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學發展過程中,人類為了將之前的研究成果更好地傳遞下去,建立了一座又一座科學大廈。每一座科學大廈當中,都有數之不盡的名詞和單位。有了這些東西的存在,一個人窮其一生研究出來的結果,可以直接被後代學習。
但是在生活當中卻有一個非常特殊的概念,或者說是單位,截止到今天為止,都沒有人能夠說清楚它究竟是什麼?這個單位就是傳說中的時間。
時間是什麼?
或許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答案,有人說時間只是一個度量單位,用來度量在某種神秘力量的幹涉下,事物發生變化時狀態的區別。由時間這個概念引發出了過去,現在和未來三個不同的時空。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所謂的過去就是已經發生的事情。不論是剛剛發生還是已經發生了很多年,只要此時此刻我們並沒有對這件事情進行幹擾,那麼它就屬於過去。而所謂的現在,指的就是此時此刻,我們正在感受物體的狀態,或者我們正在影響物體的變化。
未來就更加簡單,就是事物在發展過程當中變化的後續結果。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準確預測出事物發生變化的後續結果。過去,現在,未來,這三個名詞非常清晰地將時間的輪廓描述出來。但你有沒有想過,這個世界是否就真的如此簡單?
人類通過自己觀察到的命名出一個時間的度量單位,但這說到底,也只不過是人類根據自己的想法,去揣測大自然的規律。但大自然顯然無奇不有,以人類目前掌握的科學水平,根本就沒有辦法對大自然的規律進行預測。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過去,現在和未來這三個不同的事物狀態很有可能並不存在。很多科學家窮極一生都在研究時空的概念,最早以前,人們把牛頓的絕對時空論當作是科學殿堂中的基石。
牛頓認為,時間是一個非常固定的概念,也是大自然比較穩定的規律。一件事物不管如何發展,只要用時間用來做對比,就能夠分析出它的三種不同狀態。不過隨著近代科學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發現,牛頓的絕對時空論存在很多瑕疵,甚至在某些領域這樣的理論完全就是無稽之談。
就這樣愛因斯坦又提出來了一個相對時空論,這樣的觀點解釋起來也很簡單。時間的變化並非一成不變,有的人時間流速快,有的人時間流速慢。如果把時間定義為度量單位,必須在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下,那就是所有時間的流速都是恆定的,人類沒有辦法通過自身的手段對其進行幹涉。
但是從愛因斯坦的相對時空論當中,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時間的流速是相對而已。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每一件事物的發展也是不可預知的,不同的參照物會導致時間的流速發生很大的變化。
做個簡單的假設,一個人有過去,現在和未來三種不同的身份和狀態,這樣的結論是基於地球人都認同的一個時間衡量法則。但如果某一天突然出現了一個外星人,外星人對於時間的流速,自然與地球有著一些本質上的區別。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人也就沒有了過去,現在和未來,所有的一切都在同步發展,而這樣的理論有點類似於平行宇宙。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一句話,一切都是已經安排好的。當人類的科技水平能夠擺脫現在的時間衡量單位,那麼整個世界的真相很有可能就會呈現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