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焊接市場的品牌壁壘,這家企業做對了什麼?

2020-12-08 騰訊網

焊接設備被譽為「工業縫紉機」,屬現代工業重要的金屬加工裝備,應用廣泛。隨著工業自動化、智能化、數位化、信息化等技術的日益發展,機器人焊接及中高端焊機的市場需求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在工程機械、裝配式建築、國防軍工、船舶及海工等行業有著突出的表現,中高端焊機的市場比例及容量逐年擴大。

近年來,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喜迎回暖大周期,各大工程機械製造商紛紛開足馬力確保供應,但仍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工程機械行業的「火熱」直接帶動了下遊焊接設備市場高速增長。不少企業迎著行業東風,駛入發展快車道。

2020上半年,深圳麥格米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2851)旗下子公司:深圳市麥格米特焊接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麥格米特)機器人專用智能焊機出貨量近4000臺,相比去年同期增長20%,預計2020全年出貨量可超過7000臺,在國內機器人專用焊機領域名列前茅。

此外,在機器人暫時無法取代的人工焊接市場上,麥格米特同樣保持高速且穩健的增長態勢。除工程機械行業貢獻了較大的增長點外,在軌道交通、汽車、貨櫃、鋼結構、軍工、船舶及海工等領域,麥格米特焊機銷量及佔有率也在逐年提升。

麥格米特銷售總監胡銳表示,焊接設備從業門檻檻相對較低,我國同類企業數量達近千家,但絕大部分企業規模小、產品同質化嚴重,只能通過低價競爭策略獲得市場。在多年惡性競爭下,低利潤已無法持續支撐高強度的研發投入,也無法建立貼近用戶群體的服務網絡,從而陷入惡性循環,始終集中徘徊在低端應用場合。

焊接設備行業發展歷史早已證明:僅靠價格優勢是無法滿足中高端用戶的焊接性能與可靠性需求的,這也是為何進口焊機品牌能夠長期佔據大部分中高端市場。

胡銳認為,要破局,須把「冷板凳」坐穿,捨得多年高強度的研發投入,不求中短期回報,如僅從財務投資角度來講焊機業務不是好項目,但越是浮躁的資本市場越需要「阿甘精神」,國產焊機才能縮短與進口焊機的差距,直至超越。

而隨著終端用戶層面的競爭不斷加劇,用戶對採購焊機ROI(投資回報率)愈發敏感,其不僅局限於焊接質量和效率的提升,且對工業物聯網IOT焊接智能信息化系統(高度定製化)也提出了新的需求。

這就給甘於長期「臥薪嘗膽」,聚焦於高性能、高質量定位的國內焊接設備企業,提供了絕佳的行業進口替代契機。

破除工程機械行業焊機品牌壁壘

2019年10月,麥格米特中標《三一集團機器人專用智能焊機集採項目》(包括當前業界「網紅」的三一重工18號廠房的「燈塔」工廠);2020年4月麥格米特再次中標《三一集團的人工焊機集採項目》,僅半年時間,麥格米特已向三一供貨超過上千套焊機,而這也是三一集團首次大規模使用國產智能焊機設備。

值得一提的是,曾被《華爾街日報》評價為「藏有中國工業未來藍圖」的三一集團18號廠房,已初步完成了智能化升級,通過打通生產、質量、物流、庫存等生產環節,與生產線自動化設備深度集成,將排產進一步細化到人與設備,真正實現生產過程的數字驅動。智能製造,已經從海量的機器人和自動化設備,發展成為一種「全面智能」的思維方式。

「項目改造完成後,產能將提升50%,人員需求減少60%,場地壓縮30%」三一集團相關負責人稱。因此,三一集團對工業4.0的「燈塔工廠」要求之高是前所未有的。麥格米特智能焊機產品與方案,歷經三一集團層層嚴選、專業把關和考核,終獲三一集團認可且集採中標。同時進入三一集團供應商體系的還有許多著名的國際品牌,如發那科機器人、達索系統等。

2020年初新冠疫情不斷蔓延,嚴重影響中國企業復工復產時,三一在2月5號已提前開工給全國做了先進表率。這得益於三一工業4.0工廠的提前布局,防控疫情與復工復產兩不誤,打響開年復工第一槍。

