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車的大浪潮的推進,近幾年來,很多汽車企業開始進入新能源領域,但是,國產車企業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純電動汽車的充放電技術,豐田汽車此前似乎不太期待這種技術,除了比較成熟的混合動力系統外,主要以氫燃料電池的技術為主。
但是,最近豐田研究開發中心發表了新的車型,這輛車是根據古典的豐田普銳斯製作的,豐田汽車打算開始走彎道嗎?畢竟太陽能的動力一直不是主流,這種能源的利用方式效率不高,單位面積內的能量密度也有限。
豐田汽車這次也保留了普銳斯的新能源模型,而不是完全利用太陽能發電,而是一套充電系統,大部分的電量仍然在充電站充電,因此,屋頂上的太陽能電池板主要起著輔助作用,目前,豐田汽車開發的這種柔性太陽能電池板的能源轉化率達到了30多個。
在晴天裡,其實這一系列太陽能電池板的發電能力可以達到850瓦左右,也就是說,白天可以提供40公裡左右的續航距離,如果通勤距離只有20公裡的話,就足夠在太陽下停下來回公司了,這樣的數據看起來很樂觀,但是短期內不會有大的突破,結果,車頂只有這樣的面積。
有些網民讀完後還是比較支持的,表示還不是永遠的動機模式,與前一段時間青年汽車發出的水氫動力相比,這種發電模式還是比較可靠的,至少完全可以能源符合保存基數的原則,另外,這種能源利用方式可以說是真正的新能源,完全不需要利用化石燃料,即使是在現在的街道上看到的純電動汽車,充電的電力也是來自煤炭發電。
將來可能會有更大的太陽能和電力交通,如果發電量能夠自給自足的話,將來汽車變成UFO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