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23年獲提私有化,又一個港股老兵亞洲衛星要「退役」?

2020-12-03 香港財華社

過去的數十年來,電視作為陪伴中國億萬家庭度過了無數娛樂消遣時光的重要物件,在國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而在這背後為傳統電視行業的運作提供支撐的便是傳統的衛星通訊技術了。

隨著科技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眾多新興媒體形式開始湧現並日漸風靡,近些年傳統電視觀眾也有了更加多元的消費選擇,並越來越多地轉向其他休閒媒體形式以實現日常的消遣。與此同時,由於全球主要國家市場對衛星容量的需求逐步減弱,加之顯而易見的供應過剩、技術變革、價格侵蝕以及來自地面網絡的激烈競爭等客觀原因,傳統衛星行業亦開始面臨重大的價格問題及阻力。

基於這樣的行業現狀,廣大固定衛星服務運營商們一直力求重塑其企業戰略,以創建更加可持續的業務模式,包括多元化、垂直整合及技術創新等等。

就在整個衛星通訊行業旋將迎來全新調整周期的當前,在亞洲地區居於領先地位的衛星通訊行業龍頭企業亞洲衛星(01135-HK)也在近日做出了足以被載入行業發展史冊的舉動——其已經計劃要從盤踞了23年之久的香港資本市場私有化退市了。

上市23年,亞洲衛星獲大股東溢價提私有化

6月21日早盤開市前,亞洲衛星(全稱「亞洲衛星控股有限公司」)宣布臨時停牌以待發涉收購合併守則下構成公司內幕消息的公告。到了6月28日一早,停牌已一周的亞洲衛星總算有了動靜:公司交出一紙復牌公告宣布其獲大股東以每股10.22港元提私有化。

公告顯示,於6月24日,亞洲衛星的控股股東——持有公司74.43%股權的Bowenvale Limited作為要約人正式以每股10.22元(港元,下同)的價格向亞洲衛星提出私有化建議,每股作價較公司停牌前交易日收市價8.28元溢價約23.43%。據悉,計及要約收購的計劃股份總價值及相關股份獎勵金額,亞洲衛星實施私有化建議所需的現金總額約為10.53億元,大股東兼要約人Bowenvale Limited計劃使用外債融資所得款項為私有化所需現金提供資金。

根據亞洲衛星公告內容的說法,大股東將因應市況繼續評估集團的戰略方向,並有意在私有化後維持集團的現有業務,即為廣播及電訊行業提供衛星通訊系統,及相關營運和維護業務。同時公告也祭出小小定心丸,透露當前要約人尚無計劃在私有化生效的情況下對集團的業務及資產處置(或重新調配)作出任何重大更改,也無意終止聘用集團的僱員——也就是說假若集團成功私有化,在運營層面不會立時出現太大變故,亦不必擔心裁員問題。

要說亞洲衛星作為成立於1988年的亞洲地區第一家區域性商業衛星運營組織,於1996年6月登陸港股主板上市以來,也在香港資本市場徜徉走過了23年之久,為何這個港市「老兵」會在此時選擇退走?這個問題在當前的現實裡倒是不難尋找答案。

極低流動性令上市平臺「物失所值」

從亞洲衛星所處的衛星通訊行業大環境出發,誠如文首談到,當前業內正面臨著新時代浪潮的衝擊,價格問題及發展阻力空前巨大。在這個全行業試圖重塑戰略、謀新求變的節點,身為行業先驅如亞洲衛星也需要考慮調整公司戰略及其業務模式,以更好地適應瞬息萬變的業務環境,以及定位於潛在的增長領域。

而這些潛在的變化勢必帶來固有的執行風險,未來公司面臨的不確定因素或將增多,可能造成其財務及盈利形態方面的波動;另一方面,作為一家上市公司,亞洲衛星公開申報的專有定價資料及其他商業敏感資料也不可避免會鋪陳於競爭對手及供應商的面前——私有化之後的亞洲衛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這些問題。

