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的來講,腫瘤或者叫癌症,實際上是一類疾病。為什麼這樣說呢?凡是人身上有細胞的地方,都可以生腫瘤,是正常細胞的形態結構功能發生異常引起的疾病。它有什麼特點呢?共有三個特點:
第一特點,腫瘤細胞形態怪異。
正常細胞在它發育成熟後,有各自的固有形態,細胞也是這樣。人從一個胚胎細胞分化,慢慢越來越多,一些變成了神經細胞,一些變成臟器、皮膚等等就定型了。如肝細胞就是肝細胞的樣子,皮膚細胞就是皮膚細胞的樣子。象人一樣,雖然有張三、李四,胖的、瘦的,高的、矮的,總之都是人的模樣,都是有眼睛鼻子嘴,基本特點是一樣的。可是腫瘤細胞就不一樣了,它處於一種低分化,或未分化狀態。正常細胞的一些特點它沒有了,也就和人一樣,變成畸形人,成了一個怪胎了。第二個特點,就是腫瘤細胞的無政府主義生長。正常細胞生長,是受機體非常嚴格的控制的,機體需要你長,你就長,不需要,就不能長。比如:人的皮膚細胞,第三層的細胞才能分裂,產生正常細胞,而表皮細胞,就沒有再生能力了。我們洗澡,搓下來一層泥。這是什麼東西呢?這實質上是一種表皮細胞,二三層的細胞繼續生長。否則,無限地生長,那麼皮膚就會和大象一樣。這些生長都是受機體控制的。但受傷了,拉了一個口子,切口兩邊細胞就會大量繁殖,慢慢把傷口癒合。這兩邊細胞碰到一塊,馬上就停止生長。如果不停下來,這個疤痕就會越來越大。人體有這麼個非常嚴格的控制系統。我這是用皮膚細胞舉個例子。癌細胞是不聽指揮的,不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它愛怎麼長就怎麼長,完全無政府狀態的繁殖。越繁殖越多,慢慢就形成了腫塊。這個腫塊是機體不需要的,它可以吸收你的營養,而且可以產生一些對機體有害的物質。
第三個特點,癌細胞有侵犯和轉移的能力。我們知道,正常細胞應該在哪裡,它就在哪裡。如皮膚細胞就在皮膚上,肌肉細胞就在肌肉上,骨細胞就在骨上,肝細胞就在肝上,不能跑的。癌細胞就不一樣了,它可以到處跑,侵犯別處。它不斷繁殖,侵潤到別的組織,也可以跑到遠處去。
因此,具有以上三個特點的,就是癌細胞。無數的癌細胞聚集在一起,就形成腫瘤了。正因為癌細胞有那麼三個特點,我們就可以想像它對人體的危害了。
二、腫瘤細胞分裂與正常細胞分裂的區別
那麼,癌細胞和正常細胞不一樣,它是否生長得要快一些呢?正常細胞是否長得慢一些呢?我可以告訴大家,開始好多人都這麼想,以後通過實驗,發現並不是這麼回事。癌細胞分裂過程和正常細胞完全一樣。一個癌細胞分裂過程大概需要50-60分鐘,一個小時的樣子吧!正常細胞也是這樣的。另外我們知道兩個細胞分裂之間,它有一個間歇期的。有的長一些,有的就短一些。到了分裂期,就開始分裂。這樣就有了第二個想法。是不是這兩種細胞分裂間歇有差異?是不是癌細胞短,正常細胞長?這樣癌細胞就越長越快了呢?經過進一步實驗發現:細胞分裂前期,是非常要緊的。因為這個時期,大量的,怎麼說呢,叫化學合成吧!一個細胞分裂前的內容物等於兩個細胞,經過分裂,一個細胞分裂成兩個小的,小的再分裂成小的,最後就沒了。這個階段很重要。經過研究又發現:正常細胞跟瘤細胞的分裂間歇是差不多的。那麼,這裡就有問題了。