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又現瞞報輸入女,僥倖心理是病毒催化劑,心無敬畏害人終害己

2020-12-03 井晶育兒記

鄭州「毒王」郭某鵬7天飛4國,回國後不隔離不報備,隱瞞出境史,面對民警核實出入境信息時拒不承認,還多次乘坐公共運輸工具上下班,被確診後聲稱:沒看新聞,不知道義大利是疫區。惡意瞞報、直接給國內已趨於平穩的防疫工作扔了一個「王炸」,因為他一個人的隱瞞,讓無數人的努力付諸東流。

這邊郭某鵬被全國人民口誅筆伐的餘波還未消退,鄭州近日又被爆,出現一例瞞報輸入女病例,在社區登記時,考慮到境外返回要隔離14天,國內返回只需要隔離7天,就隱瞞了從韓國回來的出入境史,騙工作人員自己是直接從上海回來的。事情敗露後她說,是一念之差、怕麻煩……

一句不知道,一句怕麻煩,就可以如此漠視自身和他人健康風險、肆意踐踏凝結無數人心血的防控成果嗎?這不是無知導致的過失,這是蓄意危害社會公共安全的犯罪,背後是披著「僥倖心理」這件外衣的、赤裸裸的人性的惡。作為家長的我們,在對瞞報案例帶來的危害義憤填膺的同時,更需要警惕,瞞報行為背後的僥倖心理對孩子的負面影響,避免讓孩子誤入歧途而不自知。

一、對於「僥倖心理」,我們每個人都不陌生

鄭州這兩例瞞報病例,他們是真的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增加多少感染率,增添多少防控工作量,嚴重的話會讓這麼多天的疫情防控工作功虧一簣嗎?我確定,作為成年人他們都是知道的。

那為什麼他們最後還是選擇了撒謊、瞞報?背後真正起推動作用的,無外乎是這兩個心理過程:「我應該不會那麼倒黴,真的被感染吧;出過境的事,我不說應該就沒人知道吧。」這種無視病毒的傳染規律,違背疫情防控規則的行為,低估潛在的風險、高估自己的運氣,幻想著事情會根據自己的願望發展,就是典型的「僥倖心理」。

其實這種心理大家都不陌生:

學生對背誦類的課後作業敷衍了事,覺得沒那麼巧,老師應該不會提問到自己;

成人酒足飯飽之後,想著就一瓶啤酒,應該啥事,就迷糊著自己開車回家;

婚姻生活中,對伴侶不忠沒被發現,就相信自己可以繼續沾花惹草、相安無事;

賭桌上不論輸贏,總感覺下一局,自己就能運氣爆棚,贏它個盆滿缽滿;

隱瞞、撒謊、逃票、盜竊、受賄、犯罪……

種種人性不堪的背後,是僥倖心理帶來的得過且過的懶惰、盲目的自我中心、幻想不勞而獲的貪婪。

二、關於「僥倖心理」的誤解

有人說,面對危機、困境、風險時,有僥倖心理不是很有必要嗎?事實上,能夠幫助人們在逆境中獲得精神支撐的信念,是樂觀,而絕非僥倖。

什麼是樂觀?樂觀是命運有兩個橘子,一個大而酸,一個小而甜。當我們拿到酸的時,感激自己拿到的時大的;當拿到小的時,我們有能力去發現這個橘子的甜。樂觀是基於現實的,一種向上、向前的思考問題的思維方式和精神信念。那位在隔離醫院帶領病人們跳起廣場舞的醫生,給病人鼓勵是樂觀;那位住院期間在隔離服上畫上剛毅蒼勁的梅花的老奶奶,給彼此信心是樂觀。樂觀是在困境中懷抱星光,通往一個健康和諧的黎明。

什麼是僥倖?僥倖是違背現實客觀規律,一種向下、向後的逃避問題,掩耳盜鈴式的盲目自信。僥倖是在還有選擇空間時,自我麻痺和懈怠,不願意付出努力,企圖憑藉運氣,幻想著用最少的精力獲得最豐厚的收益。從疫區回國不隔離不報備,覺得自己不會感染,是僥倖;撒謊欺瞞防疫工作人員,企圖矇混過關少隔離幾天,是僥倖。僥倖是在自我麻醉中不斷挖坑,會讓自己和身邊的人,陷入更大困境。

偶然的甜頭和模糊的處罰,可能會讓我們恍惚覺得,僥倖心理好似前行路上的庇護所,可是《東周列國志》裡說:「仁者不乘危以邀利,智者不僥倖以成功」 。守株待兔的農夫,終將荒廢自己的農田,轉發再多錦鯉,也不會出現有好運氣一直眷顧的童話。

三、如何避免成為「僥倖心理」的俘虜?

