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園子」有效對接「菜籃子」

2021-01-17 中國經濟網

新冠肺炎疫情對如何拎穩百姓「菜籃子」提出了嚴峻考驗,山東、河北、海南、貴州等地作為我國北方設施蔬菜生產大省和南菜北運大省多招齊出,穩定農副產品生產,全力保障「菜籃子」供應,為穩定市場提供了堅強支撐。

山東:蔬菜市場不脫銷不斷檔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金虎 通訊員 鄧美平

當前,正處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時期,也是設施蔬菜生產管理和春季蔬菜備播的緊要關頭。山東能不能守好「菜籃子」?一組數據讓人心安:截至3月3日,山東省春播面積約3000多萬畝,其中早春蔬菜1400萬畝,已播春季作物230萬畝,春播進展順利。全省蔬菜在田種植面積340萬畝,日產能力5.2萬噸,日上市量3.9萬噸。春節以來,山東已累計向湖北調運蔬菜7060噸。

今年,臨沂市蘭陵縣作字溝北村菜農林希國的9畝溫室大棚全部種上了黃瓜,他隨手摘下一根說道:「我們的蔬菜都是無公害的,產量高、質量好,加上疫情防控值勤點設到了田間地頭,村幹部層層把關給俺們當『安全衛士』,優質黃瓜不愁賣。」該村黨支部書記段瑞娟告訴記者,作字溝北村共有大棚蔬菜1500多畝,這個季節主要以黃瓜和辣椒為主。

為了保障抗擊疫情期間蔬菜產量和質量,蘭陵縣加強蔬菜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督促各鄉鎮、市場、基地檢測室加強上市蔬菜定量檢測,確保食用安全。縣農業農村局每5天定量檢測一次,目前已檢測280餘個樣品;做好科學用藥技術指導,推廣病蟲害防治新技術,嚴格執行農藥安全間隔期規定,保障蔬菜安全供應。

為實現產銷有效對接,確保蔬菜市場不脫銷、不斷檔,蘭陵縣及時做好主要蔬菜品種生產、流通、消費各個環節的信息監測,準確分析產銷形勢,及時掌握蔬菜生產、市場供應、價格變動等情況,用好政府調控和市場調節「兩隻手」。目前,有「山東南菜園」之稱的蘭陵縣,每天發往全國各地的蔬菜約1500噸。

「菜籃子關係千家萬戶,是最大的民生。守住蔬菜產業這個綠色陣地,保證蔬菜供應,保持菜價穩定,保障人民群眾的生活需求,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夏津縣委書記才玉璞說,夏津縣是優質蔬菜生產大縣,擁有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基地近40萬畝、京津冀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60萬畝。疫情當前,一場蔬菜生產攻堅戰、保衛戰正在夏津縣打響。

夏津縣立足實際,抓防疫促生產,抓供應促服務,「雙抓雙促」切實保障了「菜籃子」產品市場有序供應。針對疫情,夏津縣迅速出臺了《防控期間蔬菜生產技術指導意見》,縣蔬菜服務中心迅速行動,派出技術人員分四個網格化服務小組,陸續奔赴全縣30個園區進行技術指導。

油菜、小白菜、莜麥菜等速生蔬菜,可有效填補當前蔬菜供應缺口。夏津縣積極與大型育苗企業對接,擴大速生蔬菜生產能力。目前,夏津縣蔬菜園區無疫情發生,每天向市場供應蔬菜130餘噸。

「今天,有10萬斤西葫蘆、一萬斤芸豆正在包裝準備發車,總體產量和價格較往年同期差別不大。」聊城市莘縣俎店鎮東延營蔬菜市場經理高得千說。朝城鎮漢君家庭農場蔬菜轉運中心負責人趙章興也有同感:「這茬韭菜最後一批是按市場價2.4元一斤批發的,今年20萬斤韭菜基本銷售一空。」

