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衛星張海明:電信重組是衛星通訊發展機遇

2021-01-20 網易科技

網易科技訊 10月21日消息,2008年國際通信展開幕第一天,亞洲衛星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海明在直播間接受了網易科技的視頻專訪,他表示,電信運營商在經歷重組之後,需要對自己的網絡進一步優化,而加大了對偏遠地區的網絡需求,是衛星通訊發展的機遇。

對於明年的計劃,張海明表示能進一步擴大現用的用戶數量,而開展衛星通訊業務得到政府許可後,現有用戶會逐步轉移到通信網絡裡去,會推廣容量。

亞洲衛星成立於1988年,總部設在香港的亞洲第一家區域性的衛星通信運營公司。


以下為訪談實錄:

網易科技: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網易科技2008中國國際通信展現場播報,今天我們請到了亞洲衛星有限公司中國部的總經理張海明先生,張先生您好,請跟網易網友打個招呼吧。

張海明:諸位網友你們好。

網易科技:亞洲衛星成立於1988年,總部設在香港的亞洲第一家區域性的衛星通信運營公司,因為這是通信展,其實衛星通信領域一直是我們國家通信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今年512汶川大地震中,衛星通信做出了很重要的貢獻,尤其在前幾天時間,在固網和移動網完全癱瘓的情況下,衛星通信為整個汶川大救援提供了相當多的支持,在汶川地震中亞洲衛星有什麼特別支持嗎?

張海明:我們向通信部提供了免費的衛星通信,包括移動通信設備,用於救災。

網易科技:亞洲衛星在這次通信展有沒有帶來什麼新的產品和有特色的服務?

張海明:對於中國這個幅員遼闊和地形地貌的國家來說,衛星通信是必不可少的,這次我們參加展會的目的也是為了展現一下衛星通信在不同頻段上可以為用戶提供什麼樣的服務,中國在開展衛星通信和國洪的服務方面,有更多更好的容量可以進行選擇。

網易科技:現在衛星通信可以提供什麼樣的服務?

張海明:現在我們一共有在軌衛星三顆,亞洲3號衛星、亞洲4號衛星,明年年中左右會發亞洲5號衛星。

網易科技:亞洲衛星主要服務的用戶是哪些?

張海明:用戶面比較廣,包括電信運營商,有政府部門,有衛星運營公司,一般都是一些專網公司。

網易科技:比如地質部門、勘探部門,去野外需要用到衛星通信的部門?

張海明:對,包括石油。還有一些遠端的,比如政府水利部門,需要把相關數據及時傳送到相關部門。

網易科技:對於大多數網友來說,大家都只想到衛星是用來發射信號收看電視,我相信在普通地區收看電視的網友,都是通過廣電服務的,亞洲衛星為廣電提供了哪些服務呢?

張海明:實際我們為廣電提供服務是最早的,九十年代時最早為省級節目上衛星就提供了整套服務,衛星通信是最經濟最實用的,而且覆蓋面也是最廣的。

網易科技:我這裡還看到一份資料,衛星通信是第一個向中國提供KU波段資源的公司,簡單介紹一下什麼叫做KU波段?一般我們說S波段、U波段和H波段?

張海明:U波段通常作為地面無線來使用的,KU波段、S波段等衛星都有使用,我們所用的KU是國際電聯規定的常規CU或者KU波段,上行大概是在14G左右,下行在12G,通常上行下行都是500兆帶寬。

網易科技:我們回憶一下今年2008年通信行業,有一個必須要注意到的,5月24號的電信重組事件,從明年的電信運營商市場來看,很可能從六家縮減為三家,有三家運營商會全業務運營,明年對亞洲衛星來說,市場會不會有所縮減?

張海明:我覺得這對我們應該是一個機會,明年對由六家變成三家全程全網的移動運營商來說,他們需要對自己的網絡進行進一步優化,因為現在網絡一部分在城市,一部分在偏遠地區,偏遠地區在通訊上來說是落後於城市的,對三家運營商,國家都有要求,另外就是移動基站,需要和整個基站連接起來,輻射地面的網絡,費用將是非常高的。

網易科技:您的意思是,比如一個基站設在新疆,另一個基站設在甘肅,這兩個基站通過衛星互聯?

張海明:這種方式應該是最合適的,當然通過其他方式可不可以做到,也可以,只是成本會很高。

網易科技:用衛星成本會比較低,實際效果如何呢?

張海明:實際效果也沒有問題,因為對衛星通信是有要求的,帶寬、功率、效果都是有要求的,當然不能說衛星百分之百的一分鐘都不能中斷,這也是不可能的,畢竟是物理的。

網易科技:明年除了幾個運營商之外,亞洲衛星還有沒有其他計劃?