1、不要自欺欺人

愛斯基摩人補狼的故事,相信大家多少都有耳聞。他們會在刀刃上塗上鮮血,插在雪地上,狼發現後會興奮地舔舐凍血,期間舌頭被劃破也無知覺,繼續舔舐的是自己的血液,直至血液流盡成為獵物。這是一個有關貪婪的故事,更是在給一些自我麻痺的人敲響警鐘。

為了一點眼前小利,選擇謊言和欺瞞的人,就需要無數個謊言去圓這個謊,可是紙終究包不住火,自欺欺人註定要終受其累並付出更大的代價。再者凡是概率,就存在變數,根據墨菲定律,往往越擔心出什麼事,什麼事越有可能發生,拿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去博概率,是非常不明智的。

2、要有責任擔當

《名賢集》中有句話,說:「虧心之事不要做,僥倖心理不應有。」 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人,不會得過且過,這種人不論身處何位,都不容易被僥倖心理所困,反而會因為心中坦蕩無愧,更容易專注在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上,取得更多成就。

武漢學院會計專業大三學生郭嶽,從武漢回到滄州老家後確診新冠肺炎,但回家途中全程做好自我防護,回家後就把自己關在車庫複習考研,自我隔離38天,靠手機與外界聯繫未感染一人,康復後又主動獻血,去幫助更多被感染的人。這是一個學生,用自己的責任感與擔當,給那些心懷僥倖,撒謊瞞報給抗疫添亂的人們一劑最響亮的耳光。

3、對規則心懷敬畏

疫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性,而往往最深的人性之惡,就存在於我們平靜的生活。波蘭作家萊蒙特說:「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須按照一定的規矩秩序各就各位。」敬畏之心、是克服僥倖心理的良藥,這需要我們每個人對規則敬畏、對底線敬畏、對生命安全敬畏。

國內疫情防控正處於攻堅階段,剛剛又看到一則新聞報導:河北保定兩名男子前往澳門,返回後瞞報被刑拘。從疫區回來,我們不擔心,我們擔心的是你一邊欺瞞、一邊還不以為意四處溜達,這種行為是我們無法容忍的,也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和懲罰。

