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病毒爆發已經半年多,整個地球都已被病毒佔領,各國民眾和經濟都陷入巨大的困擾中,迄今看不到緩解的跡象。幸運的是,和歷史上一些巨大瘟疫比起來,新冠病毒雖然傳染性強,卻並不怎麼致命。不過仍有數十萬人因為病毒已失去了生命,那麼為什麼有些人被感染很快就好了,有些人卻要付出生命的代價呢?
9月30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6萬年前另一個人種尼安德特人在我們祖先身體裡留下的一點東西,可能要對這種差異負責。
這項研究來自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雨果·澤伯格(Hugo Zeberg)和斯萬特·帕博(Svante Paabo),通過對3199名住院新冠肺炎患者及對照組的研究,研究人員發現,人類3號染色體上一個影響新冠肺炎患者嚴重程度的基因片段,是6萬年前從尼安德特人那裡繼承而來的。
人類有23對46個染色體,每個染色體有3800萬到2.5億,總共約30億個鹼基對。在今年夏天的一項大型國際研究中,科學家們已確定人類3號染色體上的一個基因片段,約49400個鹼基對和新冠肺炎感染的嚴重性密切相關,這些基因影響著受感染的人是否會病情加重,以及是否需要住院治療。
澤伯格和帕博的研究則發現,來自南歐的尼安德特人攜帶了幾乎相同的基因片段,而來自西伯利亞南部的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則沒有。進一步的研究表明,來自南歐的尼安德特人在大約60000年前和兩支人類相遇,從而在一些人類的身體裡留下了這些基因片段,導致他們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後病情加重的風險更高。根據澤伯格教授的說法,攜帶尼安德特人基因變異的人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後,需要呼吸機輔助呼吸的風險是其他人的3倍,是遺傳因素中的最強因素。
那麼這些人究竟分布在那些地方呢?研究人員發現,南亞約有一半的人口攜帶了這種基因,最多的是孟加拉國人,估計63%的人身體裡有這種基因,這讓他們死於新冠肺炎的機率比普通人高兩倍;歐洲有6分之一的人攜帶這種基因,東亞人和非洲人則沒有這種基因。
帕博教授說,尼安德特人的基因遺產在當前的大流行期間竟然產生了如此悲慘的後果,這一點實在令人震驚。對於為什麼這些基因片段會加重新冠肺炎的病情,科學家們仍在研究之中。
看來人類甩鍋的本領確實不錯,此前就已將人類罹患心臟病、高血壓、精神病、尼古丁上癮等疾病的鍋甩給了尼安德特人,現在新冠肺炎病情加重也要算在尼安德特人頭上了,人類祖先當初為什麼就那麼不檢點,要和尼安德特人發生這種後患無窮的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