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菜籃子」的穩產保供——走進溫氏集團永州溫氏畜牧有限公司

2020-12-04 紅網永州站

在永州溫氏畜牧有限公司富家橋種豬場,工人正在安裝欄舍自動料線感應探頭。王晶 攝

頭頂烈日,腳踩黃土,6月16日,記者走進位於零陵區富家橋鎮石角塘村的永州溫氏富家橋種豬場標準化養殖示範基地項目建設現場,施工工人們正在搶抓進度進行作業,現場熱火朝天的景象不亞於當日的天氣。

「目前項目進度已經完成95%以上,主要在進行欄舍安裝調試、料線安裝調試、水泥路硬化和防疫設施配套等等。」富家橋種豬場場長肖鍵鋒告訴記者,因受新冠疫情影響,該項目建設工期延遲了一個月,現在正在早六晚九地搶抓項目進度,預計7月底竣工,8月份正式投產。

富家橋種豬場是永州溫氏畜牧有限公司第二個大型豬苗生產基地,佔地面積1080畝,總投資1.3億元,設計產能為常年存欄母豬1萬頭、年出欄商品豬苗20萬頭的高效工廠化豬場。該種豬場按照國內最先進的工廠高效化種豬場標準建設,將打造成現代化、自動化、低碳、循環綜合利用、生態園林式大型現代化豬苗養殖基地,整體環保投資額為1200多萬元,配套先進的汙水處理系統,汙水處理達到國家《畜禽養殖業汙染排放標準》的要求。

隸屬於廣東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零陵子公司永州溫氏畜牧有限公司按年上市肉豬48萬頭規模設置,計劃配套建設3個大型種豬場、2個養豬服務部、1個年產24.8萬噸的飼料廠及相應的辦公生活設施,預計總投資5億元。目前在職員工200餘人。「除了在建的富家橋種豬場,我公司還有2015年開始投產的黃田鋪種豬場,年出欄豬苗18萬頭,還有在建的郵亭圩種豬場,預計今年底竣工投產,預計年出欄豬苗12萬頭,三個種豬場明年可實現年出欄豬苗50萬頭。」該公司負責人潘守康說。

截至2019年12月,永州溫氏畜牧有限公司出欄商品豬苗14萬頭,服務部投放豬苗11.71萬頭,上市肉豬10.8萬頭,總銷售收入2.93億元。家庭農場總毛利3018.33萬元,戶均獲利19.99萬元。其中,帶動28個貧困村、28個規模養殖場建成投產,增加就業崗位380個,受益貧困群眾612戶2614人,每戶貧困戶年增收5000元以上。

像這樣的縣區養豬一體化子公司溫氏集團在永州成立了10家,滿負荷生產後可以實現500萬頭/年上市肉豬規模。

自2011年溫氏集團進駐永州發展養豬業務以來,已建成高效化種豬場16個(年產豬苗240萬頭),在建4個(年產76萬頭豬苗),擬建7個(設計135萬頭豬苗);高效化生態養豬小區完成用地儲備10個。大型飼料廠已經建成投產2個、在建2個、擬建6個。江永和冷水灘屠宰項目已經開展建設,設計滿負荷生產可以實現年屠宰生豬100萬頭和肉製品深加工1萬噸。已成立養豬服務部12個,發展合作農戶1100餘戶。2019年出欄生豬102萬頭,合作農戶總計獲利2.85億元,批均獲利20.57萬元。

「今年我公司將全面啟動永州項目剩餘種豬場、飼料廠、屠宰及食品深加工項目建設,加快配套建設現代高效化生態養殖小區、探索樓房式養殖模式,預計到2022年可完成既定項目建設,總體投資超60億元,全面實現500萬頭肉豬上市設計規模。」集團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同時,溫氏在永州區域各單位將積極配合永州市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工作,全力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尤其是抓好非洲豬瘟等重大疫病防控,穩住豬肉等農產品價格,落實生豬生產要求,做好『菜籃子』產品的穩產保供。」