僥倖心理是病毒擴散的催化劑,輕率和疏忽都會造成難以預想的禍患,心無敬畏,害人終害己。

感謝您的閱讀與分享,

共同記錄育兒所思,做成長型父母。

相關焦點

  • 為博眼球散布謠言,真相大白害人害己
    為確保網信普法宣傳入腦入心,生動形象普及法律知識,活動將創作一批新穎的網信普法宣傳作品,提升宣傳效果,形成濃厚的普法氛圍。今天推出《為博眼球散布謠言,真相大白害人害己》。長城網訊(記者 王珂)近期疫情牽動著人們的心,社會各界紛紛投入抗擊疫情的行動中,但有一些網民卻在網絡上發布、轉發不實信息,甚至製造、傳播謠言,給人們帶來恐慌,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 心存僥倖,21歲大學生感染愛滋病病毒
    文 大河健康報記者 梁露露 沒有正確採取安全措施、抱有僥倖心理等,是導致一些人患上愛滋病的原因。 一旦患上愛滋病,不僅會給患者家庭帶來嚴重影響,還會對患者心理造成巨大衝擊,如不加以正確引導,患者很可能產生消極想法,引發慘劇。
  • 沒有智慧和原則的慈悲,就是害人害己的假慈悲!
    第二種:如有人身非貧窮、既無病痛、又無苦難,無需於我身尋求救護,而以貪慾心、嗔恚心、嫉妒心、傲慢心侵我財物、傷我身心,乃至奪我性命,而我任其侵奪,而不制止,又無力為其說法令其調服,這種犧牲,只能害人害己,既傷害了自己,既不能未其得人天福報,還給對方作惡的機會,果報成熟,必墮惡趣,又不能令其出離生死,成就道業,反增對方的貪嗔痴慢,眾苦之因……
  • 搞笑gif圖:司機也太粗心了,你這是害人害己啊!
    司機也太粗心了,你這是害人害己啊!
  • 我們還能僥倖多久?
    他們不是不知道,這麼做不僅違法,而且害人又害己。   但他們還是這樣做了,抱著一種「應該不會出事」的僥倖心理。   應該不會出事........嗎?   那好,我們一一來看。
  • 多地出現北京關聯病例;有人瞞報被調查;高考時間是否調整​?
    據國家衛健委通報,6月16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44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1例(甘肅10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33例(北京31例,河北1例,浙江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為本土病例(均在北京)。
  • 僥倖躲攝像頭?來看看公路上的這些交通監控到底有多清晰
    僥倖躲攝像頭?來看看公路上的這些交通監控到底有多清晰在當今的社會,物流產業鏈變得越來越興旺,大貨車根本上都在晚上特別多,很多車主以為大晚上攝像頭拍不清。以至有些車主明目張胆的違章,但真的是你們想的這樣嗎?交通監控下的車內變的和白晝一樣,畫面非常的明晰。這位貨車司機邊打電話邊開車,被拍的一清二楚,這樣的行為將會面臨駕駛證記2分罰款150的處分!
  • 害人害己 揭露填充碳粉真實的危害性
    害人害己 揭露填充碳粉真實的危害性 2010年09月02日 12:45作者:王琛編輯:王琛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隨著科技的發展與新經濟的浪潮
  • 瀋陽出「毒王」老太、上海現變異病毒:有人憑實力,讓2020努力都白費了
    確診之後,她做了一件更讓人憤怒的事情:瞞報路徑。她堅稱自己12月20號沒出門。結果呢?她的鄰居被感染後,明確表示,自己20號陪她去小診所就診。你說,可氣不可氣?!她一個人的心存僥倖,踐踏了瀋陽一年的嚴防死守,何其自私。所謂「疫情易控,人心難防」,大抵如是。這個小長假,上海也沒過好。
  • 科學也好宗教也罷,重要的是敬畏之心,不迷信
    所以,重要的不是你信仰宗教還是信仰科學,而是你有沒有迷信它們,有沒有保留那顆敬畏之心。不管是迷信宗教還是迷信科學,都是很可怕的!我的爺爺奶奶不迷信宗教,但他們依然有一顆敬畏的心。桑鐸•克裡岡不了解神明之事,甚至會大不敬地說「他媽的」,但他相信一定有一種我們未能認知的神秘力量。牛頓、愛因斯坦,這些人類最智慧的人,把畢生都用於科學研究的人,他們是最能認知到人類和科學的渺小的,怎能不對未知充滿敬畏。
  • 男子謊稱沒吸毒 毛髮痕量分析檢測讓他現原形
    吸毒人員也不要有僥倖心理,一旦吸食毒品,終將害人害己。 (記者許奕梅 通訊員肖騰輝 文/圖)
  • 「人情好似初相識,到底終無怨恨心」啥意思?其深層含義少有人知
    俗語「人情好似初相識,到底終無怨恨心」,其深層含義少有人知,這句話是老祖宗對人情關係的理解。如果每一個人都能保證交往禮儀,人與人之間就會像剛認識時一樣客氣。在交往久了之後,也不會因為這樣或那樣的瑣事,而產生一些不必要的怨懟或仇恨。
  • 章紹偉,小聰明是可以的,但真不能瞎抖機靈啊,不然真是害人害己!
    關於網絡上章紹偉的言論是鋪天蓋地,很多都是批評指責不應該借用女性和如今社會的敏感點做包袱,甚至在章紹偉刪文道歉後還是不斷指責,包括一些官方主流媒體也是指責其無藝德。
  • 「鄭州毒王」引爆全國,瞞報疫情引眾怒,憑一己之力,毀了900萬人的...
    3月11日央視新聞微博稱:河南鄭州確診1例境外輸入病例,該病例是鄭州首例境外輸入性確診病例,該男子刻意隱瞞境外行程,目前當地警方已立案偵查! 3月7日 經測體溫正常,他又從北京西站乘坐動車回到鄭州,接著步行回家。 一周時間,跑過2.4萬多公裡,可繞地球赤道半圈。
  • 男子自殺燻死鄰居 害人害己兩條年輕生命悄然逝去
    原標題:男子自殺燻死鄰居 害人害己兩條年輕生命悄然逝去 男子自殺燻死鄰居是怎麼回事好死不如賴活著男子自殺燻死鄰居:俗話好的號,好死不如賴活著,一男子自殺卻把鄰居燻死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不無自我中醫心理療法:心病還需心藥醫
    心理疾病都是假東西,又這麼害人,我們何必要它?我們何必用一個假東西來害自己?所以我們要下決心徹底治癒心理疾病。但治好心理疾病,必須先解決如下幾個問題。1.必須承認自己是心理疾病,願意接受心理治療 。如果不承認心理疾病總是覺得軀體有病那就不能有效利用心理方法治療的,尤其心理只能信,不能辯,因為心理障礙符合邏輯,讓人感覺有道理,突破心理障礙則不符合邏輯,讓人感覺沒道理,病人若要根據感覺和邏輯與心理醫生爭辯,再厲害的心理醫生也辯不過心理病人,只要病人頑固堅持自己的錯誤認識,心理醫生就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