莘縣是年產「瓜菜菌」500萬噸的全國蔬菜生產大縣,疫情發生以來,莘縣打好蔬菜銷售提前量,通過莘縣益農信息社統一梳理、分析全縣的蔬菜產量情況,運用大數據分析後,積極與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等全國知名市場有效對接。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科學制定應對措施,讓農業物資不缺不少,育種育苗不斷不誤,蔬菜種得上、產得下、賣得出。同時,積極引進新品種,確保農業轉型升級不斷線。」莘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陳東存如是說。

貴州:

續種補種保蔬菜供應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新偉 吳秉澤

二月春光好,農家春耕忙。

日前,記者來到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雙龍鎮,在一馬平川的蔬菜基地裡,農民正忙著播種、施肥、鋪膜、覆土……「3個月後,播種的蔬菜就可以端上市民的餐桌」。

「在產業結構調整中,我們發揮『海拔高、氣溫低,晝夜溫差大』的氣候優勢,發展『短平快』的蔬菜產業,提高了土地產出效率。」雙龍鎮黨委書記冶偉蒼告訴記者,發展蔬菜產業既有效保障了市場供應,又為群眾提供了穩定的增收渠道,加快了脫貧步伐。

根據貴州省的規劃,到2021年該省蔬菜種植面積穩定在1500萬畝以上,產量穩定在3000萬噸,綜合產值達到820億元。

「我們的韭黃一年兩次培土,三次施肥,每壟韭黃控制在20窩左右。」在貴州省普定縣馬場鎮李家村,韭黃種植監督員田龍負責村裡400多畝韭黃的品質監督和技術指導,以確保韭黃的賣相和質量達標。

據了解,像田龍這樣的監督員,在普定縣每個韭黃種植基地裡都有。除了種植有嚴格的流程監督外,收購環節也有嚴格的檢測。普定縣韭黃加工產業園負責人告訴記者:「30項農殘檢測必須全部通過,4項重金屬檢測必須全部達標,否則就不能進入市場。」

為了推進蔬菜產業標準化、規範化發展,貴州省組建了由36位專家組成的蔬菜產業「智囊團」,對深度貧困縣、十大蔬菜生產基地縣和32個蔬菜生產大縣開展技術指導和服務,為全省蔬菜產業發展提供諮詢服務。

同時,貴州引進廣州江楠集團、粵旺集團和上海蔬菜集團等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培育壯大貴陽農投集團、安順綠野芳田等省內行業領軍企業,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組織方式,提升了產業的組織化水平。

貴州還加大配套設施建設力度,聚焦深度貧困地區、500畝以上壩區、蔬菜重點產區,配套建設集配中心和冷鏈設施,新投運冷庫169座、43.8萬立方米,新增冷鏈運輸車150輛,有效延伸了蔬菜的運輸半徑。

在貴州省織金縣馬場鎮大陌現代農業綜合產業園內,一棟棟排列整齊的大棚,工人們或採摘,或分裝。產業園區負責人張宏說,目前園區通過十人一個小組按區域作業,減少人員交叉接觸等方式,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搶收搶種,把損失補回來。

2月份以來,貴州省在抓緊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一邊加快採收冬季蔬菜保供市民「菜籃子」,一邊續種補種以保夏季蔬菜供應。

記者從貴州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為儘快讓春耕生產恢復正常,該省種苗、化肥等農資供應網點將儘快全面開放,蔬菜生產企業百分之百復工,相關技術人員和勞動力全部到位,確保全省蔬菜產業3月中上旬恢復到正常水平。

黔南州出臺20條措施推進農業企業復工復產,確保疫情防控和蔬菜產業發展兩不誤。該州還推廣「壓季錯峰接茬」新模式,巧打蔬菜「錯季上市」牌,構建不同海拔地區蔬菜高效種植接茬栽培技術體系。

2月下旬至3月份,貴州省進入春季蔬菜採收高峰期,預計全省近1個月可採收新鮮蔬菜176.2萬噸,近2個月可採收342.7萬噸,基本滿足蔬菜供應。

河北:產得出運得走供得上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陳發明

河北廊坊市固安縣順齋瓜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工人們,戴著口罩從蔬菜採摘到打包忙個不停,成隊的物流車輛在外面等候。幾個小時之後,這些蔬菜將被送上北京各大超市的貨架。

