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山民觸「網」出道 獨腿大叔玩轉遊戲、直播帶貨

2021-01-09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雲南山民觸「網」出道 獨腿大叔玩轉遊戲、直播帶貨

  在烏蒙山區雲南界內,武定縣97%的面積被山林覆蓋,長年煙雨迷濛。21萬農民分布在3000多畝的山地,以種植核桃、烤菸為生。他們是楚雄彝族自治州最後一批脫貧的人口,如今也是網際網路的居民。

  獨腿大叔劉翠林住在白路鎮中溝村——一個很多山坳無法接通網絡的地方。這裡地處1800米以上的高原山地,冬無嚴寒、夏無酷暑,2000多棵野生核桃老樹在劉翠林祖輩生活時已經存在。

  但到了2020年,核桃樹被掛上了二維碼,被千裡之外城市的網民關注,虛擬「澆水」「施肥」,甚至品嘗到真的果實。

  今年是國家扶貧攻堅的決戰之年,上海對口幫扶的幹部、機構、企業借力於行動網路平臺往外推廣深山滯銷的核桃,而上海網際網路公司趣頭條藉助用戶的力量,通過「遊戲+電商」的網際網路玩法將劉翠林大叔和其他農戶家的核桃玩出了新高度。深山農民開始在網際網路舞臺上C位出道了。

  一顆核桃的線上旅行

  在北京高樓林立的中關村,趣頭條的網絡工程師們在銀科大廈的最高層辦公,與網際網路巨頭等科技公司咫尺之遙。和駐紮在這些大樓的網際網路大廠一樣,趣頭條開發的一款叫「趣種菜」的小遊戲背後,是大數據和算法驅動。

  小遊戲吸引用戶登錄、參與、互動、完成任務,而基於用戶的行為數據,算法工程師可以推測即將上線新遊戲的用戶規模和用戶行為。

  今年6月,工程師在「趣種菜」遊戲中增加一個「種核桃」助農遊戲功能,而遊戲玩家使用的這顆核桃種子的原型就來自雲南武定中溝村的大山中。

  誰也說不清中溝大山的這些老樹到底活了多少年。據村裡老人說,有些核桃樹可能已經上千歲了。老核桃樹的口味不錯,但果實較小,顏色不夠鮮亮。2010年前後,劉翠林和村民們開始為山林中的野生核桃樹嫁接,嫁接後核桃樹長出的果實變得碩大飽滿,皮薄肉脆,經過多年培育,果肉口感也更鮮美。

  多年前,劉翠林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一條腿,但他比任何一個村民都更努力。其他村民都是男人上核桃樹上打落果實,而他們家,妻子上樹,自己在樹下杵著一根粗木棍撿果實,剝核桃。在過去的四年,劉翠林改良了1000多棵野生核桃樹,還承包了村民們閒置的山地,總共種植了4000多棵核桃樹,年產出4萬多斤核桃,成為村裡最大的核桃種植戶。

  當劉翠林在網絡平臺推廣自己的農產品時,大家都尊稱他為「獨腿大叔」。但隨著核桃產量的增加和市場的變化,今年核桃大叔的核桃再次滯銷了。

  過去村裡活絡的年輕人將核桃統一運到武定縣城銷售,再遠一點就由批發商運到昆明售賣,但如今,核桃產量增加,本地市場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售賣需求。

  今年4月,在和楚雄州的公益活動對接中,趣頭條的工作人員了解到武定縣核桃滯銷的情況,決定將武定的核桃植入到遊戲中。

  趣頭條是一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專注資訊娛樂的內容,擁有4500多萬的日活用戶,月活用戶超過1.3億。為了支持中溝村的核桃銷售,趣頭條和武定縣白路鎮中溝核桃種植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合作社」)共同發起了「佳核萬事興」項目,趣頭條產品團隊抽調專門的人力來做核桃遊戲產品的開發,6月,「趣種菜」遊戲中「種核桃」的公益助農遊戲上線了。

  線上虛擬玩遊戲,線下助農賣核桃

  6月趣種菜「種核桃」遊戲上線後,楊霞登錄趣種菜的次數更多了。她家住山東濟寧,已退休6年,是趣頭條的忠實用戶,日常在帶孫子之餘也會玩玩遊戲。

  「不僅能玩遊戲還能做公益,誰不樂意呢!」楊阿姨樂呵呵地講解玩遊戲的過程。

  進入「趣種菜」的頁面,用戶可以通過澆水、施肥、除蟲完成核桃樹的種植,收集愛心。每集齊五個愛心就可以參與一輪抽獎,中獎者可以獲得來自武定的薄皮核桃。在趣頭條APP上,用戶也可以捐金幣「助農」,每捐一枚金幣,趣頭條平臺就會進行等量的配捐,進入金幣池,並用金幣池中的金幣來購買合作社的核桃贈送給玩遊戲的用戶們。