CCTV報導春節疫情期間率先復工的三一「燈塔」工廠

胡銳認為,中標三一集團智能焊機集採的標杆意義深遠,雙方的戰略集採合作打破了工程機械領域長期熱衷進口焊機的品牌壁壘,實現了大規模國產替代進口,這對國產焊機行業也起到了積極示範作用。隨著製造升級,這些行業應用在滿足焊接效果的基礎上,對焊機的可靠性、智能化、信息化要求越來越高。

十年沉澱,厚積薄發

弧焊設備雖入行簡單,但門道很深,不僅投入巨大、且見效慢。其中,弧焊焊機集成了電力電子技術、計算機軟體技術、電機傳動與運動控制、焊接工藝、電弧物理、金屬材料學等多門基礎學科技術與工程技術應用的融合,需要歷經長期的沉澱及積累,才能真正突破。

麥格米特集團多年從事醫療電源、5G通訊電源、伺服器電源、工業定製電源、變頻器、伺服控制、電動汽車驅動與控制、智能家電控制等業務領域的研發與製造,一直為眾多世界五百強企業客戶提供優秀的電源產品與驅控技術解決方案。

目前麥格米特擁有4000餘名員工,研發員工超過1000人,研發人員當中有200餘位工程師來自華為電氣&艾默生。

正因為,電力電子技術、計算機軟體技術、電機傳動與運動控制等技術學科是麥格米特多年積累的公司平臺技術優勢。基於優勢的延伸,2011年底,麥格米特全權接手美國艾默生旗下的焊機業務版塊,從而跨界進入了傳統弧焊焊接領域。

在接下來的九年時間裡,麥格米特持續加大焊機的研發投入,該業務前後持續累積超過十二年後才開始單年盈利。十餘年的路沒有白走,十餘年的冷板凳沒有白坐。

目前,麥格米特在國內工業重載氣保焊市場(350A以上)已佔據20%以上的市場份額,且在國內大規模新興的自動化弧焊市場——機器人專用焊接電源蟬聯五年名列前茅。然而,這只是開始,只是單一氣保焊產品系列的勝利。為進一步擴大弧焊市場份額,麥格米特將在老產品優化、新產品研發、渠道的銷售和服務體系上加大培育投入。

為更好地吸納研發人才,麥格米特已在全國多處高校聚集區域設立了研發機構:在武漢、西安、長沙、深圳、南京、上海等地已設立了研究所,同時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也設立了研究所。胡銳表示麥格米特正在擴充產品線,豐富產品類型,在明後兩年內,計劃先後推出交直流氬弧焊、交流MIG、雙絲共熔池氣保焊等產品。