「平時我們供應蔬菜100多噸,最近一段時間供應翻倍,每天要派送200多噸直供北京,確保『菜籃子』供應充足。」順齋合作社理事長張順齋說,合作社供應蔬菜約20餘種,每天30多輛物流車輛往返於京廊之間,蔬菜直接配送至北京70多家大型超市,從採摘到擺上貨架不超過24小時。

河北省是北方蔬菜種植大省,目前蔬菜生產以日光溫室和中小拱棚設施生產為主,蔬菜在田面積112.7萬畝,預計2月份至4月份上市量537萬噸,另外還有大白菜、蘿蔔、大蔥、土豆等冬儲蔬菜,總量552萬噸。未來3個月河北蔬菜供應總量可超過1000萬噸,日均供應量在10萬噸以上。

在河北館陶縣的「黃瓜小鎮」,翟莊村的種植戶王海龍自春節以來一天都沒有休息,基本上每天都有進貨商戴著口罩開車來收購他的黃瓜。在村裡,王海龍家是公認的黃瓜種植大戶,家裡有30多個黃瓜溫室大棚。

「全村共建有1300多個黃瓜溫室大棚,現在每天銷售黃瓜近3萬公斤。」翟莊村黨支部書記王維嶺介紹,菜農們一邊防控疫情,一邊守好市民「菜籃子」,每天都在大棚裡忙碌著向市場供貨。

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疫情防控需要,河北各地結合冬春季蔬菜生產特點,統籌安排好產品結構和生產布局,根據市場需求適當增加了葉菜和速生蔬菜生產,以保障蔬菜均衡供應。

針對疫情防控造成的用工問題,河北各地出實招、解難題。石家莊市藁城區貫莊村是黃瓜規模化種植基地,共有蔬菜拱棚4000多個,面積達5000畝,目前該村正在開展黃瓜定植工作。

「因為黃瓜定植期比較集中,以往我們都要僱用一部分外地人,今年受疫情影響,我們只能用本村人員。」貫莊村黨支部書記孟彥峰告訴記者,他們採取了本村村民互助方式,四五戶為一組,合作種植,以確保黃瓜定植工作順利完成。

2月24日,在河北內丘縣廣樂蔬菜合作社種植基地,一整車3萬斤新鮮蔬菜啟程送往省會石家莊市蔬菜批發市場。

廣樂蔬菜合作社負責人劉金崗介紹,他們的種植基地佔地200多畝,66個溫室大棚日產西紅柿、西葫蘆、雙孢菇等蔬菜近1萬斤,全部供往石家莊市蔬菜市場,「疫情防控期間,石家莊市蔬菜運輸車辦理了通行證,每3天來拉一趟菜,從正月初一到現在沒停過」。

在河北固安縣方城一村,村民正在抓緊時間採摘新鮮蔬菜,以滿足在線銷售的訂單供應。「鄉裡把我們的蔬菜統一放到了政務平臺上推廣銷售,我家的胡蘿蔔也在其中。」村民楊鳳凱說,從消息發布以後,陸續就有訂單來了。

為保障「菜籃子」產品正常流通秩序,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公安廳聯合印發《關於確保「菜籃子」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正常流通秩序的緊急通知》,嚴禁未經批准擅自設卡攔截、斷路阻斷交通等違法行為,保障肉、蛋、奶、活畜禽、水產品、蔬菜、水果等「菜籃子」產品以及飼料、獸藥、種苗、肥料等農牧業生產資料正常流通。

疫情當前,河北固安縣還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在指導蔬菜生產的同時,為農產品銷售找「門路」,通過採取多種形式,開展「架橋行動」,實現了農產品暢銷、顧客方便、疫情防控有力的多贏格局。

海南:

千方百計壓實保障供給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潘世鵬

春耕之際,海南省因地制宜,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農業春耕生產,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農業生產和農產品銷售帶來的影響,千方百計壓實「菜籃子」保障供給。