張海明:第一部分就是現有用戶,我們希望在現有用戶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現在我們的做法和以前相比有一些不同,因為我們的母公司是中信集團,但中信在通信部申請到的基本上是二類牌照,有了這個牌照,按照我們現在的容量,包括用戶,將來會逐步逐步轉移到通信網絡這邊去,從總網來說,他們會推廣容量。實際從現在開始,已經在逐步轉移,但從我們在國內開展的業務來說,也是屬於政府許可的。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軍工行業:衛星網際網路格局向多極化發展
    英國政府聯合印度電信巨頭拍下 OneWeb:當地時間 7月 3日,英國政府投資機構和印度電信大亨蘇尼爾·米塔爾的巴蒂集團(Bharti Enterprise)成為破產衛星運營商 OneWeb 股權拍賣的贏家。二者各自承諾出資 5億美元購買 OneWeb 部分股權,預計整個交易將在年底前完成。
  • 綜述:電視藉助衛星 亞洲領先歐美
    為了在衛星電信領域更好地契合這一趨勢,注意亞洲的發展並從其經驗中總結教訓這一做法,是具有指導意義的。  韓國於2005年5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個用於行動電話的S - DMB(衛星數字多媒體廣播)電視服務。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裡程碑,突出了衛星產業在交付移動視頻和高速IP寬帶兩大領域的關鍵作用,正是這兩大領域推動了當前衛星電信的增長。
  • 衛星再遭「法輪功」蓄意幹擾 亞洲衛星公司譴責
    中新社香港三月十五日電 亞洲衛星公司三月十五日下午在香港舉行記者招待會
  • 衛星網際網路,新基建迎來產業鏈發展機遇
    中國衛星:國內微小衛星製造龍頭,中國衛星專注於航天產業,具有天地一體化綜合信息系統的設計、研製、集成和運營服務能力,擁有航天科技五院微小 衛星研製業務核心資產,在鴻雁衛星通信系統等重大科研項目中扮演重要角色。 公司衛星研製業務主要包含小衛星及微小衛星研製、宇航部組件製造領域。
  • 亞洲衛星公司在亞洲四號衛星推出「4K-SAT」亞太地區超高清免費頻道
  • 《亞洲電信》獎項提名:中國三大電信巨頭入圍
    中新網6月9日電 香港《亞洲電信》宣布了亞洲電信業界的10類獎項提名名單。中國電信業三大巨頭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分別入圍了亞洲最佳GSM運營商、亞洲最佳CDMA運營商、亞洲最佳市場兼併運營商三個獎項。  據中國信息產業網報導,此次評選主要集中在亞太地區的運營商,對歐洲一些運營商也有延展。這已經是該刊物進行此類評選活動的第六個年頭。
  • 上市23年獲提私有化,又一個港股老兵亞洲衛星要「退役」?
    就在整個衛星通訊行業旋將迎來全新調整周期的當前,在亞洲地區居於領先地位的衛星通訊行業龍頭企業亞洲衛星(01135-HK)也在近日做出了足以被載入行業發展史冊的舉動——其已經計劃要從盤踞了23年之久的香港資本市場私有化退市了。
  • 亞洲八號衛星發射成功 中信集團功勳軌位再添新丁
    此後該軌位又陸續發射了亞洲3S衛星和亞洲七號衛星,不斷鞏固和拓展該軌位所服務的市場。此番亞洲八號與亞洲七號共軌使用,更是中信集團和亞洲衛星的一次大膽嘗試,也是公司首次在同軌操控兩顆通信衛星。相信亞洲八號衛星的成功發射,在大大增加該軌位網絡容量的同時,也將續寫這一軌位的輝煌歷史,為中信集團和中信衛星公司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 中國航天新壯舉:亞洲最大民用衛星地球站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消息,近日在河北省懷來縣,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的中國衛通舉行了衛星地球站項目開工奠基儀式。該衛星地球站項目擁有先進的衛星測控系統、強有力的測控技術團隊,將具備同時運營管理多顆衛星測控和業務監測的能力,還將承擔寬帶衛星關口站、電信港、數據中心、新業務拓展等重要任務。
  • 量子衛星概念股有哪些?量子衛星股票有哪些?
    量子衛星概念股一覽表前十:神州信息  神州數碼信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簡稱:神州信息;英文簡稱:DCITS)隸屬於神州數碼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國專業的整合IT服務商,在金融、電信、政府及製造等行業IT服務市場佔有率均名列前茅,是中國IT服務標準的推動者和先行者。
  • 亞洲衛星公司及其C波段轉發器資源的綜合優勢
