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揭示了持續了80,000年的歐洲尼安德特人血統

2020-12-04 補補鳥說事

尼安德特人具有進化耐力。科學家們說,在歐洲,至少有80 ,000年歷史的,下頜的,堅固的,有力的人類親屬的完整遺傳系一直死於歐洲。

古生物學家斯特凡·佩裡涅(StéphanePeyrégne)及其同事說,從大約有12萬年前的歐洲尼安德特人的化石中提取的DNA與距今已有12萬年前的西伯利亞尼安德特人相比,與擁有40,000年歷史的歐洲尼安德特人的遺傳聯繫更緊密。研究人員於6月26日在《科學進展》雜誌上在線得出結論,歐洲和西亞的後來尼安德特人至少有一部分血統可以追溯到以新分離出的DNA代表的尼安德特人。

科學新聞》最新文章的標題和摘要(星期二和星期四)

巴塞隆納進化生物學研究所的古生物學家Carles Lalueza-Fox說,歐洲尼安德特人大約12萬年前開始的遺傳耐力證據「很好地符合了化石記錄」,但他並未參加這項新研究。他說,歐洲早期的尼安德特人化石的年代大約在12萬年前。

到現在為止,研究人員擁有大約100,000年前的尼安德特人化石,但沒有DNA,這使早期尼安德特人之間的遺傳聯繫仍然是一個謎。德國萊比錫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Peyrégne及其同事從德國的Hohlenstein-Stadel洞穴中出土的成年尼安德特人的大腿骨頭以及比利時的Scladina洞穴中回收的尼安德特人兒童的上顎和牙齒中獲得了DNA。 。

Peyrégne說,新發現有助於弄清西伯利亞Denisova洞穴的先前發現。科學家們知道,這個洞穴中有 90,000歲的一個人,其中有一名尼安德特人的父母和一名Denisovan的父母(SN:9/15/18,第9頁),與後來的歐洲尼安德特人相比,其基因聯繫更為緊密,而後者的親戚關係卻未達到12萬年。來自同一西伯利亞遺址的老尼安德特人。佩雷格尼懷疑,鑑於新的發現,一些歐洲尼安德特人一定已經向東遷移,至少部分替代了早在12萬至9萬年前已經生活在西伯利亞的尼安德特人。

一項2017年的研究基於線粒體DNA(通常從母親那裡繼承),表明Hohlenstein-Stadel個體屬於母系,大約270,000年前與所有其他尼安德特人一起分裂,之後該物種的任何成員遷徙到西伯利亞。這項利用父母雙方遺傳的DNA進行的新調查發現,這個古老的孩子仍然屬於歐洲尼安德特人的一個單一的,持久的世系。Peyrégne說,化石兒童的線粒體DNA差異可能是由其尼安德特人的男性祖先與古代人類的親戚雜交而產生的,因此具有自己的特徵性線粒體DNA組成。

Lalueza-Fox建議,尼安德特人可能是由那些線粒體DNA差異引起的,他們離開歐洲前往近東,以逃避大約200,000至130,000年的嚴寒溫度,然後才返回歐洲。旅行者本來有時間進化出與停留的尼安德特人相比稍有不同的線粒體DNA模式,所以不會發生雜交。