既然分裂期一樣,分裂前期也差不多,為什麼瘤細胞分裂這麼快,慢慢地形成腫瘤了呢?道理在哪呢?後來才知道,就如我剛才所說的,正常細胞實際上在正常情況下絕大部分是不在進行分裂的。象剛才說的皮膚,能正常分裂,有繁殖能力就是後邊兩層,其它的都不能分裂繁殖。人體內有的細胞,如神經細胞人一出生後就不再繁殖了,不分裂,成熟了。其他細胞也是根據需要,再分裂,再繁殖。腫瘤細胞就不然了,腫瘤細胞的絕大部分都在不同程度地進行分裂繁殖。這樣就帶來問題了,越來越大,分裂長到鄰居的領地去了。
三、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的不同生長特徵
良性腫瘤,它是不會轉移的。它外層有一層包膜,好象是城市人口,嚴格控制,不能跑到外面去,包起來。它的細胞分化,也和正常細胞差不多的,沒有侵潤能力,不會突破包膜長到外面去。惡性腫瘤就不一樣了。因為它的細胞形態變異,功能也異常了,它可以分泌一些正常細胞沒有的東西。比如可以分泌溶解周圍組織的酶,產生一種促使周圍組織產生新的毛細血管的因子等等。由於癌細胞無政府主義繁殖,長到一定程度,它就透過血管壁侵犯到小的血管中去,透過淋巴管壁,跑到淋巴管中去。這樣,瘤細胞就跑了,旅行去了,沿著血管、淋巴管旅行去了。
四、腫瘤轉移的途徑和方式
腫瘤細胞轉移有海陸空三種方式。
第一,海軍方式,就是「水路」,沿血管、淋巴管走出去。那麼,癌細胞走出來,是否就意味著轉移了呢?不一定的。我們人體裡,還是有非常強的免疫能力或者抵抗能力。血管裡,淋巴管裡有大量的免疫淋巴細胞,進入「水路」的腫瘤細胞,大部分最終是要被人體消滅掉的。那麼什麼情況下發生轉移呢?當一個癌細胞出去後,它在一個地方呆下來了,生根了,象流動戶口到外地落戶,能扎住根了,就有可能繁殖,轉移了。
那麼大家可以想像,什麼地方可以呆下來呢?從血管走形來講,它能呆下來的地方必須血管非常豐富,而且血管網特別多。大血管它是呆不住的,是否有人聽說過這個病人主動脈轉移了?沒有。跟隧道一樣,大管子裡的淤泥,不容易存下來。走到最小的血管,流速慢了,細胞就呆不下來了。那麼什麼地方小血管多,而且有許多毛細管竇,很小很小的。腫瘤細胞跑到這兒來,呆下來了,或者這地方稍微有些損傷,壁不光滑,它就呆下來。呆下來扎了根,這就壞了,就要繁殖了。因為它有這些特性,流動的時候不會產生轉移。肝臟是一個地方,肺是一個地方,還有骨頭。骨頭裡有些軟骨交接的地方,或者骨髓腔裡,那裡毛細血管比較多。或者有時就跑到腦子裡去了。肌肉不太容易去,因為肌肉不是一個血管豐富的組織,而且肌肉經常活動、收縮。脂肪組織也不容易去。凡是從血管裡去的,最容易轉移到肝、肺、腦、骨裡去。
從水道走,還有另一條路線---淋巴管。人體裡有淋巴組織,很象鐵路網,淋巴管象鐵路,淋巴結象車站。一般以腫瘤觀點來說,淋巴結大概分為四站。以結腸為例,緊挨著腸子邊上的淋巴結是第一站,我們叫結腸旁淋巴結。再走,到了結腸繫膜血管,這裡邊也有淋巴結,是第二站了。再走,到了繫膜根部。因為淋巴管的走向一般和血管是一致的,所以第三站淋巴結,也就到了血管根部附近。還可以再走,比方走到腹主動脈邊上去了,那就是第四站了。當然,它還可以再走,我們籠統地叫它遠處轉移。比如消化道癌,最常見的是轉移到左邊鎖骨上淋巴結。為什麼呢?因為消化道所有的淋巴液,包括從小結腸吸收下來的淋巴液,最後歸總到腹主動脈旁邊,一直往上走,走到一個叫乳糜池的地方,最後要走到鎖骨下靜脈裡去的。最終匯入此靜脈去的淋巴管就叫做胸導管,這入口的地方也有淋巴結。這個地方淋巴結腫大,就意味著,經過淋巴管來的癌細胞,已經通過第一站防線,第二站防線,第三站,第四站防線,最後跑道血裡去,瘤細胞就可以隨著血液到遠隔的臟器,肝、肺等就有可能轉移。
