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集團私有化亞洲衛星 美國務院否決

2021-01-08 搜狐網

來源:南方報業傳媒集團-21世紀經濟報導 作者:羅綺萍

  美國政府再以政治理由阻礙與中國央企相關的商業活動。

  中信集團與美國通用電氣資本(GEC)合資公司持有68.9%股權的亞洲衛星(1135.HK)於4月24日宣布,因為美國國務院拒絕發出批文,故撤回涉及資金22.35億港元的私有化建議。

該公司4月25日再宣布,無限期擱置私有化計劃。

  亞洲衛星副行政總裁魏義軍(William Wade)4月25日接受本報採訪時指出,私有化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在美國上市的費用太昂貴,現時私有化計劃告吹,董事會日後會討論下一步策略,取消在美國上市,只保留在香港上市地位將是可行方案之一。

  「根據美國國務院回復GEC的函件,他們不願發出批文的主要原因是,不能接受亞洲衛星只有中信集團及GEC兩個股東。」根據美國國際武器交易規則,只有美國國務院認可的企業,才可以向美國採購、租用衛星或相關器材,故亞洲衛星的股權變動需要得到美國國務院的批文,才可以繼續運作,這也是私有化的先決條件之一。

  中信集團一直是亞洲衛星的大股東,以前與德國SES共同持有亞洲衛星68.9%股權,雙方各佔一半股權,即各佔34.45%。其後,GE以相當於每股16港元的價格收購SES持股,由於收購股份超過30%,按規定要提出全面要約收購義務,中信集團及GE決定同時提出私有化建議,每股作價高於16港元,為18.3港元,涉及資金22.3億港元。

  如私有化成功,亞洲衛星只有中信集團及GE兩個股東。雙方約定,中信集團有50%投票權益和50.5%經濟權益,GEC有50%投票權,但經濟權益只為49.5%。

  對於市場傳聞——美國國務院不想中信集團進一步增持亞洲衛星,以及不想亞洲衛星脫離其監管視線,魏義軍不願直接評論,只說美國政府不想看到亞洲衛星只有兩位股東。

  魏義軍說,「我們的理解是,亞洲衛星不是上市公司,美國政府才可以接受其採購衛星或相關器材,我們在上市前,也曾名列美國政府認可的公司名單,但當時股東不止兩個。」

  「正如我們在股東函件中所言,提出私有化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在美國的上市費用太昂貴,我們只是一家小公司,我們很難單獨計算為了應付美國上市規定及404條款要額外付出多少成本,只可以說很高的成本,我們認為不值得,所以董事會日後討論下一步方向時,在美國退市,只保留在香港的上市地位,會是方案之一。」魏義軍說。

  以私有化股東函件為例,為了符合美國相關規定,函件長達180頁,當中披露了很多被視為商業機密的資料,例如在釐訂私有化作價時,在18.25-18.5港元之間的討價還價過程,都要作出詳細披露。如只在香港上市,類似的文件一般只有數十頁。

  「對於上市公司來說,多發一頁文件,都要付出時間及金錢成本。我們一直關注在美國退市的手段,去年底美國修訂了相關規定,退市的手續較以前簡單,這也是我們有可能申請退市的原因之一。」魏義軍說。

  目前,亞洲衛星擁有三顆在軌衛星,第四顆名為「亞洲五號衛星」在建中,業務遍及內地、香港、臺灣以及英美澳等地。去年,該公司的衛星業務收入達9.25億港元,每股收益為1.16港元。

  亞洲衛星股份在4月25日復牌,由於私有化告吹,股價受壓,曾跌至15.8港元,較全面收購的作價16港元更低,其後股價反彈,收報16.5港元,較前收市跌5.93%,但成交金額不多,只有637萬港元。

(責任編輯:銘心)

