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電池最新進展:矽太陽能電池的效率超過26%

2021-02-15 陽光之慧

轉自公眾號: Nature自然科研

本周在線發表在《自然-能源》上的研究Silicon heterojunction solar cell with interdigitated back contacts for a photoconversion efficiency over 26%報告了首個光轉換效率(將光能轉化為電能的效率)超過26%的矽太陽能電池。經認證,這種電池實現了26.3%的轉換效率,表明矽太陽能電池的效率達到了歷史新高,更多效率更高的矽太陽能電池板也將在未來問世。

本研究所述電池與其他一些研究中電池的光轉換效率。

Yoshikawa et al.

電池的結構和電流-電壓曲線。

Yoshikawa et al.

日本鍾化公司的吉河訓太及同事使用了工業上可行的工藝來製造單晶矽太陽能電池,其設計能同時增加電池的陽光吸收和電流轉換。他們將此前的光轉換效率記錄提高了2.7%,在180cm2的面積上達到了26.3%。

最後,作者提出了一種實現矽太陽能電池的理論轉換效率極限(29.1%)的方法。

與理論極限之間的能量損失分析。

Yoshikawa et al.

儘管該研究打破了矽太陽能電池的光轉換效率記錄,但將單個電池組裝成商業上可行的太陽能電池板還需要進一步的工作。

相關焦點

  • 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的最新進展,更高效率更好的穩定性
    NREL研究人員Xiao Chuanxiao(左)和朱凱與大韓民國的研究人員合作,驗證了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實現30%以上效率的潛力。圖片:NREL的Dennis Schroeder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研究人員與韓國的研究人員合作,已經驗證了將鈣鈦礦和矽結合以生產效率超過30%的太陽能電池的潛力。他們最初的太陽能電池的認證效率為26.2%。「這項研究為鈣鈦礦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具有明顯技術突破和科學見解的新通用方法。」《科學》雜誌一篇新發表的論文的通訊作者朱凱說。
  • 光輔助兩步法製備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超過22%
    基於此,2020年12月9日韓國成均館大學Hyun Suk Jung團隊及其合作團隊於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刊發光輔助兩步法製備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超過22%的研究成果。採用光輔助工藝在前體溶液中生產I3-,並將其應用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結果顯示,當FAI溶液暴露於LED光下,可以快速產生I3-。
  • 晶矽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新進展:日本26.3%、德國31.3%
    傳統的晶矽太陽能電池之理論轉換效率天花板,依技術差異大約介於23~25%之間,最高可達29.1%。透過多層次構造搭配矽材料,日本KANEKA與NEDO、德國Fraunhofer ISE分別將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提高到了26.3%與31.3%,雙雙創下個別技術的新紀錄。
  • 日本公司研發太陽能電池 將轉換效率突破至26.3%
    ,將轉換效率提升至了 26.3%,比原來的最高轉換效率紀錄 25.6% 高了 0.7%。  矽基太陽能電池理論上的轉換效率極限為 29%,但在日常實踐中,實際轉換效率都只在 20% 附近徘徊。Kaneka 的研究人員對理論和實踐之間流失掉的能量進行了研究觀察,以便找出達到 29% 理論轉換效率極限值的方法。
  • 矽太陽能電池實現了26.3%的轉換效率
    矽太陽能電池實現了26.3%的轉換效率 中國科技網 發表於 2020-12-04 15:19:12 英國《自然·能源》雜誌在線發表的一項重要研究成果,報告了首個光轉換效率突破26%的矽太陽能電池
  • 未來的太陽能電池:提高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的系統
    FAU的年輕研究員Andrej Classen在其博士論文期間證明,使用發光受體分子可以提高效率。他的工作現已發表在《自然能源》雜誌上。 在歐洲緯度晴朗的晴天,太陽可以提供每平方米約1000瓦的輻射能。常規的單晶矽太陽能電池最多可將這種能量的五分之一轉換為電能,這意味著它們的效率約為20%。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低溫運行最高效率25.2%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近太空、極地等極端環境中展現了其獨特的應用優勢。但是,由於低溫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較少,低溫鈣鈦礦效率還遠遠未達到目前的先進水平,此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低溫條件下運行機理尚未清楚。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期待與矽「聯姻」
    「之前沒有時間靜下心來好好看看學生的實驗、進展、報告,如今正好可以集中挖掘裡面的新東西,打開一些新的思路。」兩年前,遊經碧課題組成功實現中國在鈣鈦礦電池轉換效率方面世界紀錄的突破。他告訴《中國科學報》,與傳統矽電池形成疊層電池有望大幅提高電池效率,目前國際上基於鈣鈦礦/矽的疊層電池效率已達到29.1%。業內認為,隨著新的薄膜沉積技術的開發,更高轉換效率的大面積鈣鈦礦電池模塊指日可待。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第一性原理計算最新進展
