策還未落地,預計12月份氫燃料電池汽車難以出現集中放量現象,2020年全年燃料電池汽車銷量大概率在1500輛以內,相比2019年的3018輛明顯下滑。
  • 複製特斯拉:氫燃料電池的能源革命
    上市才5天,市值就漲到340億美元,甚至超越福特,僅排在特斯拉和通用之後,榮升美國車企探花。尼古拉和特斯拉,名字聯合起來正好是交流電發明者Nikola Tesla。所以也有人戲稱,nikola是在碰瓷。而從經營上來看,也確實有「嫌疑」:一輛車都沒真正賣出去,仍處於沒有營收的「畫餅」階段,2019年虧損高達8870萬美元。
  • 【杜科新材料 聚焦】2021年中國氫能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十大預測
    同時,燃料電池自主技術進步明顯,國產化進程加速,電堆功率及體積功率密度同比2019年顯著提升,電堆、系統及BOP零部件價格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受疫情和國家補貼政策調整影響,燃料電池汽車銷量遇冷:今年1-11月份國內燃料電池汽車累計銷量為1288輛(交強險數據),同比下降19.5%。
  • 氫燃料電池概念火熱的背後 新能源汽車不只有鋰電池一個選項
    燃料電池尚處發展初期 成本問題制約產業化進程通常所說的燃料電池指的是氫燃料電池,因其最具代表性。與鋰電池作為儲能裝置不同,氫燃料電池是一種非燃燒過程的能量轉換裝置,通過電化學反應將陽極的氫氣和陰極的氧氣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 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深度研究
    氫燃料電池成本不斷下降,儲氫、制氫技術獲得突破。有條件的政府通過採購用於公共運輸來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國內政策層面,補貼政策轉換為溫和方式。政策推動因素逐漸減弱,消費者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汽車類型,考慮價格因素,純電動佔據主要銷量。
  • 億華通:燃料電池第一 國內市佔率第一
    原標題:億華通:燃料電池第一 國內市佔率第一   清潔能源最近著實火了一把,從新能源車、鋰電池到光伏
  • 氫燃料電池車發展前景怎麼樣?安全嗎?本臺記者專業解讀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建議,加強氫能源基礎設施尤其是加氫站的發展;全國政協委員、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建議,加快加氫站的統一規劃以利於氫燃料車的推廣;中通客車董事長李樹朋則提交了《關於加快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的建議》議案,而東風、奇瑞、上汽、廣汽也紛紛站隊燃料電池汽車。
  • 氫燃料電池步入發展快車道 大規模存儲技術仍有待進一步突破
    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氫燃料電池步入發展快車道 專家表示氫能源大規模存儲技術仍有待進一步突破  本報記者 劉會玲日前,由世界鉑金投資協會和英美資源集團主辦的新能源、新材料、新生態—2020國際鉑族金屬科技創新及發展峰會在蘇州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