相關焦點

  • 道縣:溫氏畜牧有限公司祥霖鋪三十工養殖場開工
    紅網時刻永州8月14日訊(通訊員 周流星)8月12日,道縣溫氏畜牧有限公司祥霖鋪三十工養殖場開工建設。道縣縣委副書記蔣燕飛、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小平、縣政府副處級職級幹部蔣儒華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及溫氏集團湖南分公司有關負責人等出席開工儀式。
  • 望江縣人民政府與溫氏集團項目合作籤約儀式舉行
    7月28日,望江縣人民政府與溫氏集團舉行農業產業化肉鴨養殖屠宰深加工一體化項目籤約儀式。市委副書記陳愛軍、縣委書記李躍雲出席籤約儀式並講話,縣長霍輝主持籤約儀式。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徐家平,溫氏集團副總裁兼水禽事業部總裁溫朝波,縣委常委、縣委辦公室主任、宣傳部長汪森,縣委常委、副縣長汪世平參加。
  • 溫氏集團生豬養殖項目落戶曹甸
    溫氏集團生豬養殖項目落戶曹甸日前,溫氏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在寶應縣曹甸鎮崔堡村投資6億元,新建生豬養殖項目舉行簡樸的開工奠基儀式。揚州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馬順聖,揚州市總畜牧獸醫師徐煜峰,寶應縣委副書記、縣長佘俊臣,副縣長王輝森,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吳愛平,曹甸鎮黨委書記許傑,曹甸鎮鎮長郝驥等出席奠基儀式。
  • 彭華昌率隊赴廣東溫氏集團參觀考察
    在溫氏集團總部參觀5月10日,縣委書記彭華昌率隊赴廣東溫氏集團參觀考察,洽談合作相關事宜,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鄧林陪同。廣東溫氏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畜禽養殖為主業、配套相關業務的跨地區現代農牧企業集團。截至目前,溫氏集團已在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擁有控股公司326家、合作家庭農場 4.98萬戶、員工5萬多名。
  • 溫氏集團與眾不同的發展路
    究竟什麼樣的企業擁有這樣的魔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探秘溫氏集團,這座在豬背上建立起來的商業帝國吧!在2013年的禽流感危機中,溫氏集團更是頂著每日3000萬元的巨大損失,堅持向養殖戶提供每隻雞一元的毛利。公司如此言出必行,怎能讓農戶們不感動呢?因此,與溫氏集團籤訂養殖合同的農戶越來越多,許多人也在溫氏的帶領下順利走上了小康道路,擺脫了貧困的帽子。公司的成功除了言出必行的責任感之外,重視科技的創新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 強大配套體系造就寬闊「護城河」 「溫氏模式」難以複製
    以養豬、養雞起家的溫氏股份,創造了畜牧領域的奇蹟。它以近1600億的市值穩居創業板第一,前三季度以108億的淨利潤傲視資本市場,以「公司+農戶」的開創性模式引領畜牧業……外界資本在接觸溫氏股份之初,都會問一句:溫氏股份成功的密碼是什麼?  近日,包括中信證券、興業證券、長江證券等在內的30多家機構走進溫氏股份,試圖對上述問題做出回答。
  • 崇左市領導到寧明縣調研溫氏集團生豬養殖項目
    岑小耿(左三)、陶輝(左四)在亭亮鎮亭樂村調研圖為會議現場4月8日,崇左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陶輝率調研組一行到亭亮鎮亭樂村,調研溫氏集團生豬養殖項目建設情況。當天,在溫氏集團生豬養殖項目現場點,陶輝詳細聽取項目負責人介紹了該項目建設情況以及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隨後召開座談會。
  • 溫氏公司「五統一分」模式助養殖戶致富 今年1至10月帶動養雞戶和...
    溫氏公司畜禽交易夜市一角。 記者 夏佟 攝據《今日儋州》消息 在儋州市如果有人問哪個公司的人流、物流和資金流在一個晚上流動最頻繁,那麼答案肯定是位於我市北部灣大道11公裡處的海南溫氏禽畜有限公司。該公司是國家重點農業龍頭企業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轄分公司,於2004年9月在儋州正式掛牌成立。該公司通過「公司+家庭農場」的利益連接,採用「五統一分」(統一供種、統一防疫、統一進苗、統一用料、統一銷售,分戶飼養)的模式發展養雞業、養豬業,帶動農戶增收致富。至今,項目總投資約8000萬元,年銷售肉雞2000萬隻和肉豬20萬頭,年總產值達6.6億元以上。
  • 溫氏集團:與福建省將樂縣籤約20億元肉鴨養殖項目
    7月8日,福建省將樂縣與溫氏集團舉行農業產業化肉鴨養殖項目籤約儀式。據了解,溫氏農業產業化肉鴨養殖項目計劃總投資約20億元,總建設規模為年上市肉鴨4000萬羽,分兩期投資建設。溫氏集團副總裁兼水禽事業部總裁溫朝波表示:溫氏水禽業在將樂的發展,通過發展現代高效化生態種鴨場和智慧養殖小區(產業園)新型經營模式,以及「公司+自建高效小區+招養戶入園養殖」的溫氏模式,全力加快各子項目動工建設和竣工投產,適時啟動屠宰業務,打造溫氏水禽產業園,共同把肉鴨產業園項目打造成將樂縣一張靚麗的農業產業化名片。
  • 年味到家,溫氏食品高鐵冠名列車首發儀式光速啟幕