相關焦點

  • 東亞人為何有「更多」尼安德特血統
    然而一項新研究推翻了這一觀點,揭示了非洲現代人有大量的尼安德特人祖先。這表明,其中大部分DNA來自於過去兩萬年中移居回非洲的歐洲人。這項日前發表於《細胞》雜誌的研究,同時有助于澄清一個令人費解的差異:為什麼東亞人的尼安德特人血統似乎比歐洲人多。  據《科學》雜誌報導,「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留存於所有現代人身上,無論在非洲內外,這都是一個新穎而巧妙的發現。」
  • 現代非洲人和歐洲人的尼安德特人血統可能比以前想像的要多
    該結果還表明,非洲基因組包含尼安德特人序列,部分原因是當今歐洲人的祖先的反向遷移(back-migration)。歐洲和亞洲人口向非洲的反向遷移(綠色) 圖片:WIKI普林斯頓大學的第一作者約書亞·阿基(Joshua Akey)說:「我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它為人類歷史和全球多樣化人群的尼安德特人血統提供了重要的新見解。
  • 東亞人為何有「更多」尼安德特血統—新聞—科學網
    然而一項新研究推翻了這一觀點,揭示了非洲現代人有大量的尼安德特人祖先。這表明,其中大部分DNA來自於過去兩萬年中移居回非洲的歐洲人。這項日前發表於《細胞》雜誌的研究,同時有助于澄清一個令人費解的差異:為什麼東亞人的尼安德特人血統似乎比歐洲人多。
  • 證據顯示,尼安德特人和人類之間的戰爭已超過100,000年
    一群人住在非洲,演變成我們。另一方則陸續出擊,進入亞洲,然後進入歐洲,成為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s)。他們不是我們的祖先,而是姐妹物種,同時進化。尼安德特人的抵抗戰爭以領土邊界的形式留下了微妙的痕跡。尼安德特人不僅戰鬥而且在戰爭中表現出色的最好證據是,他們遇見了我們,並沒有立即被佔領。相反,在大約100,000年中,尼安德特人抵抗了現代人類的擴張。
  • 如果你的臉比普通人長,可能攜帶尼安德特人 DNA
    據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報導,你大腦的結構可能會透露你是否擁有尼安德特人基因。目前最新研究發現,現代人類如果攜帶近代滅絕人種尼安德特人的某些基因片段,他們的大腦和頭骨結構要比普通人更長。現代人類擁有獨特的接近球狀的頭骨和大腦,相比之下,尼安德特人的頭骨和大腦卻更像大多數靈長類動物,呈現細長狀。
  • 早期人類不僅僅局限於尼安德特人
    研究發現,一些美拉尼西亞人(居住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和其他太平洋島嶼)的丹尼索瓦人血統約佔5%,而東亞和南亞的這一比例約為0.2%。丹尼索瓦人有一種特殊的基因突變被認為傳給了現在的西藏人民,這使得他們能夠在高海拔地區生存下來。
  • 如果你的臉比普通人長,你可能攜帶尼安德特人DNA
    目前最新研究發現,現代人類如果攜帶近代滅絕人種尼安德特人的某些基因片段,他們的大腦和頭骨結構要比普通人更長。現代人類擁有獨特的接近球狀的頭骨和大腦,相比之下,尼安德特人的頭骨和大腦卻更像大多數靈長類動物,呈現細長狀。
  • 尼安德特人的滅絕:與智人持續10萬的戰爭,缺少遠程武器而滅絕!
    但在人類進化史上曾出現過很多不同的人科物種,除了智人外,還有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等等。而尼安德特人和智人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源於同一祖先,並共存了數千年。然而,尼安德特人在大約40000萬年前左右神秘滅絕。其中對於尼安德特人的滅絕原因,科學家提出了幾種理論:資源爭奪、不會說話、飲食問題、被智人同化、氣候變化等等。
  • 最後的尼安德特人如何生活?
    他說:「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尼安德特人的城市。」 「這是在歐洲任何地方尼安德特人最集中的地方。」 由於遺傳證據還表明尼安德特人生活在「許多小亞群」中,因此尚不知道這可能只涉及數十個人或幾個家庭。在這些層中發現的化石遺蹟表明,直布羅陀的尼安德特人斷斷續續地佔領了這個洞穴超過100,000年。
  • 尼安德特人古老DNA提取成功
    科技日報北京7月21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德國科學家首次從直布羅陀尼安德特人化石中提取出了古老的DNA。新研究證實,在福布斯採石場發現的頭骨化石屬於一名男性,研究人員也將這一化石與來自直布羅陀以外的尼安德特人的化石進行了比較。
  • 尼安德特人為何會滅絕?與人類持續10萬年戰爭,最後被「投」死了