  在這個有趣的助農循環後,13000斤核桃通過「趣助農」小遊戲售賣出去,而「中溝核桃」在趣頭條平臺上得到1億次的曝光。

  武定縣白路鎮中溝核桃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魯紹榮介紹,目前在各大網際網路公司和政府部門的幫扶下,中溝核桃銷售了200多噸,70%都是通過網絡銷售到全國各地,除了新疆、西藏、內蒙等偏遠地區,中溝核桃在全國各個省市都受到消費者的喜愛。

  如今包括趣頭條用戶在內的全國網民通過 「萌推」APP和中溝核桃在淘寶、微信小程序等渠道訂貨,第二日發貨,國內大部分地區3天內就能收到核桃。

  在網際網路的帶動下,這個貧困山區的農戶們開始在網際網路售賣自己的農產品,獨腿大叔還和當地「核桃縣長」——招商銀行扶貧幹部、武定縣相關領導網絡直播帶貨自己產的「獨腿大叔」蜂蜜,網際網路電商越玩越熟練。

  二維碼溯源種樹,從城市到山林

  電商平臺上的農產品眾多,但海拔1800米以上季風氣候區的山地農作物並不多,聰明的山民們知道,天然的環境是網際網路時代最稀缺的資源。在「佳核萬事興」項目中,趣頭條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在考慮如何通過二維碼讓城市用戶與平臺幫扶的助農產品更親近。

  魯紹榮2020年3月就在準備這一套監測系統。

  在中溝的核桃基地裡,一些列入「編制」的核桃樹會掛上自己的姓名牌和二維碼。在網絡的另一端,電商平臺的消費者們掃描這個二維碼,就可以在鏡頭中看到千裡之外的深山,看到核桃樹此刻生長、病蟲害、灌溉情況,甚至可以清楚看到中溝山中是煙雨朦朧還是風和日麗,溫度、溼度、負離子、PM2.5……高性能的攝像頭帶來的反應靈敏、無延時的實時鏡頭,一切都在用戶掌握之中。

  這不僅僅是一種溯源,對於網際網路時代的用戶來說,這是一種城鄉間的情感嫁接。清新寂靜的山林、新鮮的空氣、高山的孕育、種子、生長、果實……這些與自然的接近,見證植物成長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種療愈式的體驗,產品和人產生更親密的關係,帶來更美好的體驗。

  在移動網際網路電商平臺,用戶可以購買一棵樹一年的果實,並且實時查看植物的長勢,這不就是「趣種菜」遊戲的真實版嗎?

  8月20日,作為「趣種菜」的忠實用戶,楊霞受趣頭條邀請一起跨越千裡來到雲南武定中溝核桃基地,去看看自己曾經在網路遊戲中種植的核桃樹。楊阿姨記得,當自己集齊5顆愛心時,幸運地獲得了袋裝的武定薄皮核桃。如今,自己親身來到這片核桃林,看看那些真實生長的核桃樹,倍感親切。

  上海援滇幹部、武定縣相關領導感慨,「武定縣核桃產業已經開始良性循環了,產品種出來,好好管理;產量上去了,加工再提升,品質又上去了,最後價格也肯定上去了。這樣武定核桃產品會有更好的發展。」

  他說,「白路那邊有很多古樹,都是很高的樹,聽說有的已經是幾百年了,我覺得這些樹還是要留著,要發揮它的效應。」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雲南深山區農戶開始搭上網際網路的橋梁,世界變得越來越平,不僅僅在網際網路上向全國各地售賣核桃,他們開始表現出網際網路思維下的天賦,開始玩轉大數據、直播、遊戲,在城市網民心中種草了。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

(責任編輯:DF398)

