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時報:對於Eason放肆便是最好的掩飾

2021-01-11 人民網

原標題:對於Eason放肆便是最好的掩飾

  說他是今時今日香港歌壇最有魅力的男歌手,是一點也沒辜負的。前日某音樂頒獎禮上那首足足唱滿了9分多鐘的《八號風球》,他將深沉、冷酷、靈怪、神秘的每一個面向,都擺在檯面上。像醉了的人,入夜後獨自走過一條又一條清冷的街。

  以《婚禮的祝福》開始,《謝謝儂》收束,中間貫之以《我是不是該安靜地走開》《因為愛所以愛》《忘情水》《短髮》《吻別》《忘了時間的鐘》《光輝歲月》《他不愛我》《我》……等25首金曲,涵蓋了20多年來香港樂壇幾乎所有經典的歌和重要的人,改編曲風灑脫飄逸。歌兒再苦,經他口唱出來,也是一碗魚蛋粉一樣的溫度和滋味。

  在這首串燒的歌裡,我才猛然察覺到陳奕迅的孤獨。舞臺那麼大,他沒怎麼用力就掌控住了,在爵士樂手中間來回穿梭,蹦一蹦,瘋一瘋,看起來很開心的樣子,卻是越發懂得分寸。他總是嘻嘻哈哈的沒錯,卻從沒想過要取悅任何人。

  採訪過他兩次,聽過一次他的演唱會。演唱會就是他邀請到了王菲的那一次。天后從升降臺上來,他在另外一邊,兩個人就站在兩個高高的臺子上,天后上來就唱,唱完了就走,半句話也沒說,頭也沒歪一下。Eason卻是從頭偷笑到尾,仿佛全場歡呼的海洋都沒法淹沒他的喜悅。後來過了足足有兩首歌的時間,他終於憋不住,下巴快抬到腦袋頂了,指著自己的胸脯說,「我,請到了王菲!哈哈哈哈哈」。一屁股坐在臺口,人群徹底沸騰了。

  第一次採訪是在多年前,某一場音樂頒獎禮的後臺。流水席一樣的歌手群訪。那一年剛好林夕出了新書《原來你非不快樂》,人太多,我只能站在後排的椅子上發問,問了什麼忘記了,大概和林夕有關。他就認真聽著,然後仰頭以自己的方式回答我的問題,就是唱歌。他用兩三種不同的調子和方式唱《生日快樂》歌,有的悲傷有的天真。在那場熙熙攘攘浮躁無邊的記者會上,他用這種方式守護住了某種自己的虔誠。

  今年初夏,終於等來一次獨家的訪問,工作人員一再清場,待到採訪開始時,身前身後還是圍繞了超過10多個人。他並不忌諱的樣子,也沒有旁若無人,每一個問題他都安靜入心地回答,卻也還是有本事時不時把整屋子人搞笑。這一次他說起無條件,「梅姐以前就跟我說,你最要交代的就是你的歌迷和知音。現在慢慢可以體會到她說這番話背後的意義」。

  說起現場的每一次演唱,「一首歌真的可以有太多的演繹方法,沙啞一點,或者鬆弛一點。就看當時,晚上也許8點多、9點多,那個時候的天氣啊心情啊,臺下觀眾給我的反饋啊,都會影響到那首歌會怎麼唱」。終於又唱了起來,是新歌的起首第一句,一個「你」字,高高低低的音調,喑啞一點,高亢一點,假裝若無其事一點。他臉上的表情變化很快,上一秒咧嘴笑,下一秒烏雲就飄上來。你會覺得,有時候跟不太上他。反而跳脫一下,大家都會覺得舒服。

  他也有無奈的事情,「我前陣子看凱特·布蘭切特在CNN的一個訪談,她說到自己在舞臺上表演時感受到的和觀眾的關係,很多事情你控制不了,第三排的觀眾就是睡著了,你卻無能為力。」他常常有與此感同身受的時刻。

  我後來想,那麼多人愛Eason,愛他無拘無束又忽然沒來由地皺起眉頭,愛他深情之後馬上的急速掉頭逃跑。或許,於他而言,放肆便是最好的掩飾。

  (呂彥妮)

