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安德特人具有進化耐力。科學家們說,在歐洲,至少有80 ,000年歷史的,下頜的,堅固的,有力的人類親屬的完整遺傳系一直死於歐洲。
古生物學家斯特凡·佩裡涅(StéphanePeyrégne)及其同事說,從大約有12萬年前的歐洲尼安德特人的化石中提取的DNA與距今已有12萬年前的西伯利亞尼安德特人相比,與擁有40,000年歷史的歐洲尼安德特人的遺傳聯繫更緊密。研究人員於6月26日在《科學進展》雜誌上在線得出結論,歐洲和西亞的後來尼安德特人至少有一部分血統可以追溯到以新分離出的DNA代表的尼安德特人。
《科學新聞》最新文章的標題和摘要(星期二和星期四)
巴塞隆納進化生物學研究所的古生物學家Carles Lalueza-Fox說,歐洲尼安德特人大約12萬年前開始的遺傳耐力證據「很好地符合了化石記錄」,但他並未參加這項新研究。他說,歐洲早期的尼安德特人化石的年代大約在12萬年前。
到現在為止,研究人員擁有大約100,000年前的尼安德特人化石,但沒有DNA,這使早期尼安德特人之間的遺傳聯繫仍然是一個謎。德國萊比錫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Peyrégne及其同事從德國的Hohlenstein-Stadel洞穴中出土的成年尼安德特人的大腿骨頭以及比利時的Scladina洞穴中回收的尼安德特人兒童的上顎和牙齒中獲得了DNA。 。
Peyrégne說,新發現有助於弄清西伯利亞Denisova洞穴的先前發現。科學家們知道,這個洞穴中有 90,000歲的一個人,其中有一名尼安德特人的父母和一名Denisovan的父母(SN:9/15/18,第9頁),與後來的歐洲尼安德特人相比,其基因聯繫更為緊密,而後者的親戚關係卻未達到12萬年。來自同一西伯利亞遺址的老尼安德特人。佩雷格尼懷疑,鑑於新的發現,一些歐洲尼安德特人一定已經向東遷移,至少部分替代了早在12萬至9萬年前已經生活在西伯利亞的尼安德特人。
一項2017年的研究基於線粒體DNA(通常從母親那裡繼承),表明Hohlenstein-Stadel個體屬於母系,大約270,000年前與所有其他尼安德特人一起分裂,之後該物種的任何成員遷徙到西伯利亞。這項利用父母雙方遺傳的DNA進行的新調查發現,這個古老的孩子仍然屬於歐洲尼安德特人的一個單一的,持久的世系。Peyrégne說,化石兒童的線粒體DNA差異可能是由其尼安德特人的男性祖先與古代人類的親戚雜交而產生的,因此具有自己的特徵性線粒體DNA組成。
Lalueza-Fox建議,尼安德特人可能是由那些線粒體DNA差異引起的,他們離開歐洲前往近東,以逃避大約200,000至130,000年的嚴寒溫度,然後才返回歐洲。旅行者本來有時間進化出與停留的尼安德特人相比稍有不同的線粒體DNA模式,所以不會發生雜交。