    溫氏食品源自千億市值的現代農牧食品企業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溫氏股份創立於1983 年,現已發展成一家以畜禽養殖為主業、配套相關業務的跨地區現代農牧企業集團。2015年11月2日,溫氏股份在深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300498),市值超千億。作為集團食品業務的母品牌,溫氏食品提出「民食為天,食唯安鮮」的品牌精髓,基本囊括了「生、鮮、凍、熟」系列的雞、豬肉類食材,始終著力民生,讓千家萬戶吃得安心、吃得新鮮、吃得健康,成為消費者心中飲食健康的保障。
  • 6月25號溫氏/正邦/雙胞胎等養豬集團報價及全國豬價行情總結
    6月25號溫氏、正邦、雙胞胎等大型養豬集團出欄價江西正邦36.0-36.4穩定雲南正邦33.4-33.6穩定貴州正邦35穩定廣東正邦37穩定福建正邦35.8穩定>廣西正邦36.4降2毛內蒙古正邦33降2毛吉林正邦33降2毛遼寧正邦33.2降2毛江蘇正邦35.6降2毛四川正邦35.8降2毛黑龍江溫氏
  • 畜牧新政讓菜籃子裝滿高質量肉蛋奶:豬肉自給率95%,奶源自給率70%...
    畜牧業是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肉蛋奶是百姓「菜籃子」的重要品種。如今,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年度牲畜存欄頭數達400萬頭(只),奶業發展居於全國領先地位,奶牛存欄30.2萬頭,奶牛規模化養殖場154個,規模化飼養率97%以上,標準化生產水平、良種覆蓋率均達到100%。
  • 全國畜牧總站組織編發《生豬養殖與非洲豬瘟生物安全防控技術...
    自非洲豬瘟發生以來,我國生豬產能大幅下滑,保供穩價壓力增大。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國辦發〔2019〕44號),農業農村部也出臺了一系列恢復生豬生產的政策文件,明確提出加快恢復生豬生產。
  • 多家豬企披露銷售數據 溫氏股份去年豬肉銷售近400億
    數據顯示,溫氏股份2020年12月銷售肉豬88.96萬頭,收入34.92億元,毛豬銷售均價32.55元/公斤,環比變動分別為6.16%、4.68%、11.7%,同比變動分別為-30.02%、-33.95%、-5.16%。對於12月肉豬銷售收入同比下降,溫氏股份表示,主要是總體投苗減少、加大種豬選留所致。
  • 「菜園子」有效對接「菜籃子」
    新冠肺炎疫情對如何拎穩百姓「菜籃子」提出了嚴峻考驗,山東、河北、海南、貴州等地作為我國北方設施蔬菜生產大省和南菜北運大省多招齊出,穩定農副產品生產,全力保障「菜籃子」供應,為穩定市場提供了堅強支撐。「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科學制定應對措施,讓農業物資不缺不少,育種育苗不斷不誤,蔬菜種得上、產得下、賣得出。同時,積極引進新品種,確保農業轉型升級不斷線。」莘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陳東存如是說。貴州:續種補種保蔬菜供應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新偉 吳秉澤二月春光好,農家春耕忙。
  • 陳情未絕:番外篇之忘羨情無限溫氏醫館
    選了許多名字,皆不大滿意,最後還是由魏無羨定了,叫做「溫氏醫館」。 溫寧原本也是不願意用「溫氏」之名的,無奈魏無羨一再堅持,只得由了他。 蓮花塢,向著外界的一面,隔了三四間屋子出來,設了診室和藥房,藥房內做了高高的藥櫃,一排排的小抽屜中,填滿了各種藥材;屋前原先種著的竹子移到了這幾間屋的屋後,讓這幾間屋與外界相連,正房的門楣上,掛著「溫氏醫館」的門匾,由藍忘機所書。
  • 牧原、溫氏、正邦、新希望4家豬企明年要出欄生豬1.3億頭
    新希望在深交所互動易表示,2021年出欄計劃為2500萬頭,今年出欄目標為800萬頭;牧原股份今年年底產能將達到4000-5000萬頭,今年出欄目標為1750-2000萬頭;正邦科技今年四季度育肥產能將達到2500萬頭規模,今年出欄目標中位數為1000萬頭;溫氏明年的出欄目標是3000萬,今年則是1200萬。
  • 應對疫情 穩定農業生產保供基礎性作用
    為此,要科學研判疫情形勢,抓好全國農產品生產保供工作,確保春耕工作有序開展,為疫情防控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第一,保障疫情防控期間農產品生產供給工作。橫向上,各個省市地區應切實落實好「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強化主體責任,立足於疫情防控需要,著眼於市場需求,致力於對農業全周期中的上市期、品種結構、要素分類進行合理安排,從生產到銷售都要嚴格遵循衛生防疫部門要求,做到穩定物價,杜絕並防範「天價蔬菜」「天價肉」等現象。
  • 我市多方聚力保障「菜籃子」貨足價穩
    原標題:我市多方聚力保障「菜籃子」貨足價穩   市委、市政府對保障基礎供應和民生服務高度重視,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從日常生活必需品供應儲備、監管市場價格等入手
  • 溫氏種豬石俊松博士這樣說
    在養豬生產上,獲得飼料轉化率高、肉質好、產肉量高接下來將由廣東溫氏種豬科技有限公司高級畜牧師石俊松博士為大家分享《豬克隆技術及克隆種豬應用推廣》。「克隆」是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詞彙,熟悉是因為很多人在影視作品中都聽過,陌生則可能對這個詞的含義不完全了解。其實大家可能都從事過克隆技術,比如種紅薯和甘蔗,或者種觀賞花卉的枝插或者葉插,即所謂無性繁殖就是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