相關焦點

  • 「雲種菜」結真果 萬斤核桃「飛」出雲南深山
    「我希望雲南核桃能走出去,我想讓更多的人都吃到我種的核桃。」在記者眼前剝核桃的長者叫劉翠林,他是武定縣白路中溝核桃種植專業合作社的一名社員,也是當地村民口中的「獨腿大叔」。多年前,他因為一場意外落下殘疾,成了村裡的貧困戶,家庭經濟來源是種植核桃和青豌豆。在加入合作社後,劉大叔竟然憑藉專業的核桃種植技術,種出了品質優良的核桃,成為村裡脫貧致富的帶頭人。
  • 組合出道風靡全國,被稱「爆紅絕緣體」,今淪落直播賣貨人氣低迷
    其他的哥哥或許是因為出道太久逐漸被人遺忘,而陳志朋是典型的高開低走的代表,不能說他不紅,也不能說他爆紅,要是沒有"小虎隊",他甚至可能現在是個素人大叔。 直播賣貨人氣低迷 如今電商行業崛起,特別是直播帶貨已經成為新潮流,娛樂圈中明星有時候為了宣傳作品也會參加直播帶貨。 但很少有明星用直播帶貨的形式養活自己,畢竟對於明星而言他們的本職工作還是演戲唱歌跳舞等。
  • 羅永浩帶著「半價」直播來了,低價是直播帶貨唯一解嗎?
    4月24日晚8點,羅永浩直播帶貨準時開啟,據羅永浩官方微信宣傳內容,「今晚直播的產品清單,除了多款半價大牌商品,還有眾多超實惠的好東西,全是超值價」。距離4月1日羅永浩開啟直播帶貨新事業已經過去了20多天,羅永浩也在今日開啟了他的第四次直播。這20多天裡,羅永浩經歷了出道即巔峰的高關注度,也在第二次直播中「收穫」暴跌八成觀看人數。
  • 絕大部分網紅沒有帶貨的資格
    這樣的事情一多,很多商家甚至都自動調低了期待值,能帶就帶,不能帶就當花錢找水軍衝量了。反正過去打廣告不也差不多麼。雖然有些網紅的直播間光翻車不翻身,但是架不住還是有商家願意投,網紅直播帶貨的熱度短期內應該還是不會過去。網紅直播帶貨這個事情,已經從一項新興經濟,一個解決方案,變成了一種和安慰劑一樣的東西。
  • 李小璐抖音直播帶貨達四千七百多萬,直播帶貨的背後邏輯是什麼
    4月20日晚上,曾經的演員李小璐,現在的網紅主播,在抖音開始了自己的直播生涯。直播當晚引來了近1600W網友關注,榮登抖音熱度榜一。而帶貨數據更是讓人驚訝,當晚她們直播間的銷售額是四千七百多萬,最高同時93W網友在線圍觀,這個數據可以說是抖音帶貨一姐也不過分。現在的直播帶貨市場這麼好麼?
  • 萬裡目開啟「第三場直播」,全明星帶貨 1.3 億人次觀看
    回看整個直播賽道的發展,從早期的遊戲直播、秀場直播、知識問答,到直播帶貨,再到品牌搭臺、明星坐鎮,悄然間直播賽道已經不斷地在「轉場」,玩法、邏輯、目的、變現模式都發生了變化。從才藝茶樓、網紅帶貨到品售合一 直播的玩法大體可以分成「三場」。
  • 直播帶貨下半場,牛鬼蛇神大混戰!
    直播,始於娛樂業,卻在 2020 疫情的催化下,火爆於帶貨。2019 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達 4338 億元。有機構預測, 2020 年直播電商規模或將超過 9000 億元。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上天,直播正處於風口,但是「天」卻不是人人都能觸及的。隨著直播帶貨不斷成熟,問題就開始出來了。
  • 2020年直播帶貨潮:品牌是否需要抓住主流直播風口
    疫情期間,國內出口企業受到威脅,紛紛轉變經營和銷售模式自救,去庫存,穩經濟已成為主流,直播帶貨無疑是2020-2021年最大的風口,30秒帶貨數百萬,一場直播帶貨過億的消息屢見不鮮。不可否認,直播帶貨的確帶來了天量的成交,直播帶貨的火爆甚至帶動了直播帶貨培訓課程的熱銷,據國內「直播帶貨」專業領域資深網紅提供商環亞兄弟總裁毛志明介紹說:「直播帶貨創造了商業的奇蹟,重構了商品交易模式,近一年內很可能是萬億級的大市場。
  • 大衣哥兒子直播帶貨再翻車,老婆陳亞男表情亮了!
    日前,大衣哥兒媳陳亞男可以說是成為網紅界的風雲人物,短短一個月成長為坐擁300萬粉絲的網紅新秀,最近爆紅的康巴漢子丁真都沒有陳亞男人氣高,更是被稱為現實版的王小蒙。不過,最近,在直播帶貨中,老公朱單偉卻屢屢翻車,引發不少網友的熱議,在最新一期帶貨中,團隊給朱小偉設計了臺詞,讓朱小偉說:「價格被我們打下來了」。但是到了朱小偉嘴裡,這臺詞被說成了:價格被我們加上來了,現場場面一度非常尷尬,無論是老婆陳亞男和工作人員都看起來非常不自然,笑容逐漸凝固,表情亮了。
  • 發揮網信工作職能 引領「直播帶貨」新業態
    發揮網信工作職能 引領「直播帶貨」新業態 2020-11-26 16: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直播帶貨的C位遷移|李檬相對論
