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科技訊 10月21日消息,2008年國際通信展開幕第一天,亞洲衛星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海明在直播間接受了網易科技的視頻專訪,他表示,電信運營商在經歷重組之後,需要對自己的網絡進一步優化,而加大了對偏遠地區的網絡需求,是衛星通訊發展的機遇。
對於明年的計劃,張海明表示能進一步擴大現用的用戶數量,而開展衛星通訊業務得到政府許可後,現有用戶會逐步轉移到通信網絡裡去,會推廣容量。
亞洲衛星成立於1988年,總部設在香港的亞洲第一家區域性的衛星通信運營公司。
以下為訪談實錄:
網易科技: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網易科技2008中國國際通信展現場播報,今天我們請到了亞洲衛星有限公司中國部的總經理張海明先生,張先生您好,請跟網易網友打個招呼吧。
張海明:諸位網友你們好。
網易科技:亞洲衛星成立於1988年,總部設在香港的亞洲第一家區域性的衛星通信運營公司,因為這是通信展,其實衛星通信領域一直是我們國家通信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今年512汶川大地震中,衛星通信做出了很重要的貢獻,尤其在前幾天時間,在固網和移動網完全癱瘓的情況下,衛星通信為整個汶川大救援提供了相當多的支持,在汶川地震中亞洲衛星有什麼特別支持嗎?
張海明:我們向通信部提供了免費的衛星通信,包括移動通信設備,用於救災。
網易科技:亞洲衛星在這次通信展有沒有帶來什麼新的產品和有特色的服務?
張海明:對於中國這個幅員遼闊和地形地貌的國家來說,衛星通信是必不可少的,這次我們參加展會的目的也是為了展現一下衛星通信在不同頻段上可以為用戶提供什麼樣的服務,中國在開展衛星通信和國洪的服務方面,有更多更好的容量可以進行選擇。
網易科技:現在衛星通信可以提供什麼樣的服務?
張海明:現在我們一共有在軌衛星三顆,亞洲3號衛星、亞洲4號衛星,明年年中左右會發亞洲5號衛星。
網易科技:亞洲衛星主要服務的用戶是哪些?
張海明:用戶面比較廣,包括電信運營商,有政府部門,有衛星運營公司,一般都是一些專網公司。
網易科技:比如地質部門、勘探部門,去野外需要用到衛星通信的部門?
張海明:對,包括石油。還有一些遠端的,比如政府水利部門,需要把相關數據及時傳送到相關部門。
網易科技:對於大多數網友來說,大家都只想到衛星是用來發射信號收看電視,我相信在普通地區收看電視的網友,都是通過廣電服務的,亞洲衛星為廣電提供了哪些服務呢?
張海明:實際我們為廣電提供服務是最早的,九十年代時最早為省級節目上衛星就提供了整套服務,衛星通信是最經濟最實用的,而且覆蓋面也是最廣的。
網易科技:我這裡還看到一份資料,衛星通信是第一個向中國提供KU波段資源的公司,簡單介紹一下什麼叫做KU波段?一般我們說S波段、U波段和H波段?
張海明:U波段通常作為地面無線來使用的,KU波段、S波段等衛星都有使用,我們所用的KU是國際電聯規定的常規CU或者KU波段,上行大概是在14G左右,下行在12G,通常上行下行都是500兆帶寬。
網易科技:我們回憶一下今年2008年通信行業,有一個必須要注意到的,5月24號的電信重組事件,從明年的電信運營商市場來看,很可能從六家縮減為三家,有三家運營商會全業務運營,明年對亞洲衛星來說,市場會不會有所縮減?
張海明:我覺得這對我們應該是一個機會,明年對由六家變成三家全程全網的移動運營商來說,他們需要對自己的網絡進行進一步優化,因為現在網絡一部分在城市,一部分在偏遠地區,偏遠地區在通訊上來說是落後於城市的,對三家運營商,國家都有要求,另外就是移動基站,需要和整個基站連接起來,輻射地面的網絡,費用將是非常高的。
網易科技:您的意思是,比如一個基站設在新疆,另一個基站設在甘肅,這兩個基站通過衛星互聯?
張海明:這種方式應該是最合適的,當然通過其他方式可不可以做到,也可以,只是成本會很高。
網易科技:用衛星成本會比較低,實際效果如何呢?
張海明:實際效果也沒有問題,因為對衛星通信是有要求的,帶寬、功率、效果都是有要求的,當然不能說衛星百分之百的一分鐘都不能中斷,這也是不可能的,畢竟是物理的。
網易科技:明年除了幾個運營商之外,亞洲衛星還有沒有其他計劃?
張海明:第一部分就是現有用戶,我們希望在現有用戶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現在我們的做法和以前相比有一些不同,因為我們的母公司是中信集團,但中信在通信部申請到的基本上是二類牌照,有了這個牌照,按照我們現在的容量,包括用戶,將來會逐步逐步轉移到通信網絡這邊去,從總網來說,他們會推廣容量。實際從現在開始,已經在逐步轉移,但從我們在國內開展的業務來說,也是屬於政府許可的。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