—END—

相關焦點

  • 在中國市場越做越好 這家德國零部件企業堅持的是什麼?
    近年來,國際品牌紛紛加快在華的本土化進程,這其中,有的品牌已在中國實現全面本土化,早已「入鄉隨俗」的TA們,已經與中國商用車行業深度融合在一起。 「本土化」做得好的國際品牌,在中國的日子過得都不會差,如果要找出在中國市場「本土化」做得最好的品牌,克諾爾商用車系統一定是其中之一。
  • 十年暴漲100倍,Lululemon做對了什麼?
    作為被瘋狂追捧的運動品牌,Lululemon不僅是過去十年估值增長100倍的明星「牛股」,更成為了一種前衛、時尚的女性生活方式。Lululemon做對了什麼?遇到了哪些難題?對中國市場有何借鑑意義?長江商學院EMBA校友、天圖資本合伙人李康林對Lululemon的市場定位與品牌策略進行了全方位剖析,希望這個黑馬品牌的方法論能對你有所啟發。
  • 亞洲第一、世界前三:大族雷射做對了哪些事?
    大族雷射於2004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發展到今天,市值已經突破到500多億。從大族雷射今年年初公布的2017年度報告中看到,大族雷射2017全年實現營業收入為115.6億元,同比增長高達66.12%,業績增長勢頭依舊迅猛。那麼在快速成長的過程背後,大族雷射到底做對了些什麼?
  • 焊接機器人品牌齊聚天津工博會-機器人展 焊接機器人市場發展潛力大
    而作為龐大工業機器人市場組成之一,焊接機器人所佔據的比重達到了40%以上,在眾多細分領域中,焊接機器人無疑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身為「工業裁縫」,目前我國焊接機器人市場規模已將來到百億以上,未來市場潛力和空間巨大。我國市場規模和需求不斷擴大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曾表示,當前世界上50%的機器人都是用於焊接。
  • 高於市場4倍增速 青雲在私有雲市場做對了什麼?
    細想之,這些成績的取得,不僅意味著青雲QingCloud在市場上的節奏「踩得比較準」,而且在產品和技術上有著自己核心優勢和競爭力。  把握市場需求 「踩準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關鍵點  從市場看,最大的節奏就是企業數位化轉型。
  • 尋找第二增長曲線的奧園,做對了什麼?
    越是這樣的時刻,越是檢驗企業戰略眼光、定力和執行力的時刻。據媒體報導數據,2020年中國奧園全年實現約1540億元的整體銷售額(未經審計),其中業績公告顯示房地產板塊銷售額約為1330億元;另外,非房板塊業績約210億元。在2020年這樣不確定性的環境下,中國奧園不僅圓滿完成全年目標,還實現逆勢增長。那麼,它做對了什麼?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 精準醫療行業市場規模、發展階段及進入壁壘分析(附報告目錄)
    2016-2019年全球行業發展增速在15%左右,預計2020年全球精準醫療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美元。 2016-2019年全球精準醫療行業市場規模增長分析 近年來,精準醫療概念在醫療領域備受資本青睞,越來越多資本、企業進入該領域進行發展。在市場層面,整個精準醫療市場規模正在以不斷提升的速度逐年擴大。但是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們必須注意到我國精準醫療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瓶頸,只有突破發展瓶頸,整個市場才能更快更好的成長。
  • 針插不進的細分市場,漢和星瑞卻能闖進來,它們做對了什麼?
    如果說第一階段自主品牌是以"逆向"為主,相比合資車型,主要的優勢基本就是便宜,做合資不做或者不重視的市場。在早期的購車人群中,很多人對自主品牌的感情很複雜,一方面它們拉低了購車門檻,可以以A級車的價格買到B級或者更高級車輛,可以享受非常多的合資車裡面享受不到的配置。
  • 企業微信2020年度大會召開,壁壘定義私域平臺新標準
    基於這些接口,慧博科技為廣大電商零售企業量身定製了一套企業微信私域運營管理一站式解決方案——壁壘。打造私域流量壁壘,從壁壘開始壁壘是基於企業微信、為品牌提供從全域獲客、精細化運營、營銷轉化、會員復購增長一站式私域運營解決方案。
  • 上半年同比增幅最高車企 廣汽豐田做對了什麼?
    上半年同比增幅最高車企 廣汽豐田做對了什麼? 廣汽豐田同比暴增44% 威蘭達、凱美瑞持續熱銷 大眾怕了嗎?這說明廣汽豐田成為疫情衝擊下恢復最快的企業,產品競爭力、抗壓能力和應變能力表現更為優秀。 今年上半年車市大環境有多艱難,這份成績就有多難得。在乘用車市場同比下滑20%的背景下,廣汽豐田的表現堪稱奇蹟,這背後是它做對了什麼?為了得到答案,這次網新社走進廣汽豐田成都車展展臺,來一探究竟。
  • 突破技術壁壘!南昌高新區一企業一億像素7P光學鏡頭啟動小批量產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劉星)報導:近日,南昌高新區企業歐菲光7P 108M光學鏡頭順利完成小批量驗證。從1300W突破到1億像素、從3片邁入7片光學結構俱樂部,歐菲光光學團隊歷經三年技術攻堅,突破高端鏡頭技術壁壘。  據了解,光學鏡頭是機器視覺系統中必不可少的部件,直接影響成像質量的優劣,影響算法的實現和效果。