相關焦點

  • 《京華煙雲》:林語堂的道家人生哲學——人生唯有一「痴」字
    《京華煙雲》便是他能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兩部作品其中之一。這部作品距今已經有百年之久,不僅在當時刊登上了在世界上擁有巨大影響力的《紐約時報》,而且在1975年憑藉這部作品林語堂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這在當時不光激勵了中國作家,甚至影響到整個中國文學界。
  • 京華時報:《木星上行》講述了一雙會飛的滑板鞋故事
    (來源:京華時報)
  • 滿京華國際藝展中心盛大啟幕 音樂詩人李健傾力助陣
    來自深圳中堅力量的5000多名觀眾匯聚「春繭」,共同見證滿京華集團在成立20周年之際推出集團旗下首座150萬平米的全球生活美學綜合體 -- 滿京華·國際藝展中心。 滿京華集團文化產業戰略發布會暨國際藝展中心啟幕盛典活動現場 滿京華集團總裁吳謙在啟幕盛典上提到今年是滿京華集團成立的第20周年,他向在場的來賓致以謝意。
  • NEX 3S便是最好的例子
    而今年vivo發布的全新旗艦手機NEX 3S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超前的外觀設計不僅讓用戶頗為驚豔,甚至連許多專業設計師也讚不絕口。那麼,NEX 3S在設計層面究竟做出了哪些突破呢?屏幕帶來的視覺衝擊現階段的手機外觀設計,最主要的理念便是化繁為簡。但是要從極簡理念中迸發出藝術美感卻很難很難。
  • 翻開」城市想像力」,滿京華集團《M LIFE》雜誌首刊正式發布
    10月30日,由滿京華集團主辦的「城市想像力——滿京華集團《M LIFE》雜誌首發式暨在地深圳觀生活論壇」在深圳物質生活書吧舉行,正式面向公眾發布旗下首本城市生活文化類雜誌。
  • 翻開「城市想像力」,滿京華集團《M LIFE》雜誌首刊正式發布
    10月30日,由滿京華集團主辦的「城市想像力——滿京華集團《M LIFE》雜誌首發式暨在地深圳觀生活論壇」在深圳物質生活書吧舉行,正式面向公眾發布旗下首本城市人文期刊。活動現場,滿京華集團副總裁宋志遠表示,作為一家立足深圳,深耕大灣區的企業,藝術文化一直是滲透於滿京華各項目中的重要基因。希望通過這本雜誌,以一個城市觀察者的身份,去分享和構建一個豐富、有趣的城市藝術生活世界。
  • 立足國際化視野 啟迪外語學習思維 京華學校舉行第一屆英語文化...
    這是一場英語知識儲備的比拼,是一次近距離感受西方文化的機會,也是開學以來京華學校第一次舉辦專屬於英語的活動。此次「校園英語文化節」調動了全校師生的積極性,是對京華學校英語教學第二課堂的有效拓展,也是對師生校園文化生活的極大豐富,展示出京華師生學英語、用英語、愛英語的風採,同學們也從中體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也在參與中獲得了成長和自信
  • 北京京華教育:考執業藥師證,選中醫藥師還是西醫藥師?
    如果我們平時工作很忙沒有大量的時間去看書,可以選擇京華教育網絡課程幫助我們通過考試。 北京京華教育於1993年成立,專注於職業資格證書考試、考前輔導及培訓服務。從2005年開始便在北京、成都、西安、天津等14所城市分別設立多家分校,如今已經幫助上萬名考生實現了職業夢想。學員不僅可以在實體學校上課,還可以通過京華網校獲得在線學習機會。
  • 看準巡檢機器人的百億空白市場,京華未來要在機房裡「搞事情」
    北京京華未來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答案是肯定的。   京華未來成立於2016年3月,是一家工業服務機器人研發、生產初創公司。雖然公司現在的團隊規模僅有10人左右,但是其核心成員在國家電網、鐵總、中石油等國家政府企業有數年或數十年的工作和項目經驗。京華未來看準了國家電網中亟待使用機器替代人,但又被大體系公司所忽略的細分市場——伺服器機房巡檢機器人。
  • 《阿富汗時報》:阿富汗人民對於中國譴責外國軍隊在阿境內的非法...
    針對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要求中國就發布澳軍人殺害阿富汗兒童的漫畫道歉一事,《阿富汗時報》1日發表社論稱,
  • 以紮根理論看紐約時報的數位化轉型:讀《紐約時報是如何做新聞》
    而且很多記者都抗拒為網絡版新聞寫稿的想法,因為都認為最好的新聞得放到紙質版。合併只是開始,《紐約時報》繼續嘗試各種新花樣。比如用博客直播,最具代表性的博客是City Room。擁抱社交網站。紙質版媒體的工作流是幾十年乃至上百年形成的,傳統記者已經適應,網際網路時代,記者爭論轉型會不會增加工作量,比如一個記者以前只需要報導寫稿就好,現在紐約時報為了吸引讀者,還要增加視頻環節,這需要記者提前準備文稿,對於《紐約時報》還好,對於傳統記者來說,他會想:「哦,上帝啊,我的工作量又增加了!」
  • 心理學:為什麼越想掩飾的東西,反而越容易暴露出來?
    人們對於內心世界與外在環境的關係,總是很難做出理性的判斷。心理學家發現人們有兩種心理:一種是高估內在優秀品質的外顯程度;一種是低估內在問題的外顯程度。無論是哪一種,其目的都是為了讓我們覺得自己更受歡迎。
  • 京華時報:治療儀騙局,是情感營銷的陷阱
    對於很多子女而言,老人的世界很難懂,但對很多推銷者而言,老人的心思卻很好猜。現實,就是這般離奇。你不能責備誰太愚昧、誰太奸詐,你只能去嘗試反思自己是否有疏失,只能去嘗試盡力走進父母的生活:觸摸他們的思緒、關注他們的喜憂,體諒他們的需要——然而這一切,又是多麼的知易行難。   若無兒女在側,便會有人乘虛而入;若是心無所託,便可能誤入迷途。
  • 【中華工商時報】經濟學家的納什均衡
    【中華工商時報】經濟學家的納什均衡 2002年8月15日10:38  千龍新聞網   中華工商時報  周二在電視屏幕上見到了納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