不過對於在香港資本市場走過了23年漫長時光的亞洲衛星而言,此番下定決心從這個「名利場」隱退更直接的原因,恐怕還是有感於這個上市平臺已經失去了其應有的價值吧。

亞洲衛星在28日的公告中直言,最近幾年公司股份的流動性一直處於過低的狀態,從上圖可見事實確然如此。

據悉,在此前的6個月時間裡,亞洲衛星的股份在港交所的流通量相當局限,平均每日成交量僅約在85.2萬元或13.66萬股股份的水平,而這個平均每日成交的股份數量僅約佔其此次私有化要約計劃股份數目的0.14%。由於公司股份交易流動性較低,使得股東難以在不會對股份價格造成不利影響的情況下進行大量的場內出售,也令股東難以在發生任何對股份價格造成不利影響的事件時拋售股份。

這就使得亞洲衛星本次拋出的每股10.22元要約價變得足夠吸引,為小股東提供了難得的溢價撤資的機會。據悉這10.22元的每股作價較公司股份此前90個交易日約6.53元的平均收市價溢價高達56.52%;較停牌前報價(也是此前一年公司52周最高收市價)8.28元溢價23.43%;亦較於2018年12月31日每股經審核綜合資產淨值約9.29元溢價約10.01%。

另外一個更加現實的問題是,對於亞洲衛星來說,如此低迷的股份流動性水平已經不足以讓公司藉助其上市地位優勢在公眾股本市場集資了,失去了基本的作為「融資渠道」這個資本市場上市旗艦的「靈魂」價值之後,亞洲衛星似乎確實沒有太大的必要持續付出成本以維繫其上市地位了。說到底,公司最終選擇私有化道路放棄這個上市平臺,不過也是因為此處早已「物失所值」罷了。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見證亞洲衛星的「隕落」?

隨著公司私有化進程的推動,亞洲衛星退出香港資本市場歷史舞臺幾乎成為一場已經報幕的大戲,難道目下的我們真的是在見證一顆行業「衛星」的隕落而不自知嗎?還別說,跟隨時代前行的腳步,追溯亞洲衛星成立三十年來的發展歷程,倒真有一種「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變革意味。

1990年,亞洲衛星成功發射了亞洲地區第一顆商用通信衛星:「亞洲一號」衛星,從此揭開了亞洲地區衛星通訊發展歷史的新篇章。作為亞洲地區衛星通信行業的發展先驅,亞洲衛星自成立以來,始終致力於為用戶提供高質量、多樣化的衛星轉發器資源。此外,亞洲衛星還根據衛星通信領域專業性、技術性強等特點,不斷利用自身的專業技術優勢和豐富的衛星運行經驗,向用戶以至整個衛星應用行業提供靈活、實用和個性化的衛星專業服務。

但自20世紀90年代的後半期至2000年代的前半期,亞洲地區衛星轉發器市場持續疲弱,亞洲衛星的業績也出現整體下滑,到2000年代後半期才又出現了回暖的態勢。

2007年亞洲衛星收購了一間主要從事提供寬頻接入服務的附屬公司,將其業務範疇從為廣播及電訊行業提供衛星通訊系統、營運和維修服務拓展至提供寬頻接入業務。此後的5年,是亞洲衛星綜合業績保持了難得增速的5年,如下圖所見這5年亞洲衛星的收入和淨利潤實現了同步的增長,毛利率此時雖有波動但總體也呈現提升的態勢。

2012年6月,亞洲衛星完成出售其直接到戶衛星電視服務業務,同年9月又出售了其寬帶接入服務業務。次年起公司持續經營業務的營收及利潤水平雙雙下跌,且綜合業績下滑的狀態一直持續到近兩年才整體止住——2017年亞洲衛星營收恢復增長,但淨利潤續跌;直至2018年度,公司營收及淨利潤才同步回歸正向增長。

