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7月7日報導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7月4日報導,一項新的研究顯示,與新冠病毒相關的一段DNA,遺傳自6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
科學家們尚不清楚為何這一特殊的DNA片段會增加新冠病毒引發嚴重疾病的風險。但7月3日發表的這一新發現,說明一些現代健康問題與遠古歷史存在關聯。這項研究結果只發表於網絡,尚未在科學期刊上發表。
未參與這項新研究的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遺傳學家喬舒亞·阿基說:「6萬年前發生的這種雜交效應,時至今日仍有影響。」
研究發現,這個基因組片段橫跨3號染色體上的6個基因,並且在人類歷史上經歷了一段令人費解的旅程。這種變異目前在孟加拉國很常見,該國63%的人口至少攜帶有一個拷貝。在整個南亞,近三分之一的人遺傳了這一片段。
但在其他地區,它就不這麼常見了。只有8%的歐洲人攜帶這一基因片段,而東亞人中的比例只有4%。非洲人幾乎完全沒有遺傳這一基因片段。
不清楚是什麼進化模式導致了6萬年後的這種分布。這項新研究的作者之一、瑞典卡羅琳醫學院遺傳學家雨果·塞貝裡說:「這是一道難解的重要問題。」
一種可能性是,尼安德特人的這一遺傳版本有害,因此總體上越來越少見。另一種可能是,這一片段曾對南亞人的健康有益,為該地區的一些病毒提供了強免疫反應。
報告的另一位作者、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所長斯萬特·帕博說:「應該強調,目前這只是一種猜測。」(編譯/王棟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