在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什運鄉什統村,農民正在水田裡插秧。一旁的菜地裡,有的農戶在給農作物修枝剪葉。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建龍告訴記者:「我們開始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農業生產,很多村民已經開始在移栽苦瓜、辣椒和青瓜苗了,這一季蔬菜沒有受太大影響。」

在什運鄉南平村委會瓜菜收購點,農戶們正忙碌地進行著搬運、裝車。鄉政府副鄉長陳孔說:「考慮到疫情期間農戶選購物資不方便,縣農業農村局和鄉政府統一採購種苗和化肥提供給有需要的農戶,充分保障農業生產資料供應。」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保障「菜籃子」產品有效供給至關重要。

在臨高縣盛源實業美臺農產品產地集配中心,工作人員忙著將收儲的本地瓜菜檢測、分揀、包裝,運往省外銷售。農戶陳春燕說:「現在收購的人多了,價格也上來了,我們趕緊採摘銷售。」

面對疫情,臨高縣積極出臺鼓勵瓜菜收購政策,對瓜菜收購實行補貼,拓寬瓜菜銷路。據加來農場黨委書記謝家林介紹,補貼之前每天椒類收購量200噸至300噸,現在每天收購椒類1000多噸。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農業生產和農產品銷售,變被動為主動,努力化危為機,有效應對疫情給全省農業生產和農產品銷售帶來的不利影響,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千方百計抗疫情、保暢銷、保生產、保增收,取得了明顯成效。

為切實有效應對疫情,支持農業生產和農業企業發展,海南省出臺了《2020年海南冬季瓜果菜採購應急補貼及獎勵方案》,對收購該省種植的冬季瓜果菜的採購商進行補貼和獎勵,並對採購商在瓊收購冬季瓜果菜按銷往目的地裡程給予運費補貼。海南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於壓實「菜籃子」市縣長負責制 做好農產品穩產保供工作的十五條措施》,要求高度重視疫情過後海南應發揮的作用,全力抓好農業生產,不誤農時,奮戰90天,把新冠肺炎疫情對「三農」的影響降到最低。

「目前,海南省肉、禽、蛋、蔬菜、水果、水產品等重要商品價格總體保持平穩,市場貨源比較充足,供應較為穩定。」海南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顏人才介紹說,「海南省始終加強『菜籃子』等重要商品價格監測,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確保『菜籃子』產品市場供應充足,價格平穩」。