    亞洲衛星是亞洲第一家區域性衛星運營組織,現全資擁有三顆衛星,為亞太地區提供衛星通信和廣播電視傳輸服務。亞洲衛星系列現轉播超過170套電視頻道和120多路電臺頻道,覆蓋亞太區數億戶家庭及數十億電視觀眾,並為電信公眾網絡、專用網絡、高速網際網路及多媒體傳送等提供衛星轉發器服務。本文將對亞洲衛星公司及其C波段轉發器資源的優勢作一綜合介紹。
  • 委內瑞拉唯一的電信衛星在太空中丟失,造成其通信網絡「失靈」
    3月13日,這顆衛星第一次出現問題,當時一家追蹤全球衛星通訊的加州公司Exo Analytic Solution 位於賓夕法尼亞州的衛星跟蹤公司AGI也證實了這一發現。兩家公司都發現,這顆衛星明顯偏離了它的程序路線,其軌道距離大多數通信衛星使用的弧線軌道至少高出50公裡。
  • LOGEV-ASIA 2019 亞洲新能源物流車及衛星導航系統服務展覽會
    我國物流、快遞、電商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勢必會帶動物流車的需求增加。在新能源汽車大發展的背景下,物流行業也開始將目光轉向了新能源。國家方面相繼出臺了系列鼓勵政策,較高的補貼、用電成本的下降,都將強烈刺激新能源物流車產銷量。在市場的強勁需求下,新能源物流車將得到爆發式增長,吸引了眾多整車企業和動力電池企業加快在該領域的市場布局。
  • 亞太衛星深度報告(中):爆發點
    01 通信衛星運營發展趨勢 1. 高清節目對衛星服務的需求增加 隨著廣播電視數位化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關注電視圖像的質量。 在組網完成後,人們將能夠在世界任何角落接入寬帶網際網路,是任何角落、無死角的覆蓋,簡單來說就是衛星網絡、全球WiFi。所以天基網際網路相對於其他的通訊方式來說,最大的區別就是衛星。 據Statista提供的數據,全球75億人口中,大約只有45%可以接入網際網路。世界各地仍有數十億人無法使用網際網路。
  • 衛星網際網路加速6G時代到來,驢友也能用上衛星通訊終端
    為期三天的2020中國衛星應用大會昨天在京舉辦,記者從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衛星網際網路分會籌備會獲悉,隨著產業鏈上下遊攜手發展低軌衛星通信技術,推動衛星網際網路產業落地,「5G+衛星網絡」模式下的6G通訊有望在中國加速落地。
  • 中國衛星的應用前景
    航天產業中衛星應用市場規模最大,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衛星在經濟社會生活中也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隨著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專項的展開,國土高解析度觀測、海洋觀測、大氣與環境觀測等應用方向都需要大量的衛星項目支持。
  • 衛星網際網路產業深度報告:新基建下產業鏈機遇幾何
    ,在新一代衛星網際網路的建設中,SpaceX、OneWeb 等高科技企業紛紛入局,電信運營商也由競爭對手轉變成為產業鏈中的重要合作夥伴。2015 年前後,新一代衛星網際網路技術向小型化、大容量的趨勢演進,低軌的寬帶/高通量衛星迎來發展熱潮。代表星座有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的 StarLink 星座計劃、一網公司 OneWeb 星座計劃、加拿大電信衛星公司 Telstar 計劃等。與 20 年代末期的第一代星座計劃相比,全球政策環境、技術創新、應用場景均發生顯著變化。
  • 衛星商戰:中國亞太7號衛星把生意做到美國防部
    衛星產業是電信產業和航天產業的交集,2001—2011年,全球衛星產業收入增長175%。2011年,全球電信產業規模總值達到42300億美元,航天產業達2898億美元。衛星產業以1773億美元的市場規模佔全球航天產業的61%,佔全球電信產業的4%。其中,衛星服務業收入1077億美元,佔比61%。
  • 馬斯克的衛星網際網路確實神奇,居然要用相控陣天線和雷射通訊技術
    此時在太空中的通信衛星比不上地面的網絡基站,難以為用戶提供超高密度的網絡連接;當城市用戶過於集中,同時使用衛星網絡時,每臺手機或是其他設備分到的帶寬根本不夠。所以,星鏈對傳統電信企業遠遠構不成威脅。星鏈相比銥星更激進的地方不僅僅是軌道,銥星採用兩面固定的通訊天線和在同一軌道面前後的另兩顆衛星溝通,兩面可調天線和臨近軌道面的另兩顆衛星溝通。星鏈的通訊原理和銥星一樣,每顆衛星和最近的四顆衛星進行溝通,但不同於銥星僅12.5Mbps的星間數據傳輸速度,星鏈之間的通訊則由雷射通訊來完成。
  • 國內傳來好消息,中國發射首顆6G試驗衛星,打破美國領跑優勢
    6G試驗衛星。為了阻止中國在通訊技術領域的發展,美國明裡暗裡向盟友施壓,要求禁用華為5G技術。在美國的遊說下,英國拆除了華為5G基站,其餘的西方國家也和美國一個鼻孔出氣,宣布要停用華為5G設備。這樣做,雖然讓中國遭受了巨大損失,但英國等西方國家卻是失去了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