就亞洲衛星的經營情況而言,2018年受到新客戶及現有轉發器合約續期的帶動,亞洲衛星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6%至14.42億元。年內集團主要衛星(包括亞洲五號、亞洲六號、亞洲七號、亞洲八號及亞洲九號衛星)的整體使用率達到72%,較上年略增長3%;在收入增長帶動之下,集團2018年內溢利也在持續下跌五年之後終於實現了8%的增長,重新激發了些許活力。

但仍需看到的是,若以最近的十年為期,亞洲衛星綜合業績的線性表現並不樂觀,尤其淨利潤的走勢總體還是向下的。與此同時,放眼全球整體同步衛星營運商市場,行業低迷情緒依舊在漫延,而亞太地區的整體經濟也或將迎來一個持續而緩慢的調整周期——對於身處其中的亞洲衛星而言,即便尚未走到旋將「隕落」的境地,但其前路卻著實不夠明朗。

港股上市公司的私有化

說起港股上市公司的私有化案例其實並不少見,今年上半年港股主板已有3家公司因私有化計劃而完成除牌退市,當中包括於6月11日正式撤回港股上市地位的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一周後,港市大型連鎖超市及購物中心運營商卜蜂蓮花(00121-HK)也獲大股東提私有化……

談到過去這些港股上市公司選擇私有化退市的原因,常見的無外乎以下幾點:其一是最直觀的股份流動性過低的問題,這一條也符合前述亞洲衛星和卜蜂蓮花的情況,由此也引出融資困難、上市平臺失去應有價值的結果;其二是為轉投其他資本市場做準備,比如回A——前面提到的漢能薄膜發電私有化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使其業務能夠回歸內地A股上市;其三有些公司的私有化退市則是由於行至改革重要階段,出於遠離資本市場潛心修煉的訴求而作出的選擇,亞洲衛星的退走也有一部分這個層面的原因。

此外還有部分上市公司的私有化是因為母公司出於資源整合的需要或是大股東轉賣上市公司等等原因,總之每家公司的私有化操作必然事出有因,而至於成功與否也具有相當的不確定性,眼下的亞洲衛星亦然。

6月28日復牌後,亞洲衛星股價受私有化事件刺激一度大漲14.6%至9.49元,創下自身逾52周新高。截至28日收盤,亞洲衛星報9.4元,全日升13.53%,較私有化計劃代價每股10.22元仍有溢價空間。上市23載,亞洲衛星這隻港市「老兵」會就此退役嗎?我們期待後事上演。