相關焦點

  • 中信股份和凱雷的合資公司Bowenvale提議把旗下亞洲衛星私有化
    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Citic Ltd., 0267.HK, 簡稱∶中信股份)和凱雷投資集團(Carlyle Group, CG)組建的合資公司Bowenvale Ltd.提議將旗下香港上市的亞洲衛星控股有限公司(Asia Satellite Telecommunications Holdings Ltd., 1135.HK, 簡稱:亞洲衛星
  • 亞洲衛星(01135)獲中信及凱雷溢價23.43%提私有化 28日復牌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亞洲衛星(01135)發布公告,於2019年6月24日,要約人與公司訂立實施協議,要約人要求董事局向計劃股東提呈計劃,倘該計劃獲批准及實施,將使公司被要約人私有化,且股份於聯交所的上市地位將被撤銷。
  • 亞洲八號衛星發射成功 中信集團功勳軌位再添新丁
    北京時間2014年8月5日16時整,中信集團全新衛星資源——亞洲八號衛星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基地由獵鷹9號火箭成功發射升空。升空後第 32分鐘星箭成功分離,第54分鐘,亞洲衛星香港衛星地面站接收到首個從衛星發來的信號。
  • 上市23年獲提私有化,又一個港股老兵亞洲衛星要「退役」?
    據悉,計及要約收購的計劃股份總價值及相關股份獎勵金額,亞洲衛星實施私有化建議所需的現金總額約為10.53億元,大股東兼要約人Bowenvale Limited計劃使用外債融資所得款項為私有化所需現金提供資金。
  • 孫玉璽指出亞洲二號衛星相關技術是中國自製
    中新社北京四月十一日電 外交部發言人孫玉璽今天在此間就美國國務院指控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同中國的合作中涉及敏感衛星技術問題澄清事實,指出蓄意破壞中美關係的圖謀註定不會得逞。  最近,美國媒體以大量篇幅報導美國國務院指控中國在一九九四年研製衛星近地點固體發動機(EPKM)過程中,可能得到了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技術幫助。
  • 有望上市A股 漢能集團發布私有化方案計劃表
    同期,漢能集團也邁出私有化回A的步伐。港股公司選擇回A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估值誘惑,即兩地估值有差別,而科創板作為新設板塊,獲得了更多的政策支持,綜合優勢明顯,從而備受科技公司青睞。4月25日,漢能集團發布的「漢能移動能源作為要約人通過計劃安排方式對漢能薄膜進行私有化的通函」顯示,5月18日上午,相關私有化計劃方案將會進行表決。
  • 亞洲衛星張海明:電信重組是衛星通訊發展機遇
    對於明年的計劃,張海明表示能進一步擴大現用的用戶數量,而開展衛星通訊業務得到政府許可後,現有用戶會逐步轉移到通信網絡裡去,會推廣容量。亞洲衛星成立於1988年,總部設在香港的亞洲第一家區域性的衛星通信運營公司。
  • 亞洲衛星公司及其C波段轉發器資源的綜合優勢
    亞洲衛星是亞洲第一家區域性衛星運營組織,現全資擁有三顆衛星,為亞太地區提供衛星通信和廣播電視傳輸服務。亞洲衛星系列現轉播超過170套電視頻道和120多路電臺頻道,覆蓋亞太區數億戶家庭及數十億電視觀眾,並為電信公眾網絡、專用網絡、高速網際網路及多媒體傳送等提供衛星轉發器服務。本文將對亞洲衛星公司及其C波段轉發器資源的優勢作一綜合介紹。
  • 北美百貨巨頭哈德遜灣股價暴漲兩成 私有化好事將近
    北美百貨巨頭哈德遜灣股價暴漲兩成 私有化好事將近來源:聯商網2020-01-02 09:232020年1月1日:美國連鎖奢侈品百貨Saks Fifth Avenue 薩克斯第五大道母公司Hudson’s Bay Co.哈德遜灣集團
  • ​亞洲衛星委任張燕為新的中國部副總裁
    張燕於 2008 年開始在亞洲衛星工作,擔任亞洲衛星北京辦事處首席代表和中信衛星總經理。中信衛星是亞洲衛星在中國的合作夥伴,持有亞洲衛星轉發器容量在中國市場的獨家經營權。她將接替張海明之全部職務,領導一個強大的團隊繼續服務現有客戶,並在中國市場拓展新業務,同時保持與中信衛星緊密的合作關係。張海明將擔任顧問角色,繼續服務亞洲衛星。
  • 漢能薄膜私有化方案出爐
    2月26日,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以下簡稱「漢能移動能源」)與漢能薄膜發電集團(以下簡稱「漢能薄膜發電」)發布聯合