所以各處的淋巴結,實際上是一站一站的防線。瘤細胞從瘤體上脫落下來,進入附近的淋巴管。好象打仗一樣,敵人從頭一道壕裡過來了,可是還沒有攻破我這個碉堡呢!我這還守著呢!淋巴結裡有一個輸入淋巴管,有一個輸出淋巴管,這個地方的淋巴是很細的,瘤細胞進入後有可能在淋巴結裡留下來。這樣就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由於淋巴結裡集中了大量的免役淋巴細胞,有可能把它消滅掉。還有一種可能,它把我們的防禦部隊消滅掉,它就佔據了這個碉堡,就不斷繁殖、長大。比如:患乳腺癌的病人,就要檢查腋窩淋巴是否大了,如果這個淋巴結大了,就很可能已被它佔領了。佔領一個碉堡後,它還有擴展陣地,還往前跑,到第二、三、四站淋巴結。這是第二條路線。有人問,瘤子那麼小,為什麼手術要做那麼大?道理就在這裡。比如,拿腸癌做例,我們一般要切除三站淋巴結,就較安全。如果轉移到那裡就切到那裡,安全係數就小了。實際上在手術中很難精確地弄清淋巴結到底轉移到那裡,或者有沒有轉移,所以往往手術時寧左勿右。萬一有一個漏網,後果很危險。所以要切的廣泛一些。因為腸繫膜多切去一點,對人體沒有多大妨礙,瘤雖小但切的大,道理就在這裡。所謂根治手術,道理也在這裡。整個地把這個東西連同可能轉移的淋巴結都拿掉,這樣就比較安全。有人講,腫瘤不要去擠它、碰它、壓它,否則就會促使它轉移,道理也在這裡。外來壓力可以促使瘤細胞脫落,大部分被消滅掉,小部分落下來就要轉移。可是大家也不要害怕,跑到血裡的不一定都轉移。相當一部分腫瘤病人,抽血檢查可發現有瘤細胞,但絕大部分並不發生轉移。
第二,「陸軍」。它是在腫瘤的周圍侵潤時,直接蔓延過去。比如胃和肝相鄰近,當胃癌向外侵潤時,就可以通過胃壁,侵犯到肝臟去,造成肝轉移。一般講,直接侵潤轉移的比我剛才講的那種轉移,治療效果要好。因為我們可以做手術把胃癌連同侵潤到肝的病灶,一塊拿掉,效果是同樣的。假如是從血管轉移到肝裡,效果就不一樣了,這個手術就不能做了。因為大的拿掉了,小的還在長。這樣實際意義就不大了。可是直接侵潤就不一樣了。這是「陸軍」轉移,直接侵潤。
第三種,就是空降了。怎麼講空降,還以胃癌做例子。胃癌逐漸發展,從胃黏膜到黏膜下,然後到肌層,再到漿膜下,到漿膜,瘤子長出來了。漿膜面的瘤細胞就會掉下來,掉到腹腔裡去。象種子一樣,種在那裡,那裡就轉移了,我們叫種植灶。所以胃癌、腸癌病人,醫生在檢查時要指檢一下肛門,道理就在這裡。假如掉下來,就空降在腹腔最底層,就是盆底。我們叫膀胱直腸陷窩,是人體腹腔最低的地方。指檢如摸到腫塊,就說明轉移到了這裡。但即使空降掉在腹腔裡,也不一定都轉移,大部分也被消滅掉了,真正轉移的,還是少數。這是大家提出的關於為什麼可以轉移的問題。
(中國抗癌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