作者:彭小留

編輯:黎璐璐

相關焦點

  • 亞洲衛星(01135)獲中信及凱雷溢價23.43%提私有化 28日復牌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亞洲衛星(01135)發布公告,於2019年6月24日,要約人與公司訂立實施協議,要約人要求董事局向計劃股東提呈計劃,倘該計劃獲批准及實施,將使公司被要約人私有化,且股份於聯交所的上市地位將被撤銷。
  • 寶德科技集團獲深圳速必拓溢價14.6%以吸收合併方式提私有化 股票...
    原標題:寶德科技集團獲深圳速必拓溢價14.6%以吸收合併方式提私有化,股票今日復牌   10月20日,
  • 【一周IPO大盤點】本周3家公司上市,「巨型螞蟻」將降臨港股
    本周港股IPO市場預計有3家公司上市,分別是:IDC龍頭「萬國數據」、生物醫藥公司「藥明巨諾」和金融科技巨頭「螞蟻集團」。那麼接下來,港股研究社就對本周要上市的這幾家公司做一個簡單資訊分享。
  • 捐獻器官為更多人送去希望 38歲退役老兵如此獲「重生」
    捐獻器官為更多人送去希望 38歲退役老兵如此獲「重生」 發布時間:2021年01月13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年僅38歲的楊秀隆是一名貴州籍退役軍人,從事長途貨運工作,長期的高強度工作給他的身體留下了許多隱患。1月4日,楊秀隆駕駛一輛重型半掛車前往藻溪鎮下應村送貨,當行駛到下應橋附近時突感不適,全身提不起力氣,考慮到無人控制的重型半掛車會給過往行人車輛造成巨大危害,楊秀隆用僅存的意識將車駛向路邊停穩,隨即昏迷在了駕駛座上。附近熱心群眾發現後撥打120,將其送往醫院救治。
  • 艾德一站通:兩家創新生物藥企要上市!雲頂新耀、艾迪康擬赴港IPO
    雲頂新耀:核心產品潛力巨大,早前獲高額醫藥融資外媒引述市場消息人士指出,雲頂新耀(Everest Medicines)計劃最快今年底前在港上市,集資約3億美元(23.4億港元)。艾德一站通了解到,作為一家專注於創新藥開發及商業化的中國生物製藥企業,雲頂新耀致力於滿足大中華區及其他亞洲市場未滿足的醫療需求。
  • 抗戰老兵、最美退役軍人沂南共摺疊和平鴿祈願和平
    由沂南縣抗戰老兵、「沂蒙最美退役軍人」、部分退伍軍人代表參加的「弘揚抗戰精神,永做時代先鋒」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座談會正在進行。在山東首家抗戰老兵照護中心(沂南縣大莊天河康復醫院)頤養天年的抗戰老兵高卓堂、朱有芹來到現場,講述了他們經歷過的戰鬥故事,傳遞抗戰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 京冀兩地,警車接力護送退役老兵捐獻的造血幹細胞……
    在此,不方便透露捐獻者姓名,我們稱這位退役老兵為「李先生」)「作為一名退役軍人 能救人一命的事必須要做」 1995年,懷揣著一顆保家衛國之心,李先生參軍入伍,來到了武裝警察部隊湖北省總隊一支隊服役。在部隊期間,他曾參加武漢抗洪搶險及總隊和支隊組織的軍事大比武,取得了優異成績。在1998年9月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 變廢為寶:退役通信衛星再利用
    原來,退役衛星的多生命周期利用的研究誕生於中國區域定位系統(CAPS)的驗證系統的研發過程。 面對美國GPS、前蘇聯GLONASS、歐洲伽利略計劃這些巨資項目,2002年,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原臺長艾國祥院士及其同事希望通過一些新的理念來實現經濟實惠的區域導航定位。
  • 抗戰老兵、最美退役軍人用摺紙剪紙作品祈願和平
    9月1日下午,由沂南縣抗戰老兵、「沂蒙最美退役軍人」、部分退伍軍人代表參加的「弘揚抗戰精神,永做時代先鋒」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座談會在沂南縣界湖街道南村社區會議室內進行。在山東首家抗戰老兵照護中心(沂南縣大莊天河康復醫院)頤養天年的抗戰老兵高卓堂、朱有芹來到現場,講述了他們經歷過的戰鬥故事,傳遞抗戰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在會談之後,高卓堂、朱有芹和榮獲了臨沂市首屆「沂蒙最美退役軍人」的李鳳德一起,用紙摺疊和平鴿,並展示寫有「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的剪紙作品,緬懷先烈,祈願世界和平。