  • 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決定對漢能薄膜發電私有化
    (原標題: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決定對漢能薄膜發電私有化,私有化後公司擬在A股上市)
  • 北京科興董事長潘愛華回應紛爭:科興生物私有化必須加快推進
    4月24日,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媒體見面會在北大生物城召開,未名集團董事長、北京科興董事長、法人代表潘愛華就SVA私有化、北京科興控制權等話題進行了說明。  北京科興是由未名生物醫藥有限公司(下稱未名醫藥)與科興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組建的合資經營企業。
  • 中信集團:中國尊背後的地產遺夢
    如果按品相給央企分類的話,那中國中信集團絕對算得上其中的高富帥代表。成立於改革開放之初,由總設計師牽頭、榮毅仁創辦,中信集團從誕生伊始,便被賦予高規格重任。如今,大眾對中信集團的印象普遍存留在證券、銀行等金融業務上。殊不知,中信集團最早投身的重頭戲,卻是房地產開發。在「奉旨蓋房」的年代,中信絕對是塊十足赤金的招牌。
  • 貴州省水投集團、中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信銀行貴陽分行
    多彩貴州網訊5月16日上午,貴州省水利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省水投集團」)、中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 美宣布對駐美中國外交官工作施限;國務院重啟核電...
    ●據環球網援引路透社9月2日消息,美國國務院發出聲明,宣稱將對駐美中國外交官的活動加以限制,內容包括中國駐美資深外交官訪問美國大學及與地方官員會面需經美方批准,中國駐美使領館在館舍外舉辦超過50人規模的文化活動須經美方批准等。
  • 安信國際│私有化專題四:中航國際私有化成功三部曲
    與它們相比,中航國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航國際」)可以算是「模範生」,不僅早早地正式公告了私有化,連私有化價格溢價都是近年來國企中溢價最高的,並已喜提私有化成功將於4月17日正式退市。 中航國際私有化概述 中航國際1997年在中國大陸註冊成立,前身為「深圳中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深圳中航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最終控股股東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
  • 中信金屬集團子公司中信金屬擬赴主板上市,母公司持股99.93%
    來源:資本邦1月6日,資本邦獲悉,中信金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金屬」)擬主板IPO。中信證券於2020年6月30日與中信金屬籤署了輔導協議,並於2020年7月7日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報送了輔導備案登記材料。
  • 阿曼啟動輸電和配電私有化項目
    阿曼官方英文報紙《觀察家報》消息,阿曼國有電力控股集團(Nama)邀請企業參與其輸電和配電子公司私有化項目。集團執行長Omar Al Wahaibi表示,阿自2005年啟動電力私有化進程,已完成發電私有化,下一步將進行輸電和配電私有化,首先涉及原屬Nama集團的兩個子公司 - 阿曼配電公司(OETC,負責阿南北地區電力輸配)和馬斯喀特配電公司(MEDC,負責馬斯喀特地區電力輸配)。
  • 私有化和休克療法究竟給俄羅斯帶來了什麼?
    私有化導致的大量失業現象也帶來了一些社會問題。首先,失業造成了貧困階層人口增加。其次,失業大軍的存在,影響著社會的穩定。俄羅斯一些煤礦工人不斷罷工、抗議。失業人口,特別是青年人往往成為黑社會勢力招募的對象。為生活所迫,俄羅斯不少體育明星、退役軍人和警察也流入犯罪集團的隊伍。所有這些都增加了社會的危險因素。最後,居民廣泛從事第二職業,地下經濟盛行,灰色收入的比重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