    但在人類進化史上曾出現過很多不同的人科物種,除了智人外,還有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等等。而尼安德特人和智人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源於同一祖先,並共存了數千年。然而,尼安德特人在大約40000萬年前左右神秘滅絕。其中對於尼安德特人的滅絕原因,科學家提出了幾種理論:資源爭奪、不會說話、飲食問題、被智人同化、氣候變化等等。
  • 研究揭示尼安德特人基因滲入的本質
    研究揭示尼安德特人基因滲入的本質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25 13:05:36 近日,冰島大學Kari Stefansson、丹麥奧爾胡斯大學Mikkel Heide Schierup和Laurits Skov
  • 亞洲人為什麼會有尼安德特人的基因,還比歐洲人的比例高?
    亞洲人帶有尼安德特人的基因,東亞人身體內尼安德特人的基因佔比甚至高於歐洲人。智人祖先走出非洲後,一直在跋涉,他們在歐洲大陸與尼安德特人的融合記錄在後代的基因裡,然後帶到了亞洲,大洋洲。13萬年前,智人走出非洲,來到地中海沿岸的中東,第一次遇到了尼安德特人。6萬年前,第二批智人走出非洲,在歐洲大陸上又一次遇到了尼安德特人。相遇時,智人沒有遠遠地躲開身材比他們高大魁梧的尼安德特人,而是停留在附近的山頭做了鄰居,在同一條河流中打水喝。
  • 為什麼尼安德特人死了?
    我們正在談論的是另一種生物學物種,被科學家智人尼安德特人(Homo sapiens neanderthalensis)稱為。也就是說,關於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的外觀的現代重建之一。直到公元前四千年,尼安德特人都放心了,但是從那時起,他們的數量和棲息地開始減少。在經歷了五千年的痛苦之後,在歐洲幾乎沒有地方可以找到活著的尼安德特人。
  • 科學家發現非洲人身上有尼安德特人基因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研究人員通過新的計算方法發現,非洲居民擁有的尼安德特人基因比以往認為的多普林斯頓大學的科學家在約書亞·阿基(Joshua Akey)的領導下研發出一種新的遺傳信息處理方法,能在人類基因組中尋找尼安德特人序列。研究者們的方法稱為IBDmix(IBD指identity by descent,同源一致性),按這種方法,兩個個體的基因中出現相同的DNA片斷,可以認定他們擁有共同的先組,而IBD片斷的長度取決於兩個個體擁有共同先祖的時間長短。
  • 由於尼安德特人的DNA,有些人略微壓扁了腦袋
    尼安德特人的頭骨與人類頭骨有兩個尼安德特人基因的人的頭頂更平坦,更加拉長 - 就像尼安德特人自己的頭一樣。尼安德特人不是我們自己物種的直系祖先,而是我們遠古的堂兄弟。大約4萬年前,當我們的祖先到達時,他們已經生活在歐洲,並且似乎有雜交,因為大多數歐洲人的DNA中潛藏著一些尼安德特人的基因 - 佔總數的1%到2%。
  • 亞洲人為什麼會有尼安德特人的基因,而且還比歐洲人要高
    尼安德特人是現代歐洲人的近親,從12萬年前開始,尼安德特人就遍布歐洲、亞洲西部以及非洲北部了,但在距今約兩萬4000年以前,這種人種卻莫名其妙地從地球上消失了。既然歐洲人是尼安德特人的近親,那麼歐洲人的身上有尼安德特人的基因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但不尋常的是,科學家發現亞洲人身體中含有的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居然比歐洲人還要高,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基因改良:科學家用尼安德特人DNA培育"微型大腦"
    長期以來人們對尼安德特人的傳統認知是笨頭笨腦,行為簡單粗暴,然而近年來最新研究將改寫人們對尼安德特人的觀點,考古發現表明,尼安德特人會埋葬死者、繪製洞穴圖畫,並且大腦體積比現代人類更大。這項最新研究的動機在於突破對尼安德特人的傳統認知,更深入地洞察他們與人類之間的顯著差異。
  • 尼安德特人和現代智人
    從13萬年前開始,他們就統治著整個歐洲、亞洲西部以及非洲北部,但在大約三萬年前,這些古人類卻消失了。尼安德特人與現代人在外貌上的差異並不大,相對明顯的區別在於尼安德特人具有粗獷的眉弓和突出的後腦勺。根據復原圖來看,即使在今天,一個尼安德特人如果按照當今的打扮走在倫敦大街上也不會讓人覺得很突兀,頂多會覺得這可能是個比較土氣或者不時尚的人。
  • 80萬年前人類基因化石信息首次被發現,重建人類家譜
    80萬年前人類化石的基因信息首次被發現。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結果揭示了人類家譜中的分支點之一,比以前可能猜測的時間要遠得多。人類進化研究的一個重要進展是,科學家從一顆屬於人類物種的有80萬年歷史的牙齒中檢索到了最古老的人類遺傳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