  • 基因測序公司23魔方獲1億元B+輪融資,考慮登陸資本市場
    打開APP 基因測序公司23魔方獲1億元B+輪融資,考慮登陸資本市場 鄧佳佳 發表於 2018-03-23 10:28:21
  • ​亞洲衛星委任張燕為新的中國部副總裁
    香港,2016年5月3日 - 亞洲衛星有限公司 (亞洲衛星AsiaSat) 宣布委任張燕女士為新的中國部副總裁,以接替於
  • 金衛醫療私有化已獲大法院批准 預計10月16日港股摘牌
    原標題:金衛醫療私有化已獲大法院批准,預計10月16日港股摘牌   10月14日,
  • 洗衣液一哥上市,最高募資額或超農夫山泉,上市前突擊分紅23億
    文 | AI財經社 姜弋編 | 孫靜洗衣液巨頭藍月亮港股上市進程更新,至多募資額98億港元,或將刷新近期新登港股的農夫山泉81.49億(不包括超額配股權獲悉數行使的額外募資)的記錄。近百億的募資規模不僅為藍月亮補充彈藥,也為港交所2020年業績增色。港交所業績報告顯示,該所2020年上半年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達928億港元。其中,網易、京東回港二次上市便佔據全部IPO募資額的近六成。而下半年,在科技領域外,農夫山泉、京東健康、泡泡瑪特等消費、大健康領域的巨頭加快上市節奏,或再度為港交所2020年IPO募資總額加碼。
  • 退役不退休!泉州老兵紛紛點讚愛爾眼科煥晶白內障手術
    5年東海艦隊溫州水警區退役後,老白生活永不退休,豐富多彩。然而,近年來,白內障和老花眼也"組團"找上了老白。眼神兒問題,讓悠閒自得的生活在老白這兒打了個折,兒女們也總怕獨自外出的時候眼神兒不好磕碰到。「老朋友遠處打個招呼都看不見,自己宅家戴了老花鏡跟曾孫玩也看不清畫本」。生活無處不受到眼疾困擾的老白這才意識到,幾年前確診過的白內障一直等著「熟了」再手術是真的熟了。
  • 亞洲衛星控股(01135.HK)2018年淨利潤升8.23%至4.29億港元 末期息0...
    來源:格隆匯格隆匯3月8日丨亞洲衛星控股(01135.HK)公布,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實現收入14.42億港元,同比增長6.47%;毛利7.66億港元,同比增長7.17%;淨利潤4.29億港元,同比增長8.23%;基本每股盈利
  • 中信資本加持 手握寶得適、貓頭鷹的麥克英孚欲衝擊港股上市
    從中信資本過去的投資案例來看,寶峰時尚、海吉亞醫療、亞信科技均以港股IPO作為目標。而據接近中信資本的相關人士透露,「中信資本看好母嬰行業賽道,希望能把麥克英孚推向港股。」據悉麥克英孚註冊地位於英屬維京群島,為VIE架構,符合港股上市需求。
  • 致敬曾經所有的CF玩家,老兵斯沃特,請求退役
    穿越火線這個遊戲大家一定不陌生,從2008年上線至今,圈粉無數,深受廣大遊戲玩家的喜愛,在它最巔峰的時刻,被稱之為「國民遊戲」一點也不為過,但是在「吃雞」遊戲出現後,也由於自身的神器和外掛的風靡,導致玩家人數一直遞減,現在在網吧裡已經很少能看到CF玩家了。
  • 中信集團私有化亞洲衛星 美國務院否決
    亞洲衛星副行政總裁魏義軍(William Wade)4月25日接受本報採訪時指出,私有化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在美國上市的費用太昂貴,現時私有化計劃告吹,董事會日後會討論下一步策略,取消在美國上市,只保留在香港上市地位將是可行方案之一。  「根據美國國務院回復GEC的函件,他們不願發出批文的主要原因是,不能接受亞洲衛星只有中信集團及GEC兩個股東。」
  • 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2年香港上市18家,已成港股重要板塊
    要聞 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2年香港上市18家,已成港股重要板塊 2020年5月27日 14:52:03
  • 港股上市制度改革一周年 助力香港成生物科技及創新金融樞紐
    原標題:港股上市制度改革一周年 助力香港成生物科技及創新金融樞紐   香港交易所進行的25年來最大的上市制度改革於2018年4月30日正式生效,便利不同投票權架構的創新型公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等新經濟公司在香港上市。   30日是新上市制度落實一周年,香港的資本市場聚集了更多不同類型的上市公司,市場更多元化、更富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