  • 2016-2022年中國智能化雷射切割及焊接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市場前景...
    《2016-2022年中國智能化雷射切割及焊接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以嚴謹的內容、翔實的分析、權威的數據、直觀的圖表等,幫助智能化雷射切割及焊接行業企業準確把握行業發展動向、正確制定企業競爭戰略和投資策略。
  • 深圳做對了什麼
    據Frost&Sullivan的報告,成都能拿出手的龍頭企業縱橫股份,佔工業級無人機市場份額為5.4%,只有大疆55.1%的零頭。而且,頭部企業已形成的良好品牌效應,也是難以打破的壁壘。目前,深圳佔據碳纖維市場約70%的份額。良好的上遊產業基礎,為中遊以大疆為代表的7000多家無人機企業,佔據全球超80%的份額,提供了有力支撐。
  • C型臂X射線機市場需求、進入壁壘及發展方向分析(附報告目錄)
    隨著國家政策積極鼓勵支持購買國產品牌,國產C臂將迎來發展的春天。3、進入本行業的主要壁壘(1)資金準入壁壘C型臂X射線機行業產業鏈長,產業鏈相關行業方面都需要大資金投入,行業回收周期長,需要大量資金。在融資機制未得到解決的條件下,一些企業很難通過資本市場籌集到足夠的資金投入到這些行業,因此就很難同在資金上佔有明顯優勢的國內大企業、國外企業開展市場競爭。(2)市場準入壁壘第一,要求高。C型臂X射線機行業在經營、管理、技術、技能方面要求非常高,而且在國際經驗、信息處理和發展選擇等方面的要求也比較高。
  • 火星人集成灶上市的背後,做對了什麼?
    在祝賀火星人之餘,我們也不禁試圖探討它的成功秘笈,火星人「火」到上市的背後,做對了什麼?主流廚電品牌看不上;消費者不認可。集成灶自身也存在技術實力薄弱,產品粗糙等問題。就是在這樣內憂外患的形勢下,火星人進軍集成灶品類。從不被看好的全新品類,到成為廚電行業現象級的增長極,火星人起到了力挽狂瀾的作用。首先集成灶的結構優勢毋庸置疑,側吸下排的吸油煙方式有著較高的油煙吸淨率,是解決中國廚房油煙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
  • 全面突破國際壁壘 TCL「量子點顯示專利布局」獲「灣高賽」金獎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麥教猛為TCL頒發獎盃  「量子點」技術又稱為「納米晶體」技術,在新型顯示、新型照明、太陽能電池和生物-醫學標記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TCL實業「量子點顯示專利布局」項目榮獲「灣高賽」成長組金獎  突破壁壘 助力中國成為新型顯示第一強國  在通往世界之巔的路上,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
  • 汽車製造巨頭熱衷五大焊接機器人品牌
    汽車製造巨頭熱衷五大焊接機器人品牌    庫卡機器人是德國起步最早的機器人公司。1898年,在奧克斯堡建立,最開始並不是做工業機器人,而是關注室內照明方面。發那科自成立以來,在機器人領域一直領先於全球,2008年發那科就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個突破20萬臺機器人的廠家,市場份額穩居第一。   日本機器人發展較早,並在1992年,發那科公司開辦了機器人學校,為客戶與學員提供實體樣機技術培訓。
  • 太陽能電池背板行業進入壁壘、重點企業及發展特徵(附報告目錄)
    因此,光伏組件生產企業和鋰離子電池生產企業對供應商選擇較為謹慎,合作關係一旦確定後通常較為穩定,更換合格供應商的成本較高,這對新進入的生產企業構成一定的客戶資源壁壘。(4)人才壁壘光伏行業和鋰離子電池行業同屬新興行業,技術專業性較強,發展速度較快。
  • 百億美元吸入劑市場 國內企業開始發力
    【製藥網 市場分析】近日,歐米尼醫藥宣布與一家印度大型製藥企業達成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共同開發一款吸入粉霧劑產品,劍指美國/歐洲/加拿大COPD/哮喘領域的百億美元級市場。根據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哮喘和COPD用藥市場規模就已經超過525億美元,其中吸入製劑達437億美元,佔比為83.2%;歐美地區市場規模超357億美元,吸入製劑市場佔比為86.1%,其中吸入粉霧劑的市場份額較高,達41%,吸入氣霧劑位居第2,約佔40%。另外,有預測顯示,2020年哮喘/COPD全球品牌藥市場將維持在260.6億美金。
  • 吸入製劑行業專題報告:高技術壁壘突破在即,一片藍海待掘金
    通過米內網查詢國內重點城市 2018年總銷售額得到各藥物市場規模如下表所示。1.3 吸入製劑壁壘較高,主要體現在開發和審批壁壘 吸入製劑的技術壁壘高,因此無論在成熟的海外市場還是在國內市場,布局的企業及已上市的藥品均 相對較少。技術壁壘主要包括了開發和審批方面的壁壘。1、開發壁壘包括前期研發階段壁壘、臨床實驗壁壘與大規模生產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