運銷補貼、農超對接、社區團購、愛心助農活動……一車車海南高品質瓜果蔬菜運往北京、上海、廣東等全國市場。

隨著一批批收購商來到田間地頭,海南的優質新鮮瓜果蔬菜被運往全國各地,海南正努力打造成全國人民的「菜籃子」。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建好「菜園子」 保障「菜籃子」——訪市政協委員楊敏華
    「菜籃子」一頭連著城鎮居民的生活質量,一頭連著農民的「錢袋子」,兩頭都是大民生。市政協委員、河南開物律師事務所主任楊敏華帶來了《建議政府重視我市蔬菜種植和直供問題》的提案,建議加大蔬菜基地建設力度,以「菜園子」建設穩住群眾的「菜籃子」。
  • 建好「菜園子」保障「菜籃子」 江蘇促進綠色蔬菜產業發展
    疫情以來,各地積極拓展蔬菜供應新渠道,強化與郵政、新媒體、電商平臺等合作,開展形式多樣的線上下單、線下配送服務,蔬菜網絡銷售飛躍式發展,蔬菜供需對接更加緊密。支持保障政策加快落地。今年比較特殊,疫情汛情疊加,給蔬菜生產供應帶來不少壓力,尤其是疫情初期,蔬菜生產不足、採收不上、運輸不出矛盾較為突出,對農民增收和市民消費造成較重影響。
  • 固始老家的菜園子
    記事起,老家的菜園子始終都在那裡,靠近老宅子,旁邊就是水塘,取水澆菜很方便。菜園子很大,呈正方形,大大小小有十四五墒地,都種上了菜。「菜籃子」對於我們,是一個揪心的詞。小時候,小孩子也參與到菜園子的打理,比如拿菜鏟子除草,用小桶澆水,幫著大人抬糞水施肥,順便逮逮菜幫子內外的害蟲。
  • 民生實事暖民心丨幸福裝滿「菜籃子」
    小小「菜籃子」,一頭連著市民的生活,一頭連著農民的收入。作為2020年全市37件民生實事之一,「菜籃子」工程建設順應廣大市民從「吃得飽」到「吃得好」的消費轉變,將工作重點放在產品種類豐富、綠色質量管控、市場流通能力建設等方面,推動了我市「菜籃子」工作步入生產穩定發展、產銷銜接順暢、質量安全可靠、價格波動可控、農民穩定增收、市民得實惠的可持續發展軌道。
  • 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周年成績秀——「一個平臺八大體系...
    特別是近半年,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通關(增城)便利區在廣州市增城區正式啟用,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正式推出自動售賣新模式,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認定達到了第六批,集區域總部、商務洽談、線上線下交易、產品發布、展示推廣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展示交易(安聖)中心成功落戶越秀……一項接一項的工作又快又穩,打造出一個高標準的惠民惠商優質農產品服務平臺。
  • 菜園子的雜草叢生,有什麼辦法不使用除草劑,去除雜草呢
    夏至來臨,伴隨著高溫的天氣而來的,還有哪些怎麼都難以去除的雜草,雜草是我們農田、菜園子裡面很最讓人討厭的,每年按時按點的出現,而且是愈長愈茂密,越來越旺盛,尤其是一場降雨過後,更是多的離譜,對於菜園子裡面的雜草,我們一般情況下都是不採取使用除草劑的,自己的菜園子,種植的蔬菜,都是自己用來吃的,不使用農藥去除雜草,才是最安全的,常見的方法都有哪些呢?
  • 合川雙鳳小學開展菜園子基地實踐活動
    華龍網12月3日6時訊(通訊員 鞠書豪)為加強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設,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切實有效開展「三愛」教育,2018年11月,合川區雙鳳小學開展了菜園子基地實踐活動。
  • 3190畝溫室投入生產,每天上市蔬菜32.7噸 長春市全力保障「菜籃子...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長春市多措並舉抓好冬季棚室蔬菜生產,全力提升「菜籃子」產品供給能力。目前,各地正在進行蔬菜生產的溫室面積有3190畝,日上市蔬菜32.7噸。「這些小蘿蔔長得挺好,可以再追加些有機肥,爭取早上市。」20日上午,長春市九臺區九郊街道農業站站長宋秀平來到善學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溫室,為菜農提供技術指導。
  • 老了,我想有個菜園子:春天播種,秋天收穫;低頭種菜,抬頭看花
    我們的菜園子不大,鮮花,蔬菜,果樹都要有。我們的菜園子離家不遠,一出家門,走幾步小路,就是田間地頭。一路聞著花香,聽著蟬鳴鳥叫,走向菜園子裡的我和你,是原野上最幸福的夫妻。拿起工具,翻一翻初春的土地,感受來自大地最淳樸的氣息。
  • 私人訂製讓菜園子成為致富園