    基於固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DSSCs)發展起來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erovskite
  • 晶矽電池效率理論上限? -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晶矽電池轉換效率的理論上限?1954年貝爾實驗室的CHAPIN等三人發表了第一篇關於矽太陽電池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就已指出有反射、複合、電阻三方面的因素使電池的效率低於某個上限。早在1961年,William Shockley等人根據細緻平衡原理在只考慮輻射複合作為電子-空穴對唯一的複合機制的理想情況下,通過計算得出p-n結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極限為30%。
  • 鈣鈦礦和矽結合可提高太陽能電池30%生產效率
    3月30日消息,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研究人員與韓國的研究人員合作,已經驗證了將鈣鈦礦和矽結合以生產效率超過30%的太陽能電池的潛力。他們最初的太陽能電池的認證效率為26.2%。「這項研究為鈣鈦礦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具有明顯技術突破和科學見解的新通用方法。」《科學》雜誌一篇新發表的論文的通訊作者朱凱說。
  • 盤點三大類薄膜太陽能電池的最新研究進展
    一、矽基類薄膜太陽能電池矽基類薄膜太陽能電池根據材料具體可以分為非晶矽、多晶矽以及微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其中,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因以玻璃、不鏽鋼等為襯底而研製出來的,所以被認為是現階段環保性能最好的電池。它的研究開始於1976年,隨後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重要影響。
  • 太陽能電池效率將突破30%
    經過幾十年大規模投入,矽太陽能電池已經佔據光伏市場90% 江山,但也已接近其理論極限效率。
  • 效率超過25%的高效電池最新進展及發展趨勢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引言近年來,能源危機與環境壓力促進了太陽電池研究和產業的迅速發展。目前,晶體矽太陽電池是技術最成熟、應用最廣泛的太陽電池,在光伏市場中的比例超過90%,並且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都將佔據主導地位。
  • 提升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的新方法
    大多數太陽能電池都是由矽等無機材料製成的,有機材料太陽能電池具有輕巧、靈活、製造成本低的特點,甚至可以採用印刷製造的方式,因此無機材料太陽能電池受到了科學家們的廣泛關注,儘管目前也取得了一些進展,但要真正完全替代矽太陽能電池,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首先就是提高電能轉換效率,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是選擇正確的材料組合
  • 新型鈣鈦礦量子點太陽能電池打破傳統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局限
    原標題:新型鈣鈦礦量子點太陽能電池打破傳統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局限 最近美國能源部(DOE)下屬的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研究人員成功製備出13.4%轉換效率的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刷新了量子點太陽能電池世界效率紀錄。
  • 結合矽鈣鈦礦技術 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躍升至 27.2%
    矽晶太陽能為當前產業首選技術,便宜、高效又穩定的優勢讓太陽光電成為最受歡迎的再生能源,但以目前已大規模商業化的技術而言,其轉換效率預期很難超過25%,因此科學家一直在尋找另一個太陽能明日之星。英國OxfordPV便以此技術成功研發出1cm2大小的高效率鈣鈦礦-矽晶太陽能電池,該效率除了獲得德國Fraunhofer太陽能系統研究所(ISE)認證,也突破單一接面式(SingleJunction)矽晶太陽能電池26.7%的紀錄。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世界記錄
    好多小夥伴後臺留言說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越來越難做了,沒了方向,怎麼會沒了方向?你突破下面任何一項世界記錄,肯定是一篇文章,文章大小取決於突破的難易程度。加油!希望你們的團隊名字出現在每日更新的世界記錄中。
  • 提高薄膜太陽能電池效率的方法
    降低矽太陽能電池成本的方法之一是儘量減少高質量矽材料的使用量,如薄膜太陽能電池。不過這種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只達到了約11-12%。研究人員們正在尋求提升其效率的方法。最近取得突破的技術有通過幹法絨面優化上表面的結構和在外延層/襯底界面處插入一個中間多孔矽反射鏡。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獲新進展
    遊經碧告訴《中國科學報》,目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雖然有了很大提高,但想要完全滿足產業化要求還需一段過程。 「若想產業化,使用壽命是最重要的。矽電池的壽命要求是25年,鈣鈦礦電池還差得很遠,我們的發展方向也是朝著穩定性去做。」對於穩定性的重要性,陳永華表示贊同。 矽是從自然界中沙子、石頭裡提取出來的元素,因為在地球上已經存在幾億年,因此矽電池性能非常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