    此前的廣州地方政府出臺的《廣州市直播電商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近期的杭州餘杭發布的「直播電商12條」,都顯示地方政府在下大力氣發展本地的紅人經濟生態,尤其將優質的紅人主播視作這個商業創新的絕對C位,廣州決心培訓10000名帶貨達人,杭州餘杭甚至支持一流的直播電商人才可以按照最高B類人才享受相關政策。
  • 「直播帶貨」,英文應該怎麼說?
    近兩年來,「直播帶貨」成為我國備受關注的新興行業。一支話筒、一個直播架、一臺手機就可打造出一種前所未有的購物體驗。 而網紅李佳琦、薇婭則是直播帶貨主播行業中的兩位領頭羊。 英國著名媒體BBC NEWS曾就專門發布過文章報導中國的直播帶貨行業,更著重提到了李佳琦和薇婭的帶貨事跡。
  • 直播帶貨平臺開發,直播帶貨的真正價值是什麼
    「直播+」的形式越來越豐富的出現在大眾視野,直播+帶貨、直播+電商的形式更是逐漸發展為「直播+」潮流中的砥柱,直播帶貨平臺開發也成為網際網路企業的需求。本文來看看關於直播帶貨平臺開發都要做些什麼。支持平臺運營者或者商家在帶貨平臺添加產品到商品池,如果商家要開啟直播進行帶貨時,去商品池中找到需要帶貨的產品連結,輕鬆實現用戶邊看直播邊購物的體驗。5. 分銷系統直播帶貨平臺開發支持人人分銷功能,可以增強商品曝光率,同時也可以讓更多的用戶參與到商品的推廣,助力平臺和商品的推廣,提高商品轉化率。
  • 「直播」英語怎麼說?「直播帶貨,網紅……」這些又怎麼說呢?
    之前有小夥伴留言說想學習一些「直播」的英語是啊,現在是「人人直播」的時代,也許你會發現身邊的人也開始做起直播了,今天就帶著大家一起學習和「直播」相關的英語~~01.「直播」英語怎麼說?我今晚直播。主播live streamer/streamer02.「網紅」英語怎麼說?
  • 想做好直播帶貨,必看的100條直播帶貨建議!!!
    疫情之下,直播帶貨幾乎成了所有公司賣貨的唯一選擇:人人重進直播間,從員工到CEO,從餐廳等傳統公司到理髮器等消費公司,直播帶貨已經滲入到公司經營的各個環節,無孔不入。直播前的準備1. 了解四種主流直播運營方式從品牌的直播營銷手段來看,以淘寶直播平臺為例,目前有四種主流的方式:找主播帶貨、參加PGC欄目、自建直播團隊、直播代運營。主播帶貨優勢為見效快、帶貨快;劣勢有成本高,有投放風險。
  • 曝光:直播帶貨假貨TOP100
    文丨鉛筆道記者 希言3000拿貨,3萬賣出,有網紅直播賣假貨年入千萬;直播間售賣的「超低價奢侈品」,是進價15元的假貨。近日南京警方端掉一個直播帶貨造假團隊,假冒某國際潮牌服飾,現場警方查獲30萬件假貨,成本20元的套頭衫售價500元,成本50多元的衛衣賣800元。
  • 直播帶貨概述
    直播帶貨,是去年我們MCN機構不得做的業務。公會旗下少數主播從2019年年中,開始陸續轉型賣貨,而我從2016年,就非常看好直播行業未來擁抱商業化的巨大發展空間。所以,近1年來,雖然主要業務還在泛娛樂直播,但是對於帶貨意願強烈的主播,我們也給予重點的關注和扶持。
  • 直播帶貨就是打價格戰?談談直播帶貨的主要特徵
    今年以來直播帶貨好像很火,但是有的人可能認為直播帶貨,現在最主要的特點可能只是東西賣的比較便宜,或者主要就是打價格戰,但是直播帶貨雖然許多的東西可能賣得比較便宜,但是個人認為直播帶貨確實可能會成為一種新的銷售的方式。
  • 直播帶貨的風,又吹向了誰
    雖然比起專業的主播,羅永浩對產品的熟悉度和調動氛圍的能力都略有不足,但他也有著獨特的優勢:自帶熱度、專業可信、人脈廣……羅永浩作為流量網紅的代表,利用直播大打促銷,奔著銷量和佣金還債,用實實在在的創業者形象為帶貨加分。同樣是直播帶貨,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沒有平常直播間那種吆喝式營銷,更多是交談和聊天。
  • 直播帶貨莫讓「騙」字帶偏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自媒體行業風生水起,人們紛紛通過自媒體了解世界,分享生活,網絡直播帶貨也應運而生,其初衷是使消費者足不出戶便能滿足購買慾望。然而在發展的過程中,常有主播為多賣一單貨而把「賣場」變「秀場」,譁眾取寵,以誇張的表演吸引眼球,達到售賣的目的;更有甚者將商品價格惡意標高,再以「打折、血漏」的形式促銷,實則高價出售給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