    私人訂製搭建供需新平臺 如何推進農產品賣得好,如何增強貧困戶的內生動力打好脫貧攻堅戰,面對當前農業農村工作的重點難點,明水縣在思考:能否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網際網路思維讓他們找到了答案:將私人訂製植入到農產品營銷、管理和全縣的扶貧工作中,讓貧困戶昔日不起眼的菜園子成為脫貧增收的致富園。
  • 農村菜園子裡面有很多螞蟻,有什麼不使用農藥的方法,消滅螞蟻呢
    螞蟻雖然很多,但其實螞蟻是很怕藥物的,很多廣譜殺蟲劑,雖然沒有寫明專治螞蟻,但其實大都對於螞蟻有效,螞蟻是一種穴居昆蟲,即便是把地面部分消滅乾淨,藏在地下的蟻后,還是會不間斷的繁衍出新的螞蟻的,消滅螞蟻,只有尋找到螞蟻窩,才能夠一網打盡、斬盡殺絕。
  • 「十三五」期間百姓的「菜籃子」越拎越幸福
    小小菜籃子,關乎大民生。蔡阿姨的感受印證著我國「菜籃子」的變化。農業農村部的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蔬菜產量多年穩定在7億噸左右,水果產量達1.8億噸左右,「菜籃子」產品國家例行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品種更豐、質量更優、流通更暢,百姓的「菜籃子」越拎越幸福。——「菜籃子」供給有保障。
  • 土壤汙染危及「米袋子」「菜籃子」
    土壤汙染的防治非常重要,因為它影響「米袋子」「菜籃子」「水缸子」的安全。按照「預防為主」的環保方針,防止土壤汙染的首要任務是控制和消除土壤汙染源,對已汙染的土壤,要採取一切有效的措施,清除土壤中的汙染物,控制土壤汙染物的遷移轉化,改善土壤生態環境,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為廣大群眾提供優質、安全的農產品。
  • 我市多方聚力保障「菜籃子」貨足價穩
    原標題:我市多方聚力保障「菜籃子」貨足價穩   市委、市政府對保障基礎供應和民生服務高度重視,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從日常生活必需品供應儲備、監管市場價格等入手
  • 高水平智庫:在供需有效對接中精準發力
    為此,要從實現供需有效對接入手,在推動高效溝通、推進成果轉化上精準發力,切實解決上述問題。    著眼智庫產品有效供給,解決智庫「為誰生產」「怎麼生產」「送往何處」的問題    智庫源起於「智」、專精於「策」、成就於「用」,其影響和作用的發揮主要靠的是智庫產品。
  • 做好「菜籃子」的穩產保供——走進溫氏集團永州溫氏畜牧有限公司
    集團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同時,溫氏在永州區域各單位將積極配合永州市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工作,全力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尤其是抓好非洲豬瘟等重大疫病防控,穩住豬肉等農產品價格,落實生豬生產要求,做好『菜籃子』產品的穩產保供。」
  • 謝霆鋒菜園子被冰雹砸塌,現場一片狼藉,意外曝光與王菲生活狀況
    謝霆鋒菜園子被冰雹砸塌,現場一片狼藉,意外曝光與王菲生活狀況 要說起娛樂圈的俊男靚女的確不少,比如我們熟悉的張翰、楊洋、胡歌、趙麗穎、林心如、楊冪等,當然他們的演技在娛樂圈也是毋庸置疑的,憑著對戲劇的熱愛他們走到了眾星前面,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對於影視的發展也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可以說開拓了屬於自己的一個時代
  • 宜賓市屏山縣老君山自然保護區保護野生大熊貓的「菜籃子」
    摘要:宜賓市屏山縣老君山自然保護區紮實開展「秋季護筍」專項行動,共發放「護筍育竹」宣傳資料超過3000份,收繳剝筍刀具20餘把,守護大熊貓的「菜籃子」。
  • 樓頂上的菜園子,是空中菜園也是「空中花園」,屋頂種菜該不該?
    樓頂上的菜園子,既是空中菜園,也是空中花園。現在很多的城市人生活壓力大,開始厭倦了車水馬龍的都市生活,嚮往田園自然風光。偌大的樓頂就這麼空著,實在可惜。現在有很多人利用樓頂的空間,種菜、種植花草樹木。一來可以賞心悅目,二來可以吃到新鮮蔬果,三來自己種菜勞動也是一種樂趣。
  • 裝滿菜籃子丨 藍山花開蜂勤採 花蜜甘甜送笑來
    技術合作確保家家戶戶的菜籃子裝滿,讓老百姓的日子繼續向好。春暖花開時節,藍山縣各大小蜂場的蜂農們開始追花採蜜,他們隨著花期轉場,把一箱箱蜂箱搬到花海附近「安營紮寨」,傾巢而出的小蜜蜂循著花香撲入花海,採集花朵裡的新鮮花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